• 354.50 KB
  • 2021-09-26 发布

【生物】重庆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重庆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 ‎1. 下图表示细胞周期,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 C. 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 D. 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 ‎【答案】A ‎【解析】‎ ‎【详解】‎ 分析细胞周期图,a→b为分裂期,b→a为分裂间期,细胞周期是从分裂间期开始, b→b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在分裂期,即a→b段,B正确;DNA含量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即b→a时期,C正确;将癌细胞的DNA复制阻断,可以治疗癌症,即阻断在b→a段,D正确。‎ ‎2.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①高尔基体 ②中心体 ③溶酶体 ④核糖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代谢活动旺盛,需要的酶较多,故需要④核糖体,在分裂前期会形成纺锤体,这与②中心体有关;此外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需要①高尔基体的参与,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的生长,还要靠细胞分裂 B. 不同动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常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C. 变形虫的伸缩泡有利于减小相对表面积,利于物质运输 D. 草履虫中出现两个细胞核有利于增加核质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还要靠细胞分(细胞数目的增多);一般而言,不同动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常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A、B正确;‎ C、细胞与外界物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相对表面积,相对表面积减小不利于物质运输,C错误;‎ D、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增加了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D正确。‎ 故选:C。‎ ‎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正确的是 A. 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故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B. 正常细胞的寿命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 C.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D.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速率越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依旧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A错误;‎ B、正常细胞的寿命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寿命较短,B正确;‎ C、因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已经被杀死,故在电子显微镜下无法看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C错误;‎ D.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而非速率)越低,D错误。‎ 故选:B。‎ ‎5.李现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③解离时间不合适 ④视野选择不合适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若取材位置不合适,如取到伸长区细胞,则观察现象不清晰甚至观察不到细胞有丝分裂,①正确;‎ ‎②、若制片时压的过重,玻片易破碎,压的不够,可能观测不到清晰的细胞,可能会多层叠在一起,②错误;‎ ‎③、解离时间过长会杀死细胞,而解离时间不足则不能使细胞分开,无法看到清晰的单个细胞,③错误;‎ ‎④、视野选择不合适可能会造成无法看得到分裂期的细胞,④正确。‎ 故选:C。‎ ‎6.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切取洋葱根尖的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该区细胞排列松散易观察 B. 解离的目的仅是将组织细胞杀死并固定细胞 C.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大部分细胞都具有核膜 D.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生区细胞的特点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A错误;‎ B、解离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杀死固定细胞并使细胞相互分散开,B错误;‎ C、因间期持续时间长,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有细胞核,故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大部分细胞都具有核膜,C正确;‎ D、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故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 故选:C。‎ ‎7.下列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 ‎①卵细胞 ②受精卵 ③造血干细胞 ④胚胎干细胞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④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多细胞生物体一般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故受精卵分化程度最低,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分化程度次之,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分化程度小于卵细胞,故正确顺序为①③④②,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B. 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均下降 C. 衰老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变小,物质运输效率低,代谢慢 D. 自由基学说认为,辐射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和磷脂,使细胞衰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A错误; B、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而非所有酶,B错误; C、衰老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物质运输效率低,代谢慢,C错误; D、自由基学说认为,辐射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和磷脂,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完成的 B. 细胞在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同种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 减数分裂中发生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A正确;‎ B、细胞在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同种生物(设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C正确;‎ D、减数分裂中发生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 故选:D。‎ ‎10.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癌细胞是不受基因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B.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均减少 C. 细胞凋亡过程中,酶活性均下降,但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 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端粒DNA在每次分裂后缩短一截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癌细胞是有些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同样受相关基因控制,A错误;‎ 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数量减少,使细胞的粘附性降低,易于转移,而非所有蛋白均减少,如甲胎蛋白,B错误;‎ C、细胞凋亡过程中,多种酶活性下降,但并非所有酶均活性降低,如与凋亡相关的酶活性增加,C错误;‎ D、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DNA序列,每次分裂后都会缩短一截,最终使细胞走向衰老,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各项中,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 ‎①紫外线照射    ②温度过高 ③煤焦油      ④Rous病毒 ⑤石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诱发细胞癌变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①X射线照射;化学因素:②煤焦油、⑤石棉的刺激;病毒因素:④病毒的侵染,C正确。 ‎ 故选:C。‎ ‎12.某实验室进行下图所示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蛋白质完全不同 B. 该生物体内肝细胞与神经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C. 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 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答案】B ‎【解析】‎ ‎【详解】A、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部分蛋白质如呼吸酶相同,A错误;‎ B、该生物体内肝细胞与神经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化而成的不同体细胞,故染色体数相同,B正确;‎ C、过程b为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C错误;‎ D、神经细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故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B。‎ ‎13.绵羊的乳腺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但用乳腺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成一个细胞后,这个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主要是因为(  )‎ A. 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B. 卵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C. 卵细胞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 D.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细胞分化,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仍然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故选A。‎ ‎14.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一类连续增殖的细胞分成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 A. 乙组细胞正进行着丝点的分裂 B. 丙组中的细胞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 C. 丙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 D. 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组细胞DNA含量为2C~4C,均为S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 BC、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G2期和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B正确,C错误;‎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已经完成复制的细胞会继续分裂产生含有2C的子细胞,将使甲组细胞数目增多,D错误。‎ 故选:B。‎ ‎15.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为有丝分裂,则e-f为后期 B. 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d-e时期 C. 若为减数分裂,则c-d 时期的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 D. 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c-d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A错误;‎ B、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错误;‎ C、若为减数分裂,cd段表示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若为减数分裂,cd段可包含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16.如图是甲、乙两种雄性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3 个、4 个 B. 甲动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动物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C. 图示两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之比均为 1∶1‎ D. 图示两种细胞都能在各自的精巢中找到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细胞有3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其体细胞有6条染色体,乙细胞有8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其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错误;‎ B、甲、乙动物体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错误;‎ C、甲细胞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2,乙细胞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1,错误;‎ D、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正确。‎ 故选D。‎ ‎17.下列现象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是 ‎①DNA复制一次 ②着丝点的分裂 ③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 ④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⑤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都只复制一次,①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②正确; 有丝分裂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4个子细胞,③错误;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④⑤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如图为某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A. CD段 B. BC段和FG段 C. AB段和FG段 D. BC段和HI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曲线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可以判断: CD段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由于BC段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FI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故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BC段和HI段,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9.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20.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B. “F1(Aa)测交后代会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 ‎【答案】A ‎【解析】‎ ‎【详解】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21.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孟德尔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①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②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③控制粒色和粒形的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时先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再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④F1的四种雌配子与4种雄配子随机结合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F1产生了4种配子,比例为1:1:1:1,①正确;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雌配子数目远多于雄配子,②错误;控制粒色和粒形的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时发生的,③错误;F1的四种雌配子与4种雄配子随机结合,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C. 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A错误;‎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可能相同,如Aa和AA,B错误;‎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结果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D正确。‎ 故选:D。‎ ‎2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遗传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B.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以选取同一个器官做切片进行观察 D. 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在生物学实验中,遗传学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量多等优点,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等特点,故遗传学家常用它们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A、B正确;‎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以选取同一个器官做切片进行观察,如动物的精巢,C正确;‎ D. 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因细胞是死细胞,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孟德尔提出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 B. 约翰逊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C.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必须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B. 孟德尔只是提出了“遗传因子”这一概念,并未提出基因的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概念是由约翰逊提出的,A错误,B正确;‎ C. 摩尔根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 D.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故数量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B。‎ ‎25.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A. 32、16、64、64 B. 32、32、64、64‎ C. 16、8、32、32 D. 16、0、32、32‎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由于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则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体细胞中32条染色体是16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6个四分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有64条染色单体;每一条染色单体中含有1条DNA分子,所以有64条DNA分子,故选A。‎ ‎26.基因型为 AaXBY 的小鼠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AaXB配子。等位基因 A,a 位于 2 号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 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 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B基因存在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④同时产生的其它三个配子分别是AaXB,Y,Y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因型为 AaXBY 产生一个AaXB配子,配子中含有等位基因A和a,则证明A、a在减数第一次后期未发生分离,②正确;又由A和a所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末分离,与XB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因此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只有Y,故与此异常细胞同时产生的其它三个配子分别是AaXB,Y,Y,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7.人体造血干细胞细胞在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A. 46 B. 23 C. 4 D. 0‎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体造血干细胞细胞属于体细胞,进行的分裂是有丝分裂,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故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0。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8.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 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 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 同源染色体联会 D.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果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可能发生,A正确;‎ B、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N,故不可能发生,B错误;‎ C、如果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同源染色体联会,所以可能发生,C正确;‎ D、如果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可能发生,D正确。‎ 故选:B。‎ ‎29.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⑤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 ①②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所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①正确;‎ ‎②由于精子通过变形,几乎不含细胞质,所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②正确;‎ ‎③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③错误;‎ ‎④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④正确;‎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⑤错误。‎ ‎30.某生物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的比例为5:2:2:1,若该生物自交,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 A. 1/25 B. 16/25 C. 17/50 D. 33/50‎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 ab=1/10, aB=2/10, AB=5/10,Ab=2/10,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比例是1/10´1/10+2/10´2/10+5/10´5/10+2/10´2/10=34/100,因此后代杂合子的比例是1-34/100=66/100=33/50。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1.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基因型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比例 ‎1‎ ‎1‎ ‎1‎ ‎1‎ ‎2‎ ‎2‎ A. TTSS×TTSs B. TtSs × TtSs C. TtSs×TTSs D. TtSS × TtSs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后代TT:Tt=1:1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TT×Tt;根据后代SS:Ss:ss=1:2:1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Ss×Ss。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TtSs×TTSs。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纯合子黄圆豌豆(YYRR)与绿皱(yyrr)杂交后得F1,F1自交得F2,将F2全部豌豆种子再种植并自交,则F3中纯合的黄圆豌豆占全部F3的比例是 A. 9/16 B. 1/16 C. 9/64 D. 1/64‎ ‎【答案】C ‎【解析】‎ ‎【详解】纯合子黄圆豌豆(YYRR)与绿皱(yyrr)杂交后得F1(YyRr),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自交得F2有9种基因型,其中只有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自交能够产生纯合的黄圆豌豆(YYRR),产生的纯合的黄圆豌豆=1/16+(2/16×1/4)+(2/16×1/4)+(4/16×1/16)=9/64,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产生的F2‎ 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A. 3/8 B. 5/8‎ C. 9/16 D. 3/8或5/8‎ ‎【答案】D ‎【解析】‎ ‎【详解】若杂交亲本为AABB×aabb,则P:AABB×aabb→F1的基因型均为AaBbF2中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b和aaB_属于重组个体,占3/8;若杂交亲本为AAbb×aaBB,则P:AAbb×aaBB→F1的基因型均为AaBbF2中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和aabb属于重组个体,占5/8。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4.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 B. 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C.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D. 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1:1: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子代中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A、B正确;‎ C、YyRr与yyRr 杂交,则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C正确;‎ D、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1/3YyRR、2/3YyRr,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若亲本全为YyRr,则后代有四种比例为1:1:1:1的表现型四种,但还有1/3YyRR,D错误。‎ 故选D。‎ ‎35.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的肤色都是一样的。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数目分别有( )‎ A. 27,7 B. 16,9 C. 27,9 D. 16,7‎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A/a、B/b、E/e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Ee×AaBbEe)的个体婚配,其后代产生的基因型的种类为33=27种;由于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故可根据显性基因的个数对基因型进行分类则分别为:含6个显性基因的、含5个显性基因的、含4个显性基因的、含3个显性基因的、含2个显性基因的、含1个显性基因的和含0个显性基因的共7种,A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36.下图1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研究发现,癌细胞膜上转铁蛋白受体数量和胞内Fe2+浓度远高于正常细胞。为确定青蒿素发挥抗肿瘤作用和胞内Fe2+浓度的关系,研究人员对乳腺癌细胞进行如下表中所示的不同处理,16小时后统计乳腺癌细胞的数目,计算得出的相对百分比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过程③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④过程的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 ‎(2)过程⑤‎ 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其中原癌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组别 处理方式 乳腺癌细胞相对百分比 ‎1‎ 普通培养液 ‎100%‎ ‎2‎ 普通培养液中加入青蒿素 ‎10.4%‎ ‎3‎ 普通培养液中先加入转铁蛋白,再加入青蒿素 ‎0 .2%‎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青蒿素与肿瘤细胞内的Fe2+结合后释放出自由基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膜的通透性随之改变。细胞外大量Ca2+进入细胞,一方面诱导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另一方面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而大量吸水使细胞膨胀直至裂解而死亡,判断细胞死亡的方式:前者属于________,后者属于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分化 (2). 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 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 青蒿素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而胞内高浓度Fe2+可以促进青蒿素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5). 细胞凋亡  ​ (6). 细胞坏死 ‎【解析】‎ ‎【详解】(1)过程③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生物学上称为细胞分化,④过程(衰老)的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有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 ‎(2)过程⑤(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其中原癌基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因变量为乳腺癌细胞相对百分比,分析1、2组实验结果可知,加入青蒿素可降低乳腺癌细胞百分比,比较123组结果可知,加入转铁蛋白,再加入青蒿素可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细胞比例,证明铁与青蒿素有协同作用,故该实验结论为青蒿素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而胞内高浓度Fe2+可以促进青蒿素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前者为基因诱导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而后者是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37.下面是某一个哺乳动物(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体内的三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及某种分裂方式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 ‎(1)甲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细胞分裂结束后(不考虑交叉互换)能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子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是细胞______(填图中编号) ,处于图丁中的_______时段(用字母表示)。若图甲中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正常情况下,6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_基因(填字母)。‎ ‎【答案】 (1). AaBb (2). 1 (3). AB或Ab或aB或ab (4). 次级精母细胞 (5). 乙 (6). ab (7). B或b ‎【解析】‎ ‎【详解】(1)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故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同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 ‎(2)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子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 ‎(3)因乙细胞是均等分裂,故该动物为雄性,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丙细胞,其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4)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中细胞乙,处于图丁中的ab时段;若图甲中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正常情况下,6号染色体为其非同源染色体,故应有B或b基因。‎ ‎38.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_______法(填研究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已知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基因型如图所示的雌雄果蝇交配,F1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 ‎(3)已知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中白眼雄果蝇占1/4,则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只考虑眼色)。  ‎ ‎(4)该果蝇与基因型为aaXdXd果蝇交配,后代中黑身白眼雄果蝇占______。‎ ‎【答案】 (1). 假说—演绎 (2). 雄性 (3). 2/3 (4). XDXd (5). 1/4‎ ‎【解析】‎ ‎【详解】(1)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并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题图显示该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形态和大小均有差异,故为雄性;分析题图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基因型如图所示的雌雄果蝇交配,即Aa的个体间进行交配,则子代灰身果蝇为1/3AA、2/3Aa,杂合子比例为2/3;‎ ‎(3)题图显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故该果蝇基因型为XDY,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可能为XDXD、XDXd,若后代中白眼雄果蝇占1/4,则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DXd;‎ ‎(4)该果蝇(AaXDY)与基因型为aaXdXd的果蝇交配,则后代中黑身白眼雄果蝇(aaXdY)占1/2×1/2=1/4。‎ ‎39.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问题: ‎ ‎(1)据图分析甲病是一种__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一种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Ⅱ-4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3)若Ⅱ-7是杂合子,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 (1). 显 (2). 隐 (3). aaBB或aaBb (4). 0 (5). 7/20‎ ‎【解析】‎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Ⅰ-1和Ⅰ-2均患甲病,其女儿Ⅱ-5正常,故Ⅱ-5的基因型为aa;Ⅰ-1和Ⅰ-2均不患乙病,其女儿Ⅱ-4患乙病,故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Bb,进而推知Ⅱ ‎-5的基因型为BB或Bb,综上分析,Ⅱ-5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4两病皆患,其基因型应为A—bb,又因Ⅱ-4与Ⅱ-3可生出不患甲病(aa)的个体Ⅱ-9,故Ⅱ-4基因型应为Aabb,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 ‎(3)Ⅱ-6与Ⅱ-5的基因型相同,为1/3aaBB或2/3aaBb,其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aB、1/3ab, 若Ⅱ-7为杂合体,则Ⅱ-7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2aB、1/2ab,故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2/6aaBB、3/6aaBb、1/6aabb,又因Ⅲ-10不患病,故其基因型及比例为2/5aaBB、3/5aaBb,配子比例为7/10Ab、3/10ab,Ⅲ-9为乙病患者,故其基因型为aabb,两者婚配子代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7/10Ab×ab×1/2(性别)=7/20。‎ ‎40.家兔的毛色分为灰色、黑色和白色三种,此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当b基因纯合时,家兔毛色即表现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如下,请回答问题: ‎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F2的白色家兔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F2的灰色家兔中,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3)若F2中灰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一只黑色家兔与一只白色家兔多次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若后代中出现黑色个体,则两亲本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种。‎ ‎②若后代中出现白色个体,则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 ‎【答案】 (1). 自由组合 (2). BBDD×bbdd (3). 1/2 (4). 4/9 (5). 灰色:黑色:白色=64:8:9 (6). ①4 (7). ②1/2‎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在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为9∶3∶3∶1的变式,表明家兔毛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BbDd,亲本灰色家兔和白色家兔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当b基因纯合时,家兔毛色即表现为白色”可进一步推知:灰色为B_ D_,黑色为B_dd,白色为bbD_、bbdd。‎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的基因型是BBDD×bbdd;‎ ‎(2)F2的白色家兔的基因型为bbDD(1/16)、bbDd(2/16)、bbdd(1/16), 其中纯合子比例为1/2;F2的灰色家兔(B_ D_)(9/16)中,基因型为BbDd(4/16)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4/9;‎ ‎(3)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为B_ D_,即1BBDD,2BbDD,4BbDd,2BBDd,两对基因分别考虑,即1/3BB,2/3Bb自由交配,后代为8/9B—:1/9bb, 1/3DD,2/3Dd自由交配则后代为8/9D—:1/9dd,则子代为B_ D_:B_dd:bbD_:bbdd=64:8:8:1,即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色:黑色:白色=64:8:9;‎ ‎(4)①若后代中出现黑色个体(B_dd),则两亲本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共四种。‎ ‎②若后代中出现白色个体,则亲本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为Bbdd×bbdd、Bbdd×bbDd,无论哪一种组合,后代白色个体所占比例均为1/2,因此若后代中出现白色个体,则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