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0 KB
  • 2021-09-26 发布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铜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高二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C. 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D. 动、植物细胞中含有核酸的共有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物的遗传物质等内容,旨在考查通过比较分析系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 ‎【详解】生物界主要是细胞生物,它们的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有的是DNA,有的是RNA,所以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A正确。‎ 蛋白质和核酸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错误。‎ 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C正确。‎ 动物细胞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含有核酸,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核糖体和叶绿体含有核酸,因此共有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D正确。‎ ‎【点睛】易错点:凡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包括含RNA的细胞器和含有DNA的细胞器。‎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生成少量ATP B. 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 C.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增加 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常伴随着ATP的水解 ‎【答案】D ‎【解析】‎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A项错误;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与其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B项错误;在暗反应阶段,C3‎ 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即叶绿体中消耗[H]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减少,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H]与氧结合生成H2O、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即 线粒体中消耗[H]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增加,C项错误;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D项正确。‎ ‎【点睛】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无氧呼吸过程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而误选A。‎ ‎3.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 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均为1:2:1‎ C. 以上可以是蛙的红细胞进行分裂时不同时期的图象 D.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分裂,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 甲、丙细胞均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2,乙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0∶1,B错误。‎ 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C错误。‎ 该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为动物细胞,D错误。‎ ‎【点睛】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的数目是2或0;染色体上的DNA数目是1或2。‎ ‎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内环境中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在血液中发挥调节作用,维持血糖稳定 C. 内环境中Na+ 浓度降低,会抑制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 D. 大脑皮层受损后,人体将失去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稳态概念,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血浆蛋白分布于血浆,是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不是内环境成分,A错误。‎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运输,和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维持血糖稳定,B错误。‎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所以其浓度降低,会抑制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C正确。‎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大脑皮层受损后,人体不会失去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能力,D错误。‎ ‎【点睛】易混点: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运输氧气;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是影响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之一。‎ 易错点:血液在体液调节中发挥运输的作用,激素只有与靶细胞结合才能调节生命活动。‎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CuS04溶液,振荡后再加NaOH溶液 D. 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及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等实验,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因而也考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细心积累的学习习惯。‎ ‎【详解】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滤液中色素会溶解在烧杯中的层析液中,可导致滤纸条上不能形成色素带,A错误。‎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不能使细胞完成染色体加倍,因此可能观察不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正确。‎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04溶液,C错误。‎ 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质壁分离停止,因此不能观察质壁分离的动态过程,D错误。‎ ‎【点睛】色素分离实验中,滤液细线一定不能触及层析液;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前者现用现配,先混合再使用,后者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04溶液。‎ ‎6.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0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 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02过量排放造成的 C. 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 D. 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由题意“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02过量排放而引起”可知: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02过量排放造成的,B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不能达到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D错误。‎ ‎7.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因此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甲图为简化的卡尔文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卡尔文循环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过程①叫做__________,参与到过程②中的X物质来自于光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在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内加入14C标记的CO2,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进行黑暗处理,分别检测小球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放射性强度,得出的曲线如乙图所示。图中曲线Ⅰ表示的是__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乙是__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CO2的固定 (3). 水的光解 (4). 三碳化合物(C3) (5). 黑暗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不能产生[H]、ATP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所以三碳化合物会积累 (6). 叶绿素a (7).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解析】‎ ‎【分析】‎ 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的含量变化及色素的分离原理和结果,进而考查对知识和图表的的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详解】(1)卡尔文循环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过程包括CO2固定和C3的还原,①是CO2固定,参与到过程②中的X物质是ATP 和[H]来,来自于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2)图中曲线Ⅰ表示的是三碳化合物(C3)的变化趋势,因为黑暗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不能产生[H]、ATP将三碳化合物还原,而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仍在进行,所以三碳化合物会增多。‎ ‎(3)色素带离滤液细线距离由远及近依次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乙是叶绿素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点睛】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都是一个过程的产物另一个过程的反应物,‎ 因此分析它们的含量的变化都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才能全面。‎ ‎8.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治疗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病毒的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_,阻止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__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_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答案】 (1). 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2). T细胞 (3). 特异性 (4).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5). 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解析】‎ ‎【分析】‎ 以埃博拉病毒为题境综合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发生过程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以此考查理解教材知识和在新的情境下利用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详解】(1)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所以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自身的抗原分子不能暴露,因此针对它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不能发生,机体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除了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3)单克隆抗体生产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点睛】吞噬细胞除了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外,在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并且可以吞噬处理被抗体作用后的沉淀物或细胞集团。‎ ‎9.2017年4月19日,皇家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欧冠1/4决赛进行的如火如荼。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球员从听到裁判哨响到开始运动,调节方式主要是_______调节;要完成反射活动,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2)伴随着球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_,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在人的下丘脑中,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正常成人的血液中,性激素的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当血液中性激素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烈运动后,球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 (2). 单向 (3). 升高 (4). 增多 (5). 神经递质、性激素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7). 剧烈运动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因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H2C03/NaHC03)等所以PH值可保持不变 ‎【解析】‎ ‎【分析】‎ 以赛事中运动员的剧烈运动为背景综合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等知识,旨在考查应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1)感受哨响刺激的是听觉感受器,然后通过反射弧发挥调节运动的作用,因而是神经调节;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是单向的,这决定了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上的传导也是单向。‎ ‎(2)大量出汗使失水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受神经调节,直接发挥作用的是神经递质,同时性激素也能反馈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因而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反馈性抑制机制的作用,当血液中性激素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4)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积累所致,内环境中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NaHCO3), 所以PH值可保持相对稳定。‎ ‎【点睛】剧烈运动涉及人体多方面的调节,注意总结并发掘它们的内在联系:神经-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等等。‎ ‎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j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某些个体的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4)若进行上述物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kJ。‎ ‎【答案】 (1).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 含碳有机物 (3). b、c、d、e、f (4).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 直接 (6). 次生演替 (7). 1/100m~1/25m ‎【解析】‎ 试题分析:大气中气体X被A吸收,可判断A是生产者,A指向B,B指向C,所以B是第二营养级,C是第三营养级.‎ 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向上传递时,传递效率为10%﹣20%,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b、c、d、e、f,据此解答.‎ 解:(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b、c、d、e、f.‎ ‎(2)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C所获得能量为10%×10%×m=m;‎ 按按传递效率为20%计算,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C所获得能量为20%×20%×m=m.‎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有机物;b、c、d、e、f ‎(2)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3)直接 ‎(4)次生演替~‎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