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7.00 K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一 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湖南省隆回县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碳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磷脂、固醇都是小分子物质,故脂质不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B.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
C.核酸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
D.多糖中只有植物类多糖是以单糖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
[解析] 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其分子结构,A、D 错误;蛋白质分子的肽链
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B 正确;DNA 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
骨架构成的长链;RNA 分子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C 错误。
2.(2019·湖北黄石市高一期末)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D )
A.若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应使用小光圈使视野变亮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
C.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都需要染色
D.在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dp”,则实际图像是“dp”
[解析] 若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应使用大光圈增加进光量,A 错误;用显微镜观察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B 错误;观察细胞中
的染色体、线粒体等结构都需要染色,叶绿体不需要染色,C 错误;在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内
观察到的图像是“dp”,则实际图像是“dp”,D 正确。故选 D。
3.(2019·河南平顶山期末)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核苷酸、磷脂和胰岛素都含有 C、H、O、N、P 等元素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 DNA 和蛋白质
C.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会丧失其基本功能,但遇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呈现紫色
D.腺嘌呤(A)、胸腺嘧啶(T)、尿嘧啶(U)这三种碱基可参与组成 5 种核苷酸
[解析] 核苷酸和磷脂都含有 C、H、O、N、P 这五种元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不含 P 元素,A 错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和蛋白质,核糖体中含有 RNA
和蛋白质,B 错误;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会因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丧失其基本功能,但仍
然含有肽键,所以遇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呈现紫色,C 正确;腺嘌呤(A)、胸腺嘧啶(T)、尿嘧啶
(U)这三种碱基可参与组成 4 种核苷酸,即 2 种脱氧核苷酸和 2 种核糖核苷酸,D 错误。
4.(2019·北京延庆区高一期末)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
分子数分别是( C )
CNH2CH2OHHCONHCHHCONHCHHCONHCHCH2CONHCCH2CHCH3CH3HCOOH
A.3 和 2 B.4 和 3
C.5 和 4 D.6 和 5
[解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过程中氨基酸的个数-1=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分析图形可知,该肽链中含有 4 个肽键,所以参与反应的氨基酸数为 5,生成的水分子数为 4,
C 正确。
5.(2019·山东潍坊高一期中)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均为大量元素
B.核酸中只有 DNA 能携带遗传信息
C.蔗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细胞中含 C、T、U 碱基的核苷酸共有 4 种
[解析] A.构成血红蛋白的铁元素属于微量元素,A 错误;B.核酸是遗传信息携带者,
DNA 和 RNA 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 错误;C.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C 错误;D.
细胞中含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C 可以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T 形
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U 形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形成的核苷酸共有 4 种,D 正确。
6. (2019·山东潍坊高一期中)仔细分析图,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
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B )
A.乳酸菌细胞
B.衣藻细胞
C.肝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
[解析] 乳酸菌细胞有细胞壁和核糖体,但是没有中心体,A 错误;衣藻属于低等植物,
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均具有,B 正确;肝细胞中无细胞壁结构,C 错误;菠菜叶肉细胞属
于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D 错误。
7.(2019·广东潮州高一期末)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B )
A.O2 和 CO2 以图中 a 方式通过细胞膜
B.被动转运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C.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D.图中 c 可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过程
[解析] O2 和 CO2 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为图中 bd 方式通过细胞膜,A 错误;被动
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B 正确;图中①②③④都能运动,
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 错误;①表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所以图中 c 表示物质通过
主动运输出细胞,因而不能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 错误。
8.(2019·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图表示某动物体内参与催化同一生化反应的两种酶所催化
的反应速率随 pH 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两种酶催化反应的最适 pH 不同
B.两种酶的催化功能均受到环境 pH 的影响
C.酶 B 能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 A 则不能
D.当环境 pH 为 5 时,两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 据图可知,酶 A 适应的 pH 是 4,酶 B 的最适 pH 是 6,所以两者的最适 pH 不同,
A 正确;两种酶在不同的 pH 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不同,所以两种酶的催化功能均受 pH 的影响,
B 正确;所有的酶的反应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错误;两条曲线在 pH=5 时相交,所
以两种酶在 pH=5 时的催化效果相同,D 正确。
9.(2019·湖北黄石市高一期末)下图是某种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一个细胞结构示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
B.图示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观察该图中的线粒体需要用甲基绿染液染色
D.该细胞内液泡的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解析] 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A 错误;图示细胞含有线粒
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 错误;观察该图中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染色,C 错
误;该细胞内液泡的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D 正确。故选 D。
10.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A 表示丙酮酸,O2 参与水的生成
B.①②④过程均能产生少量能量
C.线粒体中含有催化①③过程的酶
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 B 的过程有②和③
[解析] 据图可知,A 是表示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O2 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A 正
确;据图可知,①②和①④是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即①产生少量能量;①
③是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均可以产生能量,其中第一、二阶段产生少量能量,第三阶段
产生能量最多,②④过程不产生能量,B 错误;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
质,故催化①过程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C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B 是 CO2,剧烈运动时,人
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只有有氧呼吸的③过程才会产生 CO2,②过程不会发生在人体
细胞中,D 错误。
11.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 14CO2 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的光照时间,结果如下
表。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14C 分布
1 2 大量 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 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 12 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A.本实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
B.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
C.CO2 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是 12 种磷酸化糖类
D.光合作用产生的初始产物最终可转变成氨基酸、有机酸等
[解析] 据题表分析,该实验是利用放射性的 14CO2 探究光合作用的碳元素的利用途径,
A 正确;题表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B 正确;CO2 进入叶绿体后,
最初形成的物质主要是 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C 错误;表中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
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D 正确。
12.研究者连续培养乳腺癌细胞,取样测定拥有不同 DNA 含量的细胞数目,结果如下图所
示。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如果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
持续添加长春花碱,用相同方法测定每个细胞 DNA 含量与细胞数目,结果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D )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根据有丝
分裂过程可知,纺锤体形成于前期,所以若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持续添加长春花
碱,则最终所有细胞将处于有丝分裂分裂期,即所有细胞中 DNA 的相对值都是 2,故选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3.(10 分)(2019·湖北襄阳高一期末)如图 1 是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
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的细胞器一定不属于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共有的是①⑨⑩(填序号)。含有核酸的
细胞器有⑥⑩③。
(2)图示植物叶肉细胞形成的组织不是(是/不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3)如图 2 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
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①图乙中符合人体成熟红细胞膜运输葡萄糖的曲线是 N,M 和 N 交点处影响葡萄糖的运
输速度的因素是载体数量。
②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
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c、N。
[解析] (1)图中①是中心体,动物细胞有,但高等植物细胞一定没有;⑨所指结构为液泡,
动物细胞中一定不含有该结构;⑩所指结构为叶绿体,动物细胞中一定不含有;细胞内其他
结构都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所以①⑨⑩是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不共有的结构。含
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⑥线粒体,⑩叶绿体和③核糖体。因为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 DNA,
核糖体含有 RNA。
(2)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会用到斐林试剂,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
沉淀。图中所示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其中含有色素,会影响实验的颜色观察。
(3)①人体成熟红细胞膜运输葡萄糖是协助扩散方式。乙图中曲线 N 表示的是协助扩散的
运输方式,两曲线交点处影响运输速度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②甲图中 a 表示协助扩散,b、d 表示自由扩散,c 表示主动运输。图丙曲线表示细胞内浓
度大于细胞外浓度时,浓度仍然继续上升,故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分别对应图
甲中 c 和图乙中 N。
14.(15 分)某植物发育情况不同的叶片的叶面积、适宜环境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情况如下
表,请冋答下列问题:
不同发育情况的叶片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展开前新叶 A 21 -2.9
展开中新叶 B 85 1.7
展开完成新叶 C 100 3.1
成熟叶片 D 100 5.9
(1)叶片 A、B、C、D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H]和 ATP。
(2)表中新叶 A 出现净光合速率为负值(-2.9)的原因是新叶 A 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
作用速率。
(3)以叶片 D 为材料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时,常提前用酒精脱色,原因是叶片所含色
素对结果的观察会造成干扰,色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
(4)与叶片 D 相比,新叶 C 的净光合速率较小,影响新叶 C 光合速率的内因可能是叶绿素
含量较低、酶的含量较少、叶绿体数量较少。
[解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物有[H]、ATP 和 O2,其中[H]、ATP 用于暗反应阶段
还原 C3。(2)A 为展开前新叶,由于叶面积较小,使总光合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 A 的
净光合速率为负值。(3)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所含色素对结
果的观察会造成干扰,所以要先脱色,而色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4)叶片 C 和 D 的叶面积相
同,而 C 的净光合速率较小,推测影响新叶 C 光合速率的内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较低、酶
的含量较少、叶绿体数量较少等。
15.(15 分)下图一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图二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上 DNA
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一中缺少处于中期细胞的示意图。
(2)与图示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线粒
体。
(3)一般情况下,细胞乙中 1、2 号染色体上携带的 DNA 是相同(“相同”或“不同”)的,
原因是这两条染色体上的 DNA 是由同一个 DNA 复制形成的。
(4)图一中的丁细胞处于图二中 BC 段,图二中 CD 段产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
(5)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图一中丙、丁细胞所处的时期。
[解析] (1)依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特点可推知:图一中的细胞甲、乙、丙、丁
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后期、末期、前期。可见,若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则图一中缺
少处于中期细胞的示意图。(2)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主要完成 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蛋
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在前期的细胞中,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细胞分
裂的各时期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可见,与图示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中
心体、线粒体。(3)细胞乙中 1、2 号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经着丝点分裂形成,
这两条染色体上的 DNA 也是由同一个 DNA 复制形成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细胞乙中 1、2 号
染色体上携带的 DNA 是相同的。(4)图二中 BC 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2 个 DNA 分子,说明存
在姐妹染色单体,而图一中的丁细胞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图一中的丁细胞处于图二中
BC 段;图二中 CD 段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由 2 减至 1,产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图一中的丙所示的有
丝分裂末期和丁所示的有丝分裂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