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 M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9
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二
)
-
2
-
-
3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及相关结论
1
.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黄色圆
粒
9∶3∶3∶1
两对
自由组合
随机
-
4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YR
yr
YyRr
Y_R_
Y_rr
yyR_
yyrr
-
5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yyrr
Yyrr
yyRr
1∶1∶1∶1
-
6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2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
实质
: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
(2)
时间
:
。
(3)
范围
:
进行
生殖的生物
,
真核细胞的核内
上
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非同源
非等位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有性
染色体
-
7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3
.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
原因
豌豆
多对
统计学
假说
—
演绎法
-
8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教材拾遗
1
.(
必修
2
第
10
页
“
旁栏思考题
”
改编
)
请从数学角度建立
9
∶
3
∶
3
∶
1
与
3
∶
1
间的数学联系
,
此联系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何启示
?
提示
:
从数学角度看
,(3
∶
1)
2
的展开式为
9
∶
3
∶
3
∶
1,
即
9
∶
3
∶
3
∶
1
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
3
∶
1
的乘积
,
由此可获得如下启示
:
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
,
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
,
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
,
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
∶
皱粒
=(315+108)
∶
(101+32)=3
∶
1;
黄色
∶
绿色
=(315+101)
∶
(108+32)=3
∶
1
。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
“
乘积
”,
即
9
∶
3
∶
3
∶
1
来自
(3
∶
1)
2
。
-
9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2
.(
必修
2
第
11
页
“
思考与讨论
”
改编
)
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
,
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
,
结果却一无所获
,
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
提示
:
①
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
②
当时没有人知道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
,
有时进行无性生殖。
③
山柳菊的花小
,
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
10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正误判断
(1)F
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
YR
的雄配子数量之比为
1
∶
1
。
(
)
(2)
在
F
1
黄色圆粒豌豆
(YyRr)
自交产生的
F
2
中
,
与
F
1
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
1/4
。
(
)
(3)F
2
的
9
∶
3
∶
3
∶
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
(4)F
2
的黄色圆粒中
,
只有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是杂合子
,
其他的都是纯合子。
(
)
(5)
若
F
2
中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有
120
株
,
则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约为
60
株。
(
)
(6)
若双亲豌豆杂交后子代表现型之比为
1
∶
1
∶
1
∶
1,
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
YyRr×yyrr
。
(
)
√
×
√
×
√
×
-
11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7)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
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
)
(8)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
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
(
)
(9)
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
∶
1,
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
(10)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
(11)
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
×
×
×
×
×
-
12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探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析
(
科学思维
)
图甲、图乙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图解
,
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
13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乙中的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乙中的
(
填序号
)
。说出依据
。
提示
:
①②
④⑤
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
而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
故
①
~
⑤
过程中仅
④⑤
过程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①②
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
,
未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14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
2)
图甲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
其中哪些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为什么
?
(3)
③⑥
过程表示
,
这一过程中子代遗传物质的来源情况如何
?
。
提示
:
Aa
与
Dd
和
BB
与
Cc
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
其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提示
:
受精作用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
,
另一半来自母方
,
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
15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考向
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
1
.(2019
福建泉州质检
)
某种植物的叶色与花色皆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任取红叶植株与绿叶植株杂交
,F
1
均表现淡红叶
;
任取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
,F
1
均表现淡红花。研究人员经分析认为叶色和花色是由同一对基因控制的
,
若让淡红叶淡红花植株自交
,
则下列关于子代的预期不能支持该看法的是
(
)
A.
红叶植株皆开红花
B.
绿叶植株皆开白花
C.
淡红叶淡红花植株占
1/4
D.
红叶红花植株占
1/4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红叶和红花是由于细胞中具有相应的红色色素。若叶色和花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
由于叶片和花瓣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
具有相同的色素基因
,
产生相同的色素
,
若具有红色基因
,
则叶片和花瓣都出现红色
;
若不具有该基因
,
则叶片呈绿色
,
花瓣呈白色。若出现红叶植株开白花
,
绿叶植株开红花
,
则有可能是叶色和花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若叶色和花色是由同一对基因控制的
,
依据题意
,
淡红叶淡红花为杂合子
,
自交子代淡红叶淡红花植株应占
1/2,
红叶红花植株占
1/4,
故
C
项不支持该看法。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6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2
.(2019
江西奉新月考
)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
具有
1
∶
1
∶
1
∶
1
比例的是
(
)
①
F
1
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
F
2
表现型的比例
③
F
1
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
F
1
表现型的比例
⑤
F
2
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
A.
②④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⑤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
1
是双杂合子
,F
1
产生配子时
,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因此
F
1
可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
种
,
它们的数量比均为
1
∶
1
∶
1
∶
1,
①正确
;
受精时
,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形成的
F
2
性状表现为
4
种
,
比例为
9
∶
3
∶
3
∶
1,
②错误
;
因为
F
1
产生的配子有
4
种
,
而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有
1
种
,
故
F
1
测交后代表现型有
4
种
,
比例为
1
∶
1
∶
1
∶
1,
③正确
;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
无论正、反交
,F
1
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
④错误
;F
1
可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
种
,
受精时
,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F
2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9
种
,
比例为
(1
∶
2
∶
1)
2
=4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⑤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7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考向
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3
.(2019
安徽合肥一模
)
某同学研究了豌豆的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
发现每对性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每对等位基因都具有完全的显隐性关系。让某豌豆与隐性个体杂交
,
发现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
∶
1
∶
1
∶
1,
在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
,
则该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图中
,
该生物体两对基因
A
、
a
和
B
、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
,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
1
∶
1
∶
1
∶
1;B
图中
,A
、
a
分别与
B
、
b
连锁
,CC
纯合
,
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
,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
1
∶
1;C
图中
,A
、
a
分别与
b
、
b
连锁
,C
、
c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
,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
1
∶
1
∶
1
∶
1;D
图中
,A
、
a
与
C
、
c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b
纯合
,
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
,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
1
∶
1
∶
1
∶
1
。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8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4
.(2019
山东淄博模拟
)
现有
①
~
④
四个果蝇品系
(
都是纯种
),
其中品系
①
的性状均为显性
,
品系
②
~
④
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
,
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
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
A.
①
×
②
B.
①
×
④
C.
②
×
③
D.
②
×
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
,
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
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
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
,
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②
×
④或③
×
④。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9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
20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
21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考向
3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践应用
5
.(2019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
)
家蚕
(ZW
决定性别
)
茧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
,Y
决定黄茧
,y
决定白茧
,
基因
I
抑制
Y
功能而
i
无此作用。家蚕幼蚕体色正常
(T)
对透明
(t)
为显性且
T
、
t
位于
Z
染色体上。雄蚕产丝量多
,
白茧销量好
,
现欲选择合适家蚕亲本进行杂交
,
在子代中根据幼蚕体色选出结白茧雄蚕用于饲养。下列提供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是
(
)
A.YYIIZ
T
Z
T
×yyiiZ
t
W B.YYiiZ
t
Z
t
×yyiiZ
T
W
C.YyIiZ
T
Z
t
×yyiiZ
T
W
D.YyIIZ
t
Z
t
×yyiiZ
T
W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项中
Z
T
Z
T
×Z
t
W,
后代幼蚕体色均正常
,
无法选出雄蚕
,
与题意不相符
;B
项中
YYii×yyii
后代全为黄茧
,
与题意不相符
;C
项中
YyIi×yyii
后代中有黄茧和白茧
,
与题意不相符
;D
项中
YyII×yyii
后代中只有白茧
,
再考虑根据幼蚕体色选出结白茧雄蚕用于饲养
,
杂交组合
Z
t
Z
t
×Z
T
W
可以实现
,
与题意相符。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2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审题指导
分析题干信息
:
家蚕
(ZW
决定性别
)
茧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Y
决定黄茧
,y
决定白茧
,
基因
I
抑制
Y
功能而
i
无此作用
,
由此可推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为
:Y_I_
为
白
茧
,yyI_
为
白
茧
,Y_ii
为
黄
茧
,yyii
为
白
茧。
-
23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
方法
1
.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
比例
3
∶
1
1∶1
1∶1
1∶1
9∶3∶3∶1
1∶1∶1∶1
1∶1∶1∶1
1∶1∶1∶1
-
24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
用
“
先分解后组合
”
的方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
(1)
思路
: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
问题
,
在各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
,
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
为
问题。
(2)
分类剖析
①
配子类型问题
a.
含有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
。
b.
举例
:Aa
Bb
CC
Dd
↓
↓
↓
↓
A
、
a
B
、
b
C
D
、
d
↓
↓
↓
↓
2
×
2
×
1
×
2=8(
种
)
若干个分离定律
几个分离定律
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
25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②
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规律
:
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
,
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③
基因型问题
a.
具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
,
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
。
b.
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c.
举例
:AaBBCc×aaBbcc
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aa→1Aa
∶
1aa
2
种基因型
BB×Bb→1BB
∶
1Bb 2
种基因型
Cc×cc→1Cc
∶
1cc 2
种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种类
:2×2×2=8(
种
)
。
子代中出现
AaBBCc
基因型的概率为
。
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1/2×1/2×1/2=1/8
-
26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④
表现型问题
a.
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
,
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b.
子代某一表现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c.
举例
:AaBbCc×AabbCc
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3A_
∶
1aa
2
种表现型
Bb×bb→1Bb
∶
1bb 2
种表现型
Cc×Cc→3C_
∶
1cc 2
种表现型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
:2×2×2=8(
种
)
。
子代中三种性状均为显性
(A_B_C_)
的概率为
。
3/4×1/2×3/4=9/32
-
27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正误判断
(1)
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
:
雌蜂是
AADD
、
AADd
、
AaDD
、
AaDd;
雄蜂是
AD
、
Ad
、
aD
、
ad
。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AaDd
和
aD
。
(
)
(2)
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
、
B/b
、
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
,
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cm,
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cm
。棉花植株甲
(AABbcc)
与乙
(aaBbCc)
杂交
,
则
F
1
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8~14 cm
。
(
)
(3)
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Kk
的个体自交
,
假定这
7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则
7
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
7
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
)
√
×
×
-
28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探究
用分离定律分析自由组合问题
(
科学思维
)
1
.
完善以下图解
,
体验利用分解组合法预测
F
1
自交所得
F
2
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1YY
∶
2Yy
∶
1yy
3
黄色∶
1
绿色
1RR∶2Rr∶1rr
3
圆粒∶
1
皱粒
1YYRR
、
2YyRR
、
2YYRr
、
4YyRr(
黄圆
)
1yyRR
、
2yyRr(
绿圆
)
1YYrr
、
2Yyrr(
黄皱
)
1yyrr(
绿皱
)
-
29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
利用分解组合法完善下图结果分析
。
4
9∶3∶3∶1
9
4
2
2
3∶1
2
1∶1
-
30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3
1∶2∶1
2
1∶
1
4
1∶1∶1∶1
4
-
31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4
1∶1∶1∶1
4
-
32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解疑释惑】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规律
:
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
,
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
,
再组合。如
:
(1)9
∶
3
∶
3
∶
1
⇒
(3
∶
1)(3
∶
1)
⇒
(Aa×Aa)(Bb×Bb)
。
(2)1
∶
1
∶
1
∶
1
⇒
(1
∶
1)(1
∶
1)
⇒
(Aa×aa)(Bb×bb)
。
(3)3
∶
3
∶
1
∶
1
⇒
(3
∶
1)(1
∶
1)
⇒
(Aa×Aa)(Bb×bb)
。
(4)3
∶
1
⇒
(3
∶
1)×1
⇒
(Aa×Aa)×(BB×BB)
或
(Aa×Aa)×(BB×Bb)
或
(Aa×Aa)×(BB×bb)
或
(Aa×Aa)×(bb×bb)
。
-
33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考向
1
推断亲本或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1
.(2019
广东深圳模拟
)
木瓜素有
“
岭南果王
”
的称号
,
如设其白色果
(W)
对黄色果
(w)
为显性
,
扁形果
(D)
对圆形果
(d)
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
“X
植株
”
杂交
,
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
3
∶
1
∶
3
∶
1,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X
植株
”
的基因型是
(
)
A.Wwdd B.wwDD
C.WwDd D.wwDd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为白色扁形果
(WwDd),
与
“X
植株
”
杂交后代中白色∶黄色
=1
∶
1,
说明亲本这一对性状的基因组合是
Ww×ww;
后代中扁形果∶圆形果
=3
∶
1,
说明亲本这一对性状的基因组合是
Dd×Dd
。由此可知
“X
植株
”
的基因型是
wwDd
。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34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2019
安徽皖南八校一联
)
一个
7 m
高的植株和一个
5 m
高的植株杂交
,
子代都是
6 m
高。在
F
2
中
,7 m
高植株和
5 m
高植株的概率都是
1/64
。假定双亲包含的遗传基因数量相等
,
且效应叠加
,
则控制植株株高的基因有
(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题意可知
,F
2
中
,7 m
高植株和
5 m
高植株的概率都是
1/64
。假定双亲包含的遗传基因数量相等
,
且效应叠加
,
则这两株植株基因的差异是
3
对
,
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即
AABBCC
株高为
7 m,aabbcc
株高为
5 m,AaBbCc
株高为
6 m,AaBbCc
自交后代中
AABBCC
和
aabbcc
的概率都是
1/64
。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5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3
.(2019
河北石家庄质检
)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
(A
、
a,B
、
b,C
、
c
……
)
控制
,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
,
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
,F
1
开红花
,
再将
F
1
自交
,F
2
中的白花植株占
37/64
。若不考虑变异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B.
该花色遗传至少受
3
对等位基因控制
C.F
2
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26/27
D.F
2
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
4
种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
,F
1
(
杂合子
)
开红花
,
再将
F
1
自交
,F
2
中的白花植株占
37/64,
红花为
27/64=3/4×3/4×3/4,
由于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
,
所以
F
1
(
杂合子
)
为
AaBbCc
。至少有三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A
、
B
两项正确
;
红花纯合子只有
AABBCC(1/64),F
2
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26/27,C
项正确
;F
2
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7
种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36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科学思维
n
对等位基因
(
完全显性
)
位于
n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
规律
-
37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考向
3
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病概率计算题
4
.(2019
湖南益阳箴言中学月考
)
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
Ⅰ
-1
基因型为
AaBB,
且
Ⅱ
-2
与
Ⅱ
-3
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
,
正确的推断是
(
)
A.
Ⅰ
-3
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B.
Ⅱ
-2
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C.
Ⅲ
-1
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
或
AABb
D.
Ⅲ
-2
与基因型为
AaBb
的女性婚配
,
子代患病的概率为
3/16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该遗传病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Ⅰ
-1
的基因型为
AaBB
表现正常。Ⅱ
-2
一定有
B
基因却患病
,
可知当同时具有
A
和
B
两种显性基因时
,
个体才不会患病。而Ⅱ
-2
与Ⅱ
-3
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
可确定Ⅱ
-2
和Ⅱ
-3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
所以Ⅰ
-3
的基因型是
AaBb
或
AABb
。Ⅲ
-1
和Ⅲ
-2
的基因型均为
AaBb
。Ⅲ
-2
与基因型为
AaBb
的女性婚配
,
子代正常
(A_B_)
的概率是
9/16,
患病的概率应为
7/16
。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38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科学思维
用集合理论解决两病概率计算问题
(1)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
“
自由组合
”
关系时
,
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
-
39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
,
再进一步拓展如下表
:
-
40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3)
上表各情况可概括如下
图
-
41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1
.(2017
全国
Ⅱ
)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
,
其中
,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
;
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
、
b
、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F
1
均为黄色
,F
2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
∶
褐
∶
黑
=52
∶
3
∶
9
的数量比
,
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
A.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题可知
,
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_dd,
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bdd,
其余基因型的个体为黄色个体。由
F
2
中黄∶褐∶黑
=52
∶
3
∶
9
可知
,
黑色个体
(A_B_dd)
占的比例为
9/64=3/4×3/4×1/4,
褐色个体
(A_bbdd)
占的比例为
3/64=3/4×1/4×1/4,
由此可推出
F
1
的基因型为
AaBbDd,
只有
D
项亲本杂交得到的
F
1
的基因型为
AaBbDd
。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42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2019
全国
Ⅰ
)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43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1)
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
(
正常翅正常眼
)
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
,F
2
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图中所列基因中
,
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
。
(2)
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
(
直刚毛红眼
)
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
(
正交
),
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
若进行反交
,
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
(3)
为了验证遗传规律
,
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
(
红眼灰体
)
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
F
1
,F
1
相互交配得到
F
2
。那么
,
在所得实验结果中
,
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
F
1
表现型是
,F
2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
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
,
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
F
2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
-
44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答案
:
(1)3/16
紫眼基因
(2)0
1/2
(3)
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
∶
红眼黑檀体
∶
白眼灰体
∶
白眼黑檀体
=9
∶
3
∶
3
∶
1
红眼
/
白眼 红眼雌蝇
∶
红眼雄蝇
∶
白眼雄蝇
=2
∶
1
∶
1
解析
: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和适用条件以及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
(1)
翅外展和粗糙眼基因均为隐性基因
,
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该种双隐性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
,
所得
F
1
为双杂合的野生型果蝇
,
则
F
2
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1/4×3/4=3/16
。图中紫眼基因
(pr)
与翅外展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所以紫眼基因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
45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2)
用焦刚毛白眼雄果蝇
(X
snw
Y)
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
(X
SnW
X
SnW
)
杂交
(
正交
),
子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
snW
Y,
均为直刚毛
,
无焦刚毛个体出现
;
反交
(X
snw
X
snw
×X
SnW
Y),
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
,
雄果蝇均为白眼
,
红眼和白眼各占
1/2
。
(3)
白眼黑檀体雄果蝇
(eeX
w
Y)×
野生型
(
红眼灰体
)
纯合子雌果蝇
(EEX
W
X
W
),F
1
的基因型为
EeX
W
X
w
、
EeX
W
Y,
各占
1/2,
表现型为红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灰体雄果蝇
(
雌雄均为红眼灰体
)
。
F
1
相互交配
,
即
EeX
W
X
w
×EeX
W
Y,F
2
的表现型及分离比为红眼灰体雌果蝇
∶
红眼灰体雄果蝇
∶
白眼灰体雄果蝇
∶
红眼黑檀体雌果蝇
∶
红眼黑檀体雄果蝇
∶
白眼黑檀体雄果蝇
=6
∶
3
∶
3
∶
2
∶
1
∶
1,
即红眼灰体
∶
红眼黑檀体
∶
白眼灰体
∶
白眼黑檀体
=9
∶
3
∶
3
∶
1
。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由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
,
即红眼与白眼
,
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
F
2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红眼雌果蝇
∶
红眼雄果蝇
∶
白眼雄果蝇
=2
∶
1
∶
1
。
-
46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3
.(2019
全国
Ⅱ
)
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
2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
和
B/b
控制
,
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
,
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
①
:
让绿叶甘蓝
(
甲
)
的植株进行自交
,
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
②
:
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
(
乙
)
植株杂交
,
子代个体中绿叶
∶
紫叶
=1
∶
3
回答下列问题。
(1)
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
,
实验
①
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
。
(2)
实验
②
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
,
子代中有
种基因型。
-
47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3)
用另一紫叶甘蓝
(
丙
)
植株与甲植株杂交
,
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
1
∶
1,
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
,
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
,
且让该子代自交
,
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
15
∶
1,
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
。
答案
:
(1)
绿色
aabb
(2)AaBb
4
(3)Aabb
、
aaBb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AABB
-
48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2)
某种甘蓝的叶色受
2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
和
B/b
控制
,
且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由实验
①
可知
,
绿叶甘蓝甲为纯合子
;
再结合实验
②
可知
,
紫叶甘蓝乙为双杂合子
,
基因型为
AaBb,
且紫叶对绿叶为显性
,
绿叶甘蓝甲的基因型为
aabb
。据此分析可知
,
实验
②
为测交
,
乙可产生
AB
、
Ab
、
aB
、
ab
4
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
子代的基因型为
AaBb
、
Aabb
、
aaBb
、
aabb,
共
4
种
,
表现型为绿叶
∶
紫叶
=1
∶
3
。
-
49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3)
紫叶甘蓝丙与甲
(aabb)
杂交
,
若子代中紫叶
∶
绿叶
=1
∶
1,
则丙植株只能产生只含一个显性基因和不含显性基因的两种且数量相等的配子
,
因此丙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
、
aaBb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
,
则丙植株产生的配子不能只含有隐性基因
,
则其基因型可能为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
,
且子代自交后代中紫叶
∶
绿叶
=15
∶
1,
则丙植株与甲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应为
AaBb,
即丙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
-
50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4
.(2018
全国
Ⅲ
)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
,
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
:
红果
(
红
)
与黄果
(
黄
)
、子房二室
(
二
)
与多室
(
多
)
、圆形果
(
圆
)
与长形果
(
长
)
、单一花序
(
单
)
与复状花序
(
复
)
。实验数据如下表。
-
51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上
,
依据是
;
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
填
“
一对
”
或
“
两对
”)
同源染色体上
,
依据是
。
(2)
某同学若用
“
长复
”
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
1
进行杂交
,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
,
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
的
比例。
答案
:
(1)
非同源染色体
F
2
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
9
∶
3
∶
3
∶
1
一对
F
2
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
3
∶
1,
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
9
∶
3
∶
3
∶
1
(2)1
∶
1
∶
1
∶
1
-
52
-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解析
:
(1)
由甲组
F
2
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均为
9
∶
3
∶
3
∶
1
可判定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乙组
F
2
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不符合
9
∶
3
∶
3
∶
1,
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
3
∶
1,
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
因乙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所以无法产生比例相等的
4
种配子
,
所以测交后代不会出现
1
∶
1
∶
1
∶
1
的比例。
相关文档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7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1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12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6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11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6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