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00 KB
  • 2021-09-26 发布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的数量是 A.184个 B.92个 C.46个 D.23个 ‎ ‎【答案】D ‎【解析】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能形成23个四分体。‎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明确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再根据题干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A、二倍体的单倍体为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的单倍体含有多个染色体组,故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A正确;‎ B、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 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名师点睛】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3.对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此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八条染色单体。‎ B. 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 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此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八条染色单体,A正确;‎ ‎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B正确;‎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④和⑦为一对,⑤和⑥为另一对,C正确 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4.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抗维生素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XaXa×XAY所生男孩均正常,所生女孩均患病,所以选择生男孩,A正确;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bXb×XBY所生女孩均正常,所生男孩均患病,所以选择生女孩,B正确;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Aa无论生男生女均有患病的,所以选择生女孩不能避免遗传病的发生,C错误;并指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t×tt无论生男生女均有患病的,所以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可以有效预防患儿的出生,D正确。‎ ‎5.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体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 D.促进细胞融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多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花粉培育成的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6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则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是单倍体,但仍然含有3染色体组.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单倍体的相关知识,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7.某生物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并且在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 A.2N B.N‎2 C.N1/2 D.1/2N ‎【答案】A ‎【解析】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21种配子,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22种配子,则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 ‎8.识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依据是( )‎ A.前者没有染色体的复制,后者有染色体的复制 B.前者染色体数目会改变,后者染色体数目不变 C.前者有联会,后者没有联会 D.前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后者含同源染色体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有丝分裂过程没有发生联会,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整个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使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亲代细胞一样。故选AD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点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时期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分裂的细胞 一般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 体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一次 ‎ 二次 子细胞的性质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精子或卵细胞 联会、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无 ‎ 有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无 ‎ 有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有,后期 ‎ 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不变 ‎ 减半 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子细胞的数目 ‎1个母细胞→2个子细胞 ‎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1个卵母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 两者联系 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9.下列有关变异和人类疾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④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⑤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⑥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 A.2项 B.3项 C.4项 D.6项 ‎【答案】A ‎【解析】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如果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称为可遗传变异,①错;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②对;基因重组包括减数分裂过程的交叉互换和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基因工程,故基因重组不包括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③错;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多数是不利的,④错;以受精卵为发育期点,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⑤错;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⑥对。故选A。‎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人类遗传病 ‎10.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因为这两条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A错误;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YY的后代,B错误;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一般形成2种精子,但发生了交叉互换,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C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1.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可催化DNA转录为RNA B.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 C.不同生物基因表达的最终场所都在核糖体 ‎ D.一种tRNA能携带多种氨基酸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DNA聚合酶用于DNA复制,RNA聚合酶可催化DNA转录为RNA,故A错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到RNA,也可以从RNA传递到DNA,故B错误;不同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故C正确;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 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 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兔子能够生育多次,可以利用测交鉴别是否纯合;②小麦自交可以自然进行,若为杂合子,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很容易鉴别,若测交则需要人为操作,显然自交比测交方案更好;③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利用连续自交的方式,使得杂合子的比例逐渐减少,以提高水稻、小麦、豌豆等植物的纯合度;④要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利用不同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不含等位基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纯合体是指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即自交性状不发生分离;纯合体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体,如AA×aa→Aa;纯合子只含有相同基因,不含等位基因。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纯合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遗传学核心概念的联系 ‎14.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会存在相同作用.若不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若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如12:3:1、9:6:1、15:1等;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如豌豆的Dd与DD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在实践中,测交也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C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且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 ‎【考点定位】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孟德尔遗传实验 ‎【名师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能验证杂(纯)合子和测定基因型.‎ 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 ‎15.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 )‎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 D.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作用;②表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过程;③为生物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 故选:C.‎ ‎16.已知一水稻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水稻植株,正常情况下,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对A和a控制的性状的判断可以简化此题,该水稻的子代,所以种子接在该水稻上,此时卵细胞只有a基因,周围植株可提供的花粉有A或a,所以子代的基因型为Aa或aa,不可能出现AA,C项错误,AB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7.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用显微镜检查这种变异时,需要使用下列哪一类试剂 A.龙胆紫溶液或苏丹Ⅳ染液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或醋酸洋红液 C.吡罗红染色剂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二苯胺试剂或刚果红溶液 ‎【答案】B ‎【解析】‎ ‎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⑥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⑤⑥ D.A、B、C都不对 ‎【答案】C ‎ ‎【解析】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①‎ 错误;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含有的XB和Y都来自父亲,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②正确;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但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细胞仍含有二个染色体组,所以不是四倍体细胞,③错误;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不一定相等,一般雌配子多于雄配子,④错误;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都是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这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⑤正确;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⑥正确。所以上述说法正确的有②⑤⑥,故选C。 ‎ ‎【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 ‎ ‎【名师点睛】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 ‎19.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A正确。单倍体植株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0条染色体,B错。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说明植株X为显性杂合子,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升高,C错。基因突变提供进化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D错。‎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和进化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0.辣椒有长形和圆形二种果实,纯种长果和纯种圆果辣椒杂交,F1全是长果辣椒,自交得F2共300株,其中结长果的杂合体有 ‎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答案】B ‎【解析】纯种长果和纯种圆果辣椒杂交,F1全是长果辣椒,则长果是显性,F1自交后代中有圆果1/4,纯合长果1/4,杂合长果2/4,300*2/4=150。‎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的能力 ‎21.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体细胞和精原细胞都是体细胞,含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为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而来,含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而来,没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1‎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C ‎【解析】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配子都是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雄配子中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之比接近1:1,A错误;‎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的Y染色体就比X染色体长,B错误;‎ C、由A分析可知,C正确;‎ D、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染色体,如原核生物,不是所有的生物的染色体都具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如大部分植物都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有些生物的性别决定与染色体有关,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属于异型同源染色体,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配子都是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雄配子中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之比接近1:1,后代中的性别主要决定于哪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个体。‎ ‎23.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了性状分离 B.由③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 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或AA D.F2中白花的各基因型比为1∶1‎ ‎【答案】B ‎【解析】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③过程发生了性状分离,A项错误;F1白花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推断白花为显性性状,B项正确;F1白花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F1中白花为杂合体,基因型是Aa,C项错误;F1中白花Aa(1/2)自交子代为(1/2)×(3/4白花︰1/4黄花)。F1中黄花aa(1/2)自交,子代为1/2黄花,故F2中,开黄色与开白花南瓜的理论比是(1/8+1/2)︰3/8=5∶3,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24.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了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11个 B.11对22个 C.不成对的22个 D.44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22个四分体就表示是22对染色体,共44条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有22条不成对的染色体。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已知某DNA分子片断中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有1400个,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有 A. 300个 B. 600个 C. 1400个 D. 2000个 ‎【答案】B ‎【解析】已知DNA分子片断中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有1400个,由于胸腺嘧啶与鸟嘌呤之和是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胸腺嘧啶数=2000-1400=600个,故选B。‎ ‎26.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为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 B.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①②‎ C.图甲所示的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D.图乙中需tRNA、核糖体和氨基酸同时参与的过程是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所示的基因表达过程,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A项错误;图乙所示为中心法则,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RNA复制,⑤为逆转录过程,所以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③,B项错误;图甲所示的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U配对,C项错误;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此过程同时还需要tRNA和核糖体的参与,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中心法则的具体过程。‎ ‎27.某位同学尝试做了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下列是他的某些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洋葱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 B. 将洋葱长出的1cm的不定根在4℃条件下诱导培养36小时 C. 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D. 解离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再及时漂洗 ‎【答案】D ‎【解析】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观察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在低温处理中染色体的加倍,所以必须选择洋葱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A正确;将洋葱长出的1cm的不定根在4℃条件下诱导培养36小时,B正确;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C正确;解离后,先漂洗,再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D错误。‎ ‎28.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答案】B ‎【解析】突变、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机制。隔离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非要进行地理隔离;故A错误。b过程是自然选择,其具有定向性。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故B正确。①~⑥表示生物可遗传变异。生物可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故C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如果俩品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则说明存在生殖隔离;如果依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说明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故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2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大多数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其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与DNA的关系 ‎【名师点睛】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一个特定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30.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下列哪些过程中( )‎ A、复制 B、转录 C、复制和转录 D、转录和翻译 ‎【答案】C ‎【解析】DNA复制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所以需要解旋,A正确;转录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所以需要解旋,B正确;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需要解旋,C正确;翻译的模板是单链mRNA,不需要解旋,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31.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C ‎【解析】‎ ‎32.如欲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造血干细胞 C.小鼠睾丸 D.叶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马蛔虫受精卵、造血干细胞、叶芽的相关细胞,进行的都是有丝分裂,A、B、D三项均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由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此过程发生在生殖器官中,小鼠睾丸属于雄性生殖器官,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3.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条件下,aaBBDd与AabbDd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3/8 B.5/8 C.5/16 D.3/3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完全显性且两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aaBBDd与AabbDd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和双亲中aaBBDd相同的占1/2×1×3/4=3/8,其子代表现型和双亲中AabbDd相同的概率为1/2×0×3/4=0,故aaBBDd与AabbDd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1-3/8=5/8。‎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34.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 )‎ A.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 B.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 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D.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烟草分泌物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传递化学信息,但不能诱导烟粉虱变异,A项错误;烟草与烟粉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B项正确;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5.由于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X变为酶Y。下表显示,酶Y与酶X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Y活性/酶X活性 ‎100%‎ ‎50%‎ ‎10%‎ ‎150%‎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1‎ 大于1‎ A.状况①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 D.状况④翻译的肽链变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X变为酶Y,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状况①‎ 两种酶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活性不同,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所以基因结构肯定发生了改变,A错误;状况②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说明氨基酸数不变,B错误;状况③的酶Y活性/酶X活性=1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C正确;状况④酶的活性提高了,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说明翻译的肽链变长了,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及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综合题 ‎36.下图为生产实践中的几种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②→③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①→④所示方向的育种方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______________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_________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⑤过程用射线处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其结构的改变,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⑦过程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该试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花药(粉)离体培养 优良性状 选择 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基因突变 秋水仙素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④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①→②→③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⑤→⑥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⑦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图中①→②→③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由于获得的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2)①→④所示方向的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⑤过程用射线处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其结构的改变,该过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4)⑦过程的常用试剂是秋水仙素,该试剂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四个育种过程,确定各个过程的育种名称以及各自遵循的育种原理。‎ ‎37.下面是百度百科关于抗利尿激素(ADH)的部分阐述,请回答相关问题。‎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⑴ADH合成后主要经由下丘脑神经细胞的____________(细胞体、树突、轴突)输送至脑下垂体后叶,垂体后叶中的ADH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从细胞进入血液,最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活。‎ ‎⑵ADH合成过程脱去______个水分子,与ADH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单层膜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人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是: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甘氨酸─NH2;而猫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为: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赖氨酸-甘氨酸─NH2。这两者本质都是抗利尿激素,所以这两者的生理效应_________(相同、不同),导致它们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ADH的基因有1个___________(碱基、密码子、碱基对)不同。‎ ‎⑷尿崩症患者有多尿、剧渴等表征。90%尿崩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28位置(Xq28)上的AVPR2(AVPR2基因决定抗利尿激素接受体蛋白-2)。当AVPR2基因缺陷时,患者体内血浆渗透压较普通人______。‎ ‎【答案】 轴突 胞吐 肾小管、集合管 8 内质网、高尔基体 相同 碱基对 高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合成后由垂体后叶释放,它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由于该九肽的分子量较大,因此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因此相当于分泌蛋白,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同时依次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并需要细胞膜的分泌功能,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1)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都是由轴突释放传给突触后膜,ADH合成后也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的轴突输送至脑下垂体后叶;由于该九肽的分子量较大,因此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运输到血液,最终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并发挥作用,ADH的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 ‎(2)ADH是9肽,其合成过程脱去9-1=8个水分子;由分析可知,与ADH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其中单层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 ‎(3)人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是:半胱氨酸一酪氨酸一苯丙氨酸一谷氨酰胺一天冬氨酸一半胱氨酸一脯氨酸一精氨酸一甘氨酸一NH2;而猫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为:半胱氨酸一酪氨酸一苯丙氨酸一谷氨酰胺一天冬氨酸一半胱氨酸一脯氨酸一赖氨酸一甘氨酸一NH2。‎ 这两者本质都是抗利尿激素,则生理效应相同,导致它们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ADH的基因有1个碱基对不同,使得氨基酸序列中倒数第二个氨基酸有差异,而其他氨基酸没有区别。‎ ‎(4)AVPR2基因决定抗利尿激素接受体蛋白-2,当AVPR2基因缺陷时,抗利尿激素接受体蛋白-2不足,但不影响ADH的合成与释放,所以患者体内ADH含量和正常人相同,但内环境中大量水随尿排出导致血浆渗透压较普通人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