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 MB
- 2021-09-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蛋白质 B. 水 C. 淀粉 D. 糖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到90%,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大于陆生生物,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远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植物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更多。
【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水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正确;
C、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存储能量的有机物,不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多糖,不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A.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 斐林试剂;砖红色
C. 碘液;蓝色 D. 双缩脲试剂;紫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苏丹Ⅲ染液用于检测脂肪;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二者混合会出现紫色反应。
故选D。
3. 下列物质与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位,对应正确的是 ( )
A. 抗体——蛋白质 B. DNA——基因
C. 淀粉——葡萄糖 D. 糖原——麦芽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多糖、蛋白质、核酸是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其中构成多糖的单体为单糖,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据此答题。
【详解】A、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A错误;
B、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酸,B错误;
C、淀粉属于多糖,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C正确;
D、糖原是动物多糖,是由葡萄糖组成,D错误。
故选C。
4. 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这三种细胞器都有 ( )
A. 少量DNA B. 能量转换的功能 C. 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D. 膜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详解】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而内质网中没有DNA,A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能进行能量转换,而内质网不能进行能量转换,B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运输蛋白质,内质网可以运输蛋白质, C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两层生物膜,内质网具有单层膜,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比较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
5. 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40分钟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 )
A. 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 min后,会发现
A. 透析袋胀大 B. 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 透析袋缩小 D. 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分子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动力是浓度差,且总是由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渗透发生的原理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详解】根据分析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并且在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所以水分子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所以水会进入透析袋内,导致袋内水分增多,透析袋胀大,而淀粉不会从袋内出来,所以试管内依然是清水,浓度不变。
故选A。
【点睛】本题需要分析清楚该装置是一个渗透装置,再结合渗透作用的条件判断水分子的流动方向。
7. 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DNA酶 D. 脂肪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
【详解】肌肉组织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
故选B。
8. 《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 淀粉 B. 脂肪 C. ATP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光能、电能等。
【详解】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般不作能源物质。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光能、电能等。故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ATP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 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红枫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
A. 叶黄素 B. 花青素
C. 叶绿素 D. 胡萝卜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份。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罗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
【详解】决定树叶颜色的是叶绿素和花青素,当叶绿素比较多的时候叶子是深绿色,比较少的时候是嫩绿色,花青素多了就会发红,发紫。叶绿素的形成主要与光照有关,而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说明叶的色素中最易受低温伤害而被破坏的是叶绿素,故选C。
10.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 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
【详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
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成熟的生殖细胞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 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
A.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B. 形成纺锤体
C. 核膜、核仁消失 D. 着丝粒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详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A正确;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能形成纺缍体,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消失,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
故选A。
12.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13. 同源染色体是指 ( )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C. 形态特征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
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条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条染色体,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但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也相同,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14. 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A. 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B. 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C. 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 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A正确;
B、C.一个四分体只含有两条染色体,B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不能称为四分体,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掌握四分体的概念,确定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 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 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维持了亲代与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结合在一起,使子代具有亲代双方的优良特性,有利于物种适应生存环境。
【详解】由分析可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作用,即C正确。
故选C。
16. 为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的转化因子是 DNA 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 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 S 型菌落出现
C. 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 本实验结果表明 DNA 使 R 型菌发生转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
A、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酶解去相应的物质,将DNA、蛋白质分开,用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正确;
B、甲组是混合培养,乙组是出去蛋白质后再混合培养,均能发生转化,但转化率低,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B错误;
C、乙组实验中加蛋白酶处理后,培养皿中有S型菌落,则说明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C正确;
D、丙组实验中加入DNA酶后,没有S型菌落,说明DNA结构被破坏了,若是结构完整,则有S型菌落,进一步对照说明DNA 使 R 型菌发生转化,D正确;
故选B。
17. 大麦品系Ⅰ的麦穗性状表现为二棱、曲芒;品系Ⅱ的麦穗性状表现为六棱、直芒。研究人员将品系Ⅰ和品系Ⅱ杂交,F1麦穗性状全部为二棱、曲芒。F1自交,得到F2,统计F2麦穗性状,结果如下表所示。对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麦穗性状
二棱曲芒
六棱曲芒
二棱直芒
六棱直芒
统计结果
541
181
177
63
A. 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性状,曲芒对直芒为显性性状
B.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F1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种类均为4种,比例均为1:1:1:1
D. F2中二棱曲芒的个体占9/16,其中稳定遗传的占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亲本二棱曲芒和六棱直芒杂交后代都是二棱、曲芒,可知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曲芒对直芒为显性,设二棱用字母A表示,曲芒用字母B表示,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据此答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性状,曲芒对直芒为显性性状,A正确;
B、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和为16,由此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F1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种类均为AB:Ab:aB:ab=1:1:1:1,C正确;
D、F2中二棱曲芒的个体(A_B_)占9/16,其中稳定遗传的占1/9,D错误。
故选D。
18.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9. 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 B. A与T配对,C与G配对
C. 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 D. 碱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内侧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A错误;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B正确;
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反,C错误;
D、碱基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其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A正确;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B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21.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 细胞体积小 B. 单细胞 C. 没有核膜 D. 没有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质
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遗传物质
DNA
举例
蓝藻、细菌等
真菌,动、植物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详解】由分析可知,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核膜,即C正确。
故选C。
22.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
【详解】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
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
D、采用快速短跑时肌肉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
23.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DNA B. DNA和RNA
C. 蛋白质和RNA D. DNA和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是极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详解】由分析可知,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A正确。
故选A。
24. 生物进化证据是多方面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化石证据 B. 胚胎学证据 C. 比较解剖学证据 D. 分子生物学证据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详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包括分类学、遗传学上的证据)的证明面都比较窄。因此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即A正确。
故选A。
25. 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 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U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DNA分子中没有,C错误;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26. 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 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 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长毛是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相对性状,B正确;
C、豌豆的红花和白化是相对性状,C错误;
D、羊的黑毛和羊的白毛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点睛】
27. 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故选A。
【点睛】
28.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A. 产生了新的基因 B. 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 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D. 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染色体变异不一定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
D、只有基因突变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9. 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 44,XX B. 44,XY C. 22,X D. 22,Y
【答案】C
【解析】
【分析】
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为XY。
【详解】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故其卵细胞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30. 一个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占70%,Bb 的个体占20%,bb 的个体占10%。B 基因和b 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50%、50% B. 70%、30% C. 80%、20% D. 90%、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B的基因频率=BB的基因型频率+1/2Bb的基因型频率=70%+1/2×20%=80%,则b的基因频率=1-B的基因频率=20%,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1. 细胞具有一套调控自身质量的生理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1)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以mR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过程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一些蛋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___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堆积。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___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___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___(请选填下列字母)。
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
【答案】 (1). 核糖体 (2). 翻译 (3). 高尔基体 (4). 泛素 (5). 吞噬泡 (6). 氨基酸 (7). a、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根据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可以分为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然后经由细胞膜以胞吐的形式排到细胞外。
【详解】(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经过翻译过程形成肽链,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一些蛋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上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而导致细胞内堆积。
(2))①由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最后融入溶酶体中。②由图可知,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氨基酸、磷脂和单糖等物质,因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和磷脂。
(3
)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故abc均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本题学生需要在掌握蛋白质结构及合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等知识点的基础上作答,然后通过分析图示,理解泛素、自噬受体、吞噬泡等结构的作用。
32. 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大量________,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________。
(2)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野生型酵母菌(图1)和马奶酒酵母菌(图2)利用马奶进行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①据图1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__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________进行发酵。
②分析图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半乳糖和产生酒精等方面的不同点:________。
(3)马奶酒酵母菌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更快,这一优势使马奶酒酵母菌更好地________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答案】 (1). 能量 (2). CO2 (3). 葡萄糖 (4). 半乳糖 (5). 马奶酒酵母菌更早利用半乳糖;发酵产生酒精速度快,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 (6). 适应
【解析】
【分析】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酶2C2H5OH(酒精)+2CO2
【详解】(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2)①据图可知,葡萄糖的浓度先于半乳糖下降,可推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趋于平稳,不再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半乳糖的浓度下降酒精产量再次上升,可推测葡萄糖消耗完后,野生型酵母菌才开始利用半乳糖发酵。②比较两图中的实验结果推测,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方面显示的是马奶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随之同时利用半乳糖和葡萄糖,在产生酒精方面马奶酒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速度快,由此导致了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
(3)由实验结果可知,马奶酒酵母菌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有所不同,即马奶酒酵母菌能够利用半乳糖进行快速发酵,故此可推测马奶酒酵母菌比野生酵母菌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点睛】熟记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从图中获取信息马奶酒可快速利用半乳糖、并快速产生大量酒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 某些植物光合作用过程除了同学们熟知的C3途径外,还具有图1所示的C4途径。科研人员对C4途径中固定CO2的PEP羧化酶(称为酶a)进行了研究。
(1)据图分析,有C4途径的植物与仅有C3途径的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些差异。共同点是二者都能在暗反应阶段中,将CO2固定为________化合物,并利用________阶段储存在________中的化学能,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研究发现,C4途径中的酶a活性会受到苹果酸抑制;仅有C3途径的植物体内也有PEP羧化酶(称为酶b,不参与CO2的固定),酶b活性也会受到苹果酸抑制。酶a和酶b的结构相似,但苹果酸对酶a的抑制作用小于酶b。科研人员假设,酶a是由酶b的一个氨基酸位点改变而来,从而导致苹果酸浓度较高时,酶a的催化活性高。
①科研人员将酶a的苹果酸结合位点的甘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得到酶a的突变酶,测定得到图2所示结果。据图2推测,酶a的氨基酸替换可能导致酶a的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使酶a的突变酶与苹果酸的结合力________,从而导致其活性改变。
②科研人员可在另一组实验中进一步证实该假设。若酶b的苹果酸结合位点的精氨酸替换为甘氨酸,请在图3中用虚线补充证实该假设的预期结果曲线。________
【答案】 (1). C3 (2). 光反应 (3). ATP、还原型辅酶Ⅱ(NADPH) (4). 空间 (5). 增强 (6).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有:水的光解;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有: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学生要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境下的问题。
【详解】(1)在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C3,并利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还原氢(NADPH)将C3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2)①据图2推测,酶a的氨基酸替换可能导致酶a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这样有可能增强了突变酶与苹果酸的结合能力,从而影响了与底物的结合,导致活性改变。
②据题干假设“酶a是由酶b的一个氨基酸位点改变而来,从而导致苹果酸浓度较高时,酶a
的催化活性高”,按该假设酶b的苹果酸结合位点的精氨酸替换为甘氨酸曲线为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像中分析出C4途径的一般过程,然后和所学的C3途径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然后据此解题。关于酶a和酶b的相关问题,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所给信息,找到解题依据。
34. 科研人员为研究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完成如下实验。
(1)癌细胞的增殖特点是________。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________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完成________,包括G1期、S期和G2期。
(2)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48小时,测定并统计得到图1所示结果。基因P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胰腺癌细胞中基因P的表达量,结果见图2。
①据图1分析,8.0 mmol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可将其阻滞于________期,从而起到________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②据图2推测,二甲双胍能够________基因P的表达,从而________。
(3)综上所述,科研人员是从分子与________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癌症治疗提供研究的方向。
【答案】 (1). 无限增殖 (2). 完成 (3).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复制) (4). G2和M (5). 抑制 (6). 激活(促进) (7). 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 (8). 细胞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其中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了物质准备。
【详解】(1)癌细胞的增殖不受机体控制,特点是无限增殖。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复制);包括G1期、S期和G2期。
(2)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48小时,测定并统计得到图1所示结果。①据图1分析可知: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大,G1期和S期细胞逐渐减少,G2期和M期细胞增多,用8.0 mmol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可将其阻滞于G2和M期,从而起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②基因P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胰腺癌细胞中基因P的表达量,结果见图2。分析图2可知,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大,条带颜色越来越深,推测二甲双胍能够激活(促进)基因P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
(3)综上所述,科研人员以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为研究对象,是从分子与细胞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癌症治疗提供研究的方向。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及相关实验分析,对于细胞周期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5. 科研人员在种植野生型玉米的田间,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将矮秆玉米单株自交得到F1,F1继续自交得到F2,发现F1、F2均为矮秆,表明矮秆性状是________的变异,从而将其命名为品系M。
(2)将品系M与野生型杂交,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规律。
组别
亲本
F1
F2
1
野生型♀ × 品系M ♂
野生型
野生型2397株、矮秆778株
2
品系M ♀ × 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2833株、矮秆951株
①第1、2组杂交所得的F1均为野生型,F2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________,判断矮秆性状相对于野生型为________性状,推测矮秆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补充一组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___。
(3)科研人员另发现一个隐性矮秆突变体Y。为确定这两种矮杆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利用品系M和纯合突变体Y进行杂交实验,统计品系M、品系Y、F1、F2不同株高的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F1表现型为________,F2出现了________现象,据此推测品系M和品系Y中的矮杆基因________。
【答案】 (1). 可遗传 (2). 3:1 (3). 隐性 (4). 分离 (5). 第1组(或第2组)的F1与品系M杂交,预期结果为野生型﹕矮秆=1﹕1 (6). 野生型(高秆) (7). 性状分离 (8). 不是一对等位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品系M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中的隐性性状的定义。
突变体Y若与M的矮杆基因为等位基因,则两者杂交,子代无高杆基因,应表现为全为矮杆,
【详解】(1)将矮秆玉米单株连续自交,子代均为矮杆,表明矮秆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
(2)①野生型与品系M进行正反交F1均为野生型,F2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3:1,判断矮秆性状相对于野生型为隐性性状,推测矮秆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可用测交实验验证:第1组(或第2组)的F1与品系M杂交,预期结果为野生型﹕矮秆=1﹕1。
(3)据图可知,F1表现型为均为株高100和110,即高杆(野生型),F2的株高从40至150均有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据此推测品系M和品系Y中的矮杆基因不是一对等位基因。
【点睛】本题从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定义内容出发进行考查,学生只要牢记基因分离规律中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分析解题。
36. 科研人员调查某家系耳聋的遗传方式和发病原因并绘制了家系图,如图1所示。
(1)据图分析,该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研究表明,该耳聋为单基因遗传,则Ⅲ-3的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Ⅱ-6与Ⅱ-7再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确定了该耳聋相关基因(基因C)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该种耳聋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C控制合成C蛋白,C蛋白功能异常,会导致相邻细胞间的间隙连接通道受阻,影响细胞间________,耳蜗细胞内的K+浓度过高,进而引起耳聋。
(4)若能在妊娠早期及时发现耳聋,则可以为减少耳聋患儿的出生或有效干预幼儿早期的语言功能发展,防止又聋又哑的发生。结合本研究,做产前诊断的方法为________。
【答案】 (1). 显 (2). 2/3 (3). 1/8 (4). 突变基因C上决定Gln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Gln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 (5). 物质运输(K+运输) (6). 检测基因C序列是否异常(基因检测)
【解析】
【分析】分析图1,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推知耳聋是显性遗传病,又因为亲代母亲有病,但后代儿子中有患病的,也有未患病的,故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1)据分析可知,该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表明,该耳聋为单基因遗传,假设该耳聋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而Ⅱ-6的基因型为Aa,两者相同的概率为1/3,则Ⅱ-6与Ⅱ-7再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1/4×1/2=1/8。
(2)据图2分析,该种耳聋发生的原因是突变基因C上决定Gln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Gln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
(3)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C控制合成C蛋白,C蛋白功能异常,会导致相邻细胞间的间隙连接通道受阻,影响细胞间物质运输(K+运输),耳蜗细胞内的K+浓度过高,进而引起耳聋。
(4)由于该耳聋发生的原因是突变基因C上决定Gln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故可通过产前诊断检测基因C序列是否异常(基因检测)从而判断腹中胎儿患耳聋的可能性。
【点睛】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和图形,综合考查了遗传与变异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7. 科研人员将甲、乙两小麦品系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培育抗赤霉菌感染的小麦品系。
(1)染色体组成为42+RR的小麦品系甲中,除含有小麦的42条染色体外,还具有两条来自鹅观草的R染色体, R染色体携带抗赤霉病基因和其他一些不利基因。染色体组成为42+CC的小麦品系乙中,除含有小麦的42条染色体外,另有两条来自山羊草的C染色体。
①据图分析,F1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
②据图可知,甲、乙两品系之间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因为它们的F1________。
(2)C染色体被称为“杀配子染色体”,具有引起染色体变异的作用。
①配子中染色体断裂导致出现易位、缺失等变异,这些变异属于染色体________变异。
②需从F2中选择具有________性状的个体,进行多代自交及赤霉病抗性检测,最终获得赤霉病抗性品系。该品系具有赤霉病抗性是由于________。
(3)自然界存在着农作物的许多近缘物种,如鹅观草就是小麦的近缘物种之一。请结合本研究,从遗传与进化的视角简要阐释近缘物种对于农作物品种改造方面的价值:________。
【答案】 (1). 44 (2). 42+R+C (3). 可育(自交可产生可育后代) (4). 结构 (5). 抗赤霉病 (6). 具有来自于R染色体的抗赤霉病基因 (7). 通过进化过程形成的农作物近缘种可能带有农作物所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可以为新品系的培育提供丰富的变异来源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
【详解】(1)染色体组成为42+RR的小麦品系甲中,除含有小麦的42条染色体外,还具有两条来自鹅观草的R染色体, R染色体携带抗赤霉病基因和其他一些不利基因。染色体组成为42+CC的小麦品系乙中,除含有小麦的42条染色体外,另有两条来自山羊草的C染色体。
①据图分析,F1为甲与乙品系杂交产生,甲产生21+R的配子,乙产生21+C的配子,故F1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4;染色体组成为42+R+C。
②生殖隔离是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志,据图可知,甲、乙两品系之间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因为它们的F1可育(自交可产生可育后代)。
(2)①配子中染色体断裂导致出现易位、缺失等变异,这些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C染色体被称为“杀配子染色体”,具有引起染色体变异的作用。若想获得赤霉素抗性品系,需从F2
中选择具有抗赤霉病性状的个体,进行多代自交及赤霉病抗性检测,由于该品系具有赤霉病抗性是由于具有来自于R染色体的抗赤霉病基因,故最终可获得赤霉病抗性品系。
(3)自然界存在着农作物的许多近缘物种,如鹅观草就是小麦的近缘物种之一,结合本研究,从遗传与进化的视角来讲,通过进化过程形成的农作物近缘种,可能带有农作物所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可以为新品系的培育提供丰富的变异来源,对于农作物品种改造方面有重要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寻找有效的信息。同时本题也涉及到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异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8. 病毒与生物的协同进化
一场疫情让病毒活跃在公众视线,人们对病毒有了深刻的敬畏,不禁让人思考病毒与生物的关系。
19世纪末,研究者发现引起狂犬病的分子似乎比细菌小得多,将其称作viru。1935年,人类第一次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生存方式就像“寄生虫”,必须利用活细胞里的各种细胞器和原料完成自我增殖,裂解宿主细胞。
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把DNA注入到细菌中,细菌也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DNA序列——CRISPR序列,携带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是亲代DNA给侵染过的噬菌体所做的黑标签,这让子代细菌快速识别并清除再次侵染的同种噬菌体。
科学家新近却发现一些巨噬菌体,其基因组是普通噬菌体的4倍。巨噬菌体基因组中含有能编码噬菌体蛋白外壳的基因,也含有编码tRNA合成酶、转录起始因子等的基因,甚至还发现了细菌CRISPR序列。当然,噬菌体含有的细菌CRISPR序列,记录的都是其他种类病毒的黑标签。当该种巨噬菌体的基因注入细菌后,会驱使细菌专门杀死除自身以外的其他种类的病毒,使细菌被其专一奴役。这样看来,噬菌体在与细菌的斗争中不断进化,其实比人类想象的要智能很多。
巨噬菌体与细菌间的博弈,只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生物与生物之间复杂生存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噬菌体可侵染特定类型的细菌,引起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人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基因中普遍存在许多适应性的DNA突变,通过突变适应环境的变化,但科学家认为如此普遍的突变令人费解,环境改变和压力有多大才能造成如此多的突变?他们猜想病毒有可能是这些突变的来源,因为病毒变化无常、能与成千上万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
病毒几乎挟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因此相比捕食、环境改变而言,病毒是更大的进化压力,能更大程度的促进细胞进化。所以,有人说: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根除它们。
探索精彩的生命世界,敬畏生命的精巧适应和演化,认识和合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永恒主题。
(1)噬菌体等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________和单种核酸分子(DNA或RNA)。
(2)病毒之所以对生物细胞造成伤害,是由于病毒________,该种生存方式属于寄生。
(3)细菌的CRISPR系统出现在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其结构基础是二者的DNA分子均为________结构。
(4)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含有________(请选填下列字母)。
a.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基因 b.细菌的CRISPR系统
c.编码细菌核糖体的基因 d.参与转录和翻译的重要酶的基因
(5)在与细菌的斗争中,噬菌体利用细菌的CRISPR系统来为自己工作,对噬菌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
(6)文中倒数第2段提到: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根除它们。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________。
【答案】 (1). 蛋白质 (2). 必须利用活细胞里的各种细胞器和原料完成自我增殖,裂解宿主细胞 (3). 双螺旋 (4). a、b、d (5). 抵御其他病毒的入侵,实现宿主细菌专一地为自己子代病毒的增殖服务,有利于其繁衍 (6).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与病毒协同进化,长期共存,相互适应;病毒也可能是进化压力,促进细胞进化,人体免疫机能显著提升则可能战胜病毒
【解析】
【分析】
病毒的化学成分是核酸中的一种和蛋白质。病毒的唯一生命活动就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增殖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版,其它如原料、能量、酶、核糖体等由宿主提供。
【详解】(1)噬菌体等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和单种核酸分子。
(2)病毒之所以厉害,是因为病毒利用活细胞里的各种细胞器和原料完成自我增殖,裂解宿主细胞。
(3)细菌的CRISPR系统出现在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其结构基础是二者的DNA分子均为双螺旋结构。
(4)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含有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基因组,参与转录和翻译的重要酶的基因以及细菌的CRISPR系统。故选abd。
(5)在与细菌的斗争中,噬菌体利用细菌的CRISPR系统来为自己工作,对噬菌体生存的意义是抵御其他病毒的入侵,实现宿主细菌专一地为自己子代病毒的增殖服务,有利于其繁衍。
(6)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与病毒协同进化,长期共存,相互适应;病毒也可能是进化压力,促进细胞进化,人体免疫机能显著提升则可能战胜病毒。
【点睛】熟识病毒化学成分,了解病毒的增殖过程,以及获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 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09-2638页
- 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2021-09-2610页
- 【生物】山东省烟台市2020届高三适2021-09-2625页
- 【生物】北京市海淀区首师大附中202021-09-2625页
- 生物卷·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2021-09-2514页
- 【生物】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2021-09-2536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2021-09-2428页
- 【生物】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2021-09-2434页
- 【生物】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20202021-09-2432页
- 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中20202021-09-2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