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50 KB
  • 2021-09-27 发布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汉中市龙岗学校2022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 A. 细胞 B. 海洋生态系统 C. 个体 D. 生物圈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详解】根据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并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 酵母菌 B. 发菜 C. HIV D. 乳酸菌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 BD、发菜和乳酸杆菌是原核生物,B、D错误;‎ C、HIV是病毒,C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 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 A.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有无细胞结构 C. 有无细胞壁 D. 有无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禽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大肠杆菌有细胞结构,因此有无细胞结构是两者最大的区别,B正确;‎ C.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大肠杆菌有细胞壁,但这不是两者最大的区别,C错误;‎ D.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都有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详解】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包括病毒,A正确;‎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细胞才能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B错误;‎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例如反射活动,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代谢和繁殖。‎ ‎5.细胞学说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 ‎【详解】A. 细胞学说不涉及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 B.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 细胞学说不能解释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 D. 细胞学说内容不能说明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6.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使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⑤-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1转为图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像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③→②,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故C正确。‎ 考点: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能力,考生关键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7. 人体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 )‎ A. 8种 B. 5种 C. 4种 D. 1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细胞中同时存在DNA和RNA,因此含氮碱基有A.G、C.T、U五种,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淀粉酶、纤维素和DNA都含有的元素是( )‎ A. C H O B. C H O N S P C. C H O N D. C H N P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淀粉酶是蛋白质,元素组成:C H O N;‎ 纤维素是糖类,元素组成:C H O; ‎ DNA是核酸,元素组成:C H O N P;‎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糖类、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并加以区分。‎ ‎9. 高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的物质是( )‎ A. 酶、DNA B. 淀粉、RNA C. 血红蛋白 D. 纤维素、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高等动植物体内都有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内都进行生化反应,进行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 ‎【详解】A、高等动植物体内都有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内都进行生化反应,进行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A正确; B、动物细胞被不含有淀粉,B错误; C、植物细胞内不含有血红蛋白质,C错误; D、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纤维素,D错误。 故选:A。‎ ‎10.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泛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直链多肽,每合成1个“泛素”分子至少生成多少个水分子 A. 76 B. ‎75 ‎C. 74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76-1=75。‎ 考点:考查脱水缩合的过程。‎ 点评:难度较小,理解脱水缩合的过程。‎ ‎11.糖原、核酸、淀粉、蛋白质的单体分别是 A. 单糖、碱基、单糖、氨基酸 B. 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 C. 葡萄糖、核苷酸、麦芽糖、氨基酸 D. 单糖、碱基、葡萄糖、氨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 ‎【详解】(1)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因此其单体是葡萄糖;‎ ‎(2)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因此其单体是核苷酸;‎ ‎(3)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因此其单体是葡萄糖;‎ ‎(4)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因此其单体是氨基酸。‎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只要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即可正确答题。‎ ‎12. 细胞中脂肪的主要作用是( )‎ A. 激素的主要成分 B. 储能的主要物质 C. 储能的唯一物质 D.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的考查,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和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 ‎【详解】A、性激素的成分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不是脂肪,A错误;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B正确; C、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除了脂肪外,还有淀粉和糖原,C错误;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中的磷脂,D错误。 故选:B。‎ ‎13.2019年12月,龙岗学校举行了马拉松长跑运动,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 A. 水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无机盐还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长跑比赛中,特别是一场比赛的最后阶段,由于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钙盐,导致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会发生肌肉抽搐现象。‎ 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和相关的失调症,对于无机盐的作用和相关失调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4.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详解】AB、利用PI鉴别细胞是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中的核酸种类和数量无关,AB错误;‎ C、染色剂PI对于活细胞来说是有害物质,细胞不会吸收也不会分解,C错误;‎ D、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可以阻止对细胞有害的染色剂PI,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识记细胞膜的功能并灵活运用进行解答。‎ ‎15. 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 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 选择透过性 C. 专一性 D. 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升高,细胞膜的面积增大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特点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学生需理解细胞膜结构特点才能解题。‎ ‎16. 下列有关溶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B.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C.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 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所有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正常状态下,由于该细胞器表面的膜结构的阻隔,导致内部的水解酶无法与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相接触,因此不能分解细胞内所有的物质。‎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 大液泡 B. 中心体 C. 细胞壁 D. 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大液泡,分生区细胞和种子细胞无大液泡,A错误;‎ B、低等植物具有中心体,高等植物不具有中心体,B错误;‎ C、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C正确;‎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具有叶绿体,根尖细胞等不具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对植物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8.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 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 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 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稻细胞不含有中心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A错误;‎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 C、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 D、水稻细胞不含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C ‎19.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 进行能量转换 B. 合成蛋白质 C. 控制细胞的代谢与遗传 D. 储存能量物质 ‎【答案】C ‎【解析】‎ 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能控制细胞的代谢与遗传,C正确;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脂肪,D错误。‎ ‎20.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 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的分类依据的是 A. 有无叶绿体 B. 有无染色体 C. 有无细胞壁 D. 有无色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中的动物,衣藻是低等植物。‎ ‎【详解】病毒、变形虫、蓝藻均无叶绿体,A错误;衣藻和变形虫有染色体,病毒和蓝藻无染色体,B正确;变形虫和病毒无色素、无细胞壁,蓝藻和衣藻有色素、有细胞壁,CD正确。故选A。‎ ‎21. 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 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 B. 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 C. 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 D.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只能影响被动运输,不会影响主动运输的矿质离子,A错误;‎ 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也只能影响被动运输,不能影响主动运输,B错误;‎ C、植物细胞液泡大小不会影响跨膜运输,C错误;‎ 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具有选择性,只能针对固定的微粒,所以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是具有选择性的原因,D正确。‎ 故选D。‎ ‎【点睛】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22.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 A. H2O B. K+ C. 甘油 D. 脂肪酸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该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故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2O、甘油和 脂肪酸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K+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 ‎23.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说明透析袋中溶液的浓度高,透析袋渗透吸水,蔗糖溶液浓度下降。 故选:B。‎ ‎24.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表现为从含量高的地方运输到含量低的地方。‎ ‎【详解】甲>乙,故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从乙→甲,甲>丙,故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丙→甲;乙>丙,故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丙→乙。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酶只有在细胞内才具有催化作用 B. 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C. 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 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pH,酶可以在细胞外甚至体外发挥催化作用,A错误;‎ B、根据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B正确;‎ C、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正确;‎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酶的化学本质,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再根据酶性质准确判断各项。‎ ‎2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细胞中基质): 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详解】①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①错误;‎ ‎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②正确;‎ ‎③无氧呼吸不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 ‎④有氧呼吸生存大量ATP,无氧呼吸生存少量ATP,④正确;‎ ‎⑤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生存丙酮酸,⑤正确。‎ 故选B。‎ ‎27.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 A. 红色 B. 蓝紫色 C. 绿色 D. 无色 ‎【答案】D ‎【解析】‎ 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无色玻璃做顶棚,透过的是自然光,此种条件下,较用红色、蓝紫色、绿色玻璃做顶棚相比,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最多,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因此更能提高产量,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28.植物细胞内不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 )‎ A.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C. 无氧呼吸过程 D. 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共有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 ‎(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不产生ATP,A错误,B正确;‎ CD、有氧和无氧呼吸都可以将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部分能量储存于ATP中,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是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个阶段的过程,理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9.下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 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C. 蔗糖、蔗糖酶、果糖 D. 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反应前后b无变化,因此b是酶;而一分子的A变成了两分子的c;a由2个相同的基本单位组成,则a是底物二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其中只有麦芽糖才能分解为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 ‎【详解】淀粉属于多糖,由很多葡萄糖分子组成,A错误;麦芽糖是二糖,由2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因此a是麦芽糖,b是麦芽糖酶,c是葡萄糖,B正确;蔗糖是二糖,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构成,水解后的2个单糖不同,C错误;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水解形成的2个单糖不同,D错误。‎ ‎【点睛】关键:一是熟悉几种常见二糖的化学组成;二是读懂题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底物、产物和酶。‎ ‎30.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 自变量和因变量 B.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 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变量是指实验过程可以变化的因素,自变量是指人为改变的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是因变量。‎ ‎【详解】本题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自变量,PH值是无关变量,C正确。A、B、D错误。‎ ‎31.夏天光照强烈的中午时段,植物叶片内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 ( )‎ A. C3增加,C5也增加 B. C3减少,C5也减少 C. C3增加,C5减少 D. C3减少,C5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夏季中午,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强,损失水分比较多,植物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植物的气孔关闭,但是导致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 ‎【详解】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而C3的还原还在继续,所以剩余的C5相对增多;由于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生成物C3生成量减少,而C3的消耗还在继续,所以C3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故选:D。‎ ‎32.如下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②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③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 ‎④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 用也增强 A. ④ B. ① C. ② D. 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详解】①AB段表示绿色植物进行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①错误; ②BC段色植物即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②错误; ③B点植物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二氧化碳,该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③正确; 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④错误。 故选:D。‎ ‎33.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含量加倍 B. 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 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 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其中O~A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A~B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A、O~A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含量不变,A错误;‎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也没有核膜和核仁(核膜和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解体消失),B错误;‎ 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团藻属于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中心体,B~D段表示分裂中期和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中心体在分裂间期经过复制后加倍),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示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4. 下列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 植物叶肉细胞 B. 神经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 胚胎干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结束,所以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选项中胚胎干细胞属于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考点: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细胞周期的概念。‎ ‎35. 下面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 )‎ A. 物种甲 B. 物种乙 C. 物种丙 D. 物种丁 ‎【答案】D ‎【解析】‎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主要是观察细胞分裂期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故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分裂期时期长的细胞观察,从扇形图中可知,丁图中分裂期占的比例最大,故最好选用丁细胞来观察。‎ ‎【考点定位】细胞周期的概念 ‎【名师点睛】解题点拨: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图示表示时,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此扇形图中,按顺时针方向,分裂间期为b段,分裂期为a段。‎ ‎36.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细胞结构有哪些( )‎ A. 染色体、纺缍体、细胞壁 B.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 C. 纺缍体、核仁、细胞壁 D. 纺缍体、细胞壁、核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这个假象的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最清晰,数目最稳定,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详解】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象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A正确;‎ B、赤道板是一个假象的板,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有丝分裂中期以及任何其它时期都不可能看到赤道板,B错误;‎ CD、在有丝分裂中期,核膜和核仁已经消失,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及区分赤道板和细胞板。‎ ‎37. 问题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 A.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B. 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表达和交流 C.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D.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据此答题。‎ ‎【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问题探究的一般步骤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相似,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故选:D。‎ ‎38.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 A. 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态 B. 月季细胞发生癌变 C.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月季的叶可以扦插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详解】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故选C。‎ ‎39.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白色母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并将此重组细胞培养为早期胚胎后,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 A. 黑色公绵羊 B. 黑色母绵羊 C. 白色母绵羊 D. 白色公绵羊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个体。‎ ‎【详解】生物的性状主要受细胞核基因控制,少数性状受细胞质基因控制,而这头“克隆绵羊”的细胞核基因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黑色公绵羊,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提供细胞质的白色母绵羊,因此其性别与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黑色公绵羊相同。‎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明确“克隆绵羊”的细胞核基因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黑色公绵羊,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提供细胞质的白色母绵羊,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40.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B. 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 C. 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C、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呼吸速度减慢,A错误,C正确;‎ B、衰老的细胞中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B正确;‎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特征,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 二、综合题 ‎41.下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这是一个心肌细胞,则细胞中的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这是与它不停的节律性的搏动是相适应的。‎ ‎(2)若这是一个蚕丝腺细胞,在一定时间内,让该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那么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中的哪些部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填有关细胞器)‎ ‎(3)细菌细胞与该图所示的细胞比较,其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该图所示的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 ‎(5)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此功能特点的是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线粒体 (2). 10 核糖体 (3). 3 内质网 (4). 9 高尔基体 (5). 细菌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 5 中心体 (7). 10 核糖体 (8). 1 线粒体 (9). 主动运输 (10). 6 细胞膜 ‎【解析】‎ ‎【分析】‎ 图中1线粒体,2细胞质,3内质网,4细胞核,5中心体,6细胞膜,7核仁,8核孔,9高尔基体,10核糖体。‎ ‎【详解】(1)心肌细胞生命活动旺盛,需要较多的能量,因此细胞中1线粒体较多。‎ ‎(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所以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中10核糖体、3内质网和9高尔基体。‎ ‎(3)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区别是细菌无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5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1线粒体(提供能量)和10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等。‎ ‎(5)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则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功能特点(选择性吸收)的是6细胞膜。‎ ‎【点睛】本题结合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各细胞结构的图象和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42.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 ‎ ‎ ‎(1)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 ]__________。该物质减少后癌细胞彼此之间的_________显著降低,易于分散和转移。‎ ‎(2)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3)若图甲表示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表示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该种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所示曲线。‎ ‎(4)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__________ 。这种运输方式依赖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 ]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 (1). D糖蛋白 (2). 黏着性 (3). O2、CO2 (4). 乙 (5). a (6). 丙 (7). 胞吞 (8). 流动性 (9). A 蛋白质(载体蛋白)‎ ‎【解析】‎ ‎【分析】‎ 图甲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外界的物质,D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由此可以判断物质是进细胞还是出细胞),ad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进出细胞;bc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图乙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图丙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详解】(1)癌细胞的细胞膜上D糖蛋白减少,使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从而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2)线粒体可以吸收O2,释放CO2,所以b是O2,C是CO2,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符合乙图所示的运输曲线。‎ ‎(3)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符合丙图的曲线。‎ ‎(4)白细胞吞噬病毒的方式是胞吞作用,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识别图中的结构,同时结合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解答。‎ ‎43.下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部分结构,图乙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内两大生理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CO2在图甲中所示的[_____] 细胞器中的[ ] _______________处合成有机物,其对应的生理过程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1-5),该过程需要消耗上一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有关物质的简称或名称)‎ ‎(2)含碳有机物可以在图甲中所示的[ ______ ]和[ _____ ]处分解为CO2。‎ ‎(3)写出图乙中下列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 ; E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 ‎ ‎(4)图乙可以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绿叶中色素时,绘制了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如图),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B (2). 4叶绿体基质 (3). 6、7 (4). [H]和ATP(或还原型辅酶Ⅱ和三磷酸腺苷) (5). C (6). A (7). 三磷酸腺苷 (8). 丙酮酸 (9). CO2的固定 (10). 1、3、4、5 (11). 丁 ‎【解析】‎ ‎【分析】‎ 图甲中A是线粒体,B是叶绿体,C是细胞质基质,1是叶绿体外膜,2是叶绿体内膜,3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4是叶绿体基质;‎ 图乙中1是光反应阶段,2是暗反应阶段,3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4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5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6是CO2的固定,7是C3的还原,A是ATP,B是NADPH,C是CO2,DG是NADH,E是丙酮酸,D是水,H是O2。‎ ‎【详解】(1)CO2固定成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光合作用在2叶绿体中进行,并且合成有机物的场所在4叶绿体基质,包括6CO2的固定和‎7C3的还原,需要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 ‎(2)有机物在线粒体中被彻底分解成CO2是通过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反应的场所分别在细胞质基质C和线粒体A。‎ ‎(3)根据分析A是ATP(三磷酸腺苷),E是丙酮酸,6是CO2的固定。‎ ‎(4)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光反应都可以产生ATP,即1、3、4、5。‎ ‎(5)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绿叶中色素,溶解度越大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所以距离点样点越远,所以溶解度最大的是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识记图中各字母和数字代表的过程或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44.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 ]________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的细胞特点为____________。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图乙中标号的结构名称:⑥是________;⑦是________。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丙中,________(填“AB”或“BC”、“CD”、“DE”、“EF”)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_______ (填“AB”或“BC”、“CD”、“DE”、“EF”)段中DNA结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基因突变)。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期。‎ ‎【答案】 (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③分生 (3). 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分裂旺盛 (4).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5). 染色体 (6). 纺锤丝 (7). 4 (8). AB (9). BC (10). 后 ‎【解析】‎ ‎【分析】‎ 甲中①表示成熟区,②表示伸长区,③表示分生区,④表示根冠。‎ 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⑤是纺锤丝(体),⑥是染色体,⑦是纺锤丝(纺锤体)。‎ 分析曲线图丙:图示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1)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四个区域细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的图像,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特点是排列紧密,成正方形,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因此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实验中,很难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2)⑥是染色体,⑦是由纺锤丝组成的纺锤体,经过有丝分裂,子代和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也是4条。‎ ‎(3)在G1期蛋白质的合成明显增加,即AB段,DNA稳定性较差是由于DNA复制解开了双螺旋结构,在BC段;DE段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细胞分裂进入后期。‎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丙中各区段所代表的时期及图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