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MB
- 2021-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测试时间:2020年10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卫生部将猪流感病毒正式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难以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D.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2.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有关
B.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
D.多聚体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3.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A.d、N B.b、M C.c、N D.c、M
4.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
B.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
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D.实验结束时,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
5.下列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
②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保存,且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③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
④种子萌发后发育成完整植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⑤依据电镜照片制作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⑥人体细胞中的CO2一定在细胞器中产生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6.下图表示细胞凋亡的部分原理,其中DNase为脱氧核糖核酸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s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负责选择性切割某些蛋白质。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在凋亡诱导因子的诱导下,相关凋亡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凋亡
C.DNase能够破坏细胞的生命控制系统,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蛋白质的合成,也有蛋白质的降解
7.下图甲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4
B.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C.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有m1=nl=m4=n4
D.甲图中a、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l=nl>0,m2=n2>0
8.叶绿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少数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其合成、加工与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蛋白可能和碳(暗)反应有关,乙蛋白可能和光反应有关
B.甲、乙蛋白通过类似胞吞过程从细胞质进入叶绿体
C.类囊体蛋白质由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合成
D.运至叶绿体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需经过加工
9.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将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及蛋白质等通过溶酶体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能通过激活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和抑制P53基因表达来促发肝癌。下图中的甲、乙、丙过程分别对应细胞自噬中的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型自噬三种类型,且研究发现丙过程的活性与溶酶体膜上可利用的受体蛋白LAMP—2a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自噬会导致肝癌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P53基因发生突变
B.自吞小泡是由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双层膜脱落后形成的
C.丙过程中待清除的蛋白质需要经过受体蛋白LAMP-2a介导才能进入溶酶体内
D.细胞自噬与细胞坏死不存在本质区别
10.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下列有关核膜、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
B.都含有遗传物质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11.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某种生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的着丝粒发生分裂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2.已知基因型为Aa的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现有一个该植物种群,随机传粉若干代,Fn的花瓣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相对性状中,大花瓣是显性
B.Fn中各种表现型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En中A的基因频率为1/3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植物种群的Fn+l代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保持不变
13.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14.某植物子叶的黄色(R)对绿色(r)为显性,圆粒种子(Y)对皱粒种子(y)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25:5:5:1 B.24:8:3:1 C.15:5:3:1 D.9:3:3:1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
错的得0分。)
15.下图是以390mol/mol的大气CO2浓度和自然降水条件为对照组(即C390+W0),分别研究CO2度升高至550 mol/mol(即C550+W0组)和降水增加15%(即C390+W15组)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其中P为C390+W0组曲线上的点,此时的光照强度为6001x。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大豆的CO2固定量、O2释放量等来表示图中大豆的净光合速率
B.光照强度为1400lx时,C390+W15组大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强于C390+W0组
C.分析C390+W15组和C550+W0组数据表明适当增加降水可提高气孔的开放度,增加大豆CO2的摄入量,可促进大豆光合作用
D.P点时,仅增加15%的降水量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比仅升高CO2浓度到550mol/mol的作用明显
16.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17.将一个没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一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下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0.5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
18.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
C.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
D.并非所有病毒都像噬菌体一样只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
19.某科研小组观察牵牛花的阔叶、窄叶(由基因R、r控制)和红花、蓝花(由基因M、m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用纯合牵牛花做了如下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R、r和基因M、m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可能基因型RM的花粉不育
C.可能基因型RrMM和Rrmm的个体死亡
D.若基因型RrMM和Rrmm的个体致死,将F2阔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蓝花个体占1/24
20.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现有甲(黑体)、乙(残翅)、丙(白眼雄果蝇)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这3种隐性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杂交得Fl,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将乙、丙杂交得Fl,Fl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将甲、丙杂交得F1,Fl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6种
D.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三、非选择题(共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21.(18分)甲图是大麦幼根的呼吸作用图,乙图为大麦的光合和呼吸作用图。请回答:
(1)甲图中E表示____________,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B=BC,则A点大麦幼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甲图中大麦幼根换成小鼠,请在图中画出小鼠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请标出横纵坐标的生物学意义等关键信息)
(3)乙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乙图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倍的点是_____________,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____
条件下进行。
22.(14分)如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_。
(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_____。图3中,与图2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3)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
(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___。
23.(12分)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最终导致了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______________。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假说②中,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
24.(10分)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下表(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
(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l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已知没有B或b基因的受精卵是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
请你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检测F1中红眼雌果蝇的出现的原因。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生物答案
测试时间:2020年10月
1-5 D B C A B 6-10 B C B C D l1-14 C D C B
l5.ABC 16.BCD 17.ABC 18.ABD 19.ACD 20.BC 21.(18分,每空2分)
(1)在此氧气浓度下,大麦幼根只进行需氧呼吸 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1:3
(2)
(3)在此温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0) 10 C和E 60
(4)探究温度(O2浓度 C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遮光(黑暗)
22.(14分,每空2分)
(1)图2、3 (2)① FG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a、a
(4)GH (5)1或2
23.(12分,每空2分)
(1)遵循 (2)不遵循 (3)②4:1:1:4 ③实验设计: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4)40%
24.(10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常 X
(2)AaXBXb(1分) AaXBY (1分)
(3)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4:3:1
(4)让Fl中红眼雌果蝇与棒眼雄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