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8.50 KB
- 2021-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病毒和细菌的根本区别是( )
A. 有无细胞壁 B. 有无遗传物质
C.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 有无细胞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无细胞壁不是病毒和细菌的根本区别,A错误;病毒和细菌都有遗传物质,B错误;病毒和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有细胞结构,D正确。
【点睛】总结: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2、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
2.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 纤维素和果胶 B. 磷脂和蛋白质 C. 蛋白质和DNA D. 蛋白质和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课本识记内容可知,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RNA。
【详解】依题文可知,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RNA,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识记细胞器组成成分的能力。
3.人体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 B. 细胞核 C. 中心体 D. 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需要根据细胞各部分结构的组成成分等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叶绿体是具有两层膜的细胞器,但是不是人体细胞中的细胞器,A错误;
B、细胞核具有两层膜的结构,但是不是细胞器,B错误;
C、中心体是没有膜的细胞器,C错误;
D、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具有两层膜结构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识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及分布情况。
4.变形虫表面的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 选择透过性 B. 流动性 C. 信息交流 D. 能控制物质进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变形虫的伪足、白细胞的吞噬行为,都是利用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此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文可知,由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都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由此变形虫的伪足、白细胞吞噬行为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文考查识记细胞膜结构及结构特点的能力,并且能利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解释生命现象。
5.下列关于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蓝藻和绿藻都含有核糖体 B. 酵母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C. 草履虫、乳酸菌和霉菌都含有细胞核 D. 烟草花叶病毒、衣藻和蓝藻都含有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蓝藻、硝化细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草履虫、霉菌是真核生物,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硝化细菌、蓝藻和绿藻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乳酸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二者结构的异同点。
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生物的细胞,要由图甲转换成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⑤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换用大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标本
A. ⑤→④→③→② B. ④→③→②→⑤
C. ⑤→②→③→④ D. ①→④→⑤→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题文,需要根据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低倍显微镜换用高倍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进行判断。
【详解】依题图可知,当图甲要转换成图乙时,先移动玻片标本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然后换用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调清楚视野从而观察标本。由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④→③→②,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掌握正确的显微镜操作顺序及实践能力。
7.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
①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②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③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④细胞学说认同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细胞学说未提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①错误;
②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②正确;
③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③正确;
④细胞学说认同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④错误。
故选B。
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 缺少微量元素镁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C. 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肌肉乏力等现象
D. 人体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应多喝淡盐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现象,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错误;
B、镁是植物体内的大量元素,B错误;
C、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现象,C错误;
D、人体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既丢水又丢盐,应多喝淡盐水,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学生识记无机盐在人体内存在形式及作用的能力。
9.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二糖和多糖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 麦芽糖和蔗糖能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D.
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细胞中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它们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多糖可以水解成二糖,二糖可以进一步水解成单糖,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糖类组成元素是C、H、O,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B错误;
C、麦芽糖和蔗糖都是二糖,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C错误;
D、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文重点是识记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以及单糖、二糖、多糖之间的转化。
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
C. 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 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蛋白质的结构取决于氨基酸的个数、种类及排序,还有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
B、氨基酸的个数、种类及排序,还有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B错误;
C、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C正确;
D、有些蛋白质是体内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文重点识记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还有蛋白质的功能及功能特点。
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
C.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的比例较高 D. 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水在细胞内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主要参与细胞代谢,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利于细胞代谢,A正确;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B正确;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较高,C错误;
D、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以适应不同的代谢环境,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重点识记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及各自作用。
1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将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细胞核则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了PI的进入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死细胞不能代谢了,但是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可能相同,A错误;
B、死细胞不能代谢了,但是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可能相同,B错误;
C、水溶性染色剂对于活细胞而言是有害物质,因而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其进入,而不是将其分解,C错误;
D、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所以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了PI的进入,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识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并能结合实践加以运用。
13.下列关于脂质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性激素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B. 胆固醇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脂质物质主要包括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生物膜;维生素D: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胆固醇:用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生长发育。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A错误;
B、胆固醇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D、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故选A。
14.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为鸟嘌呤,则b肯定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 若m为胸腺嘧啶,则R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组成核酸的碱基有五种,它们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和尿嘧啶(U)其中胸腺嘧啶(T)是脱氧核苷酸特有的碱基,而核糖核苷酸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
【详解】若m为鸟嘌呤,则b可能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若a
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若m为胸腺嘧啶,则b就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而不可能是RNA组成单位,C正确。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将其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共六种产物,D错误。
【点睛】准确识记并理解核酸的种类及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15.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有( )
①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②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催化作用
⑤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⑥调节细胞代谢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④⑥
【答案】D
【解析】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①正确;各种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②正确;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蛋白质,③错误;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④正确;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不是蛋白质,⑤错误;有些蛋白质对于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调节细胞代谢具有重要功能,如蛋白质类的激素,⑥正确。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点睛】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蛋白质的功能。
16.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至少为n
B.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链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17个肽键
C. 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共需要(m-n)个水分子
D. 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答案】B
【解析】
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氮原子,1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至少为n,A正确;只有一条肽链且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时,链状多肽含有的肽键最多,所以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链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有17个氨基酸,而肽键数=氨基酸数-1,所以最多有16个肽键,B错误;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肽链数=m-n,C正确;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NH2)和羧基(-COOH)D正确。
【点睛】对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在细胞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 B. 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①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 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图可知,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其中。①是蛋白质,②是磷脂双分子层。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①是蛋白质,在细胞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A正确;
B、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基本支架,B正确;
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所以功能越复杂的细胞,①(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
D、①是蛋白质,②是磷脂双分子层,二者都可以运动,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组成,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产生原因。
18.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B.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C.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 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可通过接触传递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详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如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A正确;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错误;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可通过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载体蛋白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受体蛋白的功能主要是识别,再根据题意作答。
19.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
B.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相对较多
C. 通过类囊体相互堆叠来增加呼吸酶的附着面积
D.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和少量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相对较多,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少量DNA,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
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需要能量多,线粒体的含量相对较多,B正确;
C、类囊体是叶绿体内的结构,没有呼吸酶附着,C错误;
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少量DNA在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识记线粒体的结构及分布情况。
20.血清白蛋白是一种分泌蛋白,则血清白蛋白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 内质网和核糖体 B.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 溶酶体和核糖体 D.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血清白蛋白是一种分泌蛋白,则需要根据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修饰及分泌过程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文可知,血清白蛋白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肽链在附着核糖体中合成,然后肽链进入内质网中加工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通过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修饰,最终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细胞核由带核孔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组成。其中核孔是沟通核质与胞质物质交流的渠道,可以选择性地转运核内外的物质,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等)染成深色,A正确;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核孔是沟通核质与胞质物质交流的渠道,可以选择性地转运核内外的物质,C错误;
D、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C。
2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 生物膜包括线粒体膜、中心体膜等细胞器膜
C. 细胞中囊泡的转移可实现生物膜之间成分的更替
D. 生物膜能够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生物膜在组成成分上基本相同,在结构上大致相同。细胞膜、细胞器膜及核膜都可以称为生物膜,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膜蛋白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生物膜的特定功能(如:运输、识别等)主要由膜蛋白决定,A正确;
B、中心体没有膜,B错误;
C、细胞中囊泡的转移可实现生物膜之间成分的更替,如高尔基体,C正确;
D、生物膜能够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D正确。
故选B。
2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组成成分、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蛋白是动物细胞膜表面特有的物质
B. 溶酶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C. 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和细胞壁
D. 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糖蛋白是所有细胞膜表面的物质,具有细胞识别、信息交流、免疫等作用;细胞间信息交流可以有多种方式,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糖蛋白是所有细胞膜表面的物质,具有信号识别作用,A错误;
B、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B错误;
C、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和细胞壁,C正确;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C。
24.如图所示为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中心体,与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B. ②是线粒体,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③是叶绿体,是植物根尖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④⑤都具有单层膜,并且两者的膜结构可直接相连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题图可知,①是中心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叶绿体、④是内质网、⑤是高尔基体,以各自的结构及功能相关的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①是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错误;
B、②是线粒体,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
C、③是叶绿体,植物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错误;
D、④是内质网、⑤是高尔基体,都具有单层膜,两者的膜结构通过囊泡间接相连,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文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25.如图所示为以某种动物受精卵为材料进行的三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①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 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 实验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实验①、②、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图可知,三组实验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保持细胞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实验①和实验③对比,由于自变量是细胞质,所以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
B、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由于自变量是细胞核,所以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
C、细胞核不是细胞代谢中心,C错误;
D、实验①、②、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细胞只有保持细胞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均含有的单糖 _____________ (写出两种)。人体细胞中也储存着多糖,这些多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中。
(2)小麦种子中淀粉的含量很高,但并不适合用来做还原糖的鉴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密切相关。为探究磷酸化酶的化学本质是否为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2mL__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双缩脲试剂。若实验组试管中溶液颜色出现 ________________ 反应,则证明磷酸化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答案】 (1). 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2). 肝脏和肌肉 (3). 淀粉不是还原糖 (4). 磷酸化酶溶液 (5). 2mL已知蛋白质溶液(蛋清)(或2mL蒸馏水) (6). 等量的 (7). 紫色
【解析】
【分析】
依题文可知,鉴定有机物的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以此相关知识做答。
【详解】(1) 依题文可知,小麦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均含有的单糖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任选两种即可;人体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这些多糖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
(2) 小麦种子中的淀粉是多糖,不是还原糖,所以不适合用来做还原糖的鉴定。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鉴定蛋白质的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在探究磷酸化酶的化学本质是否为蛋白质的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2mL磷酸化酶溶液,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2mL已知蛋白质溶液(蛋清),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若实验组试管中溶液颜色出现紫色反应,则证明磷酸化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点睛】本题文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实验原理、所需试剂及其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7.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
(1)物质a是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若物质A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____,可以用____鉴定,显_______色。
(2)若某物质B的生理功能是催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水解,则B是______。
(3)物质c共有__种,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从功能上考虑,C对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葡萄糖 (2). 糖原 (3). 脂肪 (4).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5). 橘黄色(红色) (6). 纤维素酶 (7). 4 (8). 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9). C能控制B的生物合成
【解析】
【详解】(1)A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物质a是葡萄糖,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淀粉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若物质A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
(2)B是蛋白质,若某物质B的生理功能是催化淀粉水解,则B是纤维素酶。
(3)C是DNA,则c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共有4种,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4)C是DNA,B是蛋白质,从功能上考虑,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8.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通过注射肉毒毒素可以达到去除皱纹的目的,下图是它的局部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化合物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形成的。
(2)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有_________,形成肽键的化学反应叫 ___________。
(3)高温会使肉毒毒性失去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示化合物含_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其形成过程中失去_________________ 个水分子。
【答案】 (1). 5 (2). ②③④⑤ (3). 脱水缩合 (4). 高温会破坏肉毒毒素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失活 (5). 1 (6). 4
【解析】
【分析】
识图可知,肉毒毒素成分是蛋白质,其局部结构简式中发现有4个肽键,由此可知,这部分肽链有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以此相关知识做答。
【详解】(1)识图可知,肉毒毒素局部结构简式是有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肽链,这5个氨基酸具有5种不同的R基,由此上图所示化合物是由5种氨基酸形成的。
(2)识图可知,该化合物中肽键结构是—CO—NH—,由此表示肽键的序号有②③④⑤,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3) 高温会破坏肉毒毒素的空间结构,从而使肉毒毒性失去活性。
(4)识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1个游离的羧基,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含有4个肽键的化合物,其失去了4个水分子。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识记蛋白质形成过程,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2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它们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与B图所示的细胞相比,A图特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图中A、B、C、D所示细胞均含有的一种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D (2).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A、D (4). 叶绿素和藻蓝素(或光合色素) (5). 叶绿体和液泡 (6). 核糖体
【解析】
【分析】
依题图可知,A、B、C、D分别是叶肉细胞、动物细胞、细菌、蓝藻,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解答。
【详解】(1) 识图可知,原核细胞是C、D,分别是细菌、蓝藻。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A、D,分别是叶肉细胞、蓝藻。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或光合色素)。
(3) 识图可知,B图是动物细胞,A图是叶肉细胞,A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4)原核细胞(C、D)和真核细胞(A、B)均含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30.图1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图2表示三种动物细胞器中的有机物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是图2中的 _________________ ,d是图2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有糙面和光面两种,其中光面内质网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车间”。
(2)物质X是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图1所示过程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3)若图2表示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几种细胞器,则甲还可以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丙 (2). 甲 (3). 脂质 (4). 氨基酸 (5). 同位素标记法 (6). 叶绿体
【解析】
【分析】
依题图1可知,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多肽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再运输至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修饰,最终分泌到细胞外。由此图中物质X表示氨基酸,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d为线粒体。
分析图2,图中表示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其中甲中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应是线粒体;乙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可以是单层膜的细胞器;而丙中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应是核糖体。以此相关知识解答。
【详解】(1)图1反映的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从而得出a、b、c、d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核糖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由此对应图2中的丙。d是线粒体,其组成成分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少量核酸,由此对应图2中的甲;b是内质网,其中光面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2)识图可知,物质X是氨基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用同位素标记法。
(3)若图2表示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几种细胞器,则甲还可以表示叶绿体,因为叶绿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少量核酸。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通过识图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通过所学知识解释、判断图示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31.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下面某同学进行探究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1、2、3;其中实验组是2、3;对照组是1。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相应实验液体。
1号加2mL正常人尿液;2号管中加______________;3号:加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50~6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现象:__________;(2)2号试管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3号试管若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不含葡萄糖;若________现象,说明含有葡萄糖。
【答案】 (1). 含有葡萄糖的尿液2ml (2). 待测尿液2ml (3). 无砖红色(或蓝色) (4). 砖红色 (5). 若现象与1号管相同 (6). 若现象与2号管相同
【解析】
【分析】
葡萄糖为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共热可产生砖红色沉淀,利用此方法检测正常人一次食用大量糖时的尿液,并和正常人尿液、含葡萄糖的尿液进行对比,可判断正常人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详解】第二步:根据分析可知,判断正常人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正常人一次食用大量糖时的尿液,需要和正常人尿液、含葡萄糖的尿液进行对比,溶液的量属于无关变量,1号加2mL正常人尿液,则2号管中需要加含有葡萄糖的尿液2ml ,3号需加待测尿液2ml。
第四步:
(1)正常人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因此1号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溶液颜色表现为斐林试剂的蓝色;
(2)2号试管中含有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共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3)3号试管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不含葡萄糖;若出现砖红色沉淀现象,说明含有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