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3.87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EE和Ee、FF和Ff的表现型相同,为显性性状,ee、ff为隐性性状。
【详解】A、 杂交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种,A错误;
B、 所以杂交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种,B错误;
C、 ,所以杂交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种,C正确;
D、杂交产生表现型种类数=,D错误。
故选C。
【点睛】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逐对分析法分析选项。
2. 基因型是Yy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
A. 3:1 B. 1:1:1:1
C. 1:2:1 D. 9:3:3: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YyRR植物自交,Yy后代基因型有3种,为1:2:1,而RR自交后代只有1种,故综合起来仍是1:2:1,故C正确,A、B、D错误。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得F1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 “正反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答案】A
【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A正确;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错误;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错误;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生物群体中雄配子的数量要大于雌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A。
4.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该家系中代代都有遗传病,因此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具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由于第一代的女患者的儿子有正常个体,因此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详解】A. 该病代代都有患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 由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患者的儿子有正常个体,因此如果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 由题图可知,男患者的女儿都是患者,因此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C错误;
D. 由B分析可知,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正确。
【点睛】思维点拨:“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S
B.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在其自身的核糖体中
C. T2噬菌体只含蛋白质和RNA
D. 标记噬菌体可以直接用含35S或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答案】A
【解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含有的元素是C、H、O、N、P、S,A正确;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
C、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C错误;
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可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错误。故选A。
6.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不能使小白鼠致死
B. 可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研究肺炎双球菌中DINA的复制
C.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后感染小白鼠能使其致死
D. 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答案】D
【解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S型)不能增殖,所以不能使小白鼠致死,A正确;
B、因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因此,可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研究肺炎双球菌中DINA的复制,B正确;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后,能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感染小白鼠后能使其致死,C正确;
D、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
【点睛】
7.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 DNA分子中的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
C. DNA分子中的基本骨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内侧
D. DNA一般是双链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C
【解析】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1)基本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
2.DNA分子的结构
(1)主要特点
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即:
(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详解】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会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故A正确。
B、连接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是通过氢键,故B正确。
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故C错误。
D、DNA一般是两条链并且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故D正确。故选C。
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
A. 两条DNA母链之间
B. 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
C. 两条DNA子链之间
D. 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
【答案】A
【解析】在细胞周期的间期,DNA分子发生复制。由于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需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然后以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复制,所以解旋发生在两条DNA母链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DNA示意图,此段中共有几种核苷酸(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8种
【答案】C
【解析】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T-C-A-表示DNA一条链的一部分,-G-A-G-U-表示RNA一条链的一部分。
【详解】由于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所以在-C-T-C-A-片段中,共有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又构成RNA分子的五碳糖为核糖,所以在-G-A-G-U-片段中,共有3种核糖核苷酸,因此,图示片段中共有3+3=6种核苷酸。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DNA和RNA结构及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如图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并非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B. ②③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 ④⑤过程也是在细胞中完成
D. 克里克发现了上述所有过程
【答案】D
【解析】题图分析,图示为中心法则,其中①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
【详解】A、只有增殖的细胞才能进行①DNA复制过程,A正确;
B、②为转录,③为翻译,两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正确;
C、④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两个过程在病毒的宿主细胞中完成,C正确;
D、克里克发现了上述①②③过程,D错误。故选D。
11.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 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M、N分别代表9、3
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答案】C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题图分析,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是受精作用,③是受精卵经过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个体的过程。
【详解】A、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A、a 与 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①过程,A正确;
B、②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
C、M是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结合方式,共有16种,N可代表表现型3种,C错误;
D、由表现型为9:6:1可知,A_B_表现一种性状,A_bb和aaB_表现一种性状,aabb表现一种性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是1:2:1,D正确。故选C。
12.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完全显性,圆果(B)对长果(b)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一株红色长果番茄与一株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表现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
A. 1∶1∶1∶1 B. 1∶0 C. 1∶1 D. 3∶1
【答案】D
【解析】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则红色长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_bb、黄色圆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B_,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
【详解】A、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1AaBb∶1Aabb∶1aaBb∶1aabb,则子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A正确;
B、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则子代只有1种基因型,即AaBb,B正确;
C、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1AaBb∶1aaBb或AAbb×aaBb→1AaBb∶1Aabb,子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C正确。
D、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后代基因比例不会出现3∶1的比例,D错误。
故选D。
13.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正常且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A. 1/2 B. 1/3 C. 1/4 D. l/8
【答案】C
【解析】双亲正常,生了一个患病女儿,则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详解】双亲正常,生了一个患病女儿,则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双亲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再生一个儿子正常且不携带致病基因(AA)的概率是1/4。故选C。
14.在果蝇中,长翅基因B和残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R和白眼基因r只位于X染色体上,BbXRXr和bbXRY个体相交,雌性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
A. 1:l:l:1 B. 9:3:3:1 C. 3:1 D. l:1
【答案】D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和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个体相交,产生的雌性后代的基因型为(1/2Bb、1/2bb )(1/2XRXR、1/2XRXr),因此雌性后代的表现型为长翅红眼和残翅红眼,比例为1∶1。即D正确。故选D。
15.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B_T_)
T存在,B不存在(bbT_)
T不存在(B_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A. 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全为雌雄同株异花
B. 要使后代只产生雄株和雌株,须选用基因型为bbtt的母本和bbTt的父本进行杂交
C. BbTt植株自交,子代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9:3:4
D. 可以利用两种亲本杂交培育出全为雌株的后代
【答案】D
【解析】题意分析,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_T_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_)时为雄株,当T不存(B_tt或bbtt)时为雌株。
【详解】A、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Tt,全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A正确;
B、要使后代只产生雄株和雌株,须选用基因型为bbtt的母本和bbTt的父本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基因型为bbTt(雄株)和bbtt(雌株),B正确;
C、BbTt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为9B_T_(雌雄同株异花),3bbT_(雄株),3B_tt(雌株),1bbtt(雌株),故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9:3:4,C正确;
D、根据雌株的基因型可推测基因型为Bbtt和bbtt个体杂交能从基因型上满足题意要求,但两者都是雌株,无法实现,故不可以利用两种亲本杂交培育出全为雌株的后代,D错误。
故选D。
16.某种植物果实的重量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和B及a和b均为同等程度控制果实重量的基因,果实的重量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关于其后代果实重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后代具有四种表现型
B. 后代中果实最轻的个体基因型是aaBb
C. 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 后代中与亲代果实的重量一样的有3/8
【答案】D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题意分析,果实的重量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和B及a和b均为同等程度控制果实重量的基因,果实的重量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显然该群体中的表现型为5种,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
【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1个或0个,所以果实重量可产生五种表现型,A错误;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结合题意可知重量最轻的个体的的基因型是aabb,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1/4,C错误;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与亲代果实的重量一样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1/16、1/16,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D正确。故选D。
17.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红花个体AaBbCc自交,则子一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 )
A. 27:1 B. 27:37 C. 63:1 D. 61:3
【答案】B
【解析】
亲代等位基因对数
F1配子
种类数
F2基因
型种类数
F2表现型种类数
F2中显性个体所占
的比例
1
21
31
21
(3/4)1
2
22
32
22
(3/4)2
n
2n
3n
2n
(3/4)n
【详解】红花个体AaBbCc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A_B_C_)占3/4×3/4×3/4=27/64,白花植株占1-27/64=37/64,故子一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27/64:37/64=27:37。
故选B。
1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都可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及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
A. 2:1 8/9 B. 2:1 1/9
C 4:2:2:1 3/4 D. 4:2:2:1 1/4
【答案】A
【解析】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有两种,即AaBb、AaB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两只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他们交配后代为9/16A_B_( 1/16AABB、2/16AABb、2/16 AaBB、4/16AaBb)、3/16A_bb、3/16aaB_、1/16aabb,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子代存活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16AaBB(黄色短尾)、4/16AaBb(黄色短尾)、3/16aaB_(灰色短尾),显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
。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aaBB)所占的比例为1/9,则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9=8/9。即A正确。故选A。
19.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蝇的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
A.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 B. 白眼雌蝇×红眼雄蝇
C. 红眼雌蝇×白眼雄蝇 D. 白眼雌蝇×白眼雄蝇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眼色的遗传为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受A和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
【详解】A、红眼雌果蝇(XAXA或XAXa)和红眼雄蝇(XAY)杂交,子代不论雌性全为红眼,或者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只能判断白眼的性别,A错误;
B、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所以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正确;
C、红眼雌果蝇(XAXA或XAXa)和白眼雄蝇(XaY)杂交,子代或全为红眼,或雌雄中都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不能根据性状判断性别,C错误;
D、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故选B。
20.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小
C.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A
【解析】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
【详解】A、X染色体和Y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一般比X染色体短小,但是也有Y比X大的,如果蝇,B错误;
C、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可能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C错误;
D、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大部分植物是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之分的,D错误。故选A。
2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C. 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相同
【答案】B
【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在小鼠体外进行的,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所用实验思路相同,实验方法有不同,D错误。故选B。
2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
B.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B
【解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A错误;
B、细胞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B。
23.若1个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子代噬菌体( )
A. 一定有35S,其中有1个含有32p
B. 一定有35S,其中有2个含有32p
C. 一定有32p,其中有2个含有35S
D. 一定有32p,但不含35S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用35S标记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噬菌体会将自身的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以自身DNA作为指导,利用的原料、能量、酶、场所等全是来自于细菌内的。
【详解】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自身的DNA注射到细菌菌体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
由于大肠杆菌中的蛋白质都不含有35S,所以子代噬菌体一定不含35S;由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被32P标记,所以子代噬菌体一定含有32P。故选D。
24.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数占20%,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C
【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0%,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50%-20%=30%。故选C。
25.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链RNA一定不含氢键
B. 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 t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包括rRNA、tRNA、mRNA。
2、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A、tRNA是单链,但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A错误;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为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B错误;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C错误;
D、细胞中有多种tRNA(共61种),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正确。故选D。
26.如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②③④均含有核糖
B. 该过程表示转录
C. ①上的密码子共有64种,也有64种③与之互补配对
D. 在该过程中②沿着①移动
【答案】D
【解析】图示为翻译过程,①代表模板mRNA,②代表核糖体,③代表tRNA,④代表正在合成的肽链。
【详解】A、①②③中均有RNA,所以均含有核糖,但④肽链中只有氨基酸,没有核糖,A错误;
B、该过程表示翻译,B错误;
C、①上的密码子共有64种,但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故只有61种③tRNA与之互补配对,C错误;
D、在该过程中②核糖体沿着①模板mRNA移动,D正确。故选D。
27.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和性别决定有关
C. 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等位基因位于一个DNA的两条链上
【答案】C
【解析】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患病率与性别无关。
【详解】A、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随X或Y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其控制的相应性状与性别相关联,但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B错误;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定律,故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
D、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D错误。故选C。
28.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①是转录过程,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 ②过程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tRNA、ATP、酶等
C. 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
D. ②过程中共有64个密码子对应着20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
表示翻译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A、①是转录过程,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错误;
B、②是翻译过程,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tRNA,B正确;
C、人的白化病是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②过程中共有61种密码子对应着20种氨基酸,还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D错误。
故选B。
29.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描述,正确的是( )
A. 四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B. 都能复制、分离、传递
C. 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答案】B
【解析】基因、DNA、染色体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A、DNA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基因是遗传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基因与染色体具有明显的平行关系,因此,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都能复制、分离、传递,B正确;
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C错误;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B。
30.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萨顿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B.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摩尔根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构建法
D. 沃森与克里克发现DNA结构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B
【解析】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A错误;
B.、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
C、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模型建构法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32p标记噬菌体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填“T2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培养液中______________(填“添加”或“不添加”)放射性营养物质。
(2)图示实验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一组用____________标记蛋白质的实验。
(3)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
(4)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上清液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肠杆菌 不添加 35S 2 未侵染的噬菌体(或“侵染后裂解释放的噬菌体”)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DNA进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组装和释放,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先培养细菌,使细菌被标记,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细菌,再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保温、离心处理,检测放射性。
【详解】(1)噬菌体是病毒,是在活细胞中营寄生生活的生物,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所以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根据实验过程可知,培养液中不添加放射性营养物质。
(2)图示实验缺少对照实验,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的侵染实验做对照,这样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3)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即产生了8个子代噬菌体,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合成子代噬菌体需利用细菌提供的原料,所以子代的噬菌体DNA中只有两个DNA分子含有亲代DNA分子的各一条链(含放射性),即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是2个子代噬菌体,故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2。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有未注入DNA的噬菌体或者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得以释放,经离心后到达上清液中。
【点睛】熟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2.如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⑦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
(2)若以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放射性物质位于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填标号)。
(3)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该酶作用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填标号)。上述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________种。
【答案】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④ ② 6
【解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序号⑦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若以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放射性位于含氮碱基中,即图中的④。
(3)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该酶能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因此,具体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即图中的②。图中的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6种,分别为4种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
【点睛】熟知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其双螺旋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解答图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33.如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____;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2)请参照中心法则的模式写出成熟神经细胞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______________。
(3)与过程①②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___________,一条mRNA上可以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NA复制 细胞核 RNA聚合酶 U→A 少量mRNA可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解析】分析题图: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详解】(1)过程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过程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主要场所是在细胞核中,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2)成熟神经细胞只能进行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图:。
(3)③是翻译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U→A;一条mRNA上可以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少量mRNA可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内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的复制、细胞分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
34.某高等动物的毛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星白色。研究发现A基因的转录产物和B基因的转录产物会相互结合形成双链结构,因此A、B基因同时存在时毛色也为白色。纯合黄色和纯合黑色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F2白色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若F2中黑色个体与黄色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3,则F3基因型有_______种,F3中黑色:黄色:白色为______________。_
(3)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毛色为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 1/5 4 2:2:5 A和B基因的转录产物形成双链结构,导致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两种色素均不能合成而呈白色
【解析】题意分析,“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可知,A-bb为黑色,aaB-为黄色,aabb为白色,由于“研究发现A基因的转录产物和B基因的转录产物会相互结合形成双链结构”,所以A_B_的个体不能形成控制黑色和黄色的相关蛋白质,从而出现白色。
【详解】(1)由分析可知,A和B基因的转录产物形成双链结构,导致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所以A_B_的个体两种色素均不能合成,从而表现为白色,故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共5种类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0=1/5。
(2)用纯合黄色(aaBB)和纯合黑色(AAbb)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A_B_、aabb)∶黑色(A_bb)∶黄色(aaB_)=10∶3∶3。若F2中黑色个体(1/3AAbb、2/3Aabb)与黄色个体(1/3aaBB、2/3aaBb)随机交配获得F3,因为两亲本群体均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2/3Ab、1/3ab)(2/3aB、1/3ab),因此,F3基因型有2×2=4种,F3中黑色(2/3×1/3Aabb)∶黄色(2/3×1/3aaBb)∶白色(2/3×2/3AaBb+1/3×1/3aabb)=2∶2∶5。
(3)根据题意可知,A和B基因的转录产物形成双链结构,导致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所以两种色素均不能合成,进而呈白色,故A、B基因同时存在时毛色呈白色。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题中的信息进行相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解读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35.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图谱,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6号个体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某同学据图分析判断出R、r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同学做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家系中,10号个体乙病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________。(填序号)
(3)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7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
(4)如果8号个体与10号个体婚配,后代个体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R、r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性染色体上”)(答案合理即可) 2 RrXDY 2/3 1/2
【解析】根据3和4夫妇都不患病,但他们生出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8号,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5和6号夫妇都不患病,生出了一个患乙病的儿子10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6号个体不懈怠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说明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他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结合系谱图和题意分析,10号个体(XdY)的乙病致病基因只能由5号(XDXd)传来;5号个体的致病基因(Xd)只能由2号(XdY)传来。
(3)根据3号个体正常的表现型可知其基因型为R_XDY,由于他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8(rr),所以3号的基因型为RrXDY。4号个体三所基因型为RrXDXd,所以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RRXDY或者RrXDY,其中携带致病基因r的概率为2/3×1=2/3。
(4)如果8号个体(rrXDX-)与10号个体(R_XdY)婚配,要计算他们的后代个体患病的概率的方法最好是将两种遗传病单独分析。先分析甲病:8号(rr)×10号(1/3RR或2/3Rr),其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1/3=2/3;再分析乙病:8号(1/2XDXD或1/2XDXd)×10号(XdY),其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4=3/4;两种遗传病同时考虑,患病概率=1-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概率=1-2/3×3/4=1/2。
【点睛】关键一问(4)的方法:最好是将两种遗传病单独分析。
先分析甲病:8号(rr)×10号(1/3RR或2/3Rr),其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1/3=2/3;
再分析乙病:8号(1/2XDXD或1/2XDXd)×10号(XdY),其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4=3/4;
两种病同时考虑,患病概率=1-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概率=1-2/3×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