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00 K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解析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活细胞都含有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B. 没有核膜的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 C. 细胞质可为细胞核的生命活动提供原料和能量 D. 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有: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部分生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生物膜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不同的生物膜的功能不同,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 ‎【详解】A、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而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 B、没有核膜的细胞是原核细胞,可以生长和分裂,B错误;‎ C、细胞质含有多种物质和众多细胞器,可以为细胞核的生命活动提供原料和能量,C正确;‎ D、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物质的运输,而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定 C. 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既影响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又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 D. 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项正确;‎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包括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稳态就会遭到破坏,B项错误;‎ C、吞噬细胞参与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的作用,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既影响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又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C项正确;‎ D、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D项正确。‎ 故选B。‎ ‎3.下列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只有线粒体中才能产生CO2‎ B. 玉米被水淹没后,根可以利用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吸收无机盐 C. 可通过检测有无CO2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D. 人的成熟红细胞中虽然含很多O2,但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主动运输、人的成熟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CO2仅产生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正确;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直接供能,因此玉米被水淹没后,根可以利用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吸收无机盐,B正确;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所以不能通过检测有无CO2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C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O2的功能,导致红细胞中含有很多O2,但因没有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点睛】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种类繁多,直接记忆,易混易错。若通过记忆几种典型的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既可减少记忆量,又可在解题时用排除法来快速判断。高中阶段常见的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包括乳酸菌、破伤风杆菌、体内寄生虫等。这类生物都没有线粒体,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除了这些生物,人和动物的某些细胞、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绝大多数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 ‎,因此常用作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材料。‎ ‎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时,DNA 聚合酶与 DNA 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 B. 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都属于基因表达产物 C. 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分子不含氢键 D. 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的场所:细胞核;‎ 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 转录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 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 转录的产物:RNA。 2、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 ‎【详解】A、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中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A错误;B、只有蛋白质属于基因表达产物,脱氧核糖核酸即DNA,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错误;C、tRNA上存在部分配对区域,含有氢键,C错误;D、有些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如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只有AUG,D正确。故选:D。‎ ‎5.假设图所示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GgXE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 B. 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 6 条染色单体 C. 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 2 种或 4 种配子 D. 图示未绘出的一极一定存在 G、g 两种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染色体中的着丝点还未分裂,应该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生物为雄性个体,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A正确;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3种配子(发生的是基因突变)或4种配子(发生的是交叉互换),C错误;D、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 G、g两种基因中的一种,D错误。故选:A。‎ ‎6.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 B. 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C. 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和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 D. 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问题,需要学生掌握课本中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遗传平衡定律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详解:据题意可知,B的基因频率=0.5,b的基因频率=0.5,由于羊群是随机交配多代,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则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则B_的基因型频率=1-0.75=0.25,即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占75%,白色个体数量占25%,二者数量不相等,A错误;淘汰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杂合子(Bb)所占比例=2×0.5×0.5=0.5,纯合子占1-0.5=0.5=50%,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淘汰前,不管交配多少代,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始终为50%,B错误;没有淘汰前,B的基因频率=1/2,b的基因频率=1/2,可知该群体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1/2=1/4,Bb的基因型频率=2×1/2×1/2=1/2,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1/2=1/4。淘汰白色个体,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1/3,Bb的基因型频率为2/3,进一步可求出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可知下一代BB的基因型频率为2/3×2/3=4/9,Bb的基因型频率为2×2/3×1/3=4/9,bb的基因型频率=1/3×1/3=1/9,淘汰白色个体可求出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进一步可求出B的基因频率=3/4,b的基因频率=1/4。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可知,下一代BB的基因型频率为3/4×3/4=9/16,Bb的基因型频率1/4×1/4=6/16,bb的基因型频率为1/16,淘汰白色个体,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2/5,进一步可求出B的基因频率=4/5。综上所述,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B基因频率的变化为1/2→ 2/3→ 3/4→ 4/5,即B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Bb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为1/2→2/3→1/2→2/5,即Bb的基因型频率不是逐代增加的,C错误;根据以上C选项的分析可知,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进行相关计算。遗传平衡定律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 设基因A的频率为 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1,AA+Aa+aa=p2+2pq+q2=1 。对于一个大且随机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条件下会保持不变。‎ ‎7.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利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两种类型水稻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异,首先用______________提取水稻绿叶中的色素,然后通过溶剂在600nm-700nm波长间吸光量进行比较,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2)要比较图中光照强度为P点时,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O2产生量的关系,还应测定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两种类型水稻题(2)中生理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当光照强度低于P时,野生型的__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强度高于突变型。当光照强度高于P时,哪种类型的暗反应强度更高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水乙醇(或丙酮) (2). 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呼吸速率 (3). 光反应 (4). 突变型 (5). 在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虽低,但能为暗反应提供充足的[H]和ATP,且突变型水稻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水稻突变型的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一半,即其光反应较弱,而其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即其暗反应的能力较强。据图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野生型和突变型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都先增加后稳定,但是P点以前野生型较强,P点以后突变型较强。‎ ‎【详解】(1)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因此一般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 ‎(2)图示纵坐标为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O2产生量代表实际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要比较图中光照强度为P点时,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O2产生量的关系,还应测定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的呼吸速率。‎ ‎(3)当光照强度低于P时,光照强度较低,而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因此野生型的光反应强度高于突变型;当光照强度高于P时,虽然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虽低,但是光照强度较高,突变体能为暗反应提供充足的[H]和ATP,而突变型的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因此突变体的暗反应更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题图两种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P点前后两者的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的原因。‎ ‎8.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并进行有关实验。将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C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Y染色剂 观察DNA、RNA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小颗粒呈__________________色。‎ ‎(3)B组实验经X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_______________色。‎ ‎(4)D组实验中,Y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细胞核呈__________色,细胞质呈______色。‎ ‎【答案】 (1). 盖玻片 (2). 载玻片 (3). 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 (4). 洗去浮色 (5). 橘黄 (6). 蓝绿 (7).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8). 绿 (9). 红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6)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表格中的四个实验都需要做装片,因此还需要用到盖玻片和载玻片。‎ ‎(2)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A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3)B组观察线粒体实验中,X染液是健那绿,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4)D组是观察细胞中DNA与RNA的分布实验,因此Y是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其中甲基绿可以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书本常规实验的实验原理、选材、化学试剂、实验过程、结果与结论等知识点,并注意积累,如都用到显微镜的、都需要加热的等。‎ ‎9.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人在饥饿(餐后4-5 h)时,图中过程________(填数字)将会加强,胰岛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激素)可以促进该过程。‎ ‎(3)图中肝细胞细胞是人体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细胞,当机体进入炎热环境后,汗腺分泌增加,______舒张。‎ ‎(4)若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欲用一种抗利尿激素合成抑制剂(生理盐水配制,需注射)研究抗利尿激素对机体产生C液的量的影响,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2). 4 (3). A (4). 胰高血糖素 (5). 皮肤毛细血管 (6). 将等量的生长状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注射适量的抗利尿激素合成抑制剂,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小白鼠的C液(尿)量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1表示淀粉水解产生A即葡萄糖的过程,D为肝糖原,3表示肝糖原的合成,4表示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的过程,据此分析。‎ ‎【详解】(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2)人在饥饿时,肝糖原水解,图中过程4过程将会加强,该过程需要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3)当机体进入炎热环境后,汗腺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4)实验设计思路:①将等量的生长状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②‎ 甲组注射适量的抗利尿激素合成抑制剂,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③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小白鼠的C液量。‎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0.某雌雄同株异花多年生植物,其叶有宽叶(A)和窄叶(a),茎有紫茎(B)和绿茎(b),甲、乙两同学利用该植物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甲同学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进行自交,F2中宽叶紫茎:宽叶绿茎:窄叶紫茎:窄叶绿茎=5︰3︰3︰1,已知该植物有一种基因组成的精子不具受精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所选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不具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 ‎(2)参照孟德尔实验验证过程,请利用甲同学杂交子代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植物的红花和白花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乙同学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一株红花植株与一株白花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根据实验结果能否判断花色的显隐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1). AAbb和aaBB (2). AB (3). F1宽叶紫茎(♂,AaBb)与F2窄叶绿茎杂交(♀,aabb) (4).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绿茎:窄叶紫茎:窄叶绿茎=1︰1︰1 (5). 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由于共有12种组合,12=3×4,说明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是4种,能受精的精子的类型是3种;如果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则子二代A_B_∶A_bb∶aaB_∶aabb=9∶3∶3∶1,A_B_是9份,实际上是5份,其他没有变化,又知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说明没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则不存在AABB个体,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同学实验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没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 ‎(2)要想验证以上结论,可以选F1宽叶紫茎(♂,AaBb)与F2窄叶绿茎杂交(♀,aab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绿茎:窄叶紫茎:窄叶绿茎=1︰1︰1,则结论成立。‎ ‎(3)判断花色的显隐性关系,不能选用一株红花植株与一株白花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因为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子二代的特殊性状分离比是9∶3∶3∶1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和子一代的基因型,并能够根据特殊性状分离判断不能成活的精子的基因型。‎ 回答与微生物培养及应用有关的问题 ‎11.(1)微生物培养中使用试管时,试管口通常用封口膜封口或塞有棉花塞,其作用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种菌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结果不一样,一般血球计数法要比平板计数法的数值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探究抗生素对某些试验菌的影响的实验,由该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这些试验菌中___________菌种对抗生素抗性最强。一段时间后抑菌带内又长出少数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 ‎(4)肺炎双球菌可使人患肺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种药物X 能否抑制肺炎双球菌的生长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需配制两种培养基,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其中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平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需要___________附近进行。利用该方法计数时统计的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通气 (2). 防止杂菌污染 (3). 大 (4). 血球计数板计数无论死活都会被记录上,平板计数法只能计数活的 (5). 试验菌 C (6). 该菌产生抗性突变,可以分解抑菌物质;落入了杂菌,抑菌物质不能抑制杂菌的生长;抑菌物质失效 (7). 药物X的有无 (8). 高压蒸汽灭菌法 (9). 有利于水分蒸发,防止培养皿盖上冷凝的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10). 稀释涂布平板法 (11). 酒精灯火焰 (12). 偏小 (13). 当两个或多个肺炎双球菌没有分开时,往往形成一个菌落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探究抗生素对某些试验菌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是试验菌C数量最多,其次是试验菌B,说明试验菌C对抗生素抗性最强。‎ ‎【详解】(1)微生物培养中使用试管时,试管口通常用封口膜封口或塞有棉花塞,其作用是通气和防止杂菌污染。‎ ‎(2)由于血球计数板计数无论死活都会被记录上,而平板计数法只能计数活,因此一般血球计数法要比平板计数法的数值大,原因是血球计数板计数无论死活都会被记录上,平板计数法只能计数活的。‎ ‎(3)据图分析可知,培养后,试验菌C数量最多,说明这些试验菌中,试验菌C对抗生素抗性最强。一段时间后抑菌带内又长出少数菌落,其原因可能是该菌产生抗性突变,可以分解抑菌物质;也可能是落入了杂菌,抑菌物质不能抑制杂菌的生长等。‎ ‎(4)①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药物X 能否抑制肺炎双球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自变量是药物X的有无,即两种培养基的区别是药物X的有无;培养基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倒平板有利于水分蒸发,防止培养皿盖上冷凝的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②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者都可以用于分离菌种,后者还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所以题中肺炎双球菌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应该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利用该方法计数时,由于两个或多个肺炎双球菌没有分开时,往往形成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结果会偏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与分离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图形判断对抗生素抗性最强的菌种类型,进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