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作业时限:25 分钟 作业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
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 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0.9%的氯化钠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将其注入兔
静脉之后,会与组织液进行双向渗透,而不会引起细胞内液的增
加,故 A 正确,B 错误。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故 C、
D 错误。
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
指标最接近的是( B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 浓度
解析: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相比,其 K+浓度
高,Na+浓度低,O2 浓度由于代谢利用也较低,A、C、D 错误;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B 正确。
3.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
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故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
素的作用,A 正确;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
血浆和淋巴,B 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的成分,C 错误;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
正确。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D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
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
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正确;内环境稳态
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 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
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 正确;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 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
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
胞质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 错误。
5.医院给病人输液治疗时,所用溶液是 0.9%的生理盐水或
5%的葡萄糖溶液等溶解药物,不用蒸馏水溶解药物进行输液的
原因是( D )
A.蒸馏水营养价值不高,输入过多的水分,给病人的代谢
带来负担
B.生理盐水有杀灭病菌的作用,能辅助治疗
C.5%的葡萄糖溶液可以使血浆浓度升高,能提高病人的
免疫功能
D.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保证细胞正常的活性
解析: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
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浓度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
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输液浓度过大就会引起细胞失
水变形,输液浓度过低就会引起细胞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
及生命。
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D )
A.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
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是维持稳态恒定不变的因素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
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的调节
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
态
解析: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只能调节 pH 的稳态;内环境的温
度、pH、渗透压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正
常机体的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下,
由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7.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
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
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
低,A 错误。一般情况下,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
平衡,B 正确。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
织液,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也可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C、D 正确。
8.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
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
化是( D )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解析:由于葡萄糖渗透压较高,静脉注射后会导致红细胞失
水皱缩,A 错误;静脉注射葡萄糖导致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升高,
此时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以降低血糖浓度,B 错误;胰岛素分
泌增加后,将抑制肝糖原的分解,C 错误;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
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立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 正确。
9.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 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
液中
解析: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与进入血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起作用,使血液的 pH 维持在 7.35~7.45 之间;肾脏及时地排出
内环境中的多余成分,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通过肝糖原分
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维持血糖的稳定;不断地进行有氧呼
吸只会使内环境中 CO2 含量增加,没有调节其减少的过程。
1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变
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浆中 pH 明显下降,甚至出现酸中毒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
起组织水肿
C.饮食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 pH 略有下降,
但不会下降明显,更不会导致酸中毒的出现;食物中长期缺少蛋
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
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饮食过咸,血浆浓度上升,
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佝偻病是由于机体缺少钙盐或维生素 D
而引起的。
11.如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
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
织
解析: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A 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均是耗能过程,消耗 ATP,
B 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白细胞需进
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 错误。
12.“低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
血浆中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需采用含盐溶液
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予以治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长时间大量出汗后若只补充水分,易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水分均丢失
C.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D.治疗时输入的溶液可从血浆直接进入淋巴
解析:大量出汗时水分和钠同时丢失,若只补充水分,可导
致钠盐得不到补充,出现低渗性脱水,A 正确;低渗性脱水时,
丢失的水分来自细胞外液,B 错误;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恢复细
胞外液的渗透压,C 错误;静脉输入的液体可由血浆进入组织液,
由组织液进入淋巴,不能直接由血浆进入淋巴,D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9 分)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消化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
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②]未被吸收的物质。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氧气,排出[④]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
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
(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内
环境才能完成。
(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
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
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细胞、内环境与外界物质
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才能正常进行。
14.(12 分)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
塞,肺膨胀不全或肺炎等导致体内 CO2 排出受阻。请运用有关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的 pH 通常在 7.35~7.45 之间,当血液中 CO2 大量
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生成 H2CO3,该物质在血液中的积累会
使血浆 pH 低于 7.35,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该物质又会很
快被分解成水和 CO2。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
入血液后,会使血浆 pH 下降,但乳酸可与血液中的 NaHCO3
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水和 CO2,这样,血浆 pH 就保持相对
稳定。
(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
生成 NaHCO3,该物质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血浆 pH 不会升
高。
(4)由上述可以看出,血液中的 H2CO3 和 NaHCO3 是一对重
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持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15.(5 分)探究点 评价和完善性实验的处理思路
——研究血浆能否维持 pH 稳定
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 pH 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
2 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 pH 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
滴 1 滴 1%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 1 滴 1%的氢氧化钠溶液,
振荡 1 min,再分别测定 pH 并记录,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
(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
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他
需要的实验证据是: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
两组,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 pH 也基本不变。
解析:(1)评价和完善性实验的处理思路:
①对于实验的评价一般从实验材料的选用、实验步骤的设计
和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着手。验证实验材料是否能符合实验原理
中对材料的要求,如观察类实验的材料性质就不能影响实验结
果;实验步骤的设计主要看是否符合实验原则,如单一变量原则、
重复原则、对照原则等;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主要看选择的观察
依据是否合理、结果的分析是否遵循实验原理等。再依据评价实
验的不足进行完善即可。
②该实验是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 pH 稳定,除了将加酸或
加碱处理的两个试管pH的变化与没有加入酸碱物质前做自身对
照外,还应与蒸馏水对照组(没有血浆)的 pH 的变化作对照。
(2)对调节机理的把握:
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缓冲物质来维持的,所以要使结
果更具有说服力,还需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看含有缓冲液的
试管与含有血浆的试管 pH 的变化是否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