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一)理综
1.如图是有关人体内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元素组成有C、H、O、N、P,且该分子包含有疏水的头部和亲水的尾部
B. 该物质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使脂溶性小分子能优先通过
C. 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
D.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该化合物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图示分子为磷脂,因此元素组成有C、H、O、N、P,且该分子包含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A错误;
B、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使脂溶性小分子能优先通过,B错误;
C、鸡不属于哺乳动物,因此鸡的红细胞中含有除了细胞膜以外的细胞器膜和核膜,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C错误;
D、磷脂是生物膜的结构组成部分,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检验“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是因为其外表皮细胞大液泡中含有色素,便于观察
B. 该实验的思路是将细胞先后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中,观察液泡大小变化
C. 该实验并未设置对照组,所以没有遵循对照原则
D. 该实验过程中先后进行了3次观察,且都可只用低倍镜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正确;
B、该实验的思路是将细胞先后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中,观察液泡大小变化,B正确;
C、该实验前后3次观察构成对照,所以遵循了对照原则,C错误;
D、该实验过程中先后进行了3次观察,观察了液泡的体积变化和颜色变化以及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这个实验过程都可只用低倍镜观察,D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免疫反应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细胞的细胞膜上可以同时存在有识别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的受体
B. 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
C. 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抗原分子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分子
D. 当相同抗原进行第二次侵染时,B细胞和记忆细胞均能增殖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
【详解】A、B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细胞膜上存在有识别抗原分子的受体,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接受淋巴因子的刺激,因此B细胞膜上还有淋巴因子的受体,A正确;
B、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因此不能接受抗原刺激,B错误;
C、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一般属于大分子物质,绝大多数属于蛋白质,但是不一定都是蛋白质,C正确;
D、当相同抗原进行第二次侵染时,发生二次免疫,B细胞和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均能增殖分化,D正确
故选B。
4.如图,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酶片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消化不良时可以口服得以缓解
B. 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判断酶促反应是受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影响
C. 增加底物浓度的目的是增大酶的活性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D. 酶的活性可通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以催化底物发生变化;B表示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争夺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C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详解】A、多酶片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消化不良时可以口服得以缓解,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判断酶促反应是受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影响,改变底物浓度影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结果,B正确;
C、增加底物浓度的目的可以增大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并不是增大酶的活性,C错误;
D、酶的活性可通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D正确。
故选C。
5.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毛的黑色和白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以下是某同学做的三组实验(假设后代数量足够多,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①: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6∶2∶3∶1
实验②:直毛白色×卷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1∶1∶1∶1
实验③:直毛黑色×卷毛白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1∶1∶1∶1
A. 实验①可说明直毛对卷毛为显性性状,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 实验①②③都能单独地证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实验①子代比例不是9∶3∶3∶1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直毛的基因纯合致死
D. 实验③中直毛黑色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存在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①: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6∶2∶3∶1,则子代中直毛:卷毛=2:1,说明直毛对卷毛为显性性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亲代全为黑色毛,而子代有性状分离现象,且分离比为3:1,则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同时说明子代的分离比6∶2∶3∶1为9:3:3:1的变形,即控制毛形和毛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实验②和实验③可知,单独根据实验②或实验③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2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但是结合实验①的分析结果可知,实验③为测交实验的结果。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①可说明直毛对卷毛为显性性状,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②③不能单独地证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实验①子代比例不是9∶3∶3∶1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直毛的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导致结果变形为6∶2∶3∶1,C正确;
D、实验③中直毛黑色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存在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
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一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不会超过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同一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后就不会再发生演替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群落由许多种群构成,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任何一个群落中,物种都是通过一定的联系聚集在一起的,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一般是不同的。
2、在种群生态学中,最高环境容纳量(简称“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详解】A、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等其他数量特征,A错误;
B、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一个种群的数量往往在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B错误;
C、竹林中的竹子属于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
D、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后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是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7.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1)由图可推知__________(填“A植物”或“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两种植物具有这种固定CO2能力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放置A、B两种植物的密闭小室中,最终CO2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由图中数据可知B植物在前20分钟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为______mmol/L·min,若要计算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植物 (2). B植物和A植物相比能利用更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3). 与固定CO2的酶有关的基因不同 (4). 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5). 0.05 (6). 将植物B置于黑暗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测定其呼吸速率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A植物:0~10min时,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说明这段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10min之后,密闭小室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位呼吸作用强度。B植物:0~20min时,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说明这段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20min之后,密闭小室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详解】(1)据图可知B植物在低浓度CO2时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两种植物具有这种固定CO2能力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与固定CO2的酶有关的基因不同。
(2)识图分析可知20分钟后密闭小室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即A、B植物不再吸收CO2,此时表明A、B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分别等于各自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
(3)识图可知,B植物0~20min时,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了1.4-0.4=1.0 mmol,那么B植物在前20分钟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为1.0÷20=0.05
mmol/L·min,若要计算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还需要测定B植物的呼吸速率,即将植物B置于黑暗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测定其呼吸速率。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进行计算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8.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其调节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
(1)糖皮质激素与_________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糖皮质激素从产生到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通过的内环境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分析,器官移植时注射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器官存活率。
(3)从调节功能上来看,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素具有______作用
(4)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在机体内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性 (2).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3). 提高 (4). 协同 (5). ①激素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6). ②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立即被灭活,机体又源源不断地产生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由图可以看出,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先与其受体结合,才能进入细胞核内启动基因表达。该基因表达的结果是抗体减少,说明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合成受抑制,从而抑制了体液免疫功能。另方面该基因表达还促进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减少了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都会使血糖升高。
【详解】(1)识图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内,因此糖皮质激素可以进入细胞与受体结合,因此从这一点糖皮质激素与性激素的化学本质相似。糖皮质激素由分泌细胞产生后分泌通过组织液进入到血浆中,通过血液运输,再通过血浆进入到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因此通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2)由图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功能,因此器官移植时注射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提高器官的存活率。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可以升高血糖浓度,肾上腺素也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二者在血糖调节功能上具有协同作用。
(4)由于激素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因此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在机体内能保持相对稳定;另外根据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立即被灭活,机体又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也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在机体内能保持相对稳定。
【点睛】本题以糖皮质激素为背景考查激素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激素调节的特点,识记激素的种类和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功能,把握不同激素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分析图示信息,判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9.如图为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简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从乙流向丙。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 (写出两点)。城市污水在流经人工湿地之前往往需要经过稀释,其需要稀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区域间小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填“直接”“间接”或“潜在”)价值。
【答案】 (1). 将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 含碳有机物 (3). 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能量 (4). 城市污水的浓度过高,能导致湿地生物由于渗透失水而死亡 (5). 间接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乙是植物,代表生产者;丙是动物,代表消费者;甲是微生物,代表分解者;城市污水流经人工湿地,使得水质净化。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甲为分解者,因此根据题意分解者可以将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图中乙是植物,丙是动物,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因此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从乙流向丙。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能量,由于城市污水的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湿地生物由于渗透失水而死亡,所以城市污水在流经人工湿地之前往往需要经过稀释。
(3)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区域间小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理解碳循环的过程和循环形式,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甲、乙、丙代表的生物类群,结合所学的知识点解决问题。
10.蝴蝶的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且已知控制翅色的基因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研究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定F1数量足够多),请回答:
(1)经过分析,F1的结果不能说明上述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原因是:假设控制______(填“翅色”或“眼色”)的基因仅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而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能得到与F1相同的结果。
(2)若(1)中假设正确,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个体杂交,就能从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准确知道其性别。
(3)若(1)中假设正确,将F1中的紫翅绿眼雌雄个体杂交,杂交后代紫翅绿眼中出现纯合紫翅绿眼雄性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
【答案】 (1). 眼色 (2). Z (3). 紫翅白眼雄性个体与紫翅绿眼雌性(一定要有性别) (4). 1/9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两个性状由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控制,给出了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根据假设情况的不同,分别判断这两对性状位于常染色体还在性染色体。本题中蝴蝶的遗传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子代均为紫翅,说明亲代中紫翅为纯合子,子代中白眼与绿眼的比例为1:1,则亲代中绿眼为杂合子。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如果上述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为:紫翅白眼AAbb、黄翅绿眼aaBb;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而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为紫翅白眼雌AAZbW、黄翅绿眼雄aaZBZb,那么也符合实验结果。
(2)若(1)中假设正确,如果从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准确知道其性别,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紫翅白眼雄性个体AaZbZb与紫翅绿眼雌性AaZBW杂交,那么子代雄性全为绿眼,雌性全为白眼。
(3)若(1)中假设正确,将F1中的紫翅绿眼雌AaZBW与紫翅绿眼雄AaZBZb个体杂交,杂交后代紫翅绿眼中出现纯合紫翅绿眼雄性个体的概率是:1/3×1/3=1/9。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理解伴性遗传的类型和应用,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实验及其结果,运用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解决问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分小组开展了多项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泡菜的制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配制卤汤时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_______;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
(3)C组同学制作葡萄果酒与果醋,在制作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他先在有氧条件下接种优质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但几乎未能得到果醋,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4)D组同学对A组同学制作的泡菜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后,与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答案】 (1). 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2). 先增多后减少 (3). 毛霉 (4). 12% (5). 异养需氧 (6).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 (7). 发酵温度没有调整到30-35℃(或发酵温度未调整到醋酸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8).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解析】
【分析】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制作的流程是原料的休整、洗涤、晾晒、切分等加工过程+泡菜盐水→加入调味料装坛→发酵→成品。
2、由于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硝酸盐还原形成亚硝酸盐,因此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升高,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又会被某些微生物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又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确定合适的取食时间。
3、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呈现玫瑰红色,因此制作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溶液制成标准显色液,再与泡菜溶液的显色情况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乳酸。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配制卤汤时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过高则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
(3)在果酒的基础上发酵制作果醋,由于酵母菌的发酵温度为25℃左右,因此除了接种优质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还需要提高发酵温度,因为醋酸杆菌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如果温度不适宜也会导致无法产生果醋的结果。
(4)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呈现玫瑰红色染料。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发酵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腐乳的发酵过程以及原理、泡菜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以及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的区别,掌握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理解泡菜的制作原理和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把握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本题主要考查的识记类知识点,难点不大。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①从______中获取目的基因,②利用________扩增目的基因,③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获取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最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
(3)在基因工程中,为使人凝血因子基因在牛乳腺中正确表达,需将目的基因与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在分子水平上检查凝血因子在牛乳腺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欲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需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DNA中的_________区域,为了让目的基因更好的进入农杆菌细胞中,需要用_________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答案】 (1). 基因文库 (2). PCR (3).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质粒 (5).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 (6). 抗原-抗杂交 (7). T-DNA (8). CaCl2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获取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
(3)在基因工程中,为使人凝血因子基因在牛乳腺中正确表达,即制作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在分子水平上检查凝血因子在牛乳腺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常用的方法是抗原-抗杂交法。
(4)在农杆菌转化法中,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DNA中的T-DNA区域,以便于目的基因在T-DNA作用下转移至受体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为了让目的基因更好的进入农杆菌细胞中,需要用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把握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酶的种类,识记基因工程中载体的种类,掌握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理解农杆菌转化法的操作过程,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