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MB
  • 2021-09-28 发布

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单元检测试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5章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及难易度 ‎1.基因突变 ‎1,2,10‎ ‎2.基因重组 ‎3,4,16‎ ‎3.染色体结构变异 ‎5,7‎ ‎4.染色体数目变异 ‎6,9,11,12(中),13(中),17,18‎ ‎5.人类遗传病 ‎8,14(中),15(中),19(中),20(中)‎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1年8月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点燃圣火,年轻的体育健儿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对运动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D )‎ A.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 C.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 解析:肌细胞有细胞核能携带遗传信息;基因突变多数有害且频率低,而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发展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速度和力量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并不会改变基因。‎ ‎2.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结构中某一碱基对的替换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中某一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解析:基因重组可导致出现新的基因型,进而出现新性状,它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出芽生殖为无性生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4.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具有不死性的癌细胞;②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③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 解析:细胞发生带癌变特点的基因突变,而成为不死性细胞。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活细菌,并与其DNA发生重组。同卵双胞胎兄弟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其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 ‎5.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试判断图2列出的(1)、(2)、(3)、(4)四种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B )‎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A.①①④③ B.①③④①‎ C.④②④① D.②③①①‎ 解析:(1)中染色体缺少了O、B、q三个基因,使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中两条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发生了基因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3)中只有“M”变成“m”基因,属于基因突变;(4)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减数分裂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 C.减数分离过程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后代的机会大于有丝分裂过程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后代的机会 D.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子,其性染色体异常只与其母亲有关 解析:全面了解减数分裂与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三种可遗传的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以发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子,其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其父亲形成异常精子(XY),二是其母亲形成异常卵细胞(XX),所以D错误。‎ ‎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或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D.两者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变化。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碱基对的变化,相比之下基因突变是微小变化,但对生物体的影响不一定小,如突变出致死基因,可能使生物个体死亡,所以基因突变可以大幅度改变生物性状。 ‎ ‎8.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的合成受阻,从而引起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所致,因而患者尿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使尿有一种特殊的臭味,当基因型为PP时表现为苯丙酮尿症,而基因型为Pp(杂合子)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来。医生让被检测者口服苯丙氨酸溶液,4 h后测定该人血浆中苯丙氨酸的含量,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B )‎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由一种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而一些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虽然表现正常,但该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表现,故选B项。‎ ‎9.培育无子西瓜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C )‎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培育无子西瓜是通过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种子,再进行种植获得的,所以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10.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她)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了( D )‎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 解析:长期接触X射线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若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则传给后代的概率大大增加。‎ ‎11.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 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C.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 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影响细胞畸变率高低的因素有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大,畸变率升高,但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细胞畸变率却降低。细胞畸变率并非与处理时间成正相关。这里的细胞畸变是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理是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染色体加倍后不能分开。‎ ‎12.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XY型生物体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种类 D.利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 解析: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基因重组不改变种群的基因种类;二倍体植物的单倍体含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是高度不育的。‎ ‎1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要进行DNA的复制,所以均可能产生基因突变 B.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要进行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C.减数分裂能产生基因重组,但有丝分裂不能 D.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所以都具有细胞周期 解析:有丝分裂可以产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能产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要发生着丝点的分裂,暂时导致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只有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所以D错。‎ ‎14.对于人类的某些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推断,‎ 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D )‎ 类别 Ⅰ Ⅱ Ⅲ Ⅳ 父亲 ‎+‎ ‎-‎ ‎+‎ ‎-‎ 母亲 ‎-‎ ‎+‎ ‎+‎ ‎-‎ 儿子 ‎+‎ ‎+‎ ‎+‎ ‎+‎ 女儿 ‎+‎ ‎-‎ ‎+‎ ‎-‎ 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解析:在第Ⅰ类调查中,母亲正常而儿子患病,因此,这种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第Ⅱ类调查的结果,不能确定此病的遗传方式;第Ⅲ类调查结果,不能确定此病遗传方式的显、隐性;第Ⅳ类调查发现,父母表现正常,但生出患病的后代,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15.低磷酸脂酶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家系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 C.若8与9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9‎ D.若10与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解析:由3号与4号均正常,所生女儿患病,可推断低磷酸脂酶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患病为aa,则4号为Aa,一定携带致病基因a;5号患病为aa,则9号、10号均为Aa。若10与7婚配,即Aa×aa→1/2Aa、1/2aa,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1/2=1/4;8号为1/3AA、2/3Aa,若8与9婚配,即(1/3AA、2/3Aa)×Aa,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6.(10分)血红蛋白异常会产生贫血症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发生异常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此种变异一般发生于甲图中    阶段,此种变异一般最大的特点是能产生    。 ‎ ‎(2)基因重组可以发生于乙图中    时期,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发生于          。 ‎ 解析:(1)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蛋白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相应基因发生了变化,属于基因突变,它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基因突变的结果是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2)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均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答案:(1)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2~3 新基因 ‎(2)C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7.(9分)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Cc,如图表示该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细胞形成的方式是    ,所处的时期是    ,其分裂结束形成    种细胞。 ‎ ‎(2)乙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        ,该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 ‎ ‎(3)丁细胞表示的变异方式是         ,戊细胞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 ‎(4)根据细胞分裂图像,    (“能”或“不能”)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理由是   。 ‎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丙细胞的形成方式为减数分裂,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移向两极,则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后形成1种细胞;(2)乙细胞的形成方式为有丝分裂,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同形态的染色体有两条,为2个染色体组;(3)丁细胞与正常配子细胞相比,多一条染色体,应属于染色体变异,戊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的是染色单体,上面的基因应该相同,出现A、a,则可能为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4)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均等分裂,可为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故不能确定该动物的性别。‎ 答案:(1)减数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减Ⅱ后期) 1 (2)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 ‎(3)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4)不能 丙细胞(或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均等分裂,可为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18.(10分)如图表示一些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所示是含    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每个染色体组有    条染色体。 ‎ ‎(2)图C所示细胞的生物是      倍体,其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 ‎(3)图D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这是由       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内含       个染色体组。 ‎ ‎(4)图B若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它是由    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由该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    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 ‎ ‎(5)图A的分裂后期包括    个染色体组。 ‎ 解析:本题考查单倍体与多倍体的相关内容,重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图A中染色体是两两相同的,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并且每个染色体组中有两条染色体;图B中染色体每三个是相同的,故为三倍体,但如果此生物个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生物个体,则称为单倍体;图C中染色体两两相同,故有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三条染色体,有三对同源染色体;D图中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则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1)两 两 ‎(2)二或单 三 ‎(3)二 一 ‎(4)六 单 三 ‎(5)四 ‎19.( (11分)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甲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其中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该遗传病最可能是由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的。图中Ⅱ6的基因型是    。 ‎ ‎(2)乙图中细胞①的名称为    ,若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    个染色体组。 ‎ ‎(3)甲图中Ⅲ7个体色觉正常,他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此遗传病且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孩子的性别为    性。已知孩子是由乙图中的③与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若该卵细胞与乙图中的④结合,则此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的基因型是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 ‎ ‎(4)若上述(3)中的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    。 ‎ 解析:(1)根据甲图判断,Ⅱ5、Ⅱ6不患病,Ⅲ9患病,故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6的基因型为Aa。(2)乙图中①为初级精母细胞,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③、④为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为23条,染色体组为1个。(3)甲图中Ⅲ7个体色觉正常,该个体为男性,该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该个体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A XBX-)婚配后生下的女孩色觉一定是正常的,男孩可能会患色盲,该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则③的基因组成为aY,故④的基因组成为AXB,与该卵细胞(基因组成为aXb)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Xb。这对夫妇中丈夫的基因型为AaXBY,妻子的基因型为AaXBXb,故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3/4×3/4=9/16。(4)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故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YY、aa或aaXBXBYY、AA,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XBY、a或aXBY、A。 ‎ 答案:(1)常 隐 Aa (2)初级精母细胞 1 (3)男 AaXBXb 9/16 (4)a、AXBY或A、aXBY 三、拓展题 ‎20.已知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但是不知道致病基因的位置,所以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该遗传病的调查。为调查得科学准确,请你为该校学生设计调查步骤,并分析致病基因的位置。‎ ‎(1)调查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如下:‎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 庭个数 子女总数 子女患病人数 男 女 总计 ‎③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④汇总总结,分析结果。‎ ‎(2)回答问题:‎ ‎①请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填出可能的双亲性状。‎ ‎②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发病率较低,可能是    遗传病。 ‎ ‎③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男多于女,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女多于男,可能是    遗传病。 ‎ ‎⑤若只有男性患病,可能是    遗传病。 ‎ ‎⑥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发病率较高,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双亲可能都正常,可能都患病,也可能只有一方患病;男女患病相同最可能为常染色体病,发病率较低为隐性遗传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一般为伴X显性遗传病;伴Y遗传病只在男性中发病。‎ 答案:(2)①表格中双亲可能的性状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 庭个数 子女总数 子女患病人数 男 女 双亲正常 母患病 父正常 父患病 母正常 双亲都 患病 总计 ‎②常染色体隐性 ④伴X显性 ⑤伴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