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7.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治疗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以治疗疾病
②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③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是四倍体
④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为探针进行基因诊断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出种间杂交种;DNA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放射性同位素的作用是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详解】①基因治疗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①正确;
②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可以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从而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②正确;
③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培育出的新品种不一定是四倍体,③错误;
④基因探针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与被测基因片段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杂交,DNA探针可用于遗传性疾病等的诊断,④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②④,C正确。
故选C。
2.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重组DNA分子中替换一个碱基对,不一定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B.
棉花细胞导入了抗虫基因后,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置于只加入了必需矿质元素离子和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以培养成植株。
C. 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 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普通的不抗虫棉,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重组DNA中替换一个碱基对,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不一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改变;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需考虑不同激素的浓度比例,同时脱分化过程还需避光处理,而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
【详解】A、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密码子,所以DNA分子中替换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所需的条件是不同的,B错误;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近缘物种也有抗虫基因,该近缘物种再通过授粉会造成基因进一步扩散和污染,C正确;
D、棉铃虫自身可能产生抗药性,为了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采取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变化就会减慢,D正确。
故选B。
3.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始密码是转录开始的信号,它位于基因的编码区
B. 在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也含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 基因的非编码区通常不起什么作用
D. 终止密码的作用是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A、起始密码是翻译开始的信号,A错误;
B、真核生物的DNA中的基因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的,其中编码区是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的,外显子是编码序列,但是其中内含子又是非编码序列,B正确;
C、非编码区含有调控基因转录的多种信息,C错误;
D、终止密码终止多肽的合成而不是RNA的合成,D错误。
故选B。
【点睛】弄清脉络,掌握以下知识点:1、真核生物的DNA中的基因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的,其中编码区是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的,外显子是编码序列,但是其中内含子又是非编码序列,所以说真核细胞基因结构中,非编码区和内含子是非编码序列。
2、终止密码又称终链密码子,终止密码子.这是生物化学中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概念.在把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所携带的信息转译成相应蛋白质的过程中,特指在编码肽链的核苷酸链上所存在的终止转译的讯号密码子,即在已知的64组密码子中,有三组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专司终止多肽合成,是起句号作用的三联核苷酸密码子,它们分别是UAG、UAA和UGA。
3、mRNA上的碱基顺序每3个碱基用解读框架划分开,可决定其所生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为了使碱基顺序作为遗传信息能正确转译,通常需要从某个特定的位置开始翻译.这个起始点的密码子就叫做起始密码子。
4.如图表示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转基因技术操作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
B. 完成过程①②必不可少的酶分别是反转录酶、DNA聚合酶
C.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最可能使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
D. 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受精卵中的乙酰胆碱受体基因不表达,无法获得该mRNA,A错误;
B、图示①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时,需要逆转录酶;②过程以逆转录形成的DNA链为模板合成双链cDNA,需要DNA聚合酶,B正确;
C、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但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C错误;
D、由于受体细胞是细菌,因此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感受态转化法,D错误。
故选B。
5.下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成功培育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前,受体细胞要用Ca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B. ①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C. 过程②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可通过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A、B进行筛选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受体细胞A一般为动物的受精卵,不需要用氯化钙处理,当受体细胞为微生物细胞时,才需要用氯化钙处理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A错误;
B、由于受体细胞A一般为动物的受精卵,所以培养成转基因羊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B正确;
C、过程②需要将植物细胞培育成植株,所以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
D、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因此通过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A、B进行筛选,D正确。
故选A。
【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①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②表示采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将转基因动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动物;③表示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物。
6.下图为人b一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的种类相同,能进行互补配对
B. 细胞中b一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①、③、⑤、⑦
C. 细胞中b一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调控序列的酶是DNA聚合酶
D. 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b一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②、④和⑥三个区域能与mRNA配对,可见它们属于外显子,则③和⑤属于内含子,①和⑦则分别为上游和下游的非编码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的上游,据此分析。
【详解】A、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能进行互补配对,但碱基的种类不同,A错误;
B、图中③和⑤不能与mRNA配对,属于内含子,它们是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B错误;
C、细胞中b一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调控序列的酶是RNA聚合酶,C错误;
D、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经过复制产生的4个子代DNA中,只有1个含有突变基因,这4个DNA分子经减数分裂分配至4个子细胞中,其中1个是卵细胞,所以卵细胞得到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4,D正确。
故选D。
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只能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SOD基因
B. ②③过程所用的激素种类和比例都相同
C. SOD催化反应的机制是为反应提供活化能
D. 图示育种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过程为把目的基因(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也可用基因枪法或花粉管通道法;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需考虑不同激素的比例,同时脱分化过程还需避光处理,而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
【详解】A、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A错误;
B、②为脱分化、③为再分化,两个过程所用的激素种类相同,但比例不同,B错误;
C、SOD催化反应的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8.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5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 7040个 B. 8400个 C. 6600个 D. 8960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目的基因共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560个,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有440个,据此分析。
【详解】由题意知,目的基因含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即2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56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40个,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4-1)×440=6600个,C正确。
故选C。
9.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小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 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时可用钙离子处理
C.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细胞,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RNA聚合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真核生物的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区,而编码蛋白质的只是编码区的外显子,并且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所以凝血因子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应大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A错误;
B、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受精卵)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原核生物一般用钙离子处理,B错误;
C、因为目的基因导入到了受精卵中,而转基因羊的每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转基因羊的所有体细胞都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只是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C错误;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RNA聚合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D正确。
故选D
【点睛】总结:真核生物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而编码区又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真正编码蛋白质的是编码区的外显子,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只是起了调控表达的作用.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利用RNA聚合酶的催化生成mRNA的过程;受体细胞如果是植物细胞一般选用农杆菌转化法,如果是动物细胞的受精卵一般用显微注射法,如果是原核生物一般用钙离子处理。
10.我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的基因OsSPL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入了OsSPL14基因的水稻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 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C. 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L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D. 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A、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食物安全问题,如导入了OsSPL4
基因的水稻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A正确;
B、载体是基因工程的工具,但不是工具酶,B错误;
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不一定是载体与OsSPL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也可能是载体或OsSPL14基因自身连接形成DNA分子,C错误;
D、微生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D错误。
故选A。
【点睛】弄清脉络,掌握以下知识点: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1.人们发现蛛丝蛋白比蚕丝蛋白更细,但强度却更大,于是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此过程的名称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A. 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 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
C. 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
D.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DNA→RNA→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本题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对蛋白质(蛛丝蛋白)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根据题干信息“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可知,该工程依据的原理是:蛋白质→DNA→RNA→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将抗病虫害基因转入农作物细胞中,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
B. 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
C. 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的乳汁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
D. 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干旱和抗盐碱等),以及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等方面;动物基因工程在动物品种改良、建立生物反应器、器官移植等很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解】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A正确;
B、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品种,但不能产生新物种,B错误;
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C正确;
D、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工程药物,D正确。
故选B。
1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 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不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而骨髓瘤细胞不产生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经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集合了两个细胞的优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详解】A、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共同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电刺激属于物理法,A正确;
B、去除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B正确;
C、用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后可形成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C正确;
D、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之和,D错误。
故选D。
14.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
B. a、b、c过程中都需要无毒无菌的环境,要给充足的光照
C. 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分裂方式
D. 可以通过调节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诱导b中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试管苗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所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花药脱分化后形成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水稻花药经a~d
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以及个体的发育等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需考虑不同激素的比例,同时脱分化过程还需避光处理,而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只要具备全套遗传物质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全能性,因而a、b、c、d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详解】A、a、 b、c、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全能性的表达程度不相同,A错误;
B、a、b、c过程中都需要无毒无菌的环境,脱分化过程中需要避光,B错误;
C、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涉及有丝分裂,无减数分裂,C错误;
D、诱导b中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试管苗要调节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D正确。
故选D。
15.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有( )
A. 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B. 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C. 过程②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 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流程,其中①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则植株A是单倍体;②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的植株B均为纯合子。
【详解】A、植株A是单倍体,所以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A错误;
B、植株A是单倍体,基因型可能是AB、ab、Ab、aB,是aaBB的可能性为0,B错误;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需要用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C错误;
D、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故选D。
16.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
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A. ch1L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不间断的
B. ①②过程应使用同一种DNA限制性内切酶
C. ①②过程都要使用DNA连接酶
D. 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明确图中①②过程都是插入目的基因的过程,需要使用不同的限制酶,且都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
【详解】
A、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原核基因,其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断的,A正确;
B、图中①②过程插入的目的基因不同,因此使用的限制酶是不同的,B错误;
C、图中①②过程都是插入目的基因的过程,都需要用DNA连接酶,C正确;
D、若操作成功,在无ch1 L基因蓝细菌中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能够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D正确。
故选B。
17.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B. 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C. 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 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酶A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B是DNA连接酶;图中涉及的技术主要有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详解】酶A是限制性内切酶,同一种酶切割,可使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A正确;II细胞为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B正确;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但没有涉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C错误;经检测和筛选所得到的重组细胞Ⅲ既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基础,正确判断图中各序号名称步骤是关键。
18.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
B. 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 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 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
【详解】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A正确;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B错误;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C正确;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D正确。
19.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
①获取骨髓瘤细胞和能产生抗X抗体B淋巴细胞:
②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③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④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⑤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⑥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以下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⑥④③②⑤
B. ②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
C. ⑥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 该过程产生的抗X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给小鼠进行免疫,获得特定的浆细胞,然后用诱导剂使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在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出杂交瘤细胞;由于杂交瘤细胞有多种,因此还需要第二次选择,以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通过注射到小鼠腹腔中或体外培养,以获得单克隆抗体。
【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为:获得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细胞融合→细胞筛选(两次)→细胞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顺序应当是①⑥④③②⑤,A正确;
B、②过程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保持了亲本的遗传性状,属于广义上的克隆;B正确;
C、⑥过程利用促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得到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其中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的,C错误;
D、该过程产生的抗X抗体属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D正确。
故选C。
20. 下面是试管婴儿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增加排卵数量
B. 过程②在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就可以完成
C. 过程③的培养液中应该添加动物血清
D. 过程④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受体对供体胚胎没有排斥反应
【答案】B
【解析】
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超数排卵,增加排卵数量,A正确;在完成过程②之前,需要将采集的精子放在人工合成的获能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完成精子的获能。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一般情况下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B错误;过程③培养受精卵的培养液中应该添加动物血清,C正确;过程④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D正确。
21. 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卵子是从动物的初情期开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B.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D. 获能的精子能够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卵子的发生开始于胚胎性别分化之后,并且MⅠ和MⅡ两次分裂是不连续的,A错误;
B、雄原核形成与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同时进行的,B正确;
C、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C正确;
D、获能的精子能够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D正确。
故选A。
22.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是动物基因工程的重要应用,目前科学家已在牛和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获得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和α-抗胰蛋白酶等医药产品。下列有关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体细胞可选用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
B. 获得转基因动物需利用胚胎移植技术
C. 鉴别药用蛋白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一般利用DNA分子杂交法
D. 转基因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可能含有药用蛋白基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受体细胞选用受精卵,才能发育为新个体,不能用胚胎干细胞,故A错误;
B、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要移植入子宫继续发育,故B正确;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受体细胞染色体DNA,用DNA分子杂交法,故C正确;
D、转基因动物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故形成配子可能含目的基因,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3.图①表示限制酶切割某生物DNA分子的过程;图②表示该生物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③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从图②所示基因型的细胞中提取合成黑色素的所有目的基因
B. 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2个a基因的细胞
C. 若图③中的1个b基因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然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 图①所示EcoRI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TTAA,切点在G和A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①表示限制酶切割某生物DNA分子的过程,图②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③表示3类基因参与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酶①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②的合成,基因C控制酶③的合成,只有酶①②③同时存在时才能正常合成黑色素,即产生黑色素的个体基因型为A_bbC_。
【详解】A、限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用限制性内切酶不一定能从图②所示基因型的细胞中提取合成黑色素的所有目的基因,A错误;
B、图②所示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个a基因,B正确;
C、若b基因突变为B,则缺少酶②,物质甲不能合成物质乙,C错误;
D、图①所示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D错误。
故选B。
24.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as9蛋白能断开目标DNA分子中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B. 单链向导RNA双链区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C. 该过程可以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
D. 单链向导RNA可识别、切割DNA上的目标位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向导RNA可以与目标DNA的α链的互补链上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据此分析。
【详解】A、Cas9蛋白是一种核酸内切酶,能断开目标DNA分子中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正确;
B、单链向导RNA双链区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正确;
C、该过程的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因此能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C正确;
D、根据题图和题意可知,单链向导RNA可识别目标位点,而DNA由核酸内切酶Cas9负责切割,D错误。
故选D。
25.筛选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中,利用标记基因可以对受体细胞进行初步筛选
B. 细胞工程中,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 杂交育种中,利用病原体感染法筛选出F2中抗病植株
D.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筛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选择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杂交育种可以使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个体中,故可以用病菌感染植物,观察是否抗病;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总共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两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是不相同的。
【详解】A、基因工程中利用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A正确;
B、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首先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胞就是杂交瘤细胞,还需进一步筛选才能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
C、病原体感染法筛选出F2中植株,具有抗性的植株应该是抗病植株,C正确;
D、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进行两次筛选,D正确。
故选B。
26.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描述正确的有( )
①依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②依据基因重组原理,可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③依据基因突变原理,可利用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获得作物新品种
④制备单抗时先利用特定的抗原蛋白饲喂小鼠,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
⑤制备单抗时为避免病毒感染,应用聚乙二醇诱导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
⑥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抗生素
⑦制备单抗时经过选择培养基初次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即可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A. 四项 B. 三项 C. 两项 D. 一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或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①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依据的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①正确;
②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②错误;
③利用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获得作物新品种依据的是基因突变原理,③正确;
④制备单抗时先利用特定的抗原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④错误;
⑤制备单抗时,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⑤错误;
⑥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抗生素,⑥正确;
⑦制备单抗时,经选择培养基初次筛选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再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才能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⑦错误;故正确的有①③⑥,共三项,B正确。
故选B。
27.卵细胞或卵母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可用于( )
①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②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③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④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
⑤动物细胞融合形成单克隆抗体 ⑥形成受精卵,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植株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卵细胞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克隆动物时,可作为细胞核的受体,可以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卵细胞在体外环境中可以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在基因工程中,可以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生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是用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详解】①克隆动物时,去核卵细胞可作为细胞核的受体,①正确;
②成熟的卵(母)细胞可以和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②正确;
③卵细胞可以和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③正确;
④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只占正常体细胞一半,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利用的是体细胞,④错误;
⑤动物细胞融合形成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利用的是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⑤错误;
⑥形成受精卵,在基因工程中,可以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生物,⑥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③⑥,D正确。
故选D。
2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治疗就是用正常基因替代缺陷基因
B. —种基因探针能检测人体内的各种病毒
C. 基因工程只能利用微生物生产干扰素
D.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无免疫排斥反应的克隆器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并使之发挥功能,A项错误;
B、基因探针只能和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结合,—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人体内的一种病毒,B项错误;
C、基因工程可以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生产干扰素,C项错误;
D、剔除受体细胞的某些抗原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培育无免疫排斥反应的克隆器官,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易判断A项正确,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基因治疗的含义,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并使之发挥功能,并不一定是用正常基因替代缺陷基因。
2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操作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要在23一26℃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出愈伤组织
B. 克隆高产奶牛过程中,要用物理法或化学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C. 胚胎的早期培养要用发育培养液,还要加入抗生素
D. 胚胎分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是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用分割针或分割刀进行分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条件下,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要避光处理,若有光则易形成维管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生成胚状体或丛芽,进而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激活受体细胞的措施有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脉冲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胚胎的早期培养需要在发育培养液中进行,此培养液的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
【详解】A、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将接种后的胡萝卜组织块,放在23~26℃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A正确;
B、克隆高产奶牛过程中,用于核移植的卵母细胞要在体外培养到MII中期,将高产奶牛的胚胎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后,还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细胞,目的是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B正确;
C、胚胎的早期培养要用发育培养液,还要加入维生素等,C错误;
D、胚胎分割移植是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
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胚胎分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分割胚胎一般用分割针或分割刀,D正确。
故选C。
30.下列有关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囊胚时期的细胞尚未分化,所有细胞都有发育的全能性
B. 早期胚胎正在分裂的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进行着2N→4N→2N的有规律周期性变化
C. 精子和卵细胞表面有相互识别的糖蛋白
D. 胚胎移植是获得“试管婴儿”的必需技术手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胚胎发育过程:
①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②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③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
④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详解】A、囊胚时期的细胞已经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其中内细胞团细胞都有发育的全能性,A错误;
B、卵裂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因此卵裂球的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进行着2N→4N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B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经过识别后融合形成受精卵,它们表面有相互识别的糖蛋白,C正确;
D、试管动物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试管婴儿”主要采用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D正确。
故选A。
3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胚胎移植中把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叫冲卵
B. 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 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的特点
D.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只能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可以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获取,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详解】A、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冲卵”中的“卵”是指早期胚胎,因此“冲卵”指的是将早期胚胎从母体子宫中冲出,A正确;
B、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注意需要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B正确;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点,C正确;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D错误。
故选D。
32.下图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培养的过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用胶原蛋白酶分散组织块中的细胞
B. MEF细胞可能产生某种物质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 加入培养液中的MEF细胞最好是来自传代培养的细胞
D. 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动物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用胶原蛋白酶或胰蛋白酶,A正确;
B、分析图发现:在胚胎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MEF细胞后,不分化,但未加的一组,易分化。对比分析可以推导:MEF细胞可能产生某种物质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B正确;
C、加入培养液中的MEF细胞最好是来自原代培养的细胞,C错误;
D、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D正确。
故选C。
33.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快速检测甘草酸,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注射相应抗原后应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细胞甲
B. 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过程③、④的筛选方法相同,细胞丙、丁遗传物质相同
D. 过程⑤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量增殖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程①注射相应抗原后应经过一段时间,使小鼠产生浆细胞,再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细胞甲,A项错误;
B.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项错误;
C.过程③筛选杂交瘤细胞,过程④筛选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二者方法不同,C项错误;
D.过程⑤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量增殖,D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D。
34.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 使胰岛素成为速效性药品
D.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详解】A、生产许多有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等都可以借助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A正确;
B、用灼伤病人皮肤的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B正确;
C、使胰岛素成为速效性药品属于蛋白质工程的内容,C错误;
D、利用胚胎分割和移植技术,可以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是胚胎工程的应用,D正确。
故选C。
35.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性别鉴定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④胚胎工程
A. ①②②③④④ B. ②①②③②④
C. ②①①③②④ D. ②①②④③②
【答案】C
【解析】
作物脱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②细胞工程;改善畜产品的品质,将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使得转基因奶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的含量大大降低,属于①基因工程;抗除草剂是DNA重组技术,属于①基因工程;保存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蛋白质,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很难保存,运用③蛋白质工程;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物质的毒性,利用②细胞工程中动物细胞的培养;性别鉴定,在囊胚中取滋养层细胞,做分析,属于④胚胎工程。故选C。
36.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得到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②“生物导弹”可用于诊断疾病
③经筛选最终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后产生的抗体叫单克隆抗体
④单一的抗原进入动物体内后,从动物体内提取的抗体
⑤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可用于防病、治病
A. ②⑤ B. ③⑤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①免疫的淋巴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杂交细胞可能为BB、B瘤、瘤瘤,因此可能得到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①正确;
②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②错误;
③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至少需要两次筛选,分别是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和用专一抗体检测,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③正确;
④单一的抗原进入动物体内后,从动物体内提取的抗体不能称为单克隆抗体,④错误;
⑤单克隆抗体同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特点,可用于防病、治病,⑤正确;故错误的有②④,C正确。
故选C。
37.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 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 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 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要去掉植物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壁,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时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动物细胞分离,B正确;
C、基因工程中常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以及提取目的基因,C错误;
D、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后,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使精子与卵细胞膜接触,D正确。
故选C。
3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和质粒都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B. 运用克隆培养法多次传代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可能有少数细胞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C. 从愈伤组织获取的单细胞是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D. 培育乳腺分泌的乳汁含所需产品的转基因羊时,通常应将目的基因导入乳腺细胞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工具;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少数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这时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继续传代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克服细胞寿命的自然极限,获得不死性,这些细胞已经发生了突变,正在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
【详解】A、质粒的化学本质是环状DNA分子,是常用的运载工具,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
B、多次传代培养细胞可能是无限细胞系、转化细胞系和肿瘤细胞,其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改变,B错误;
C、愈伤组织是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诱导形成的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C正确;
D、培育乳腺分泌的乳汁含所需产品的转基因羊时,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D错误。
故选C。
39.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要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培育成功,通常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B. 从输卵管冲出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精子在体外受精
C.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Ca2+处理法等
D. 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必须进入子宫才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鉴定: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从输卵管冲出的卵子一般已经成熟,能直接与获能精子在体外受精;将自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Ca2+处理法一般用于导入细菌细胞内。
【详解】A、要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培育成功,通常检测目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A正确;
B、从卵巢中获得的卵母细胞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精子在体外受精,而从输卵管冲出的卵子可以直接受精,B错误;
C、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而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细菌,C错误;
D、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卵裂了,进入子宫的是早期胚胎,D错误。
故选A。
40.下图表示培育转基因克隆羊和胚胎工程的部分操作流程,其中字母代表有关结构或个体,数字代表过程、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过程1—7所涉及的全部生物技术是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细胞核移植
B. 通过1、2过程获取分散的细胞时,用到的酶是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培养的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
C. 图中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应将细胞置于5% CO2和95%
空气的气体环境中,此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感染,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D. 通常用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1是动物细胞培养,2是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3是取出细胞核,4是去掉卵母细胞的核,进行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即d,5是早期胚胎培养,6是胚胎移植,7是从早期胚胎中获取胚胎干细胞。
【详解】A、图中过程1—7所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细胞核移植等,A错误;
B、通过1、2过程获取分散的细胞时,用到的酶是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B正确;
C、图中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应将细胞置于5% CO2和95%空气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感染,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正确;
D、选用去核卵母细胞做受体细胞的原因是体积大,便于操作,二是因为该细胞质内的营养成分充足,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有利于移植后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D正确。
故选A。
41.SRY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可用SRY-PCR法鉴定胚胎性别,其基本程序如下图。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提取滋养层细胞的DNA作为扩增模板
B. 用SRY探针进行检测依据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 新合成的DNA含有胚胎细胞全部的遗传信息
D. SRY探针能与雄性胚胎样品中的DNA配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SRY-PCR法鉴定胚胎性别是提取滋养层细胞的DNA,以SRY基因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关基因,再加入SRY基因探针进行检测提取DNA中是否存在SRY基因。若存在,则原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该胚胎将来发育为雄性,反之,则发育为雌性。由于基因探针的检测原理就是DAN单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所以A、B、D正确。由于PCR扩增过程只用了一个基因引物,所以只能是扩增了部分基因,不能包括细胞全部基因,C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PCR技术、DNA分子杂交技术和胚胎时期性别鉴定技术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细胞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细胞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对细胞III的培养,可得该生物的单倍体
B. 细胞IV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
C. IV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理想的受体细胞
D. 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卵裂期的胚胎总体积并不会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Ⅰ是卵原细胞,细胞Ⅱ是初级卵母细胞,细胞Ⅲ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Ⅳ是受精卵。
【详解】A、细胞Ⅲ为次级卵母细胞,不是卵细胞,不能培育形成该生物单倍体,A错误;
B、细胞IV是受精卵,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B正确;
C、IV是受精卵,动物细胞的受精卵全能性高,因此培育转基因动物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C正确;
D、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D正确。
故选A。
43.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mtDNA
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某人的mtDNA,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下表。限制酶M和N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该片段的存在以及含量)
分子量(kb)
1.0
2.0
3.0
4.0
5.0
6.0
7.0
9.0
10.0
酶M
+
+
+
酶N
+
+
酶M+酶N
+
+
+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mtDNA的长度为16kb
B. 在该DNA分子中,M酶与N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C. M酶与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连的末端能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连接后的序列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
D. mtDNA能成为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一个有力工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A、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酶N只有两个识别点,将mtDNA切割为7kb和9kb两段,故该mtDNA的长度为16kb,A正确;
B、M酶与N酶切割位点如图所示,符合酶切割位点的特性,B正确;
C、M酶与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连的末端能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连接后的序列不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因为连接以后的序列M酶和N酶不能识别,C错误;
D、题中告知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遗传物质变化可能很小,能成为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一个有力工具,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4.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叙述错误的是( )
A. 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 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 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D. 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两种片段,即99bp和43bp,而致病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只能产生一种片段,即142bp。图2中,父母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h基因时H基因突变形成的,因此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II-1的基因型为XhY,其中Xh来自母亲,B正确;
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说明其同时具有H基因和h基因,即基因型为XHXh,C正确;
D、II-3基因型及概率为1/2XHXH或1/2XHXh,其儿子中出现Xh的概率为1/4,D错误。
故选D。
4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 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 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 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的影响更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可表示基因工程中形成重组DNA
的过程,或者细胞工程中形成重组细胞的过程,图2可表示激素调节过程中的分级调节,或者a→B表示核移植,C→d表示胚胎移植。
【详解】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A和B之一为目的基因,另一个为运载体,C可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A正确;
B、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形成的C细胞称为杂种细胞,从C杂种细胞到D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
C、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以不通过垂体而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所以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的影响更小,D正确。
故选C。
二、简答题
46.随着妊娠年龄的增加,21三体的发病风险在不断增加,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来预防患病孩子的产生。常用的方法有:
(1)唐氏筛查:抽取孕妇血液化验,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胎儿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检测这些物质可用__________技术,以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度高的__________为试剂进行检测。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还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定。
(2)羊水检查:胎儿的某些细胞会脱落在羊水中,通过羊水穿刺,可以得到胎儿的细胞。将这些细胞通过__________技术以扩大细胞的数量,选择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胎儿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__________是否正常。
(3)无创基因检测:在孕妇的血液中存在胎儿游离DNA片段,可以对21号染色体上的特有基因DSCR3和非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GAPDH(做参照)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以测定DSCR3基因和GAPDH基因的含量,计算2种基因剂量的比值。如:
样品数
DSCR3/GAPDH
正常人
80
0.884±0.420
21三体胎儿
5
1.867±0.054
21三体患者
7
1.810±0.169
要利用胎儿游离的DNA片段扩增出相应的基因,关键是__________的设计。从上述表格看,正常出人与21三体患者的比值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原-抗体杂交 (2). 单克隆抗体 (3). 动物细胞培养 (4). 有丝分裂中期 (5). 数目 (6). 引物 (7). 正常人的DSCR3基因数量比三体患者少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主要用途有:①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PCR技术的条件有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其中的关键是引物的设计。
【详解】(1)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胎儿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它们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原理,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这些物质;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诊断试剂,因此还可以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度高的单克隆抗体为试剂进行检测。
(2)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扩大细胞的数量;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因此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胎儿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是否正常。
(3)体外扩增DNA片段可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引物的设计;基因DSCR3是21号染色体上特有的,21三体患者体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因此正常人的DSCR3基因数量比21三体患者少。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单克隆抗体的用途,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表格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47.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的作用于埃博拉病毒侵染蛋白(VP40蛋白)是一种战胜埃博拉病毒的有效途径。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
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②需要用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蛋白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其作用是能够被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从而保证③顺利完成。
(4)VP40蛋白抗体能够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错误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环化) (2). Ca2+ (3). 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或处于感受态) (4). 启动子 (5). RNA聚合酶 (6). VP40蛋白抗体与VP40蛋白结合,阻止了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重组质粒的构建,②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内,③产生特异性抗体,④表示动物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详解】(1)过程①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可以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避免目的基因环化,保证目的基因按一定方向插入到质粒中。
(2)图中过程②用感受态细胞法即Ca2+处理大肠杆菌,可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提高转化效率。
(3)VP40蛋白基因必须插到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因为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蛋白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可以启动VP40蛋白基因的转录,从而保证③顺利完成。
(4)VP40蛋白抗体能够战胜埃博拉病毒,原因是VP40蛋白抗体与VP40蛋白结合,阻止了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操作程序、单克隆抗体特点的理解,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48.下面是将乙肝病毒控制合成的病毒表面主蛋白的基因HBsAg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及有关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巴斯德毕赤酵母菌可用培养基中甲醇作为其生活的唯一碳源,同时AOX1基因(醇氧化酶基因)受到诱导而表达,5’AOX1和3’AOX1(TT)是基因AOX1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此启动子也能使外源基因高效表达。
资料2: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体内无天然质粒,下图为科学家改造的pPIC9K质粒,其与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组质粒在特定部位酶切后形成的重组DNA
片段可以整合到酵母菌染色体上,最终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
(1)如果要将HBsAg基因和pPIC9K质粒重组,应该在HBsAg基因两侧的A和B位置接上__________限制酶识别序列(SnaB Ⅰ、Avr Ⅱ、SacⅠ、Bgl Ⅱ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不相同),这样设计的优点是避免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2)酶切获取HBsAg基因后,需用__________将其连接到pPIC9K质粒上,形成重组质粒,根据步骤2可知步骤1将重组质粒先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中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来切割从大肠杆菌分离的重组质粒从而获得图中所示的重组DNA片段,然后将其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细胞。
(4)为了确认巴斯德毕赤酵母菌转化是否成功,在培养基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以便筛选。
(5)转化的酵母菌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以维持其生活,同时诱导HBsAg基因表达。
(6)培育转化酵母细胞所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SnaBⅠ、AvrⅡ (2). DNA连接酶 (3). 获得大量重组质粒 (4). BglⅡ (5). 卡拉霉素 (6). 甲醇 (7). 基因重组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质粒含有SnaBⅠ、AvrⅡ、BglⅡ和SacⅠ限制酶切割位点,其中SacI切点位于启动子上,BglⅡ切点位于终止子上;要将HBsAg基因和pPIC9K质粒重组,只能用限制酶SnaB和AvrⅡ切割质粒;要获取含有5’AOX1--3’AOX1段基因,应选用限制酶BglⅡ来切割,切割后5’AOX1--3’AOX1
段基因含有卡拉霉素抗性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卡拉霉素以便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目的菌。
【详解】(1)为实现HBsAg基因和pPIC9K质粒重组,只能用限制酶SnaB和AvrⅡ切割质粒,故应该在HBsAg基因两侧的A和B位置接上SnaBⅠ、AvrⅡ限制酶识别序列,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确保定向连接(避免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及自连)。
(2)酶切获取HBsAg基因后,需用DNA连接酶将其连接到pPIC9K质粒上,形成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根据步骤2可知,步骤1将重组质粒先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使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扩增以获取大量重组质粒。
(3)结合(1),步骤3中应选用限制酶BglⅡ来切割重组质粒以获得重组DNA,然后再将其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细胞。
(4)5’AOX1--3’AOX1段基因含有卡拉霉素抗性基因,为了确认巴斯德毕赤酵母菌转化是否成功,在培养基中应该加入卡拉霉素以便筛选。
(5)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菌可用培养基中甲醇作为其生活的唯一碳源,同时AOX1基因(醇氧化酶基因)受到诱导而表达”可知,转化的酵母菌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向其中加入甲醇以维持其生活,同时诱导HBSAg基因表达。
(6)培育转化酵母细胞利用了基因工程,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应用的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题图的解析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49.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生产转基因动物方面具有极大的科研及应用价值。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I
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滋养层上,并加入抗生素、天然成分___________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滋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____,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II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转入此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可以用___________技术,即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作探针,以确定该小鼠体内是否成功发生了基因重组。
(5)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种)。
【答案】 (1). 动物血清 (2). 防止杂菌污染 (3). 发育的全能性 (4). 原肠胚 (5). 显微注射法 (6).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 (7). DNA分子杂交 (8). 目的基因 (9). 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过程Ⅰ中ES细胞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过程Ⅱ中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过程Ⅲ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之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过程IV去除小鼠的胸腺,使其存在免疫缺陷,去除胸腺后小鼠不能形成T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详解】(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滋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滋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的特点。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幼体,可见,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原肠胚。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
(4)通过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即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以确定该小鼠体内是否成功发生了基因重组。
(5)胚胎工程是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免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来源,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及作用,识记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明确胚胎工程涉及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
50.研究人员为了制备烟草(四倍体,4n=48)的叶片细胞与紫罗兰(二倍体,2n=14)的紫色花瓣细胞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形成紫罗兰烟草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项目 试管编号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蒸馏水(mL)
2
0
1
1
1
1
缓冲液(mL)
0
2
1
0.5
0.5
0.5
果胶酶液(mL)
0
0
0
0.5
0
0
蜗牛酶液(mL)
0
0
0
0
0.5
0
纤维素酶液(mL)
0
0
0
0
0
0.5
实验结果(绿色深浅程度)
一
一
—
+++
++++
++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一”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
)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_________等多种酶。该实验中____________是空白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对制取的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是否还有活性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同样方法制取紫罗兰花瓣细胞原生质体悬浮液:
三、原生质体融合:将等量的紫罗兰花瓣细胞原生质体悬浮液与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悬浮液加入到装有20%的PEG溶液的离心管中混合后,离心10min,将分离得到的融合成团的,原生质体悬浮液与含有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凝固形成很薄的平板。.再利用有关显微镜观察、鉴定融合的原生质体。请分析:
(4)步骤三中,若所有的原生质体均两两融合,则所得到的某一个融合的原生质体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借助其他手段_________(能,不能)鉴别出杂种融合的原生质体,你所依据的观察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制取紫罗兰烟草的人工种子:
(6)制备人工种子时,用人工薄膜包裹__________若将得到的人工种子播种后成长为成紫罗兰烟草植株,杂种植株为___________倍体。
【答案】 (1). 为了使细胞壁与酶充分接触,提高酶解效果 (2).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3). Ⅰ、Ⅱ、Ⅲ (4). 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5). 观察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中细胞质的流动 (6). 28或62或96 (7). 能 (8). 原生质体中既有叶绿体,又有紫色液泡 (9). 胚状体(或不定芽、腋芽、顶芽) (10). 六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去除植物细胞壁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活细胞不能被染色,死细胞可被染色,因此可用染色排除法检测原生质体有无活性,而细胞质的流动是活细胞都具有的特征,对原生质体进行活力检查最合适的检测实验是观察细胞质的流动。人工种子的优点是培育的后代无性状分离,能够稳定遗传,产生的后代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采用的技术是微型繁殖技术,首先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
【详解】(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为了使细胞壁与酶充分接触,提高酶解效果,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酶。该实验中Ⅰ、Ⅱ、Ⅲ组无颜色变化,是空白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3)如果对制取的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是否还有活性进行检验,最简单的检验的方法是观察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中细胞质的流动。
(4)制备烟草(四倍体,4n=48)的叶片细胞与紫罗兰(二倍体,2n=14)的紫色花瓣细胞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形成紫罗兰烟草植株,步骤三中,若所有的原生质体均两两融合,可能的融合情况有烟草-烟草、烟草-紫罗兰、紫罗兰-紫罗兰,则所得到的某一个融合的原生质体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可能是96或62或28。
(5)由于原生质体中既有叶绿体,又有紫色液泡,因此只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借助其他手段能鉴别出杂种融合的原生质体。
(6)制备人工种子时,用人工薄膜包裹胚状体(或不定芽、腋芽、顶芽),烟草是四倍体,紫罗兰是二倍体,若将得到的人工种子播种后成长为成紫罗兰烟草植株,杂种植株为六倍体。
【点睛】本题考查原生质体的制备、植物细胞的融合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重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生质体活性的检测,能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植物细胞的融合结果,有一定的难度。
5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番茄果实成熟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到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据图回答:
(1)提取目的基因:
①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__________获取PG基因。
②在该基因上游加结构A可确保基因的反向转录,结构A上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位点。
③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与此同时,为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目的,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培养24~48h后取样,在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_________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反义RNA,且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互补结合,抑制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转基因番茄的保质期比非转基因番茄___________,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成功。
(4)获得的转基因番茄产生的种子不一定保留目的基因,科研人员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子代保持转基因的优良性状。
【答案】 (1). 反转录(或cDNA文库) (2). RNA聚合酶 (3). 大量复制目的基因(克隆目的基因) (4). 卡那霉素 (5). 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6). 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7). 天然PG基因转录的mRNA (8). 长 (9).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转基因番茄的培育过程,在PG基因上游加结构A以确保基因的反向转录,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原生质体,培养使之再生出细胞壁,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使子代保持转基因的优良性状,实验目的是延长番茄果实保质期,因此如果转基因番茄果实的保质期延长,则说明转基因番茄培育成功。
【详解】(1)提取目的基因:
①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逆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
②在该基因上游加结构A可确保基因的反向转录,则结构A上应具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③大肠杆菌繁殖快,因此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的目的是大量复制目的基因(克隆目的基因)。
(2)据图可知,重组质粒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此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与此同时,为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目的,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培养24~48h后取样,在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据图可知,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出PG反义RNA,天然PG基因转录产生正常的RNA,这两种RNA能互补结合,从而抑制了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番茄果实的保质期延长,则确定转基因番茄培育成功。
(4)获得的转基因番茄产生的种子不一定保留目的基因,故要保持该优良性状,可采用无性生殖即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点睛】本题结合转基因番茄形成的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要求学生掌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认真分析转基因番茄形成的流程图,理解转基因番茄的保质期时间长的原因,再答题;第(2)题还要求学生明确质壁分离的应用,可以用于判断植物细胞是否再生出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