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7.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奥宇培训学校入学考试生物学科试卷
第Ⅰ卷
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解旋边复制能保证亲子代DNA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B. 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
C. 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D. 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详解】A 、亲子代DNA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原因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A错误;
B、DNA分子中大多数磷酸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位于两条链的两端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各连接一个脱氧核糖,B错误;
C、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会导致基因重组,这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C错误;
D、肺炎双球菌S型菌有多糖荚膜,具有毒性,R型菌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根本原因是二者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不同造成的,D正确。
故选D。
【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2.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 O2 的释放) 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 ATP 的合成
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 CO2 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 叶片在 640~660 nm 波长光下释放 O2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又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A、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所以不能利用红光的能量合成ATP,A错误;
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
C、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能用于暗反应,暗反应要吸收CO2,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
D、根据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波长(红光区域)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识记光反应的过程和各种色素对不同光的吸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
相关描述
性激素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 甲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
B. 甲和丙过程能够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是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结果
D. 丙过程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46个核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经过甲过程染色体组数减半,且该过程需要性激素的作用,说明甲是减数分裂过程;经过乙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加倍,说明乙表示受精作用;经过丙过程染色体组数不变,且该过程不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说明丙是有丝分裂过程;经过丁过程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说明丁是细胞分化过程。
【详解】A、经过甲过程染色体组数减半,且该过程需要性激素作用,说明甲是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1个生殖细胞和3个极体,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
C、经过乙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加倍,说明乙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是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C错误;
D、人的体细胞含有46 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所以丙过程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原来母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都含有46个核DNA,D正确。
故选D。
4.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 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 生产上应优选320mg/LNAA处理插条
D. 400mg/L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错误;
B、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
C、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
D、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以NAA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5.A、B两个湖泊原来的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下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B湖光合作用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
B. 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
C. 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
D. 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B湖光合作用速率远低A湖,说明A湖含有较多的N、P,受到污染的湖是A湖,A项错误;A湖和B湖中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B项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多,与能量传递效率无关,C项错误;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D项正确。
6.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
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 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 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 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 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 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杂交。
(3)最后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 蛋白质,用相应的 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 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 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之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A正确;
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目的基因C导入到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段,之后再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上,B正确;
图2中显示标记基因时潮霉素抗性基因,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C错误;
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增加菊花花色类型为材料背景,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Ⅱ卷
7.ATP作为药物对癌症、心脏病、肝炎等病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常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利用啤酒酵母进行工业化生产。请分折:
(1)图1中可以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填序号)。
(2)葡萄糖进入酵母菌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3)根据图2分析在O2浓度为________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进一步研究发现,O2浓度会影响酵母菌对葡萄糖的利用和ATP的生成。
(4)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在该实验时间内,三种条件下醉母菌对葡萄糖的利用速率________,通气量为________H/h时,有利于ATP的生成。
【答案】 (1). ⑤⑥ (2). 主动运输 (3). b (4). 基本相等 (5). 6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呼吸,主要考查分析图表和结合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进行综合计算的能力。
【详解】(1)图1细胞不含叶绿体,只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2)葡萄糖为较大分子,进入酵母菌细胞为主动运输。
(3)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时,CO2的释放量为3:1,而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二氧化碳释放量=1:1,因此二氧化碳总释放量:氧气的吸收量=4:3,对应图中氧气浓度b。图中曲线看出,三种氧气浓度的通气量对葡萄糖的利用基本相等,但是ATP得生成量明显不同,在氧气供应量为6L/h时ATP的生成速率最快。
【点睛】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和真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数量比例是顺利解答的关键。
8.图甲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丙是图乙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正常人体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
(2)图甲中的胰岛A细胞与B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表现为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主要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
(3)若图乙中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________,接受信号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
(4)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负)反馈 (2). 拮抗 (3). 肝脏 (4). 促甲状腺激素 (5). 糖蛋白 (6).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解析】
【分析】
1、由图甲可知,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分泌的激素可参与血糖调节,肾上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参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
2、由图乙可知,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神经调节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
3、图丙为突触结构,①是突触小泡,②突触前膜,③是突触后膜。
【详解】(1)图甲中正常人血液中②(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血糖调节方面表现为相互拮抗。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所以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是肝脏。
(3)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受体蛋白,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
(4)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人体内的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9.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
果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只)
151
49
—
雄果蝇(只)
148
26
28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的是________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
(3)F2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 (1). 灰身 (2). r (3). BBXrY (4). 5/6 (5). 1/3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由题意知,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子二代雌、雄果蝇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蝇都是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R(r)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详解】(1)由分析可知,灰身与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灰身显性性状;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二代中雌果蝇没有深黑色,雄果蝇中黑色:深黑色=1:1,说明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r。
(2)根据上述推理,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XRY、BbXRXr,子二代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2=1/6,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
(3)F2中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_XRX-,深黑身雄果蝇bbXrY,2/3Bb×bb→bb=1/3,因此Bb=2/3,r使黑色加深,对灰身无影响,因此杂交产生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2/3×1/2 =1/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中F2表现型的数据及题干的条件推出r基因使黑色加深,双隐性个体是深黑色。
10.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高表达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___________获得___________用于PCR扩增。
(2)设计一对与MT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____________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3)图中步骤1代表变性,步骤2代表退火,步骤3代表延伸,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____________的碱基配对。
(4)如果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①升高退火温度 ②降低退火温度 ③重新设计引物)。
【答案】 (1). 逆转录 (2). cDNA (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 碱基互补配对 (5). 引物与模板 (6). ②③
【解析】
【分析】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详解】(1)PCR扩增目的基因,首先要有目的基因作为模板,所以从高表达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从而用于PCR扩增。
(2)构建重组质粒,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所以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设计的引物之间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否则引物自连,而不能与模板相连。
(3)退火表示引物与模板相连,若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引物与模板的碱基配对。
(4)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可能是退火温度过高,导致引物与模板不能相连;或引物间相互配对,引物自连,不能与模板相连。因此,可通过降低退火温度或重新设计引物进行改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PCR的具体过程,以及引物的作用,学会分析引物或温度改变对PCR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