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A正确;
B、反密码子是tRNA上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的,一个密码子(除终止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而一个tRNA一次只能转运一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B正确;
C、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构成DNA的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
D、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无线粒体;D错误。
故选D。
2. 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 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 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 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 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熟香蕉中含有还原糖,可以利用斐林试剂鉴定产生砖红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几乎没有淀粉,不能做碘液检测淀粉的材料,B符合题意;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生子叶中含有,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大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是ATP,A代表的是腺苷(即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所以圆圈中的是一个腺嘌呤、一个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②是核糖核苷酸,所以圆圈中是腺嘌呤,③是一段DNA双链,所以圆圈中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是一段RNA单链,所以圆圈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①和④的圆圈对应的含义最接近。
4.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 B. ②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
C. 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D. ④发生在叶绿体内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是内质网,将多肽链进行折叠组装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正确。②是新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发生在高尔基体上,分裂的植物细胞均能发生,B错误。③是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5.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
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大量的DNA和少量的RNA,B项正确;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膜结构细胞器,C项错误;叶绿体中可通过光反应合成ATP,D项错误。
6.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答案】C
【解析】
【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7.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
C、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于细胞发生了吸水和失水,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发生了移动,D正确。
故选D。
8.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C
【解析】
T1
时加入酶C,A物质浓度降低,B物质浓度增加,说明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题图显示: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物质含量减少导致,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
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C.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答案】B
【解析】
由于ATP含有核糖,所以ATP水解掉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以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光下叶肉细胞可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正确;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没有能量的释放,不能产生ATP,C错误;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TP生成减少,ADP生成增加,D错误。
10.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11.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c时,CO2产生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C.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浓度为c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因此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因此CO2产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等O2吸收量,说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比较弱,而无氧呼吸处于被抑制状态,最有利于植物器官的储藏,C错误;
D、据化学反应式可知,分解等量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的3倍,图中当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3单位,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5单位,则无氧消耗的葡萄糖与有氧消耗的比值为5×3÷3=5,D正确。
故选D。
12.在真核细胞的代谢活动中,都会产出[H](还原性氢),下列有关[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将转移到线粒体内膜上并最终被消耗
B. 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H]将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被消耗
C.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将从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为CO2的固定供氢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都能产生[H],但两者的化学本质不同
【答案】C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将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产生水,A项正确;真核细胞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用于丙酮酸或丙酮酸分解产物的还原,B项正确;CO2的固定不需要[H]的参与,C项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为NADPH,呼吸作用产生的[H]为NADH,二者的化学本质不同,D项正确。
13.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 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 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参与CO2的固定,A错误;
B、CO2的固定必须先与C5反应形成C3方可被[H]还原,一是直接被C5固定形成C3,而C3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
C、C3化合物被[H]还原后可再形成C5,此过程中需要酶参与,C正确;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会造成[H]和ATP在短时间内减少,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
故选C。
14. 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 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 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 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
B、据图分析,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曲线比植物乙的曲线高,故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
C、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低于植物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
D、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且相等,D错误。
故选D。
15. 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 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 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 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A
【解析】
完成e即有丝分裂结束后的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进行有丝分裂,一种可能分化成某种组织,不再分裂,A正确。由图分析可知a是间期,b是前期,c是中期,d是后期,e是末期,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e,B错误。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基因决定的,C错误。从a到a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错误。
16.如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 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
C. 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
D. 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段的两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核DNA的复制发生在bc段,A错误;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发生在ab段,B错误; de发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其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cd段的两倍,而末期的染色体数与cd段相同,D错误。
17.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C. 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是因为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D.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卵细胞的DNA含量减半,A错误;
B、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B正确;
C、不同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有部分可能相同,C错误;
D、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所以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相同,D错误。
故选B。
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
B.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C. 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
D. 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普遍降低,B错误;细胞凋亡能够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C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培养时无接触抑制特征,D正确。
19.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
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B错误;
C、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D正确。
故选D。
20.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
B、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
C、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
21.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3:1,则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为()
A. AaBB B. Aabb或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3:1,逐对分析,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3:1和1:1,说明分别是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若第一对基因是自交实验,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第一对基因是测交实验,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故选B。
22. 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 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对线粒体染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是碱性染料,染色前必需进行漂洗去掉盐酸,A选项错;
DNA染色是用甲基绿而不是派洛宁(吡罗红),B选项错;
过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浓盐酸的作用下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选项正确;
线粒体的染色必需在活细胞中进行,盐酸会破坏细胞的结构死亡,D选项错。
23.下列有关实验中,操作步骤错误的是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水解→染色→观察
B. 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片→观察
C.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观察
D. 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答案】A
【解析】
【详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操作步骤是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故A项错误;
B、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的操作步骤是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片→观察,B项正确;
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的操作步骤是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观察,C项正确;
D、鉴定脂肪的操作步骤是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D项正确。
故选A。
24.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会逐渐复原
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存在显著差异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即外界蔗糖溶液,A错误;
B、发生质壁分离后,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清水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B正确;
C、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可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但不透过细胞膜,说明二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明显差异,C正确;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由于没有大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A。
第II卷填空题
25.如图是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结构上看,________没有以核被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且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________。
(2)图中结构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因为Ⅳ既含有③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Ⅳ是_______细胞。
(3)Ⅱ因为具有________(填序号),所以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当将Ⅱ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现象。
(4)图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其中以叶绿体为光合作用场所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5)图中的________可代表人体的胰岛β细胞,细胞核内的________可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答案】 (1). Ⅲ (2). 核糖体 (3).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4). 低等植物 (5). ⑤ (6). 质壁分离 (7). Ⅱ、Ⅲ和Ⅳ (8). Ⅱ和Ⅳ (9). Ⅰ (10). mRNA
【解析】
【详解】(1)从结构上看,Ⅲ没有以核被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且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
(2)图中结构③中心体的作用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因为Ⅳ既含有③中心体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Ⅳ是低等植物细胞。
(3)Ⅱ因为具有⑤液泡,所以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当将Ⅱ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将会发生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4)图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Ⅱ、Ⅲ、Ⅳ,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故以叶绿体为光合作用场所的细胞是Ⅱ、Ⅳ。
(5)图中的Ⅰ可代表人体的胰岛β细胞,细胞核内的mRNA等生物大分子可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26.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________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________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________,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________。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细胞。
【答案】睾丸(精巢) 丙 8 甲、乙 乙、丙 FG 甲
【解析】
试题分析:(1)观察题图可知甲→乙是有丝分裂,乙→丙→丁属于减数分裂,且丙的细胞质均分,所以此器官是睾丸(精巢);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丙;此器官的甲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8条。
(2)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说明着丝点已经分裂,细胞中无染色单体,甲、乙、丙、丁中符合条件的是甲、乙;图中甲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乙、丙具有2个染色体组,丁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
(3)曲线图中ABCDE属于有丝分裂,FGHI属于减数分裂,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FG段;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对应于甲细胞。
27.研究人员对经济植物C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将其与典型阳生植物A、阴生植物B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实验条件是温度为20℃,CO2浓度为.03%,水分适宜;)
(1) a点时,植物B真光合速率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A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A与植物B真光合速率的差值为_____μmol·m-2·s-1。
(2)若适当增大CO2浓度,则植物B的光补偿点将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3)植物C属于________(填阴生植物或阳生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等于 (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 3 (4). 左 (5). 阳生植物 (6). C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基本与A相同
【解析】
【详解】(1)当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B净光合作用等于0,所以此时真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A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A与植物B净光合速率相等,二者真正光合速率差值等于呼吸速率差值,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呼吸速率,两者分别为5和2,差值为3。
(2)若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则会促进暗反应进行,进而促进光反应,达到原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减小,光补偿点向左移动。
(3)由图可知,植物C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大,与典型阳生植物A相当,可知植物C适宜在强光下生长,故植物C属于阳生植物。
28.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进行自交、测交,F1中红花植株分别占27/64、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交产生的F1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自交产生的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种。
(2)若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该纯种白花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
(3)确定某一纯种白花品系的基因型(用隐性基因对数表示),可让其与纯种红花植株杂交获得F1,然后再将F1与亲本白花品系杂交获得F2,统计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请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测隐性基因对数:
①若F2中_______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1对隐性纯合基因;
②若F2中_______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
③若F2中_______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3对隐性纯合基因。
【答案】 (1). 1/27 (2). 7 (3). aabbcc (4). aaBBCC、aabbCC、AAbbCC (5). 红花∶白花=1∶1 (6). 红花∶白花=1∶3 (7). 红花∶白花=1∶7
【解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A_B_C_为红花,AaBbCc自交红花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CC,占红花植株的1/3×1/3×1/3=1/27;自交产生的白花植株中纯含子的基因型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
(2)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说明杂交子代不能同时含有A、B、C基因,则该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则该纯种白花品系一定含有C基因,A、B不能同时含有,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
(3)用基因对数表示,该白花基因可能是1对隐性、2对隐性、3对隐性,纯合红花3对显性(AABBCC),如果是一对隐性基因,则杂合子一代是一对杂合子,子一代与亲本白花杂交,红花∶白花=1∶1;如果是2对隐性基因,杂合子一代有2对杂合子,子一代与亲本白花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3;如果是3对隐性基因,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Cc,3对杂合子,与亲本白花杂交,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