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1.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 节 种群的特征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小明同学出生于 1997 年
B.杨树林中各种植物高低不同、错落有致
C.某地区居民中,20 岁以下的人群占 60%
D.玉米田中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 80 cm、30 cm
解析:小明同学出生于 1997 年属于个体特征;种群是指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杨树林中的各种植物不
是一个种群;某地区居民中,20 岁以下的人群占 60%是该地区居民的年龄组成特点,属于种群的数量
特征;玉米田中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 80 cm 和 30 cm 是玉米的空间分布特点,属于种群的空间特
征。
答案:C
2.下面是几个种群的年龄组成图。哪个种群灭绝的机会最大?( )
答案:D
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
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
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
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B
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 2 km2 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
获了 50 只灰仓鼠,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d 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
鼠笼,捕获了 42 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 13 只。则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 只 B.42 只 C.92 只 D.160 只
答案:D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
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和死亡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答案:D
6.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 a 和 b
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D.种群,一条鲤鱼
解析: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具有的,出生、性别、年龄、死亡则是个体所具有
的特征。
答案:A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要用标志重捕法
调查,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
8.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 1 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的样方数量要足够大,并且调查期间应该没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般调查草本植物的样方面积为 1 m2,木本植物的样方面积为 100~200 m2。
答案:B
9.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
错误的是 ( )
A.使更多幼小的个体能够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解析: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捕捞,幼体能够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这样既能保持足够的种群
基数,又能维持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网眼的大小并不能改变性别比例。
答案:D
10.右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种群中, 个体少, 个体多。
(2)此图表示 型的种群。
(3)据统计,这与我国某阶段的年龄组成大体相似,预测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
是 ,因此, 是我国该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析:从图示来看,种群中幼年个体数很多,老年个体数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
会越来越大,是一个典型的增长型的年龄组成类型。种群研究的理论应用于人口研究是具有重要意
义的,根据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人口发展趋势。我国人口在这一段时期内将会增加,因此,计划生育将仍
然是我国该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老年 幼年
(2)增长
(3)大量增加 计划生育
能力提升
1.下列叙述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m 种植
解析: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是对种群密度的描述,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答案:B
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
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记脱落
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解析: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换位置后样方中个体数会比原位置的样方中多,导致结果偏大;标记
物脱落将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标记的数量减少,导致结果偏大;猫头鹰会大量捕食田鼠,导致结
果偏小;对于压线个体,只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统计线上的全部个体将导致结果偏
大。
答案:C
3.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内某种群出生率升高,则在此期间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上升
B.若某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是从直接改变种群的年龄组成入手减少害虫的数量
D.我国一线城市人口数量的剧烈波动往往与迁入率、迁出率有关
解析:一段时间内某种群出生率升高,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没有迁入和迁出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
响,则在此期间该种群的数量会上升,A 项错误。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因
为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B 项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是从直
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入手减少害虫的数量,C 项错误。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
素之一,我国一线城市人口数量的剧烈波动往往与迁入率、迁出率有关,D 项正确。
答案:D
4.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虫诱杀。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
诱剂相比,将是 ( )
①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 ②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 ③改变子代的基因频率 ④改变子代种群的空
间特征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诱杀雄性成虫只会改变这一代的性别比例,不会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但会使子代的出生率降低,
种群密度减小,使子代中抗性引诱剂的基因频率增加。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与昆虫的生活方式以及
生活环境有关,与亲代的性别比例无关。
答案:B
5.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死亡率,②表示出生率,③表示性别比例,④表示年龄组成。用性引诱剂可以消
灭害虫的雄性个体,会影响性别比例,A 项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项正确。年龄
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C 项正确。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
迁出率,D 项错误。
答案:D
6.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
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0 m×10 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
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 1 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
右上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
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 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 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 2
下列对本研究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由题意可知,本实验采集数据的方法为样方法,故 B 项正确。通过观察图表可知,本实验研究的
是两个自变量(灌溉和大蚂蚁)对因变量(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的影响。只考虑灌溉与否,可以看出定
时灌溉会使小蚂蚁数量增多,不灌溉会使小蚂蚁数量减少,说明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故
D 项正确。只考虑有无大蚂蚁存在,可知定时灌溉和不灌溉两种情况下,与不驱走大蚂蚁相比较,驱走
大蚂蚁后小蚂蚁数量多,故认为大蚂蚁的存在会使小蚂蚁离开而导致其数量减少,A 项错误,C 项正
确。
答案:A
7.★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
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 0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据图可知,12 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由于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所以可以推断 6
月份以后该动物的出生率可能为 0,所以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 0;天敌迁入后可能对某些年龄段个
体捕获较多,从而导致年龄组成的变化;据图可知,不同的月份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导致年龄组成随
季节发生变化;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雌雄动物交配,从而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到种群密度。
答案:D
8.(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 100 个鼠笼,放置 1 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
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初次捕获并
标记个体数(M)
重捕个体数(n)
重捕个体中被
标记个体数(m)
32 36 4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布氏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2)下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
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某班级 8 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1 2 3 4 5 6 7 8
株数/m2 2 3 3 4 4 2 3 3
解析:(1)设该草地中布氏田鼠总数为 N,初次捕获数为 32,第二次捕获数为 36,其中标记数为 4,则根据
公式 N(种群总数)= ×n(标记数,即初次捕获个体数),即可得出 N=288 只。该样方面
积为 2 hm2,所以种群密度= =144 只/hm2。(2)计数时,要统计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统计边的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注意将图中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3)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
有:①种群密度调查的对象为双子叶植物,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②给出了 8 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应取
其平均值作为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即(2+3+3+4+4+2+3+3)÷8=3(株/m2)。
答案:(1)144 高 (2)计数样方内部和任意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所有个体(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
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如图所示:
(3)3 株/m2
9.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 20 世纪 50 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
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
(2)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 5 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 级 b 级 c 级 d 级 e 级
高度/m h≤1
13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直方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
答案:(1)样方法
(2)如下图所示
(3)增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