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4.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生用书 P147(单独成册)]
[基础达标]
1.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 ⑤蛙的囊胚
期细胞 ⑥人的造血干细胞 ⑦发菜
A.③④⑦ B.③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选 A。细胞分裂过程中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说明其细胞分裂的方式可能是无丝分
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大肠杆菌和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2.(2019·福州高一检测)如图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
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为一种动物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
解析:选 B。图中细胞无细胞壁,具有中心体,判断为动物细胞;图中细胞内染色体的着
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正移向两极,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有丝分裂后期,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图中细胞还没有完成分裂,
共有 8 条染色体。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 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解析:选 A。细胞分裂间期,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还需完成
中心体的复制,A 正确;间期 DNA 复制,DNA 数目加倍,但两条染色单体连在一个着丝点
上,染色体数没有发生改变,B 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 错误;染
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 错误。
4.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一极观察,可见到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
解析:选 D。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课本中画出的是侧面图,若从一
极观察,着丝点应散乱排布于“赤道板”上。
5.a、b、c 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a 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B.图中 b 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图中 c 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D.图中 c 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解析:选 D。图中 a 有细胞壁,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故 A
错误;图中 b 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细胞核和细胞质直接一分为二,为蛙红细胞的无丝
分裂,故 B 错误;图中 c 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故 C 错误;图中
c 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故 D 正确。
6.(2019·陕西西安一中高一期中)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①中完成 DNA 的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C.在③过程中内质网的作用十分突出
D.经过该过程,两个子细胞中的 DNA 含量可能不同
解析:选 D。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核膜破裂,染色体清晰,为分裂前期;②表示末期开
始;③表示新细胞核形成,是末期或子细胞;④表示间期,有完整细胞核。细胞周期包括分
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图示是一个细胞增殖形成两个细胞,
应该是有丝分裂,但没有中期和后期,①→②→③→④不能算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 错误;
DNA 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在④时期完成,B 错误;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先形成细胞板再
形成细胞壁,③过程中高尔基体的作用突出,C 错误;经过该过程,两个子细胞的核 DNA 含
量相同,但细胞质 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因此两个子细胞中的 DNA 含量可能不同,D 正确。
[能力提升]
7.(2019·福建南安高一期末)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
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n,DNA 含量为 m。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和 DNA 含量分别是( )
A.2n 和 m B.n/2 和 m/2
C.2n 和 m/2 D.n 和 m
解析:选 A。纺锤体形成于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消失
于后期,消失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但 DNA 含量不变。
8.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
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 ATP 的含量明显减少
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多糖
解析:选 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消耗 ATP,但由于 ATP 与 ADP 间的迅速转化,所
以 ATP 含量保持相对平衡。
9.如图所示,图甲中 a、b、c、d 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 b 区细胞
B.观察染色体最好观察图乙中的 A
C.用高倍镜可以看到一个细胞经历图乙中 A→B→C→D 整个过程
D.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
解析:选 C。图甲为根尖结构图及细胞的一些变化,a 为根冠,b 为分生区,c 为伸长区,
d 为成熟区,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连续分裂,所以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选择 b 区的
细胞,A 正确;图乙中的 A 处于分裂中期,该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清晰、形态固定,所以是观
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B 正确;由于该实验需要对根尖进行解离,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所
以在显微镜视野中无法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C 错误;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
最长,大部分细胞处于该时期,所以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D 正确。
10.(2019·安徽安庆高一期末)若图甲、乙、丙是某同学做“观察根尖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
B.将图甲转为图乙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
旋
C.图丙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D.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解析:选 C。图甲细胞呈长方形,应为根尖伸长区的细胞图像,A 错误;转动转换器换上
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B 错误;图丙中能看到有丝分裂的各时期,说明在装片
制作的过程中已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 正确;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漂洗→染色
→制片,D 错误。
11.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你会看到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而处于分
裂间期的细胞多,原因是( )
A.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B.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易观察
C.分生区的多数细胞不进行分裂
D.碱性染料染色后,容易观察到间期的细胞
解析:选 A。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胞的数目,与每一时期所经历时间成正比,
间期所经历时间长,处于该时期的细胞数目也就多。
1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B.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即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解析:选 B。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不一样,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
相等,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加倍;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
等;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但看不到赤道板,赤道板是假想的一
个结构;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在解离的时候,细胞已经被杀死,所以仅能观察到细胞
分裂过程中某个阶段的静态图。
1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a 过程叫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过程叫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过程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便促使细胞________________。
(4)e 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__________,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先将要观察的目标移至________,并调节视野________度。
(6)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应是图中的(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 过程为解离,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 过程为染
色,其目的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
将其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将视野调亮进行观察,可观察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
答案:(1)解离 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染色 将染色体染成深色,以便观察 (3)呈单
层分散开
(4)分生区 (5)视野中央 亮 (6)A
14.(2019·山西陵川一中高一期末)若干连续增殖的细胞根据核 DNA 含量不同分为三组,
每组细胞数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上述连续增殖的细胞中某细胞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________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期,属于
图甲中________组细胞。
(2)图乙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
条染色体。
(3)Ⅲ组细胞数目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发现 m 处线粒体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Ⅰ、Ⅱ 后 Ⅲ (2)8 0 4 (3)Ⅲ组细胞为分裂期细胞,细胞周期中分裂期
所占比例小
(4)m 处消耗能量较多
[素养培优]
15.(2019·江苏海门高一期末)利用小麦和大麦为材料,在 25 ℃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其
根尖细胞分裂周期和各分裂时期的细胞频率(每一时期细胞数/分裂期细胞总数),结果如下表所
示。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裂 细胞
的种类 /% /% /% /% 期/h 周期/h
小麦 67.30 10.20 9.10 13.40 1.2 14.0
大麦 65.10 12.10 9.30 13.50 1.0 10.4
(1)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流程: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
表示)。为便于观察,需要____________对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A.健那绿 B.苏丹Ⅲ
C.龙胆紫溶液 D.醋酸洋红溶液
(2)每种植物取 4 个根尖,每个根尖装片选取处于____________期细胞较多的 3 个视野,
统计其细胞数,计算出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频率。实验人员认为“相对于小麦而言,大麦根
尖细胞更适宜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该图可知,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处于图中的____________段。
答案:(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 或 D
(2)分裂 分裂期相对较长,便于观察
(3)DNA 分子复制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