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3 章 第 1 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
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 RNA 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 D 格里菲思实验只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体内转化实验部分,
实验的结论是被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到底
是什么,该实验并没有证明,而证明工作是由艾弗里来完成的。
2.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
含遗传信息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它将蛋白质与 DNA 分
开进行研究
D.用烟草花叶病毒等进行实验,证明了 RNA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 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一种
“转化因子”,证明该“转化因子”是 DNA 的科学家是艾弗里,他提取 S 型细
菌的蛋白质、多糖、DNA、脂质等,分别将其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证明了只
有加入 DNA 时,才可以实现 R 型细菌的转化。
3.关于 T2 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 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 S 元素
B.T2 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 和 DNA 都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 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解析:选 D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不是 RNA,DNA 中不含 S 元素;
T2 噬菌体不能寄生在酵母菌中。
4.下图是科研工作者重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步骤,分析有关描述,
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 DNA
B.1、2、3 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第 4 组中加热杀死的 S 型菌转化成了 R 型菌
D.该实验证明灭活的 S 型菌可以复活
解析:选 B 该实验并未将 S 型菌的各组成成分分开研究,因此不能证明起
转化作用的是 S 型菌的哪一种物质。第 4 组中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使 R 型菌转化
成了 S 型菌,而不是灭活的 S 型菌复活。
5.赫尔希和蔡斯通过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实
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
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解析:选 C 该实验首先要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然后将标记的
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使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充
分搅拌,离心,最后对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 DNA 和
蛋白质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情况。
6.已知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可引起动物致死性肺炎,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
对动物无害。现从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出了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
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无荚膜肺炎双球菌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注射
到小鼠体内,则下图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 D 从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的物质中,只有 DNA 才能使
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使小鼠致死。④组中虽然有
DNA,但 DNA 酶会使 DNA 水解,致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不能转化为有荚膜
的肺炎双球菌,故小鼠应表现正常。
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
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②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
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 标记的细菌;④用 15N 标记的噬菌体
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以上 4 个实验中放射性出现的
主要位置依次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解析:选 D 在该实验中,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细菌,上清液的主要成分为
噬菌体外壳。①、③都直接对细菌进行了标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②
用 32P 只能标记噬菌体的 DNA,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 DNA 会进入细菌体内,
放射性也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④用 15N 可以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
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体内,而 DNA 可以进入细菌体
内,故放射性会出现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8.如图所示,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
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侵染植物细胞后,在植物细
胞内增殖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解析:选 D 杂种病毒丙是由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和病毒乙的核酸组装而成
的,核酸为遗传物质,所以子代病毒应与病毒乙相同。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 35S 标记的甲组噬菌体不进行
搅拌、32P 标记的乙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则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
A.甲组的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B.甲组的沉淀物中有放射性
C.乙组的沉淀物中无放射性
D.乙组的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解析:选 B 如果对 35S 标记的甲组噬菌体不进行搅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
壳不从细菌表面脱离,则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放射性;如果对 32P 标记的乙组噬
菌体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细菌内释放出来,则乙组上清液会出现一定的
放射性。
10.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科学
家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DNA
B.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离心的时间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D.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可以用 N 标记蛋白质和 DNA
解析:选 C 格里菲思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没有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只是推测 S 型细菌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把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离心的时间对实验结
果有较大影响,离心时间过长、过短均能影响实验结果。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均含有 N,做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不能用该元素标记蛋白质和
DNA。
11.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 )
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 RNA 遗传
B.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
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
D.可单独生存,通过 RNA 遗传
解析:选 A 这种病原体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是 RNA 病毒,只有寄生
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条件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由图解可知,RNA 能将
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给后代,而蛋白质却不能,所以 RNA 是遗传物质。
12.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 S 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
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 R 型菌无毒性。下图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
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甲、丁两组
C.戊组实验表明,加 S 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 R 型菌
D.丁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解析:选 D 含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是甲、乙、丁三组,煮沸处理能使有荚
膜的肺炎双球菌死亡并失去毒性,所以只有甲、丁两组能导致小鼠死亡。戊组加
S 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 R 型菌,而丁组产生有毒性的肺炎
双球菌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二、非选择题
13.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DNA复制时,由细菌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________的________上进行的。
(3)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
能是________不充分,少量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分
离。
(4)该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
体合成,而 DNA 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2)噬菌体的
蛋白质是在细菌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3)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
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搅拌离心后分布到上清液中,因此上
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若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
有少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量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
菌表面没有分离。(4)该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去观察 DNA 或蛋白质的作用。
答案:(1)原料、能量、酶 (2)细菌 核糖体 (3)搅拌 吸附在细菌表面 (4)
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去观察 DNA 或蛋白质的作用
14.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
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
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 S 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
上;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如下图)
①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
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 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S 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
DNA。请利用 DNA 酶(可降解 DNA)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
案,验证“促进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并预测实验结果,
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 S 型细菌中提取 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编号为 A、B、C,分别作
如下处理。
编号 A B C
处理
不加任何
提取物
加入提取出的 S
型细菌的 D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____________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
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实验结论:S 型细菌的 DNA 分子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DNA 结构要保持________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解析:(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1、2、3 组,第 4 组是实验组,通过对比可
知,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活的 S 型细菌,说
明 S 型细菌中有某种物质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只有加入 S 型细菌
的 DNA,才能发生转化成 S 型活细菌的过程,而经过 DNA 酶处理后的 S 型细
菌的 DNA,因水解失去原有 DNA 的作用而无法发生转化。通过对照可知,只加
入 R 型细菌不会产生 S 型细菌,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 才能发生转化产生 S 型细
菌,而加入 S 型细菌 DNA 和 DNA 酶后,不能产生 S 型细菌,从反面又证明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
答案:(1)②1、2、3 组 ③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2)①加入提取出的 S
型细菌 DNA 和 DNA 酶 R 型细菌 ②A、C 组中未出现 S 型细菌,只有 B 组
培养基中出现 S 型细菌 ③完整
15.1952 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
学模型中的地位”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
(2)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 32P 和 35S 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
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
上 清 液 中 的 放 射 性 , 得 到 如 下 图 所 示 的 实 验 结 果 。 搅 拌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 1 min 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 35S 和 32P 分别占初始
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80%和 30%,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
组,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的含量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在噬菌体复制和遗传过程中__________起作用。
解析:(1)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 DNA。
(2)噬菌体是病毒,离开活体细胞不能繁殖,所以要标记噬菌体,首先应用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即
可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进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 DNA 的位置变化。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
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 32P 含量增高。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 100%,
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细胞外的 35S 含量只有 80%,原
因是在搅拌时被侵染细菌和噬菌体外壳没有全部分离;细胞外的 32P 含量有 30%,
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4)该实验证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
传物质。
答案:(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 DNA(核酸)
(2)用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 32P
和 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 和蛋白质的位置 (3)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较低 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
释放出来 32P (4)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