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动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答案】A
【解析】在细胞中,各物质占细胞鲜重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详解】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故动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在蚕豆下表皮细胞中看到叶绿体
B. 可以在植物叶肉细胞中看到中心体
C. 人成熟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D. 可以在狗骨骼肌细胞中看到多个细胞核
【答案】D
【解析】1、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中有一个细胞核。部分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少数细胞中具有多个细胞核,如脊椎动物的骨骼肌细胞。
2、叶绿体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详解】叶片的表皮细胞都不含叶绿体,所以蚕豆下表皮细胞看不到叶绿体,A错误;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错误;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其它血细胞如白细胞有细胞核,C错误;由分析可知狗骨骼肌细胞中可存在多个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提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 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D. 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其主要内容是: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由分析可知,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细胞学说没有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错误;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即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C正确;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说明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D正确。故选B。
4.下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体或液体的胞吞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 图中结构1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 图中结构4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D. 图中结构5的膜会形成小泡来运输蛋白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1为细胞膜,2为细胞质,3为高尔基体,4为细胞核核膜,5为内质网,6为线粒体,7为核糖体,8为中心体,9为核仁、10为染色质。
【详解】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结构1为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结构4为细胞核核膜,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结构5为内质网,在形成分泌蛋白时,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的初步加工后,由内质网形成分泌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进一步对其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小泡运输到细胞膜,故图中结构5的膜会形成小泡来运输蛋白,D正确。故选C。
5.下图表示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 a可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B. b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
C. c能解释海带内碘浓度比海水碘浓度高很多
D. 海水中盐浓度较高,c表示海水鱼的鳃向外排盐
【答案】D
【解析】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依图可知,a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c过程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a、b为物质被运进细胞内的过程,c为物质被运出细胞外的过程。
【详解】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是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而a为自由扩散运进细胞内的物质,A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b表示协助扩散,B错误;海带内碘浓度比海水碘浓度高很多是由于海带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将碘运进细胞,而c为主动运输到细胞外的物质,C错误;海水盐浓度较高,海水鱼的鳃向外泌盐应该是主动运输,和c相符,D正确。故选D。
【点睛】对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物质中,构成各种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物质是
A. 固醇 B. 磷脂 C. 脂肪 D. 果胶
【答案】B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次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构成各种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与蛋白质,其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因此磷脂是构成各种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物质.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成分,对于细胞膜成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7. 下列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A 染色体 B. 液泡 C. 核糖体 D. 叶绿体
【答案】C
【解析】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内所有的细胞器及其内部结构,而光学显微镜不能,染色体和液泡较大,叶绿体有颜色,因此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分辨出来,核糖体必须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8.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ATP与ADP相互转化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 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毫无关系
C. ATP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主要能源物质
D. 酶与ATP共有的元素是C、H、O
【答案】A
【解析】酶是细胞代谢的基本条件之一,不同物种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同,因此酶不同;ATP是大多数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保证了细胞对ATP的大量需求,ATP的合成和水解过程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酶在作用前后性质不发生改变,可以反复利用.
【详解】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酶的合成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ATP的合成和水解需要酶的催化,因此酶与ATP 有着密切的联系,B错误;糖类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ATP和酶的共有元素是C、H、O、N,D错误.
【点睛】对于酶的作用和作用特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ATP的合成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及酶与ATP和新陈代谢的关系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9.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
B. 低温可用于酶制剂的保存
C. 低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D. 酶的数量与反应速率无关
【答案】B
【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强酸强碱高温都容易使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
【详解】A、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但少数酶的本质是RNA,不能与双缩腺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错误;
B、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没有受到破坏,且有利于酶的保存,正确;
C、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没有受到破坏,错误;
D、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而言的,酶的数量会影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错误。
故选B。
10.如图为细胞分裂时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核膜正在消失,可以判断此时期为分裂间期
B. 染色体散乱排列,可以判断此时期为分裂后期
C. 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可以判断此时期为分裂前期
D. 染色质已变成染色体,可以到断此时期为分裂末期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时期遗传物质复制完成,核膜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可知为细胞分裂前期。
【详解】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核膜完整,且细胞中存在的应是丝状的染色质,错误;
B、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后期的细胞没有核膜,因此不是分裂后期,错误;
C、图中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核膜逐渐解体,染色体螺旋变粗,应是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正确;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因此不是分裂末期,错误。故选C。
11.下列关于脂质生理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等各种无机盐的吸收
B. 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A
【解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没有其他无机盐,A错误;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所以说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12.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仅是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
B. 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 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 ①是中心体,与人的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①表示中心体,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叶绿体,④表示内质网。
1、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结构。
4、内质网是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内质网的功能是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与脂质合成有关。
【详解】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除了分泌蛋白,还有膜蛋白等,A错误;③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②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①是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
1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相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叶绿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B
【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活的、成熟的、有颜色的植物细胞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详解】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错误;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正确;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中含有的色素不是叶绿素,D错误。
14.某同学设计的渗透装置实验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微量,不考虑酶对蔗糖溶液浓度的影响)。有关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然后上升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保持一定的液面差不变
C. 在烧杯中加酶后可检测出的有机物仅有葡萄糖
D.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最后保持内外液面基本相平
【答案】D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及液面升降的判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解题关键是能审清题意,题中提出单糖能够通过半透膜,而且蔗糖水解后的单糖也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分两阶段讨论即可。
【详解】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由于蔗糖不能通过猪膀胱膜,导致漏斗液面上升;加入蔗糖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很多葡萄糖和果糖,漏斗中分子变多,而单糖分子进入烧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液面应该继续上升后再下降,D正确。
15.下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O2浓度为b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B. 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02相等
C. O2浓度为a时,不利于果实储存
D. 保存干种子的条件是无氧,零下低温,干燥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的总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分析,准确分析曲线,弄清曲线代表的含义、曲线的走势、成因及拐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氧气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无氧呼吸最低的是b点,A正确;氧气浓度为b时,二氧化碳均为有氧呼吸释放的,二者释放的C02不相等,B错误;氧气浓度为a时,CO2
的总释放量最低,表示总的呼吸作用强度最弱,利于果实储存,C错误;保存干种子的条件是低氧,零上低温,干燥,D错误。
【点睛】1、呼吸方式的判断
①若只产生CO2,不消耗 O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图中O点)。
②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比吸收O2的物质的量多,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图中ob段)。
③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与吸收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b点以后)。
④d点CO2的总释放量最低,一般表示总的呼吸作用强度最弱,储存室的最佳氧气浓度。
二、综合题
16.如图所示,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O2释放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进行①的场所______________,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点能发生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b点时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_(填“大于”“等于” “小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3)图2中d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5klx时,若白天给予植物12小时光照,请计算植物—昼夜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
(4)当二氧化碳不足时,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 叶绿体 [H]和ATP ③④⑤ 等于 CO2浓度 12mmol 减少 当二氧化碳不足时,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固定产生三碳化合物减慢,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不受影响,因此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解析】图1中,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H]和ATP,B表示ADP、Pi、NADP+,C表示氧气,D表示CO2,E表示[H],F表示丙酮酸。图2表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据图可知,该植物呼吸速率为2mmol/h,光补偿点为b点,光照强度为2Klx,光饱和点为c,光照强度为7Klx。
【详解】(1)图1中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是①②,①表示光反应,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代表的物质是[H]和ATP。
(2)图2中a点时光照强度是0Klx,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能发生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
③④⑤;b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等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3)图2中d点时增大光照强度已经不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当光照强度为5klx时,若白天给予植物12小时光照,据图可知净光合速率为3mmol/h,则一昼夜需要吸收的CO2量为3×12-2×12=12mmol。
(4)当CO2不足时,CO2与C5固定产生C3减慢,而C3还原生成C5不受影响,因此C3的含量减少。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7.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1)人饮酒时,酒精通过图_______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决定酒精进入细胞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去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图_______的运输方式有影响;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
(2)若对植物施用某种毒素,结果K+吸收量显著减少,而Ca2+、NH4+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可能原因是_______。如果环境温度超过50℃,随温度的升高,植物根系吸收Ca2+、K+、NH4+的速率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导致细胞内ATP供应不足,从而使离子的吸收量下降。
【答案】甲 浓度差 乙 细胞膜上有无该种离子的载体 该毒素抑制K+载体的活性 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降低了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呼吸作用下降
【解析】甲曲线中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与浓度差成正比,表示自由扩散。乙曲线中在一定氧气浓度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增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加快。当氧气浓度到达一定浓度后,由于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不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因此,乙曲线表示主动运输。
【详解】(1)人饮酒时,酒精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即图甲表示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决定酒精进入细胞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差。图甲表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图乙表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去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图乙的运输方式有影响。不同的矿质离子运输时需要不同的载体蛋白,因此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根细胞膜上运输相应矿质离子的载体蛋白的有无。
(2)若对植物施用某种毒素,Ca2+、NH4+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能量的供应没有受到影响。最可能是毒素抑制了K+载体蛋白的活性,使K+吸收量显著减少。如果环境温度超过50℃
,随温度的升高,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酶的活性降低,使呼吸作用下降,导致细胞内ATP供应不足,从而使离子的吸收量下降。
【点睛】理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准确判断图甲和图乙的运输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图甲是细胞呼吸示意图,①―⑤表示不同反应阶段,A是一种中间产物。图乙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a、b、c表示其不同结构。请回答:
(1)甲图中物质A是_______,催化①过程的酶存在于_______;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是_______。
(2)①―⑤中各个阶段的反应,能在酵母菌细胞内发生的有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____,发生在乙图________(填小写字母)结构。
(3)运动员短跑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主要原因是肌细胞进行______(图中序号)过程所致,现代健身提倡有氧运动,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此运动类型的优点:______。
【答案】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水 ①③④⑤ ⑤ c ② 如慢跑、太极拳、有氧操等,优点是不至于使细胞因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痛乏力
【解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2C3H4O3+6H2O6CO2+20[H]+能量(少)
第三阶段:24[H]+6O212H2O+能量(多)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2CO2+能量(少)
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 +能量(少)
【详解】(1)甲图中物质A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故A表示丙酮酸。因此,①过程表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故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由分析中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2)由题图可知,葡萄糖经过①③过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①③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葡萄糖经过①②过程,生成乳酸,所以①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葡萄糖经过①④⑤过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①④⑤
过程表示有氧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故在其细胞内发生的有①③④⑤。其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⑤)释放能量最多,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乙图c结构)。
(3)运动员短跑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主要原因是肌细胞进行②过程所致。现代健身提倡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慢跑、太极拳、有氧操等,其优点是不至于使细胞因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痛乏力。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我县农科所,经精心研究培育出玉米新品种虹玉6号。
(1)经食用该玉米口感非常甜,确定该甜味是不是 由于玉米细胞中存在还原糖导致,选用的鉴定试剂是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 ________________沉淀。鉴定该实验中______(填“是”或“否”)需要水浴加热。
(2)在鉴定该玉米胚芽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2mL,乙试管中加入_________。③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________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________,摇匀。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结果:______ 。
【答案】斐林试剂 砖红色 是 苏丹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加入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组织样液2mL 双缩脲试剂A液 双缩脲试剂B液 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
【解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脂肪+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详解】(1)鉴定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二者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2)在脂肪的鉴定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苏丹Ⅲ染液,苏丹Ⅳ
染液能将脂肪染成红色;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根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可设计其鉴定步骤如下: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②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2mL,乙试管中加入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组织样液2mL。③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④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本题为验证实验,要验证的就是结论,因此新品种玉米子粒含蛋白质较多,所以预期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
【点睛】还原糖、淀粉、DNA和RNA以及脂肪的鉴定实验与其他章节综合在一起的考题出现的频率很高,这部分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解答好此类试题的策略是利用表格的形式将相关实验涉及的材料、试剂、检测方法和结果等内容综合起来,联系记忆,加深理解。
高中生物常见物质检测方法
实验常用的试剂或指标物
作用
现象
碘液
检测、鉴定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
斐林试剂
检测、鉴定还原糖
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
检测、鉴定蛋白质
紫色
苏丹Ⅲ/Ⅳ染液
检测、鉴定脂肪
橘黄色/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