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6.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生 物(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答案】D
【解析】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
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故选 D。
2.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 a、b、c 三种不同的
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
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 a>b>c
②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 c=b≥a
③实验后丙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④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甲乙丙 3 个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判断,3 个细胞丙失水最多,然
后是乙,最后是甲(几乎没有失水),说明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 a<b<c,①错
误;一般来讲,质壁分离后的活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和细胞外液浓度基本是相等的,
根据图中 3 个原生质层的体积判断细胞液浓度是甲<乙<丙,所以实验后蔗糖溶液
浓度为 a<b<c,②错误;由图中实验后原生质层的体积分析可知丙细胞失去的水
最多,原生质层的体积最小,所以其吸水能力最强,③正确;根据图中 3 个原生质
层的体积判断细胞液浓度是甲<乙<丙,④正确。故选 B。
3.下列有关渗透作用和细胞吸水与失水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和细胞质所共同构成的一个结构,相当于半透
膜
B.半透膜和生物膜对物质的选择透过性原理是相同的
C.在 U 形管两侧装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间隔半透膜,渗透到平衡
时,两侧溶液浓度是相等的
D.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必要条
件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答案】D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解析】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A 错误;半
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能否通过半透膜
往往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载体等结构,且
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因而对物质的吸收与及吸收多少具有
选择性,B 错误;在 U 形管两侧装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间隔半透膜,渗
透到平衡时,两侧溶液浓度是不相等的,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大于液面低的一侧
溶液浓度,C 错误;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
离是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
壁分离,D 正确;故正确的选 D。
4.将质量为 m0 的新鲜萝卜条放在某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处理 lh,取出后测得萝
卜条质量为 m1,再将该萝卜条放入蒸馏水中,lh 后取出,测得萝卜条的质量为 m2
(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有活性,处理时间适宜)。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m0>m1 B.m0<m1 C.m2>m0 D.m2<m1
【答案】C
【解析】当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小于新鲜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时,把新鲜萝卜条
放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会吸水膨胀,质量变大即 m1>m0,再放入蒸馏水中,萝卜
条会继续吸水或不变,m2≥m1。因此 m2≥m1>m0;当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等于新鲜萝
卜条的细胞液浓度时,把新鲜萝卜条放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质量不变即 m1=m0,
再放入蒸馏水中,萝卜条会吸水膨胀,m2>m1。因此,m2>m1=m0;当外界蔗糖溶
液浓度大于新鲜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时,把新鲜萝卜条放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会
失水,导致质量减少即 m10,再放入蒸馏水中,导致萝卜条先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
原(此时质量为 m0),再吸水膨胀,此时质量 m2>m0,因此 m2>m0>m1。综上所述,
在实验过程中,一定成立的是 m2>m0。故选:C。
5.下图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三个图为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则 a 处的溶液
浓度最大
B.同一细胞在经历 a→b→c 的变化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高,吸水能
力越来越强
C.若三个图为不同细胞在同一外界溶液下的最终状态,则 c 细胞液的初始浓
度最大
D.图中所示的实验材料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答案】B
【解析】A. 若为同一个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因 c 失水
最多,则 c 处的溶液浓度最大,A 错误;B. 同一细胞在经历 a→b→c 的变化过程
中,细胞失水越多,细胞液的浓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B 正确;C. 若三个不同
细胞在同一外界溶液下的最终状态,因 a 失水最少,则 a 细胞液的初始浓度最大,
C 错误;D. 图中所示的实验材料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
能再分裂,D 错误。故选 B。
6.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膜的识别有关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③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与③有关
D.构成细胞膜的②③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 ①是糖蛋白,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糖蛋白主要与细胞膜
的识别有关,A 正确;B. ③是蛋白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细胞膜上③的种类
和数量越多,B 正确;C.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都
有关,C 错误;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大多数也是可以运动
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正确。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观点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B.每个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C.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大多能运动
D.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
【答案】D
【解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是轻油般的流体,构成生物
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膜“流动”的基础,A 正确;每个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B 正确;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 正确;蛋白质分子有
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
磷脂双分子层,D 错误。
8.下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 A,B 为高等植物细胞,则 AB 之间可以形成胞间连丝
B.若 A 是精子,B 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
C.若 A 是细菌,B 是吞噬细胞,则 A 被 B 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
体有关
D.若 A 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B 是吞噬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
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D
【解析】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道,A 正确;精卵结合需要
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相互识别为前提,B 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依赖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清除细菌,C 正确;若 A 是侵入人体
的病原体细胞,B 是吞噬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 错
误。
9.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 抗原和
H-2 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
动
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若在 0℃下培养 40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
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
【答案】C
【解析】人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蛋白质,是两种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构成成
分,A 正确;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抗原蛋白结合,则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
说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由此可以证实细胞膜中物质能够运动的观
点是成立的,B 正确;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其结构特点,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是具有选择透过性,C 错误;低温条件下膜上蛋白质分子均匀分布的时间延长,说
明蛋白质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减慢,细胞膜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若
在 0℃下培养 40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则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D 正确。
10.下图所示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图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运输,且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为自由扩散,AB 错误;图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运输,且需要载体的协助,为协助扩散,C 正确;图中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D 错误。
11.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 Ca2+的吸收量明显减
少,而不影响对 K+、C6H12O6 的吸收。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C.抑制 Ca2+载体的活性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 Ca2+浓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心肌细胞吸收 Ca2+、K+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对 C6H12O6 的吸收是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现施用了某种毒素,对 K+的吸收不
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Ca2+
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故选:C。
12.图 1 至 4 表示不同情况下某些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可用图 1 与图 3 表示甘油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B.可用图 2 与图 4 表示人体小肠细胞吸收葡糖糖
C.图中 A、C 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
D.图中 B、D 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
【答案】D
【解析】图 1 与图 3 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
是自由扩散,A 正确;图 2 与图 4 表示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人体小肠细胞吸收葡
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正确;限制图中 A、C 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物质浓度和氧气,C 正确;B、D 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D 错误。
13.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答案】B
【解析】分析概念图可知:①表示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
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A 错误;主动运
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只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B 正
确;大分子只有通过胞吞才能进入细胞,C 错误;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的原因
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死亡的细胞,其细胞膜等生物膜都失去选择透过性,D
错误。
14.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 Ca2+、Mg2+和 4
4SiO 的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
中离子浓度变化如右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对 4
4SiO 的吸收量大,是因为水稻细胞内 4
4SiO 含量低
B.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差异与细胞膜上载体有关
C.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D.Ca2+、Mg2+和 4
4SiO 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
【答案】B
【解析】图示显示: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的 4
4SiO 浓度明显低于初始浓
度,说明水稻对 4
4SiO 的吸收量大,其原因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载 4
4SiO 的载体
蛋白多,A 错误;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差异与细胞膜上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 正确;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其差
异取决于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C 错误;
Ca2+、Mg2+和 4
4SiO 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D 错误。
15.下列各项中有关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步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
C.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
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观察→滴入 0.3g/mL 蔗
糖溶液→观察
【答案】B
【解析】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A
正确;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可以直接观察,叶绿体不用染色,观察
细胞中叶绿体:取黑藻幼嫩小叶→制片→观察,B 错误;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
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
察,C 正确;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 0.3g/mL
蔗糖溶液→观察,D 正确。
16.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 M 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
吸收 M 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质 M 溶液浓度 通入空气前的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后的吸收速率
30mmol/L 3mmol/min 3mmol/min
50mmol/L 3mmol/min 3mmol/min
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 M 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 M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答案】C
【解析】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 M 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
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扩散,A 错误;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
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B 错误;物质 M 溶液浓度
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 M 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C 正确;通
入空气后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D 错误。
17.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的功能不同,因此二者的蛋白质分子不同,A 项
错误;核膜的外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直接相联,B 项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
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C 项正确;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流
动的,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D 项正确。
18.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
B.②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CO2、H2O 通过细胞的方式相同
D.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D
【解析】①是三蛋白质,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A 项正确;②是磷脂双
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B 项正确;CO2、H2O 通过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
扩散,C 项正确;①和②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项错误。
1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
蛋白
D.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答案】C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中有许多都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如
氨基酸、葡萄糖等,A 错误;大分子有机物要进出细胞,一般是胞吞或胞吐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的转运但要消耗能量,B 错误;主动运输的发生既要消耗
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一般是在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时进行,C 正确;葡萄
糖分子进入不同细胞其方式不同,如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则
是主动运输,D 错误。
20.下图为神经细胞膜内外 Na+和 K+的相对浓度。神经细胞表面存在离子泵和
离子通道两种蛋白质,其中离子泵能将 Na+泵出细胞,K+泵入细胞,而离子通道则
可介导细胞吸收 Na+和排出 K+,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答案】B
【解析】由于离子泵介导运输的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是主动运输;而离子
通道介导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为协助扩散。故选 B。
21.对玉米种子的实验处理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该实验结果说明:
实验处理
将玉米种子浸泡 15h,从中央切
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将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切
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体细胞着色浅 胚体细胞着色深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红墨水容易进出玉米细胞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D
【解析】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
有活性”,因变量为“胚体细胞的着色程度”。由实验结果可知,活细胞的胚细胞着
色非常浅,说明活细胞中红墨水不易通过质膜进入细胞,由此证明:活细胞质膜具
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选择性。故选:D。
2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载体的不一定是协助扩散
B.消耗 ATP 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CO2 通过肌细胞膜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D.胞吐或胞吞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需要载体的可能是主动运输,A 正确;消耗 ATP 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胞吞或胞吐,B 错误;CO2 通过肌细胞膜是自由扩散,与氧气浓度大小无关,C 正
确;胞吐或胞吞涉及细胞膜分子的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正确。
23.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可不同程度的镶嵌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B.胰岛素被分泌的胰岛 B 细胞外的过程中存在磷脂的流动现象
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比较发达
D.细胞膜两侧各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被动运输来实现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分子有的部分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是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A 正确。胰岛素分泌是胞吐过
程,存在磷脂的流动现象,B 正确。合成固醇类激素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所以能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比较发达,C 正确。细胞膜两侧各物质的浓度差
的维持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D 错误。
24.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丁、戊对应的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D.抗体释放方式均与图戊代表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均是自由扩散,A 正确;方
式丁中,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而葡
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是主动运输,二者均可用图丁表
示,B 正确;丁可代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 错误;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D 正确。选 C。
25.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
A.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B.白细胞吞噬病菌
C.神经细胞排出 Na+离子
D.尿素从肝细胞进入血浆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物质运输速度随运输物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到一定
程度后不再增大说明不可能是自由扩散;物质运输速度而与氧气浓度无关,即是与
能量供应无关,说明运输该物质是协助扩散。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
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的能量,所以与氧浓度无关,但与葡萄糖浓度有关;
其运输速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葡萄糖载体达到饱
和,其运输速度不再增大,A 正确;白细胞吞噬病菌的方式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
量,与氧气浓度有关,B 错误;神经细胞排出 Na+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
消耗的能量来自有氧呼吸,与氧浓度有关,C 错误;尿素从肝细胞进入血浆属于自
由扩散,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甲、乙两个研究性兴趣
小组分别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图 1、图 2 是兴趣小组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图 2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质壁分离指
的是细胞壁和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____。
(2)甲组将伊红(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蔗
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____填图中数字),这体现了
细胞膜的____功能。
(3)为了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通常选择洋葱鳞片叶外
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原因是____。
(4)乙组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做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尿素溶液置换成清
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细胞先因___作用失水
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____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
原。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__。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 分) 原生质层 细胞质
(2)1 控制物质进出 (3)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
(4)渗透 尿素 自由扩散
【解析】(1)植物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在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要大于细
胞液浓度。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
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甲组将伊红(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
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 1,因为
此时液泡中是无色的,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是红色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
物质进出的功能,即不能让伊红进入到细胞内。(3)通常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细胞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材料,是因为其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
观察。(4)乙组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做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尿素溶液置换成
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细胞先因渗透作用失
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尿素分子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
自动复原。在此过程中,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尿素进入细胞也是自由
扩散,所以是自由扩散。
27.(10 分)科学家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经过了漫长探索,下图为细胞膜
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性。
(2)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为了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所选的实验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1)
(1)一定的流动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
的(2 分) 选择透过
(2)D 磷脂双分子层
(3)M M 侧有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2 分)
【解析】(1)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
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构成细胞膜基本
支架的结构是 D 即磷脂双分子层。(3)因为糖蛋白只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 M
是细胞膜的外侧。(4)为了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所选的实验材料为哺乳
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
28.(10 分)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
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供
应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说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 性。
(2)番茄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
(3)水稻培养液里的 Mg2+和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
。
(4)根据图 2 可以判断,番茄细胞对 Ca2+的吸收方式是 。在 A 点时,
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 的限制,在 BC 段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
受 的限制。
(5)简述如何用实验证明 Mg 是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元素 。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选择
(2)Ca2+ SiO2−3
(3)植物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2 分)
(4)主动运输 能量供应(细胞呼吸) 载体数量
(5)取生长状况相近的水稻幼苗随机分成等量两组,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缺
少 Mg 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生长状况是否有差异(2 分)
【解析】(1)由题图可以看出,在实验结束时,番茄和水稻培养液中各种养
分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不同,说明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都具有
选择性。(2)由图 1 可知,番茄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Ca2+,水稻需求量最大
的离子是 SiO2−3 ,原因是它们的细胞膜上各自具有不同的载体。(3)植物吸收水分
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因此水稻培养液里的 Mg2+和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
(4)根据图 2 可以判断,番茄细胞对 Ca2+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在 A 点时,离
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细胞呼吸)的限制,在 BC 段吸收速率没有明
显增加,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5)用实验证明 Mg 是水稻的必需元素的方
法:取生长状况相近的水稻幼苗随机分成等量两组,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缺少 Mg
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生长状况是否有差异。
29.(10 分)图甲、乙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
各结构;丙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b、c、d 和 C 表示各种物质,A、B、
D 表示细胞膜的成分或结构。请据图回答:
(1)某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未在甲、乙两图中标出,该细胞器为
________;不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
(2)图中动植物都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
(3)若甲图中 D 表示某种蛋白质,则与其合成、加工、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
器依次是____(填序号)。该物质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
具有______的功能。
(4)若丙图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图
中______(填字母)。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则图丙中________(填字母)物质的
运输将受阻。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溶酶体 ③⑤
(2)⑨
(3)⑤⑥⑨(2 分) 胞吐 控制物质的进出
(4)C a、d(2 分)
【解析】(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图示甲乙细胞中都没有体现溶酶体;
图中③中心体和⑤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2)⑨是高尔基体,在
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3)
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因此是⑤核糖体、⑥内质网、
⑨高尔基体;分泌蛋白最终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膜外,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
质进出细胞的功能。(4)癌细胞的细胞膜上 D 糖蛋白的含量减少,导致细胞间的
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会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导
致主动运输(a、d)不能进行。
30.(10 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
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 A
为 1mol/L 的葡萄糖溶液,B 为蒸馏水,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如果要利
用图乙细胞制备细胞膜,则应将图乙细胞放入_________中,使其吸水涨破。该操
作的原理是利用细胞的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
液面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
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
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
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
能通过,则 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原生质层(2 分)
(2)载体蛋白 清水或低浓度溶液 渗透作用
(3)高于(2 分) 等于
(4)协助扩散(2 分)
【解析】(1)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从图乙可
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
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是用低浓度溶液
或清水(蒸馏水)处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然后通过过滤
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该操作的原理是利用细胞的渗透作用。(3)如果用图甲所
示人工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丙中 A 为 1mol/L 的葡萄
糖溶液,B 蒸馏水,A 侧的葡萄糖不能穿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由 B 侧
到 A 侧,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
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即载体蛋白,有助于葡萄糖跨膜,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
则葡萄糖和水分子都可以通过半透膜,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
面。(4)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
一侧,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则 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缬氨霉素的化学本
质是蛋白质,由于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故其他离子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