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50 K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解析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紧密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叶肉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存在着与ATP合成相关的酶 B.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分泌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器分开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D. 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的存在是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ATP、[H]和O2都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ATP、[H]和O2,所以在类囊体薄膜存在与O2有关的酶,A正确;‎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分泌都需要通过囊泡进行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 D、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需要受体存在,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交流,不依赖特异性受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器和生物膜的相关知识,识记生物膜的功能,D选项中脂质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 ‎2.催产素和加压素是哺乳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激素,两者结构简式如图,各氨基酸残基用3个字母的缩写表示(如Cys表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激素结构中的环是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B. 两种激素的分泌细胞具有较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细胞中蛋白质结合Fe3+ 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 D.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图中催产素和加压素含有的氨基酸都是9个,且都有2个Cys,所以各有氨基酸8种;‎ ‎2、两个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有9个,其中8个是肽建,1个是二硫键。‎ ‎【详解】A、两种激素都是由9个氨基酸构成的九肽类化合物,A错误;‎ B、催产素和加压素属于多肽类激素,也是分泌蛋白,所以有较为发达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正确;‎ C、血红蛋白含Fe2+,而不是Fe3+,C错误;‎ D、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结构简式的分析,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的相关知识,识记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和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3.2019年流行的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导致的。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链状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SFV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ASFV增殖时需宿主细胞提供核糖体、原料、能量和酶 C. ASFV的DNA分子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就组成一个密码子 D. ASFV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2、病毒包括DNA病毒RNA病毒,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 ‎【详解】A、病毒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A错误;‎ B、病毒没有独立生活的能量,所以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核糖体、原料、能量和酶,B正确;‎ C、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碱基称为密码子,C错误;‎ D、猪瘟病毒是线状DNA分子,在分子中间的脱氧核糖连接2个磷酸基团,最末端有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病毒和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类型,明确DNA和RNA的区别,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相同,一昼夜测得玻璃小室内CO2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在CF段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B. B点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 植物在6~12时之间的光反应速率大于在12~l6时 D. 经过24小时新陈代谢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B段的转折点之前,呼吸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AB段的转折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BD段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而且大于呼吸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DE段,由于温度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FG段,光线减弱,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 ‎【详解】A、CF段CO2浓度下降,所以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A错误;‎ B、AB段整个植株CO2浓度增加,说明只有呼吸作用或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BD段CO2浓度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但针对叶肉细胞来说,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错误;‎ C、植物在6~12时之间CO2的下降速率大于12~l6时,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更强,因此光反应更强,C正确;‎ D、经过24h后,G点的CO2浓度比A点低,说明更多的CO2被植物固定了,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识别图中曲线各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B选项中区分整个植物和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刺激传出神经,手臂产生回缩动作的过程属于反射 B. 传出神经可产生兴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C. 刺激感受器,兴奋在传入神经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 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不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弧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并对刺激做出反应。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详解】A、完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刺激神经引起的动作反射弧结构不完整,不属于反射,A错误;‎ B、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所以能够体现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 C、刺激感受器,兴奋只能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向效应器单向传递,所以在传入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C错误。‎ D、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抗病和易感病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基因均完全显性。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均为高秆抗病,F1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是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73:2:2:23。分析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各自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F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四种,比例接近1:1:1:1‎ D. F2出现新的性状组合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 ‎【详解】A、高秆:矮秆=(73+2):(2+23)=3:1,同理抗病:易感病=3:1,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73:2:2:23,不符合9:3:3:1,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由于这两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产生的配子也不符合1:1:1:1,C错误;‎ D、根据分析子代出现的高秆易感病和矮秆抗病最可能的原因是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思路依然是按照一对性状的分析,然后进行多对性状分析。‎ 三、非选择题 ‎7.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 、O2及H2O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Ⅰ阶段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种子萌发过程中Ⅱ阶段,细胞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产物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Ⅲ阶段,由图可知,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水分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 (2). CO2 、酒精、水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 有氧呼吸 (5). 胚根长出后,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大量吸水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O2等于呼出CO2,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只释放CO2。‎ ‎【详解】(1)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 ‎(2)种子在第Ⅱ阶段,CO2的释放量大于了O2的吸收量,所以此时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的场所都在线粒体,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3)Ⅲ阶段植物大量吸收O2,CO2的释放量基本恒定,说明此时以有氧呼吸为主,此时植物胚根长成,有成熟的根尖细胞可以进行渗透作用吸水。‎ ‎【点睛】本题以种子的萌发为背景,考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植物吸水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识记水的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并结合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关结构的变化进行解答。‎ ‎8.如图所示为中心法则及其拓展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证明了上图中心法则的过程有_______(用序号表示),其中过程③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2)提取一个人体的未成熟的红细胞的全部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再提取同一个人体的胰岛A细胞中的全部mRNA与L配对,能互补的胰岛A细胞的mRNA含有编码_____________(选择对应的编号填写:①胰高血糖素的mRNA;②核糖体蛋白的mRNA;③血红蛋白的mRNA;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酶的mRNA)。‎ ‎(3)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在如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 (1). ①②⑤ (2). 不能 (3). ②④ (4). GUG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中心法则,其中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②表示转录,③是逆转录,④表示RNA的自我复制,⑤表示翻译。‎ ‎【详解】(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与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的,所以证明了图中的①②⑤过程;过程③是逆转录的过程,病毒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该过程只能发生在宿主细胞中,不能发生在病毒体内。‎ ‎(2)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以人体的未成熟的红细胞表达的全部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中含有核糖体蛋白的基因片段、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酶的基因片段、血红蛋白基因片段;‎ 而在胰岛A细胞表达的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酶的基因,胰高血糖素基因,所以能够提取到的mRNA有核糖体蛋白的mRN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酶的mRNA、胰高血糖素的mRNA,比较二者表达相同的基因有核糖体蛋白的基因、氧呼吸第一阶段酶的基因片段,所以这二者可以互补。‎ 故选②④。‎ ‎(3)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碱基,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G,则起始密码应该是从此密码子往前数若干个碱基,但一定是3的倍数,直至起始密码子,故起始密码子为GUG(即在2号位置)。‎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中心法则的应用,强化学生对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题中需要考虑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中不要被下划线的AUG迷惑。‎ ‎9.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A)对(a)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要设计一个杂交实验,通过子一代果蝇的表现型体现为伴性遗传方式,可能有的杂交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基因型表示)。‎ ‎(2)某实验室有一随机交配多代的果蝇种群,雌雄均有多只红眼和白眼性状,实验员将红眼果蝇挑出单独饲养在一个瓶中(Ⅰ号瓶),白眼果蝇挑出单独饲养在另一个瓶中(Ⅱ号瓶)。 ‎ ‎①用Ⅰ号瓶中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一代,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Ⅱ号瓶中的白眼果蝇随机交配一代,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白眼为隐性性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XaXa ×XAY XAXa×XAY (2). 能 (3).‎ ‎ 该种群随机交配,雌雄均有多只红眼与白眼性状,故红眼雌蝇有XAXA和XAXa两种基因型,红眼雄蝇有XAY,随机交配子代中白眼全为雄蝇,红眼既有雄蝇又有雌蝇 (4). 能 (5). 该种群随机交配,雌雄均有多只红眼与白眼性状,若白眼为显性则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自由交配一代会有性状分离现象,若白眼为隐性则全为纯合子,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解析】‎ ‎【分析】‎ 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实验设计 ‎(1)已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方法:隐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 ‎(2)未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正交和反交 ‎ 利用正交和反交法判断: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离(即与性别有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 ‎【详解】(1)要体现红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只需要通过杂交使子代的性状在雌雄中表现不一致即可,所以选择XaXa和XAY,子代雌性基因型全为XAXa(红眼),雄性XaY(白眼),或者XAXa和XAY,子代雌性基因型XAXA和XAXa,全为红眼,雄性XAY和XaY,既有红眼又有白眼。‎ ‎(2)①此种群为随机交配了多代的果蝇种群,故用Ⅰ号瓶中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若红眼为显性性状,则红眼雌蝇有纯合个体(XAXA)也有杂合个体(XAXa),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随机交配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即后代中出现白眼全为雄果蝇,红眼既有雌性也有雄性则可证明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否则子代中只有红眼性状;‎ ‎②用Ⅱ号瓶中的白眼果蝇随机交配,若白眼为显性则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相互杂交子代会有性状分离,若白眼为隐性则全为纯合子,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答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和检测个体性状显隐性关系的实验设计。‎ ‎10.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腺体1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2的分泌活动调节体温,腺体2代表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维持渗透压相对稳定,该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 ‎(4)上图可表示神经调节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在①-⑥数字中选填)。‎ ‎【答案】 (1). 胰岛素 (2). 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 甲状腺、肾上腺 (4). 神经-体液 (5).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6). 下丘脑 (7). ①⑥‎ ‎【解析】‎ ‎【分析】‎ 图中腺体1调节血糖,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所以腺体1是胰岛,腺体2是甲状腺,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靶细胞c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激素a是抗利尿激素。‎ ‎【详解】(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 ‎(2))受到寒冷刺激时,腺体2是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产热。‎ ‎(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通过传入神经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降低渗透压,这是神经—体液调节,水盐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4)本题的神经调节是下丘脑通过神经直接控制相应的腺体,是①⑥。‎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识别图中各个数字字母代表的含义,结合调节的过程进行解答。‎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 ‎11.将葡萄球菌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乳浊环。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室培养和计数来检测某果汁中的葡萄球菌密度。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中所用的培养皿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灭菌。‎ ‎(2)若要检测果汁中的葡萄球菌密度,需先进行稀释操作,稀释操作中,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吸吹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稀释后的样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活菌计数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104倍的稀释样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三个平板上葡萄球菌菌落数分别是210、200、220。如果需要据此计算出果汁中葡萄球菌的密度,还需要知道的一个重要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4)配制分离葡萄球菌的培养基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卵黄液,卵黄液能给微生物提供________、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从功能角度对培养基进行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 ;已知葡萄球菌耐受高浓度NaCl,为筛选出葡萄球菌,在配制培养基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2). 可以 (3). 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合 (4).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5). 接种时所用样液的体积 (6). 碳源和氮源 (7). 鉴别培养基 (8). 加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2、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选择培养基:①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的“嗜好”,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使该微生物大量增殖。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氮源,如纤维素可用来富集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尿素可用来富集尿素分解微生物。‎ ‎②‎ 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制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质,经培养后,由于原来占优势的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趁机大量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筛选酵母菌和霉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两类微生物的生长,而酵母菌和霉菌正常生长增殖。‎ ‎【详解】(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步骤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培养皿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法,所以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灭菌。‎ ‎(2)进行系列稀释操作时,用移液管吸取相应的菌液注入试管后,还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稀释后的样液需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活菌计数的原理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计数菌落个数得到细菌个数。‎ ‎(3)每克样品中菌株数=(C÷V)×M,现已知的数据有稀释倍数(104倍)和菌落数目(210+200+220)÷3,所以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接种时所用样液的体积。‎ ‎(4)配制分离葡萄球菌的培养基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卵黄液,卵黄液除了能给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外,还具有的作用是鉴别葡萄球菌,因为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所以是鉴别培养基。‎ 在配制培养基时若加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就更容易筛选出葡萄球菌来,最可能的原因是葡萄球菌更耐受高浓度NaCl溶液。‎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识记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步骤和培养基制作的步骤,掌握微生物计数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