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 11 种群数量的变化
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 20 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 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
空间无限),T h 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A.m·2T B.m·220
C.m·2
T
20 D.m·23T
解析: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
型增长。由于该细菌每 20 min 繁殖一代,则 T h 后,繁殖 3T 代,故 T
h 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为 Nt=N0·2t=m·23T。
答案:D
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
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解析: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
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
群生物为食物的捕食者的数量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
低,死亡率升高,从而使这个物种数量的自然增长率下降,该种群数
量将停止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可见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答案:B
3.(2018 年高考·浙江卷)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
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 年的跟踪调查,计算
其 L 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关于这 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第 1 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 2 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 4 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解析: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第一年末
甲种群的 L=1.5,乙种群的 L 值稍大于 1.0,两种群具体增加的个体
数量无法得知,故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 正确;由于甲乙
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第二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
甲,B 正确;第 3 年末乙种群的 L=1.0,且在接下来的第 3~4 年内 L
值小于 1.0,即种群数量在减少,故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C 正确;这 4 年中甲种群的 L 值均为 1.5,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都较前
一年多,D 错误。
答案:D
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
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
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解析:在该实验中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也
需要灭菌;培养酵母菌时,需要提供氧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繁
殖个体;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
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实验误差;培养后期酵母菌
数量较多且难以数清,需要稀释一定的倍数,然后计数。
答案:D
5.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
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B 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 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引入暴猎蝽后,由于暴猎蝽侵占桑毛虫的
生存空间,导致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A 项正确;B 点时,
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所以其增长速率最大,B 项正确;桑毛虫
与暴猎蝽之间是捕食关系,C 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桑
毛虫数量少,因此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C 项正确,D 项错
误。
答案:D
6.如图所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
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第 1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 2 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
C.第 3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 K 值
D.第 4 阶段种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
解析:据图分析,第 1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故 A 正确;第 2
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在 K/2 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 B 正确;
第 3 阶段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接近 K 值,故 C 错误;第 4 阶段种
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处于动态平衡,故 D 正确。
答案:C
7.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在第 10 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 200 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
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100 只 B.200 只
C.300 只 D.400 只
解析: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第 10 年增长速率最高,种群数
量表示K
2
,数量为 200 只,则 K 值应为 400 只。
答案:D
8.下面是调査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
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这 30 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 15 年
B.第 20~30 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C.该种群在这 30 年间的增长符合“S”增长模型
D.第 20 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解析:10 年到 20 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在这 30 年
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 20 年,A 错误;在第 20~30 年间λ
=1,种群数量不变,B 错误;“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
后减少为 0,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与图中不符,C 错误;第
20 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不变,达到环境容纳量,D 正确。
答案:D
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呈“J”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种群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无最大值
D.种群“J”型增长的条件是理想条件或实验室条件
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
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
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
答案:B
1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 K/2 值
②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③1990 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
线近似于“J”型
④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时增长速率最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对农作物合理密植,其目的是获得最大的产量,而不是维
持农作物的持续更新,因此农作物的数量应大于 K/2,①错误;一个
物种引入新地区后,若适应新环境,受“新地区的资源和空间的限
制”,则可能会呈“S”型增长,若不适应新环境,则可能被淘汰,②错
误;1990 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说明对紫茎
泽兰而言,“侵入地”的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因此其增长曲线近
似于“J”型,③正确;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时的种群
增长速率最大,④正确。综上所述,A 项正确,B、C、D 三项均错误。
答案:A
11.如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 1~7 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
分析该种群( )
年份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第 4 年 第 5 年 第 6 年 第 7 年
增长
速率
0.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A.这 7 年中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 5 年时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该种鸟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 4 年时鸟数量的两倍
D.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鸟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
解析:从表中数据知,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符合“S”型曲线
的特征,A 错误;第 5 年时虽然增长速率减小但种群密度还是增加的,
鸟的年龄组成仍然为增长型,B 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第 4 年增长
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应为 K/2,第 4 年时该种鸟数量为该种鸟环境容纳
量的一半,C 正确;鸟类的活动范围广,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
量,D 错误。
答案:C
12.(2017 年高考·江苏卷)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
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斗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 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 “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解析: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少,种内斗争弱,由于起始数量少,
则生长缓慢,A 错误;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有限,转速 150 r/min
时,可预测种群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
B 正确;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应采取血细胞计数法,C 错误;酵母
菌的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 错误。
答案:B
1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某同学用显
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
数量的平均值为 13 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 0.1 mm,那么
10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A.5.2×104 B.3.25×105
C.5.2×103 D.3.25×104
解析:首先注意单位的换算,即 1 mL=1 000 mm3,已知 2 mm×2
mm×0.1 mm=0.4 mm3 体积内酵母菌数量为 13 个,则 10 mL 即 1×104
mm3 中酵母菌个数为1×104×13
0.4
=3.25×105 个。
答案:B
14.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 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
下,每年的增长率 0.2 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A.1.2n0 B.1.44n0
C.2.2n0 D.3.6n0
解析:由于是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为 Nt=n0λt,
由于λ=1+0.2=1.2,t=2,所以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 1.44n0。
答案:B
15.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
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
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
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
(3) 按 生 态 学 原 理 , 世 界 人 口 增 长 应 该 表 现 为 图 中 曲 线
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 亿,则全球人
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若出现 cd 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
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点后,增长速率为 0。
(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
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
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
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外来物种由于条件适宜往往呈“J”型曲线疯狂增长。自然情
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曲线增长,人口增长也不例外,其主要
原因是生存条件有限。在 K/2 值时,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所以
如果全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为 110 亿,则最适人口数量为 55 亿。当种
群数量达到 f 点后,出生率=死亡率,即增长速率为 0,而种群数量
达 e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于狩猎和海洋捕捞作业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灭鼠时若只是杀死一部分老鼠,鼠种群数量下降到 f 点以
下,但很快又恢复到 c 点。若降低环境容纳量(即 K 值),如清除垃圾、
储藏好食物,可有效地控制鼠害。
答案:(1)Ⅰ (2)Ⅱ (3)Ⅱ 55 亿 (4)f
(5)e e 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6)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
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
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 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在资源和空间充裕
的环境中 ,酵母菌数量呈 “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数量呈“S”型增长。
(2) 本 实 验 没 有 另 外 设 置 对 照 实 验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
要”)重复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
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有限的空间培养酵母菌一定时间后,由于营养物质的
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 不适宜等条件的制约,酵母菌从快速
“J”型增长转为“S”型增长。
(2)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而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
且每次计数也要重复三次,求得平均值。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增大稀释倍数后
再计数。
(4)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代谢废物、pH、溶解
氧等,可选取其中任一因素再进一步探究。
答案:(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增大菌种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4)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 pH 或溶解氧等)的
变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