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限时规范训练(二)
1.有关目的基因和基因文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可以从自然界中分离,也可以人工合成
B.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C.基因文库就是基因组文库
D.cDNA 文库只包含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答案 C
解析 目的基因可以从自然界中分离,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
取,A 项正确;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B 项正确;基
因文库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C 项错误;cDNA 文库只包
含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D 项正确。
2.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不完全相同
B.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
C.终止子的作用是终止翻译过程
D.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等
答案 C
解析 因为受体细胞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之分,且目的基因导
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不同,因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是不完全相
同的;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 DNA 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最终获
得所需要的蛋白质;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终
止密码子的作用是使翻译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
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
3.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相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导入植物细胞时均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B.转基因动物的获得多采用基因枪法
C.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通常需要使用钙离子处理
D.导入目的基因的动物受精卵在培养液中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答案 C
解析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显
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最为有效的方法,转基因动物
的获得多采用显微注射法;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通常需要使用钙
离子处理,使其成为易于吸收 DNA 分子的感受态细胞;导入目的基
因的动物受精卵在培养液中发育成早期胚胎,再经胚胎移植进入母体
子宫内,其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4.下列关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
了目的基因
B.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
C.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
质
D.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
的程度
答案 A
解析 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用显微镜观察不到,但可
以利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目的
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通过抗原—抗体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
翻译成蛋白质;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可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具有
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5.应用转基因技术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转基因产品,如利用大肠杆
菌生产人胰岛素。下列能说明人胰岛素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得以表达的
是( )
A.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
B.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 mRNA
C.在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中检测到人胰岛素
D.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出大肠杆菌
答案 C
解析 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只能说明胰岛素基
因导入成功,但不一定能成功表达合成胰岛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检
测到人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 mRNA,只能说明胰岛素基因转录成功,
但不一定能成功翻译合成胰岛素;人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
达的标志是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人的胰岛素,所以在大肠杆菌的代谢
产物中检测到人胰岛素,说明人胰岛素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得以表达;
若基因表达载体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则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大
肠杆菌能生存,说明目的基因可能导入受体细胞中,但不一定能合成
胰岛素。
6.下列过程中需要应用分子杂交技术的是( )
①用 DNA 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
③快速灵敏地检测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杂交育种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将某种致病基因的单链 DNA 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
作为探针,使探针与病人的 DNA 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则说明含
有该致病基因,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的
过程无需进行分子杂交;检测水中病毒的含量时,在该病毒核酸片段
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作为探针,若发现探针能与水中的
核酸产生杂交带,则表明水中含有该种病毒,可根据杂交带的多少,
确定病毒的含量;杂交育种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分子杂交。
7.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
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加入 DNA 聚合酶、四种核糖核苷酸
D.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PCR 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答案 C
解析 PCR 延伸过程中需要加入耐高温 DNA 聚合酶、四种脱氧核糖
核苷酸。
8.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
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
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基因;而 cDNA 文库中
含有生物的________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
再从中__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
_______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
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
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
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
植株的数量比为 3∶1 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_______(填
“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答案 (1)全部 部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筛选
(3)乙 表达产物 耐旱性
(4)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解析 (1)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而 cDNA 文库包含
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2)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
个基因有关,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首先应建立该植物的基
因组文库,然后再从中筛选出所需的耐旱基因。(3)从植物甲中获得
耐旱基因后,通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该耐旱基因导入植物乙的体
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若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
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如
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该耐旱基因已经翻译成相应的蛋白质。此后
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即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耐旱
性是否得到提高。(4)若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
耐旱和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 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得
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为杂合子,因此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
了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9.下列有关获取目的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B.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基因均可在物种间进行交流
C.利用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要耐热的解旋酶
D.如果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可以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
合成
答案 D
解析 基因工程的核心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 项错误;从 cDNA
文库中获取的基因可以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但从基因组文库中获
取的基因,只有部分可以进行物种间交流,B 项错误;利用 PCR 技
术获取目的基因时,DNA 在高温下变性解旋,无需耐热的解旋酶,
C 项错误;如果基因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可以通过 DNA 合成
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该基因,D 项正确。
10.下列所述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或表达的是
( )
A.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B.在含某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C.利用相应的 DNA 探针与受体细胞 DNA 分子进行杂交
D.提取受体细胞蛋白质,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答案 A
解析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的 DNA 上是否插入了
目的基因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 用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个体生物学水平上的检测: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
验。质粒上的特殊基因作为标记基因,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
细胞。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基因,因此无法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受体
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11.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 mRNA 反转录获得
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答案 C
解析 人肝细胞的胰岛素基因没有表达,所以无法通过人肝细胞
mRNA 反转录获得胰岛素基因,A 项错误。表达载体的复制是由复
制原点开始的;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
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胰岛素基因的表达从启动子开始,启动子
和复制原点是不同的序列;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起
作用,B、D 两项错误。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胰岛素基因
表达载体,可以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被导入质粒,从而将含有目的基
因的细胞筛选出来,C 项正确。
1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所需的逆转录酶可取自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的任一细胞
B.过程②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使用耐高温的解旋酶和引
物
C.过程③常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 DNA 分子的感
受态细胞
D.过程④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
细胞
答案 C
解析 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
酶,逆转录酶一般取自 RNA 病毒,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体内没有
逆转录酶,A 项错误;过程②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使用耐
高温的 DNA 聚合酶和引物,B 项错误;过程③常用 Ca2+处理大肠杆
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 DNA 分子的感受态细胞,C 项正确;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用于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
导入受体细胞常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D 项错误。
13.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 A 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
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合成法获得 A 的两条途径:一是以 A 的 mRNA 为模板,在
________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 DNA,然后在________作用
下合成双链 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的蛋白质的
________序列,推测出相应的 mRNA 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推测其 DNA 的________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利用 PCR 技术扩增 DNA 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
有________、________、4 种脱氧核苷酸和具有耐热性的 DNA 聚合
酶,扩增过程可以在 PCR 扩增仪中完成。
(3)由 A 和载体 B 拼接形成的 C 通常称为_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 Ca2+处理 D,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逆转录 DNA 聚合酶 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
(2)引物 模板(或目的基因或基因 A)
(3)基因表达载体
(4)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更容易吸收重组 DNA 分子
解析 (1)利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以 mRNA 为模板,在
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单链 DNA,然后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
合成双链 DNA 分子,从而获得所需基因。根据蛋白质合成目的基因
的过程:根据目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相应的 mRNA 序列,
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 DNA 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通过
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2)PCR 过程中需要耐热性 DNA 聚合酶、
原料(4 种脱氧核苷酸)、模板、引物等物质。(3)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
合,形成基因表达载体。(4)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需要先
用 Ca2+处理,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吸收重组 DNA 分子。
14.如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r 为氨苄青霉素抗性
基因),其中①~④是该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
细胞。请据图作答(题中四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末端不相同):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
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验中应该选用
____________分别对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 DNA 片段和质粒进行切
割,含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和质粒切割后产生的 DNA 片段分别有
________、________个。
(2)基因工程中核心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该步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为了使目的基因正常表达,其首端必须有启动子,它是________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若限制酶切出了平末端,要选择________(填“E·
coli DNA 连接酶”或“T4 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
(3) 图 中 将 鱼 抗 冻 蛋 白 基 因 导 入 番 茄 细 胞 的 方 法 一 般 为
____________。该方法用到的 Ti 质粒中含有____________,可以将
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中染色体的 DNA 上。
(4)检测番茄植株细胞中鱼抗冻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分子水平上
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PstⅠ、SmaⅠ 4 2
(2)① 使目的基因稳定存在并能遗传下去,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及
发挥作用 RNA 聚合酶 T4 DNA 连接酶
(3)农杆菌转化法 T-DNA(或可转移的 DNA)
(4)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如果目的基因和载体仅用一种限
制酶切割,获得的末端相同,可能会发生自连或目的基因反向接入载
体的现象。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发生任意连接,应选用两
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分析图中 4 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可知,应选用
PstⅠ和 SmaⅠ对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 DNA 片段、质粒进行切割。
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 DNA 片段被切割后产生 4 个 DNA 片段,质粒
被切割后产生 2 个 DNA 片段。(2)基因工程中核心步骤是①(基因表
达载体的构建),该步骤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稳定存在并能遗传下去,
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及发挥作用。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
的部位。若限制酶切出了平末端,应选择 T4 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
(3)图中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的方法一般为农杆菌转化
法。该方法用到的 Ti 质粒中含有 T-DNA(可转移的 DNA),可以将
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中染色体 DNA 上。(4)
检测番茄植株细胞中鱼抗冻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分子水平上常采
用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
15.苏云金芽孢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蛋白。图 1 表示 3
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图 2 是转 Bt 毒蛋白基因植物的重
组 DNA 形成过程示意图,图 3 是 Bt 毒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
生的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 2 中①用 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__
种 DNA 片段。过程②两片段通过________键相连。
(2)假设图 2 中质粒上限制酶 BamHⅠ的识别序列变成了另一种限制
酶 BclⅠ的识别序列,现用 BclⅠ和 HindⅢ切割质粒,则该图中①还
能选择 BamHⅠ和 HindⅢ进行切割,并获得所需重组质粒吗?并请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中假设成立,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________。
A.既能被 BamHⅠ切开,也能被 HindⅢ切开
B.能被 BamHⅠ切开,但不能被 HindⅢ切开
C.既不能被 BamHⅠ切开,也不能被 HindⅢ切开
D.能被 HindⅢ切开,但不能被 BamHⅠ切开
(4)图 3 中α链是________。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③时
的起始点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3 磷酸二酯
(2)能,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3)D
(4)mRNA 不完全相同 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会进行选择性表达
解析 (1)图 2 中①含有一个 BamHⅠ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一个 Hind
Ⅲ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所以用 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反应管
中有 3 种 DNA 片段;过程②两片段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2)据图分
析,由于 BamHⅠ和 BclⅠ切割 DNA 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故质
粒上原来限制酶 BamHⅠ的识别序列变为限制酶 BclⅠ的识别序列
后,用 BclⅠ和 HindⅢ切割质粒,用 BamHⅠ和 HindⅢ切割目的基
因,仍能获得重组质粒。(3)质粒和目的基因都被 HindⅢ切割,形成
相同的黏性末端,这两个黏性末端连接后还能被 HindⅢ切割;质粒
被 Bcl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 ,而目的基因被 BamH
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 ,则形成的重组 DNA 片段是
,不能被 BamHⅠ切割,也不能被 BclⅠ切割。(4)从
图 3 可知,α链是以 DNA 一条链作为模板进行转录形成的 mRNA;
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在转录时起始点不完全相同,原因是基因
的选择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