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3.50 KB
  • 2021-09-28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阶段测试(二)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阶段测试(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 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90%。上清液带 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经过培养、搅拌、离心,上 清液中含有质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沉淀物中含被侵染的大肠杆 菌,A 项错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 现在沉淀物中,B 项错误;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 染大肠杆菌时注入自身的 DNA,子代噬菌体的 DNA 会含 32P,上 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 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 项正确、D 项错误。 答案:C 2.现有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 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 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 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选用 35S、32P 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 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 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 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 的类型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 类型是 DNA 还是 RN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 DNA 和 RNA 特有的 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胸腺嘧啶和尿嘧啶,A 错误; 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因此先将甲、乙 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 养基中,B 正确;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 的培养液中,C 正确;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 性,以确定病毒的核酸类型,D 正确。 答案:A 3.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 不能证明( ) A.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DNA 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D.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 DNA 是遗 传物质。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 DNA,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但两实验均不能得出此结论。 答案:D 4.在艾弗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 DNA 酶处理 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 养基上仅有 R 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补充 R 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B.与“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步骤形成 对照 C.证明 R 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 S 型活细菌的 DNA D.可以直接证明 S 型菌的 DNA 不是促进 R 型菌转化为 S 型 菌的因素 解析:艾弗里设置“用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 R 型菌混合培养”这一步骤的作用是与“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步骤形成对照。 答案:B 5.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 双球菌先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 鼠体内。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 e、f 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B.f 组可以分离出 S 型和 R 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C.该实验可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b、c、f 三组中的细菌可导致小鼠死亡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组中是加热杀死的 S 型细 菌,其失去了感染能力,不能使小鼠死亡;b 组中是 S 型细菌,能 使小鼠死亡;c 组中是 S 型细菌+R 型细菌的 DNA,能使小鼠死 亡;d 组中是 R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e 组中是 R 型细菌+S 型细菌的蛋白质,R 型细菌不能转化成 S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 亡;f 组中是 R 型细菌+S 型细菌的 DNA,部分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即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 b、c 和 f 组,D 正确。e 组没有出现 S 型细菌,f 组出现 S 型细菌,所以通过 e、f 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A 正确。将加热 杀死的 S 型细菌的 DNA 与 R 型细菌混合,S 型细菌的 DNA 能使 部分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所以 f 组可以分离出 S 型和 R 型 两种肺炎双球菌,B 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C 错误。 答案:C 6.下面是 4 位同学拼制的 DNA 分子的局部平面结构模型, 正确的是( ) 解析:圆圈表示磷酸基团,五边形表示五碳糖,长方形表示 碱基,由于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 内侧,故 A、B 错误;两个磷酸连接五碳糖的部位不同,故 D 错 误、C 正确。 答案:C 7.有一对靠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 1 个 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3 个磷酸、3 个脱氧核糖和 1 个胸腺嘧啶 B.2 个磷酸、2 个脱氧核糖和 1 个胞嘧啶 C.2 个磷酸、2 个脱氧核糖和 1 个胸腺嘧啶 D.2 个磷酸、2 个脱氧核糖和 1 个尿嘧啶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两个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如图: A 与 T 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除 1 个腺嘌呤外,还有 1 个胸 腺嘧啶(T)、2 个磷酸、2 个脱氧核糖。 答案:C 8.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 DNA 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 A.碱基序列 B.碱基数目 C.碱基种类 D.(A+T)/(G+C)的值 解析:所有 DNA 分子均是由 A、T、G、C 4 种脱氧核苷酸组 成的,各脱氧核苷酸链间的区别就在于碱基数目和排列次序的不 同,不同 DNA 分子中(A+T)/(G+C)的值一般不同。但不同 DNA 分子所包含的碱基种类最可能相同。 答案:C 9.在制作 DNA 分子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 4 种碱基塑料片 共 30 个,其中 6 个 C、10 个 G、6 个 A、8 个 T,脱氧核糖和磷 酸之间的连接物 18 个,脱氧核糖塑料片、磷酸塑料片、代表氢键 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等材料均充足,则( ) A.能制作出含 30 个脱氧核苷酸的 DNA 分子片段 B.所制作的 DNA 分子片段最多含 12 个碱基对 C.能制作出 415 种不同的 DNA 分子模型 D.能制作出一个含 5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解析:在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设制作的 DNA 分子片段含有 n 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 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 2n-1,制作的 DNA 分子 片段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2,已知 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 18 个,则 n≤5,又 4 种碱基数目 均大于 5,其他材料充足,所以题干提供的材料最多能制作出一个 含 5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B 错误、D 正确。含 5 个碱基对 的 DNA 分子片段,含 10 个脱氧核苷酸,最多能制作出 45 种不同 的 DNA 分子模型,A、C 错误。 答案:D 10.在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 2 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 3 个氢键。现有四种 DNA 样品, 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比含量判断最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 环境中)的是( ) A.含胸腺嘧啶 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 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 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 15%的样品 解析: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 和 T 之间可以形成 2 个氢 键,C 和 G 之间可以形成 3 个氢键,由于 DNA 分子所含氢键越多, 结构越稳定,因此 G 和 C 含量多的生物,其稳定性大于 G 和 C 含 量少的生物。 答案:B 11.某 DNA 分子含 m 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 A 个。下列有 关此 DNA 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 2(m-A)个 C.在第 n 次复制时,需要 2n-1(m-A)个 D.在 n 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 2n(m-A)个 解析:DNA 连续复制 n 次,产生的子代 DNA 分子有 2n 个, 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有 2n+1 条;第 n 次复制是指 DNA 复制了(n- 1)次,已产生的子代 DNA 分子继续进行第 n 次复制,两种复制情 况下所需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不同的。在计算 DNA 分子在第 n 次复制过程中所需含某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时,要先计算出 n 次复制时所需要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再减去(n-1)次复制过程中 所需要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该 DNA 分子含胞嘧啶的数目为(m -A),第 n 次复制时,需要 2n-1(m-A)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 n 次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n-1)(m-A)。 答案:D 12.真核细胞中 DNA 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 DNA 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 DNA 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 D.DNA 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DNA 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但氢 键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催化,C 错误。 答案:C 13.DNA 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 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的氢键 C.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D.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 解析: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答案:B 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在 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 磷酸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个 DNA 分子 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1 个或 2 个 DNA 分子 解析:在 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 个磷酸和一个碱基,A 错误。 答案:A 1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据所学知识结 合图形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和 复制 B.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a 和 d,b 和 c C.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位于 f 链上 D.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 1 链的 B 端开始的 解析:甲图表示 DNA 分子复制过程,乙图表示转录过程,丙 图表示翻译过程,A 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甲图中 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a 和 c、b 和 d,B 错误。起始密码 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 mRNA 上,乙图中 f 链表示 mRNA,C 正确。 由于多肽链 n 比 m 长,所以翻译是从分子 1 链的 A 端开始的,D 错误。 答案:C 16.转运 RNA 是具有携带并转运氨基酸功能的小分子核糖核 酸。其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运 RNA 携带并转运氨基酸时,氨基酸与五碳糖相连接 B.反密码子应从连接氨基酸的一端读取 C.转运 RNA 不含有氢键 D.一个核糖体有两个转运 RNA 位点 解析:转运 RNA 携带并转运氨基酸时,氨基酸与五碳糖相连 接,A 正确;反密码子应从连接氨基酸的一端读取,即从 3′端读 取,B 正确;转运 RNA 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因此含有氢键,C 错 误;一个核糖体有两个转运 RNA 位点,D 正确。 答案:C 17.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翻译过程,方向是从 b 到 a B.每种氨基酸均可由不止一种 tRNA 来转运 C.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细胞中进行 D.一条 mRNA 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 一条多肽链,提高了翻译的速率 解析:由图可知,③是翻译过程,随着翻译的进行,肽链由 短到长,所以方向是从 a 到 b,A 错误;大多数氨基酸有多个密码 子,可由不止一种 tRNA 来转运,但甲硫氨酸、色氨酸只有一种 密码子,只由一种 tRNA 来转运,B 错误;图中①为 DNA 的复制, ②为转录,③为翻译,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细胞中进行, C 正确;一条 mRNA 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能够同时合成多条多 肽链,提高了翻译的速率,D 错误。 答案:C 18.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 176 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合成该多肽的 tRNA 最多有 61 种 B.与该多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至少有 20 种 D.该多肽的模板 m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 64 种 解析:mRNA 中密码子数决定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肽链中 含有 176 个氨基酸,因此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数为 176 个,64 种 密码子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 种,所以该多肽的模板 m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 61 种;由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 碱基互补配对,故参与合成该多肽的 tRNA 最多有 61 种;参与合 成该多肽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最多 有 20 种。 答案:A 19.经过对某生物体内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 内的核酸中,嘌呤占 58%,嘧啶占 42%,由此可以判断( )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 DNA B.该生物一定不含 DNA 而只含 RNA C.若此生物只含 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 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解析:因该生物体内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等,故可能只 含有 RNA,或同时含有 DNA 和 RNA,或只含单链的 DNA。 答案:C 20.一个用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有 1 200 个碱基对,其中腺 嘌呤 700 个。该 DNA 分子在不含 15N 的溶液中复制 2 次,则( ) A.复制完成后,含 15N 的腺嘌呤共有 1 400 个 B.复制完成后,不含 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与含 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 3:1 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 500 个 D.复制完成后,含 15N 的 DNA 分子的两条链都含 15N 解析:该 DNA 分子有 1 200 个碱基对,腺嘌呤 700 个,由于 在不含 15N 的溶液中复制,所以复制完成后含 15N 的腺嘌呤仍是 700 个,A 错误;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完成后, 不含 15N 的 DNA 分子有 2 个,含 15N 的 DNA 分子也有 2 个,故 其数量之比为 1:1,B 错误;在该 DNA 分子中有胞嘧啶(2 400- 700×2)/2=500(个),复制 2 次共需要胞嘧啶 500×3=1 500(个), C 正确;含 15N 的 DNA 分子只有 1 条链被 15N 标记,D 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1.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该实 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格里菲思实验中 S 型肺炎双球菌体内的 “转化因子”是___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 DNA 是噬菌体的 遗传物质。实验包括 4 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 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 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 物”)中。 (5)噬菌体的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含亲代噬菌体 DNA 链的 子代噬菌体占总数的________。 解析:(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成 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 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2)上述实验证明了 格里菲思实验中 S 型肺炎双球菌体内的“转化因子”是 DNA。(3) 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进一步证明 DNA 是噬菌 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 4 个步骤,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 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④ 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4)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 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标记的是 DNA,DNA 进入细菌内,所以离 心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5)噬菌体的 DNA 连续复 制 n 次后,得到 2n 个 DNA,其中含亲代噬菌体 DNA 链的有 2 个, 所以含亲代噬菌体 DNA 链的子代噬菌体占总数的 1 2n-1 。 答案:(1)分离并提纯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DNA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②①④③ (4)沉淀物 (5) 1 2n-1 22.下图中甲 DNA 分子有 a 和 d 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 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看出 DNA 复制方式是________。 (2)图甲中,A 和 B 均是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 其中 B 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 链,则 A 是________酶,B 是________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 (4)图乙中,7 是________。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 交替连接而成;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 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原则。 (5)具有 N 个碱基对的一个 DNA 分子片段中,含有 m 个腺瞟 呤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完成 n 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 啶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完成第 n 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 嘧啶脱氧核苷酸。 A.(2n-1)(N-m) B.2n-1(N-m) C.2n-1 N 2-m D.(2n-1) N 2-m 解析:(1)(2)图甲表示 DNA 分子复制过程,A 的作用是使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 DNA,因此 A 是解旋酶;B 能 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因此 B 是 DNA 聚合酶, 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子代 DNA 分子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新 合成的子链,因此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3)绿色植 物的叶肉细胞中 DNA 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进 行 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图乙中, 7 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NA 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 替排列形成 DNA 分子的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 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5)已知 DNA 分子片段中有 N 个碱基对、m 个腺嘌呤脱氧 核苷酸,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N-m,完成 n 次复制需要 (2n-1)(N-m)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完成第 n 次复制需要 2n-1(N-m)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1)半保留复制 (2)解旋 DNA 聚合 (3)细胞核、线 粒体、叶绿体 (4)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磷酸与脱氧核糖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5)A B 23.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 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转录和翻译的过 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 及________中。 (2)生物学中,经常使用 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 苷 ) 研 究 甲 过 程 的 物 质 合 成 情 况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录时,与 DNA 中起点结合的酶是________。一个细胞周 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而细胞核中的甲过程在每 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__次。 (4)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来识 别 mRNA 上的碱基,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点上。AUG 是甲硫氨 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 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________和________加 工、修饰的结果。 解析:(1)图甲是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 DNA 复制的过 程。DNA 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故在叶绿体和线粒 体中也可发生 DNA 复制和转录。(2)3H-TdR 是 DNA 合成的原料 之一,故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 DNA 合成情况。(3)转录的 产物是 RNA,故与 DNA 中起点结合的酶是 RNA 聚合酶;一个细 胞周期中,核 DNA 只复制一次,而基因可进行多次表达。(4)反密 码子存在于 tRNA 上;AUG 是起始密码,新合成的多肽链首端应 是甲硫氨酸,但新生肽链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形成 的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可能不是甲硫氨酸。 答案:(1)DNA 复制 线粒体 叶绿体 (2)3H-TdR 是 DNA 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 DNA 合成情况 (3)RNA 聚合酶 一 (4)tRNA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4.光敏色素在调节植物叶绿体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如 图为光敏色素调节相关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①~ ④代表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活性调节蛋白的作用是促进 rbcS 基因和 cab 基因的 ________(填“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据图分析,rbcS 基因是通过________来控制植物的性状的,此外,基因还可以通 过________来控制植物的性状。 (2)图中需要以氨基酸作为原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过程,过 程②中一个 mRNA 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叶绿体的发育受________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一般来说,叶绿体中的基因是通过________(填“父本”“母本” 或“父本和母本”)遗传给后代的。 解析:图中①~④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核基因的转录、 翻译以及叶绿体基因的转录、翻译。(1)分析图中活性调节蛋白的 作用可知,它能促进核内 rbcS 基因和 cab 基因的转录过程。据图 分析,由 rbcS 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参与组装 Rubisco 全酶,因 此它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植物的性状的,基因还可以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植物的性状。(2)图中②和④为翻译 过程,需要以氨基酸作为原料。一个 mRNA 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 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进 而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3)由图可知,叶绿体的发育受细胞核 和细胞质(叶绿体)中遗传物质的控制;一般来说,叶绿体中的基因 是通过母本遗传给后代的。 答案:(1)转录 控制酶的合成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2)②和 ④ 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3)细胞核和细胞质(或细胞核和叶 绿体) 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