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50 K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作业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2020·烟台模拟)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是人脑的高级功能 B.缺氧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C.某些神经递质能调节某些腺体的分泌活动 D.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解析】选A。人脑的高级功能包括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是人脑的低级功能,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细胞中能量的产生,B正确;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C正确;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2.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 D.图中表示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 ‎【解析】选B。图示反射弧的结构中,③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④①分别为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④③②①;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兴奋仍能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感觉,A、D项正确;由图可知,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C项正确;图中a、d都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轴突相连,可以接收到从神经元传出的信号;而c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细胞体相连,不能接收到从该神经元传出的信号,因为信号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项错误。‎ ‎3.(2020·唐山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结合后结构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变化反映给味觉细胞并传递至大脑皮层即可产生味觉。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A.味觉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B.味觉产生过程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口腔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决定了味觉受体蛋白的合成 D.神经递质和激素一样只在细胞外起作用 ‎【解析】选B。食物刺激了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使其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味觉,由于此过程只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参与,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味觉形成过程中兴奋经过了由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的过程,经过了突触,因此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B正确;人体各细胞均有味觉受体蛋白基因,而不是口腔细胞特有的,C错误;激素既可以在细胞外又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D错误。‎ ‎4.(2020·曲靖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 B.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D.一般来说,体内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解析】选D。兴奋的产生需要外界刺激即可,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往往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B错误。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都是从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C错误。体内的低级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 ‎5.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D.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解析】选C。在a点左侧刺激,兴奋先传到a点,a点的膜外电位变为负,a点与b点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2所示;当兴奋传到a点和b点之间时,a点与b点不形成局部电流,如图4所示;当兴奋传到b点时,b点膜外电位为负,a点与b点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3所示;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A正确;在b点右侧刺激,与在a点左侧刺激看到的现象相反,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B正确;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 兴奋先传到a点,后传到b点,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C错误;在a、b两点中央刺激,兴奋同时传到a点和b点,指针不发生偏转,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D正确。‎ ‎6.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解析】选C。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而5-羟色胺是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Na+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A、B错误;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C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奋性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7.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贮存在____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__;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__________,以此造成毒品依赖。 ‎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______,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_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__________________,“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 ‎【解析】(1)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赖。‎ ‎(3)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l-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从而抑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使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如果长期过量使用吗啡,该神经元的兴奋性会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结果造成多巴胺释放增加。‎ 答案:(1)突触小泡 受体 (2)增加 减弱 ‎(3)受到抑制 减少 多巴胺释放增加 ‎【知识总结】正常与异常情况下神经递质的变化 ‎(1)正常情况分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异常情况分析:‎ ‎①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 ‎ ‎1.(5分)(2019·青岛模拟)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相关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系 B.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解析】选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A正确;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V区和W区,B错误;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的是下丘脑,C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因为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D错误。‎ ‎2.(5分)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兴奋性物质释放并作用于④时,④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 ‎【解析】选B。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对应示意图中的②③④,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突触间隙内是组织液,是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兴奋产生时,细胞膜外表面的电位表现为负电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D正确。‎ ‎3.(20分)(素养提升——科学探究)(2020·淄博模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通过________(填结构名称)传递。 ‎ ‎(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有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________,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________作用,导致患者肌张力增高。根据以上叙述和学过的相关知识,写出理论上帕金森病的治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结果如表:‎ 项目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导致实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 ‎①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________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实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 ‎②实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________有关。 ‎ ‎【解析】(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2)由题意可知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胆碱能神经元产生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帕金森病是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多巴胺含量减少,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兴奋作用引起的,故可通过补充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等来治疗。‎ ‎(3)①机体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抗体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由实验结果表格可知,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作为抗原。②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和一种抗原反应,由表格可知注射MPTP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和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都起反应,故这两个表面蛋白应为同一种蛋白,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起反应,‎ 进而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而导致帕金森病加重。(4)由(3)分析可知帕金森病的发生还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 答案:(1)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突触 ‎(2)减少 兴奋 补充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或从两者受体角度进行分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浆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②不发生 会 (4)免疫调节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