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定时检测
(线上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恒温动物的某组织,其中2为红细胞.据图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3中的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②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
③正常情况下图中的2不能穿过1进入5
④如果该动物的肾小球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5中液体增多
⑤体液3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素、血清球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⑥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3中,3中Na2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A.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B. 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C. 有2种说法正确 D. 有 3种说法正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3中的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需要经过3层生物膜,①错误;
②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产生的,且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②错误;
③正常情况下图中的2(红细胞)不能穿过1进入5,③正确;
④如果该动物的肾小球病变(产生蛋白尿),组织液中渗透压增大,可能会导致5中液体增多,④正确;
⑤体液3为血浆,可能含有肾上腺素、血清球蛋白、尿素、CO2等物质,⑤正确;
⑥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3中,3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⑥错误。
以上正确的为③④⑤3种说法。
故选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②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③突触小体内能完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④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⑤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⑦兴奋状态下,Na+通过主动运输内流,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外正内负
⑧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其中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也可以是中间神经元,可以产生递质,①错误;
②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过程中,有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胞吐的方式,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②正确;
③突触小体内能完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③正确;
④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④正确;
⑤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依然有离子进出,只不过是相对平衡的状态,⑤错误;
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⑥正确;
⑦兴奋状态下,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⑦错误;
⑧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作用,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⑧错误。
以上不正确的有①⑤⑦⑧,共四项。
故选C。
3.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时
④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适当浓度的利尿剂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剧烈运动会大量出汗,尿液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②天气转冷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所以尿量增多,符合题意;
③糖尿病患者吃的多、喝的多、尿的也多,符合题意;
④利尿剂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尿量会增多,符合题意;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水平衡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B. 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只有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C. 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D. 第三道防线中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可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病毒结合,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A正确;
B、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会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B细胞和T细胞等细胞周期都变短,B错误;
C、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不能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C错误;
D、第三道防线中的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可发挥作用,红细胞不属于第三道防线,D错误。
故选A。
5.如图是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概念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是自然选择,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B.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 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③,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③的根本原因
D.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进而导致②的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①是自然选择,能使②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③是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条件,A正确;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
C、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致使两个种群再也无法进行交流,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进而导致②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③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④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能表达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⑤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稳定性提高
⑥组成消费者的各种物质只能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①正确;
②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②错误;
③有一些生产者如硫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也能将CO2还原成有机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③错误;
④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④错误;
⑤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⑤错误;
⑥组成消费者的各种物质除了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无机环境,还经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⑥错误。
以上正确的说法为①。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7.下图是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调节的原理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除了图解中的激素外,还有一种常见激素是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____(填关系)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 _________的结果。
(3)甘蔗富含蔗糖是一种大家喜爱的经济作物,甘蔗的生长通常包括了伸长和长粗两个阶段。据图所示和所学原理,试从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及关系来说明茎伸长和长粗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而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前者减少了生长素的含量,而后者正好相反。下图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示意图:
(4)据图推测,紫外光可能是通过增加________(酶)的活性来影响生长素含量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变慢。
(5)现在研究已经证明赤霉素是通过提高生长素含量来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 若要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可以提出的假设是:①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②_。
【答案】 (1). 脱落酸 (2).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3).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4). 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从而茎伸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生成,抑制纵向生长,促进横向变粗,从而茎长粗 (5). 吲哚乙酸氧化酶 (6). 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或抑制了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或减少生长素氧化酶的含量)
【解析】
【详解】(1)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常见的五大类激素,除了图解中的激素外,还有一种常见激素是脱落酸。
(2)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不同部位对激素的敏感度不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激素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从根本上讲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可以促进横向变粗,生长素可以促进纵向伸长,结合所学原理,茎伸长和长粗的调节过程为: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从而茎伸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生成,抑制纵向生长,促进横向变粗,从而茎长粗。
(4)生长素可以促进生长,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合成。据图推测,紫外光可能是通过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生长素含量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变慢。
(5)赤霉素是通过提高生长素含量,可能有以下途径: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或抑制了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或减少生长素氧化酶的含量)。
8.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
为了探究体温调节,将8只年龄、生长状况等都相同的某恒温动物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全部手术破坏其下上脑,将两组动物放到相同且适宜的常温环境养殖一段时间,测定体温,然后将两组动物转移到5℃的房间养殖,观察行为表现并定时测定体温。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发现,在5℃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______。
(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______ (填“Na+、“Cl-”或“K+”)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成此调节。
(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______ (填“甲”、“乙”或“丙”)。
(4)上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______;理由之二最可能是______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答案】(1). 下丘脑能参与体温调节 (2). Na+ (3). 丙、甲 (4). 只做手术而不破坏下丘脑,在相同环境做相同实验 (5). 下丘脑还有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中枢,被破坏可能会因其它调节不正常而影响体温调节
【解析】
【详解】(1)测定发现,在5℃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下丘脑能参与体温调节。
(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Na+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成此调节。
(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
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丙、甲。
(4)上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只做手术而不破坏下丘脑,在相同环境做相同实验;理由之二最可能是下丘脑还有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中枢,被破坏可能会因其它调节不正常而影响体温调节,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9.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 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F1,统计F1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P
灰身长翅
黑身长翅
灰身短翅
黑身短翅
雄性
3/12
1/12
3/12
1/12
雌性
0
0
3/12
1/12
(1)根据杂交实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相关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
(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_,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
(3)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_,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_
(5)理想状态下,一个平衡种群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人和迁出、________、______。
【答案】(1). 常 (2). 2/3 (3). 灰身:黑身=8:1 (4). 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 (5). 2/9 (6). Y染色体上含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 (7). 不产生突变 (8). 不发生自然选择
【解析】
【详解】(1)根据杂交实验判断,子代无论雌雄灰身和黑身的比例均为3:1,则昆虫的体色中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遗传时,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F1
中灰身个体(1BB、2Bb)杂合子为Bb,Bb的概率为2/3,这些个体自由交配,作为母本的基因型为(1/3BB、2/3Bb),产生的雌配子为2/3B、1/3b,作为父本的基因型为(1/3BB、2/3Bb),产生的雄配子为2/3B、1/3b,所以得到的子代得基因型为4/9BB、4/9Bb、1/9bb,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4/9BB+4/9Bb):黑身(1/9bb)=8:1。
(3)根据乘法原理,BbXDXd×BbXDY的后代理论上雌雄的比例应该一样,雄性个体中翅型(长翅+短翅)的比例为8/12,理论上雌性个体的翅型应该也占8/12,而表格中却只有4/12(短翅),说明雌性中有一半的基因型致死,又因为母本为XDXd,故致死的只能是XDXD。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1/3BBXDXd、2/3BbXDXd)和一只黑身短翅(bbXDY)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bb)的概率为2/3×1/2=1/3,后代的翅型为短翅(1XDXd、1XDY)和长翅(1XdY),出现短翅的概率为2/3,故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1/3×2/3=2/9。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Xd的雄配子,或者Y染色体上含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
(5)理想状态下,一个平衡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变的种群)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人和迁出、不产生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
10.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对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重要作用的两类生物是_____ (填字母)
(2)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 (填字母),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
(3)若D取食E和F的比例由1︰4调整为1︰1,则D的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图乙中,能量被 W 摄入量为 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 n,c 中的能量为 e,b 的能量为 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理论上最多是_______。
【答案】 (1). C、E (2). B、C、D、E、F (3).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4). 1.5 (5). (m-n)×20%
【解析】
【详解】(1)对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重要作用的两类生物是生产者(E)和分解者(C)。
(2)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B、C、D、E、F。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设D要增加1单位重量,D取食E和F的比例为1︰4即1/5取食E时,则需消耗E总量=1/5×10+4/5×100=82,D取食E和F的比例为1︰1即1/2取食E时,则需消耗E总量=1/2×10+1/2×100=55,如果D取食E的比例由五分之一变为二分之一,则D的量是原来的=1.5倍(82/55)。
(4)图乙中,能量被 W 摄入量为 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 n,故流入该营养级的能量为m-n,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理论上最多是(m-n)×20%。
11.回答下列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相关问题:
(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原因是种子中_____(填激素名称)增加,打破了种子休眠。
(2)含淀粉多的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不相等,说明种子此时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
(3)豌豆种子萌发为幼苗的过程要依赖细胞的____,该过程_(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4)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促进豌豆茎段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再将相同的茎切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 cm,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取原相同切段浸入,测得其生长量为b cm,则结论是____。
【答案】 (1). 赤霉素 (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分裂和分化 (4). 不能 (5). 不能 (6). 若b>a,则原浓度16µmol/L;若ba;若原浓度为4µmol/L,从图中可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