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0 K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进化理论作业(湖北专用)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物进化理论 作业 (湖北专用)‎ ‎1.下列关于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C.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 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是同一种昆虫,同一种昆虫其表现型不同,说明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基因型不同,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而不是种群,B错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答案 A ‎2.(2019·山东威海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无法解释生物的统一性 B.人工选择能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但不能培育出新物种 C.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D.生物通过长期进化能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 解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即能解释生物的统一性,A错误;人工选择能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可培育出新品种,但不能培育出新物种,B正确;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前提,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最终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D正确。‎ 答案 A ‎3.(2019·山东枣庄模拟)‎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解析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和物种与环境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A错误;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生物不一定进化,B错误;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正确。‎ 答案 D ‎4.(2019·北京四中模拟)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正常情况下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B.诱变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物种 C.有利变异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地理隔离不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解析 某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则母亲肯定是携带者,A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或新的性状,但是不会产生新物种,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地理隔离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错误。‎ 答案 A ‎5.(2019·北京义顺模拟)达尔文环球考察过程中,发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机会多。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风导致昆虫产生适应环境的无翅、残翅变异 B.岛上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不同海岛的昆虫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标志着新物种形成 D.突变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无翅和残翅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 ‎ 昆虫一开始就存在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并不是大风环境使昆虫产生了无翅或残翅的变化,而是大风对其进行了选择,A错误;岛上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共同进化,B正确;不同海岛的昆虫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地理隔离,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无翅和残翅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而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答案 B ‎6.(2019·山东青岛模拟)科学家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动物染色体的差异,确认人类第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和17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据此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 B.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 C.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 D.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是导致各种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人类第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说明人类可能少了一对染色体,A正确;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和17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说明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B正确;因为人类的第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条数相同,可以说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C正确;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是否是导致各种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从题目中不能得出,D错误。‎ 答案 D ‎7.(2019·北京海淀模拟)2013年3月,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麦维尔角地区发现一种独特的壁虎(壁虎甲)。它们有一条像叶片一样宽大的尾巴,修长的身形和四肢,还有一双巨大的眼睛,而这些特征利于该壁虎很好地适应丛林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麦维尔角地区还有一种普通壁虎,若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也能产后代,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壁虎甲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 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依次为60%、30%和1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 ‎①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约为    (用分数表示)。‎ ‎②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该种群中这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是                    ,由此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4)若壁虎甲的某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倒位。如图仅绘出相应区段的碱基序列,请在空白虚线框内写出原虚线框内倒位后的碱基序列。‎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也能产后代,但是不清楚该后代是否可育,因此不能判断两者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 ‎(2)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①假设该种群中雌雄性个体各有100个,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60×2+30+50)÷(200+100)=2/3。‎ ‎②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A的基因频率在种群中逐渐变大,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4)倒位片段的碱基序列发生了180度的旋转,倒位后的碱基序列见答案。‎ 答案 (1)不一定 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 (2)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①2/3 ②A基因频率逐渐变大,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 ‎ ‎(4)‎ ‎8.(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一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        ,杀虫剂起到了选择作用,通过选择使        增大,逐渐形成了抗药的新类型。‎ ‎(2)在电离辐射后,会产生图二所示的基因突变。请阐述你从图二获得的基因突变的有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需要诱变处理较长时间后才能达到目的。‎ ‎(4)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 解析 (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图一中杀虫剂处理后,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逐渐形成抗药性新类型,因此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 ‎(2)由图二可知,A可突变成a1、a2、a3,说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与a1、a2、a3互为等位基因,它们为复等位基因;A突变成a1,a1‎ 也可突变成A,说明突变具有可逆性。‎ ‎(3)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所需时间较长。‎ ‎(4)根据题意分析,第一年,AA、Aa、aa分别占10%、20%、70%,则A的基因频率=10%+1/2×20%=20%,a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AA、Aa、aa分别占4%、32%、64%,则A的基因频率=4%+1/2×32%=20%,a的基因频率为80%。可见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答案 (1)抗药性基因突变 抗药性基因频率 ‎(2)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是可逆的、基因突变可产生复等位基因 ‎(3)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 ‎(4)没有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9.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黑色)和s(浅色)控制。某地区原植物的树干多呈浅色,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如下:SS为10%,Ss为20%,ss为70%。后来煤烟将树干熏成了黑色,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下关于该种群在今后的2~10年间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干变黑既影响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也影响其死亡率 B.树干变黑前后该地区桦尺蠖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C.第2年S基因频率为35%,SS基因型频率为20%‎ D.该种群的浅色个体数量将会下降,说明桦尺蠖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解析 树干变黑,浅色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因此浅色个体的出生率降低,所以既影响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A正确;树干变黑,环境条件改变,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发生改变,B错误;第二年S的基因频率是(22+22)÷[(11+22+63)×2]×100%≈23%,SS的基因型频率是11÷(11+22+63)×100%≈11.5%,C错误;该种群的浅色个体数量下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年龄组成无关,D错误。‎ 答案 A ‎10.(2019·北京四中模拟)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2a/(1+a)‎ 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C.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1-c)2/2‎ D.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正常基因的频率为1-a,则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1-a)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2×a×(1-a),则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A正确;男性的基因型有XBY、XbY,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因此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c),因此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C正确;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2(2c-c2),D错误。‎ 答案 D ‎11.(2019·北京通州模拟)美国白蛾是外来入侵物种,对果树等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该害虫,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年间,美国白蛾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 B.c年时,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b年时的相同 C.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D.美国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相互适应、共同进化 解析 a→‎ b年间,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说明其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A正确;c 年时,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 b 年时不同,B错误;该病毒作用后,白蛾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C正确;引入病毒后,美国白蛾在病毒的影响下,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存在共同选择,因此美国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发生了共同进化,D正确。‎ 答案 B ‎12.(原创)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内流行的主要病原菌,这种细菌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且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将可能进化成“超级细菌”,对其引起的疾病的针对性治疗变得日益困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抗药性是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性突变 B.若某医院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进化成了“超级细菌”,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不抗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与抗药性有关基因的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其产生抗药性 D.为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住院病人应全部注射一定量的抗生素 解析 生物变异通常是不定向的,环境只起到了选择作用,A错误;某医院中的鲍曼不动杆菌种群发生了进化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与抗药性有关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鲍曼不动杆菌产生抗药性,C错误;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对鲍曼不动杆菌起到筛选作用,使得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有抗药性的个体更多地生存下来,使鲍曼不动杆菌向“超级细菌”进化,D错误。‎ 答案 B ‎13.(2019·北京石景山模拟)四膜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营养成分不足时,进行接合生殖,过程如下图所示。科研人员用高浓度的DDT处理不耐药的野生型四膜虫,经筛选获得了纯合的耐药四膜虫。为研究四膜虫耐药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实验。‎ ‎(1)高浓度DDT处理四膜虫可获得耐药个体,原因是DDT对四膜虫具有    作用,使耐药的个体被保留。对四膜虫种群持续使用高浓度DDT,耐药个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停止使用药物之后,耐药个体的比例又会恢复。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耐药性的遗传,科研人员将四膜虫分为80组进行实验,每一组两只四膜虫,一只是纯合的耐药四膜虫,另一只是野生型四膜虫。每一组的一对四膜虫接合生殖后得到的四膜虫均耐药。若每一组接合后的四膜虫再次相互接合,在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    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耐药为    性;若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    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 ‎(3)假设耐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足够多的纯合耐药四膜虫与野生型四膜虫混合培养(比例为7∶3),使其接合生殖。繁殖多代后,耐药四膜虫与野生型四膜虫的比值约为    。‎ ‎(4)从进化角度分析,营养成分不足时,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DDT对四膜虫的选择作用,能抗DDT的四膜虫能繁殖产生后代,不能抗DDT的个体死亡,因此高浓度DDT处理四膜虫可获得耐药个体。对四膜虫种群持续使用高浓度DDT,不耐药个体会被淘汰,从而使耐药个体的比例越来越高,停药后,不耐药个体会存活,因此耐药个体的比例又会恢复,说明变异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不耐药野生型更适于没有DDT的环境。‎ ‎(2)如果耐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耐药为显性,纯合的耐药四膜虫如果是AA,则野生型为aa,子二代的基因型是AA∶Aa∶aa=1∶2∶1,因此,在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3/4×80=60组;如果耐药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9∶3∶3∶1,其中A_B_具有耐药性,因此出现耐药性四膜虫组数是9/16×80=45。‎ ‎(3)‎ 将足够多的纯合耐药四膜虫AA与野生型四膜虫aa混合培养,包含AA与AA,AA与aa,aa与aa相互结合,AA占7/10,aa占3/10,则A占7/10,a占3/10,则繁殖多代后,AA为7/10×7/10=49/100,Aa为7/10×3/10×2=42/100,aa为3/10×3/10=9/100,可求出耐药四膜虫为49/100+42/100=91/100,野生型四膜虫为9/100,比值为91∶9。‎ ‎(4)由题图可知,四膜虫的结合生殖是有性生殖,从进化角度分析,营养成分不足时,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的优势是通过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 答案 (1)选择(或定向选择) 变异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或者答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耐药野生型更适于没有DDT的环境 ‎(2)60 显 45‎ ‎(3)91∶9‎ ‎(4)通过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或者答后代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变异类型,后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