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0.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几种叙述,下列的是( )
A. 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B.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C. 视野中有异物,转换物镜不动,则异物一定的目镜上
D. 在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A错误;
B、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反光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
C、视野中有异物,转换物镜发现异物不动,则异物在目镜或玻片上,C错误;
D、在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D正确。
故选D。
2.下列对人体中的蛋白质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紫色
D. 有催化、免疫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错误;
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
D、蛋白质有催化(如大多数酶)、免疫(如抗体)和信息传递(如胰岛素)等功能,D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物质的存在形式,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
D. 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DNA存在染色体(质)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组成细胞绝大部分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正确;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正确;
C、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糖类是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糖类是糖原,C错误;
D、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DNA存在染色体(质)上,少部分存在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上,D正确。
故选C。
4.现有甲液(0.1g/ml )、乙液(0.05 g/ml ),鉴定a物质的步骤一是将甲液乙液混合后加入,需加热;鉴定b物质的步骤二是先加甲液再加稀释5倍后的乙液。下列正确的是( )
A. 可通过步骤一鉴定黄豆匀浆中的蛋白质
B. 可通过步骤二鉴定苹果匀浆中的还原糖
C. 蔗糖的水解产物经步骤一处理后有反应
D. 促进肠道对、P的物质可用步骤二检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以通过步骤二检测黄豆匀浆中的蛋白质,A错误;
B、可以通过步骤一检测苹果匀浆中的还原糖,B错误;
C、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可溶性还原糖,经步骤一处理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
D、用步骤二鉴定的b物质是蛋白质类的,而促进肠道对Ca、P的吸收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D属于固醇,D错误。
故选C。
5.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与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③的协助
D. 比较识别与②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③蛋白质与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错误;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③蛋白质的协助,C正确;
D、②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D正确。
故选B。
6.细胞核有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等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分开
B. 染色质主要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与中心体的形成有关
D. 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大分子物质、信息的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膜是双层膜,具有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中物质分开的功能,A正确。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主要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
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
D、核孔实现了细胞内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A。
7.图中a、b、c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性激素以a方式进入细胞
B. 无机盐通过a方式进出细胞不一定需要消耗ATP
C. c方式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 b方式和c方式都不需载体协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性激素属于脂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曲线b方式,A错误;
B、无机盐通过a方式进出细胞,可能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c方式属于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正确;
D、图示b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胞吐,都不需要载体,D正确。
故选A。
8.下面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是蛋白质;
C.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酶脱离生物体后也能起作用,A错误;
B、酶是蛋白质或RNA,B错误;
C、酶是有机物,而无机催化剂属于无机物,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和能量是可逆的
B. ATP转化成ADP时,所有高能磷酸键都断裂
C.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
D. ADP转化成ATP的过程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能量是不可逆的,A错误;
B、ATP转化成ADP时,只有部分高能磷酸键断裂,B错误;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
D、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C。
10.关于叶绿体色素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加入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B. 胡萝卜素在滤纸条的最上端,原因是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C. 叶绿素a呈黄绿色
D. 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A错误;
B、胡萝卜素在滤纸条的最上端,原因是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扩散最快,B错误;
C、叶绿素a呈蓝绿色,C错误;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几乎不吸收绿光而反射出来,D正确。
故选D。
1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 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 细胞质的分裂和DNA加倍
C.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 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
B、细胞质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DNA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错误;
C、细胞板是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而纺锤体是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的,C错误;
D、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是间期形成的,D错误。
故选A。
12.关于细胞分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一种少见的生命现象
B. 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
C. 分化的原因是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相同
D. 细胞分化不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普遍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历程中,A错误;
B、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是不可逆转的,它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正确;
C、分化的原因是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或称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错误。
故选B。
13.关于细胞衰老、细胞坏死和凋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坏死是一种正常的细胞生命历程
B. 癌细胞糖蛋白增多
C.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D. 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是一种非正常的细胞生命历程,A错误;
B、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B错误;
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部分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
D、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非常关键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14.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切取洋葱根尖的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该区细胞排列松散易观察
B. 解离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C.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
D.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A错误;
B、解离的主要目的是将组织细胞分散开来,杀死并固定细胞,B正确;
C、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错误;
D、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
故选B。
15.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尿液浓度 B. 血糖浓度
C. 体内温度 D. 血液中浓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故尿液浓度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内容,A正确;
B、人体血糖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
C、体温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它的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
D、血液中CO2浓度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故选A。
16.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e为感受器
B. 痛觉感觉中枢位于乙方框处
C. 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缩手反射不会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错误;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即乙方框处,痛觉感觉中枢位于大脑,即甲方框处,B错误;
C、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正确;
D、M和N受损,影响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但不会影响由脊髓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其缩手反射仍会发生,D错误。
故选C。
17.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血糖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相互拮抗
C. 血糖平衡的调节只有激素调节
D. 口服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但肌糖原只能供给骨骼肌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不能直接分解为血糖,A错误;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B正确;
C、血糖平衡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C错误;
D、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口服胰岛素会被分解失去作用,D错误。
故选B。
18.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
A. 脊髓、反射弧 B. 反射弧、脊髓
C. 神经元、反射弧 D. 反射弧、反射弧
【答案】C
【解析】
【详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C正确故选C。
19.下面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B. 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C.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 动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A、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体液调节范围比较广泛,A错误;
B、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B正确;
C、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C正确;
D、动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正确。
故选A。
20.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 T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浆细胞分泌抗体
D.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对病原体的防御
【答案】D
【解析】
【详解】A、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属于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T细胞的增殖分化属于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浆细胞分泌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对病原体的抵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会成为抗原
B.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杀死HIV病毒
C. T细胞在体液中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D. 过敏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某些情况下,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会成为抗原,例如癌变的细胞,A错误;
B、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可以识别、杀死侵入体内HIV病毒,B错误;
C、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同时呈递抗原给B细胞,因此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C正确;
D、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导致组织损伤,D错误。
故选C。
22.下列关于新冠状病毒相关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状病毒会入侵肺细胞,要将其完全清除需要经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B. 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记忆细胞可以在新冠状病毒消失很长时间内保持对它的记忆
D. 肺细胞被新冠状病毒感染后,效应T细胞与肺细胞密切接触,使肺细胞裂解死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新冠状病毒会入侵肺细胞,要将其完全清除需要经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A正确;
B、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
C、记忆细胞可以在新冠病毒消失很长时间内保持对它的记忆,C正确;
D、肺细胞被新冠状病毒感染后,效应T细胞与肺细胞密切接触,使肺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
故选B。
2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
B.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
C. 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A正确;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难于辨别个体数目,双子叶植物较易辨别个体数目,故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B正确;
C、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正确;
D、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
故选D。
24.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B.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杂草是一个种群
D.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A正确;
B、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错误;
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杂草不止一个物种,不止一个种群,C错误;
D、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容纳量,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D错误。
故选A。
2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说,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 人类活动总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 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答案】C
【解析】
【详解】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A正确;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先出现植物后出现动物,故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正确;
C、人类活动不一定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C错误;
D、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六个阶段,故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局,D正确。
故选C。
26.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⑦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A. ①③⑤⑦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⑥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①正确;
②次级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属于异养型生物,②错误;
③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③正确;
④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属于异养型生物,④错误;
⑤草食动物属于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⑤正确;
⑥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⑥错误;
⑦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⑦正确。
综上①③⑤⑦正确。
故选A。
27.在腾讯QQ农场、玫瑰小镇等游戏中,玩家往往要进行浇水、施肥、锄草、灭虫等虚拟农业活动。下列有关这些生产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B. 作物、杂草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灭虫主要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D. 锄草可增加种间竞争,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A正确;
B、作物、杂草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
C、灭虫主要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C正确;
D、除草可减轻植物、杂草等种间竞争,使能量更多流向作物,有利于生长,D错误。
故选D。
28.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 二氧化碳 B. 碳酸
C. 碳酸盐 D. 碳水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经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或化石燃料的燃烧又返回无机环境。因此,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9.图1为25℃环境中,其他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光照强度一定时,不同温度对图1中的某一种植物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的E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C点时,乙的光合速率大于甲,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图2中温度从25℃上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____(填“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减少”或“无法判断”)。
(4)图2中a点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2中植物为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植物(填“甲”或“乙”)。
【答案】 (1). 线粒体 (2). 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活性(含量) (3). 增加 (4). 大于 (5). 乙
【解析】
【详解】(1)图l的E点时,植物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能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C点时,甲、乙植物达到了光饱和点,乙的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大于甲,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光合色素的含量和酶的活性(含量)和温度等。
(3)由于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黑暗中CO2的释放量,所以将图2中温度从25℃上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仍高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一段时间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增加。
(4)图2中a点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图2中25℃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为2mg/(m2•h),而图1中乙植物在光照强度为0klx时,曲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呼吸作用的CO2释放量,也为2mg/(m2•h),因此图2植物对应图1中的乙。
30.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且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单位:())。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0.32
219.5
11.8
12.4
2.8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其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甲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该部分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或“戊”)的同化量。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丙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捕食,则种密度的估计值会_____________。
【答案】(1). (2). 11.4 (3). 戊 (4).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 偏高
【解析】
【详解】(1)根据能量金字塔,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乙的能量最多,乙是第一营养级,丙和丁能量相差不大,不在10%~20%之间,因此二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戊是第三营养级,甲是第四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第三营养级是戊,同化的能量是2.8(),第四营养级是甲,同化的能量是0.32()。因此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0.32÷2.8×100%≈11.4%。甲粪便中的能量应该来自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戊同化的能量。
(2)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
(3)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志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由于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因此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少,所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31.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有两种解释: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为确定植物弯曲生长的真实原因,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萝卜下胚轴中相关物质含量如下表1所示(表中相对数据为平均为值)。实验二:用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鞘尖端的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如下图1所示。
单侧光处理
黑暗处理
向光侧
背光侧
萝卜下胚轴
生长素
萝卜宁
生长素
萝卜宁
生长素
萝卜宁
51
43
49
36
50
40.5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
(2)实验一是否支持解释①的观点?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仅根据实验一的数据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的结果支持解释_______________,原因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先发生_______________运输,再进行_______________运输,从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 (1).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 色氨酸 (3). 否 (4). 单侧光照射下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5). 萝卜宁是生长抑制物,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萝卜宁的含量多于背光侧,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6). ① (7). 横向 (8). 极性
【解析】
【详解】(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
(2)单侧光照射下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实验一不支持解释①的观点。
(3)若仅根据实验一的数据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萝卜宁是生长抑制物,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萝卜宁的含量多于背光侧,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4)实验二的结果支持解释①,原因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先发生横向运输,再进行极性运输,从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32.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为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身体的温度感受器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
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__,使机体的________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从图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_调节,也存在着__________机制。
(2)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
(3)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
②方法与步骤:
A.将实验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________________;
B.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________________,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③结果预测:A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升高 (2). 产热 (3). 分级调节 (4). 反馈调节 (5). 协同 (6). 相同时间内的耗氧量 (7). 等量的蒸馏水 (8). 甲、乙组耗氧量相近 (9). 甲组耗氧量大于乙组
【解析】
【详解】(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身体的温度感受器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使机体的产热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表现为协同作用。
(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在实验中可通过测定耗氧量为指标,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相同时间内的耗氧量。
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甲乙两组实验鼠是随机分配,所以开始时测量的耗氧量相近,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所以实验后甲组的耗氧量大于乙组。
(二)选考题: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33.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抗绿脓杆菌的药物。研究人员为研究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上述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做了如下研究。
(1)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通常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调节pH至7,放入________________,灭菌15-30分钟,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_______左右时,在____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为避免培养基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______状态放置。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挑取上述单菌落在培养液中培养,适当稀释后用________________(工具)将菌液均匀分布于平板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含头孢菌素、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都比含美罗培南的小,根据这个实验结果,烧伤后绿脓杆菌化脓的患者最适宜选用的抗生素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碳源 (2). 氮源 (3). 高压灭菌锅 (4). 50℃ (5). 酒精灯火焰 (6). 倒置 (7). 涂布器 (8). 美罗培南
【解析】
【详解】(1)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通常要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调节pH至7,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灭菌15﹣30分钟,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火焰周围的部分属于无菌区,以防空气中杂菌的污染。为避免培养基污染,需将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需要将菌液均匀分布于平板表面,故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用到的实验器具为涂布器,实验结果,含头孢菌素、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都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美罗培南的抑菌圈直径最大,抗绿脓杆菌效果最好,故烧伤后绿脓杆菌化脓的患者最适宜选用的抗生素是美罗培南。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4.鹿角里含有一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罕见的药用蛋白,可治疗人类关节病变,但其产量低且价格昂贵。下图表示通过现代生物科技手段在母羊的乳汁中生产htPA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2)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______________。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早期胚胎植入代孕母羊时需对代孕母羊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以增加植入胚胎的存活率。
(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______________,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答案】 (1). 显微注射法 (2). DNA分子杂交(或核酸探针) (3). 获能处理 (4). 化学诱导法 (5). 透明带反应 (6). 卵细胞膜反应 (7). 同期发情 (8). htPA(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解析】
【详解】(1)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或核酸探针)技术。
(2)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3)将早期胚胎植入代孕母羊时需对代孕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增加植入胚胎的存活率。
(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htPA(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