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5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期末检测 1
对应学生用书 P8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
3
,细胞外液约占2
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答案 A
解析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 正确;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外液
约占1
3
,细胞内液约占2
3
,B 错误;组织液是体内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 错误;
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多,D 错误。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构成内环境,占体液的2
3
B.血浆渗透压的 90%以上来自 Na+和 K+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接近 37 ℃,一日内变化一般不超过 1 ℃
D.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解析 细胞内环境亦称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内液不构
成内环境,A 错误;血浆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B 错误;正常情况下,
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
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始终接近 37 ℃,变化范围一般不超过 1 ℃,C 正确;草履虫
是单细胞生物,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 错误。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之间可形成多个突触
B.只有神经元上才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可能由一个神经细胞来完成
D.神经元的轴突就是神经纤维,由多个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
神经
答案 A
解析 一个神经元轴突的末端有多个膨大的突触小体,可以与一个神经元的
多个树突形成突触,A 正确;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可以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因
此它们的细胞表面都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B 错误;反射活动是通过完整的反
射弧完成的,而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C 错误;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
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
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一条神经,D 错误。
4.(2018·江苏高考)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 C
解析 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
错误;bc 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
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 错误;cd 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
程,该过程中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 正确;阈刺
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D 错误。
5.一只狗正在进食,听到枪声后立即停止进食,并兴奋地倒立行走,对此反
射活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获取信息的感受器是耳蜗
B.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D.枪声为非条件刺激
答案 D
解析 狗通过耳蜗的感受器获取枪声信息,A 正确;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B 正确;该反射为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C 正确;枪声为条件刺激,
D 错误。
6.下图 A 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 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图 B
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涉及的神经元性质相同。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
中正确的是( )
A.经④释放递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递质属于糖蛋白
B.图 B 表示出了两个图 A 所示结构,⑥处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刺激 b 点,会导致 c 点兴奋或抑制;刺激 c 点,b 点不发生电位变化
D.由于结构③中的递质可进入⑤,故结构③也是内环境中的成分
答案 C
解析 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递质多为小分子物质,A 错误;图 B 中含有
三个突触,B 错误;刺激 b 点,会导致 c 点兴奋或抑制,在突触处信号只能单向传
递,刺激 c 点,b 点不发生电位变化,C 正确;结构③为突触小泡,位于突触小体
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 错误。
7.下列有关糖尿病和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C.肝细胞、脂肪细胞、胰岛 A 细胞膜上均分布有胰岛素的受体分子
D.参与血糖调节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葡萄糖
答案 A
解析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血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 错
误;血糖水平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且是
最重要的调节途径,B 正确;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可
作用于所有细胞,C 正确;下丘脑可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参与血糖调节
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葡萄糖,D 正确。
8.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
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 B 细胞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的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胰岛 B 细胞增多,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降
低,A 错误;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血糖浓度会暂时降低,但是有胰高
血糖素的调节,血糖浓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B 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可以共同调节血液中血糖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 错误;胰高血糖
素可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的转化而升高血糖,从而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
要,D 正确。
9.(2014·北京高考)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
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D
解析 我国北方冬天气温低,此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中枢神经系
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A 正确;在低温环境中,
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B、C 正确;此时通
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 错误。
10.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有控制语言的中枢
答案 D
解析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A
正确;下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够调节产热和散热,B
正确;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控制排水是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
成的,从而调节体内水盐平衡,C 正确;控制语言的中枢在大脑皮层,D 错误。
11.2017 年 8 月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爆发的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引起家长恐
慌。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首次入侵,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B.结核杆菌再次入侵时,吞噬细胞仍会处理结核杆菌
C.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效应 T 细胞裂解
答案 B
解析 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只能产生并分泌抗体,A 错误;当结核杆菌再
次入侵人体时,吞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暴露出结核杆菌特定的抗原,记忆细胞
会识别抗原并迅速增殖分化,B 正确;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
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C 错误;卡介苗相当于抗原,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
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卡介苗本身不会被效应 T
细胞裂解,D 错误。
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切除胸腺后,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 ②人体产生
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病 ③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不当会发生感染,主要由于非
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 ④抗体与某些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 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因
此切除胸腺后,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①正确;自身免
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
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
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因此人体产生的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②错误;
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大面积烧伤病人因皮肤毁坏严重
而导致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因此护理不当会发生感染,③正确;抗体与某
些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④错误。综上分析,A 符合题意。
1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
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
的
D.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
可以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答案 D
解析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
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A 正确;鲍森·詹
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
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B 正确;拜尔切
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
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 正确;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可以传
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D 错误。
14.(2016·浙江高考)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
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 5 周时大于实验
开始时
答案 D
解析 图示曲线显示,赤霉素组马铃薯块茎发芽时间早于对照组,脱落酸组
晚于对照组,但三组同时达到最大发芽率。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应用赤霉
素处理,A 错误;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外施脱落酸,B 错误;外施赤
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较对照组)更长,C 错误;
第 5 周时,对照组马铃薯块茎已经发芽,说明此时马铃薯块茎中的赤霉素含量与
脱落酸含量的比值较实验开始时已经增大,D 正确。
15.下列叙述中与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
A.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提高棉花产量——生长素
B.酿制啤酒时,人工处理大麦种子促进淀粉水解——脱落酸
C.抑制水稻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
D.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来——乙烯
答案 A
解析 适时摘除棉花顶芽是为了解除顶端优势,提高棉花产量,顶端优势是
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A
正确;酿制啤酒时,人工处理大麦种子促进淀粉水解用的是赤霉素,B 错误;抑制
水稻种子发芽的激素是脱落酸,C 错误;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来,是脱落酸的作
用,D 错误。
16.下列关于“探究 2,4-D 对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每组选取的枝条数量相同、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B.各浓度的 2,4-D 处理枝条的时间要一致
C.需设置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枝条的对照组
D.超过最适浓度的 2,4-D 一定会抑制枝条生根
答案 D
解析 每组选取的枝条数量和生长状况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为防止无关变
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各浓度的 2,4-D 处
理枝条的时间也属于无关变量,也要保持一致;为明确不同浓度的 2,4-D 对枝条
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实验中应设置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枝条的对照组;
2,4-D 最适浓度是指此浓度条件下促进作用最强,在一定范围内高于最适浓度时,
2,4-D 对枝条生根仍起促进作用。
17.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应使渔业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 C 点
B.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C.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 G 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 K 值
D.甲图中 C 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 F 点,AC 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 C
点,以确保有最大增长速率,使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A 正确;种群呈“J”型曲
线增长时,增长速率逐渐增加,所以不能用图乙表示,B 正确;当种群增长速率对
应乙图中的 G 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 K 值,C 正确;甲图中 C 点种群增长速率
最大,对应乙图中的 F 点,但 AC 段已有少量个体被环境淘汰,所以不能看成是“J”
型增长,D 错误。
18.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研究鼠等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
C.制作小生态瓶时,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答案 B
解析 鼠的活动能力较强,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 错误;土壤
小动物活动范围较小,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 正确;制作小生态瓶
时,应进行密封,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小生态系统,C 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条邻边上及夹角的菌体,D 错误。
19.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槐树林中刺槐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答案 A
解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垂直分布,槐树林中刺槐树
高低错落有致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 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
物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B 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其食物决定的,C
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等不同,导致群落植被在水平方
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D 正确。
20.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发信息者发出信息以改变接收信息者的行
为。则下列不属于“沟通”的是( )
A.亲鸟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的注意,使其远离雏鸟
B.捕食性萤火虫模拟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前来,将之捕
食
C.母土拨鼠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及时躲避天敌
D.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了天敌的注意
答案 D
解析 亲鸟(信息发出者)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信息接受者)的注意,亲
鸟是有目的的发出信息,属于动物之间的“沟通”,A 不符合题意;捕食性萤火
虫(信息发出者)模拟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信息接受者)前来,
捕食性萤火虫也是有目的的发出信息,属于动物之间“沟通”,B 不符合题意;母
土拨鼠(信息发出者)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信息接受者)及时躲避天敌,母土
拨鼠同样是有目的的发出信息,属于动物之间“沟通”,C 不符合题意;老鼠在草
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了天敌的注意,老鼠的跑动是无意识行为,没有向天敌传
递信息的目的性,不属于动物“沟通”,D 符合题意。
21.如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
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①数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②数量
的增加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
C.种群②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
D.种群①②可能组成该孤岛上的一个特有群落
答案 A
解析 据图分析,种群①的数量表现为后增加者后减少,为捕食者,则种群
②为被捕食者,①捕食者的数量的减少,将导致②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A 正确;
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存在信息的传递,进而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B 错误;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多,但每
个个体所含能量无法比较,C 错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
和为一个群落,不仅仅包括①和②,至少还含有细菌等分解者,D 错误。
22.某些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对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稻—萍—鱼”体现了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B.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生态系统内生物间特定的营养
关系
答案 D
解析 “稻—萍—鱼”立体养殖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 错误;生态农业
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
效率,B 错误;弃耕后的稻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C 错误。
23.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沼泽地改为农田并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在初生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D.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少于沼泽地,故将沼泽地改为农田并种植
多种农作物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A 错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错误;
在初生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C 正确;捕食者的
存在可有效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实现共同进化,
可增加生物多样性,D 错误。
24.图甲为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乙是已知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
传递效率为 10%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⑤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
B.增加图中 A、D、E 等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
复杂程度
C.图乙中,若生产者有 10000 kg,则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有 100 kg
D.图乙中的生物包括图甲中的 A、B、D、E
答案 D
解析 图甲中①~⑤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A 正
确;增加图中 A 生产者、D 初级消费者、E 次级消费者等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
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B 正确;在图乙中,若生产者有 10000
kg,则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丁最多有 10000×10%×10%=100 kg,C 正确;图
乙中的生物包括图甲中的 A 生产者、D 初级消费者、E 次级消费者,不包括 B 分
解者,D 错误。
25.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 2 条食物链,灰喜鹊和蜘蛛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灰喜鹊、狐狸
C.大量猎捕灰喜鹊会导致狐狸的数量大幅下降
D.图中的各种生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食物网中共含有 3 条食物链,分别是
植物→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植物→松毛虫→灰喜鹊→狐狸、植物→松
鼠→狐狸,其中灰喜鹊和蜘蛛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A 错误;处于第三营养级的
生物有蜘蛛、灰喜鹊、狐狸,B 正确;大量猎捕灰喜鹊后,狐狸还可以松鼠为食,
所以狐狸的种群数量不会大幅度下降,C 错误;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构
成生态系统,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0 分)
26.(12 分)2017 年 4 月 19 日,皇家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欧冠1
4
决赛进行的如
火如荼。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球员从听到裁判哨响到开始运动,调节方式主要是________调节;要完成
反射活动,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填“单向”或“双
向”)传导。
(2)伴随着球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________,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性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在人的下丘脑
中,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成人
的血液中,性激素的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当血液中性激素降低到一定
程度时,将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进
而促进性激素的分泌。
(4)剧烈运动后,球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
酸,导致肌肉酸痛,但因内环境中存在________进行调节,使 pH 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1)神经 单向 (2)升高 增多 (3)神经递质、性激素 (4)缓冲物质
(H2CO3/NaHCO3)
解析 (1)球员听到裁判哨响立即开始运动,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
节;完成反射活动时,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在
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2)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此时
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水盐平
衡。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同时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可反馈抑
制下丘脑的分泌,性激素的分泌调节与甲状腺类似,则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均可以
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4)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以维持内环境的 pH 保持相对稳
定。
27.(16 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
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 30 天,结果如图 1。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手 术 应 切 除 ________ 和 胰 腺 。 每 次 注 射 各 激 素 的 量 应 按 照
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3)图 1 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
作用的效应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它们单独作用的效应之
和。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 2。
(4) 开 始 刺 激 后 , 血 糖 浓 度 将 ________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 2 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分泌增加可直接抑制胰岛
A 细胞的分泌。
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
血液中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答案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健康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 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健康大鼠生长(或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 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
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解析 (1)四组实验注射的分别是生理盐水、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生
长激素,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健康大鼠生长的影响。
(2)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胰岛素由胰岛分泌,为避免体内原有激素的影响,
手术应切除垂体和胰腺。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
计算。
(3)据图 1 可知,胰岛素具有促进健康大鼠生长的作用,且可以与生长激素协
同作用,由图知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的效应之和。
(4)据图可知,开始刺激后,胰岛素含量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促进了
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将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5)证实胰岛素分泌增加直接抑制胰岛 A 细胞的分泌,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
岛素,让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 A 细胞,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胰高血
糖素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28.(2017·全国卷Ⅱ)(8 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
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
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
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
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
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解析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呈“J”型增长,在资源有限
的自然条件下,山鼠种群呈“S”型增长。
(2)在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山鼠种群数量下降
与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有关,同时山鼠种群中部分个体迁出苗圃也会导致山鼠
种群数量下降。
(3)引入天敌是控制鼠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天敌以山鼠为食,天敌和山鼠之间
是捕食关系。
(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29.(14 分)图 1 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
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 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 2 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
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 a~g 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 1 中,m2 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
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若 A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B 表示________,
C 表示________。
(3)图 2 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 E 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
(4)若图 1 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
系如图 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 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 A 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kJ。
答案 (1)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或每一个
营养级的能量只有 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2)Ⅱ同化固定的能量 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4) 25A
1+4X
解析 (1)图 1 中 m1 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固定
的能量,m2 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能量在传递
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
量往往也越少。
(2)图 2 中,若 A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根据同化量=摄入
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则 B 表示Ⅱ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B 中能量除了用于呼
吸作用外,其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或储存能量),即 C 中能量。
(3)图 2 中 c 为粪便中的能量,f 为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则 E 处散失的能量是
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现。
(4)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
a×X×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 a×(1-X)×20%×20%,根据题
干中的条件可知:a×X×20%+a×(1-X)×20%×20%=A,因此 a= 25A
1+4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