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 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 y值越小,NaOH扩散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例越大
D.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答案】C
【解析】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反之,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
【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NaOH扩散的体积与总琼脂块体积之比,A错误;
B、x的值与y值的大小无关,与扩散速率和扩散时间有关,B错误;
C、y值越小,细胞体积就越小,相对表面积大,NaOH扩散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例越大,C正确;
D、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D错误。故选C。
【点睛】答题关键在于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目的、原理及结论等。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分裂,发育成熟的细胞一般不再有分裂能力,如人的肝细胞、神经细胞
②细胞衰老,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分化,基因不变
③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
④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⑤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代谢增强
⑥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
【答案】D
【解析】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衰老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细胞内的色素会出现积累的现象。②细胞内的水分会减小,体积相应的也会变小,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减小。③细胞的呼吸速度会减慢,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等。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
【详解】①人的肝脏细胞还有分裂能力,少数神经细胞还有分裂能力,①错误;
②细胞衰老,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不变,②正确;
③凋亡的细胞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坏死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③错误;
④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性结束生命的过程,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④正确;
⑤细胞癌变,糖蛋白含量减少,膜黏着性降低,⑤错误;
⑥细菌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⑥错误。
综上所述,②④的叙述正确,①③⑤⑥的叙述错误,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②人体免疫缺陷病是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③小腿抽搐、尿毒症都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⑤在人体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⑥聋哑演员能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语言中枢中的S区
⑦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直接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刺激而产生相应的应答反应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C
【解析】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及效应器五大部分组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接点叫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可以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或肌肉兴奋或抑制。
【详解】①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①正确;
②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②错误;
③小腿抽搐是由于内环境中钙离子浓度低造成的;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成分如尿素等超标;因此它们都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③正确;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有感觉但不能运动,④错误;
⑤在人体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⑤错误;
⑥聋哑演员能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语言中枢中的V区,⑥错误;
⑦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直接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刺激而产生相应的应答反应,⑦正确。故选C。
4.下面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淋巴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者的特异性都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B. 抗体是一种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免疫球蛋白
C. 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D.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经过体液运输,都是传递信息的大分子物质
【答案】C
【解析】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都可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进行信息传递。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蛋白质。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详解】A、部分激素和神经递质的本质不是蛋白质,所以其特异性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无关,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B错误;
C、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C正确;
D、部分激素和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例如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NO,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的相关知识,识记其本质和作用即可解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 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能及时将多余的酸或碱运走
D. 内环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正确;
B、尿液、血液、细胞液都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浆酸碱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缓冲对)有关,而不是将多余的酸或碱运走,C错误;
D、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A。
6.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
B. 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
C. 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
D. 若组织细胞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A
【解析】④处为动脉端,营养物质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①处为静脉端,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进入血液。
【详解】若是胰岛细胞,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A错误;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①比④处CO2浓度高,B正确;若是骨骼肌细胞,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B可代表乳酸,C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正确。
【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结合图示和选项中假设的各种条件,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7.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细胞在S期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__,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合成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处于M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1.9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NA的复制 2.2 12→24→12 7.4 甲 M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更大
【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为: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色体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其他时期不变(2N),即12→24→12。
【详解】(1)从图上可以看出,细胞在S期正在进行DNA的复制。题目中所求为:“最快”,则被标记的DNA分子只有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所以要经过2.2小时就可以在M期观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由于该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且M期为细胞分裂期(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先加倍后减半,即:12→24→12。
(3)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加入胸苷后只抑制了处于S期的细胞,而其他时期的细胞都不受其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处于G1期的细胞先进入S期并被抑制停留在S期,然后是M期的细胞,最后是处于G2期的细胞,所以到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时间为G1+M+G2,即为7.4小时。
(4)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要选择分裂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的细胞,这样才更容易观察到试验现象。甲细胞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大,在视野中细胞数多,易观察,因此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甲动物小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首先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要求考生结合曲线图,特别是图中的数据,解答相关题目。
8.下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数字代表相关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③与甲状腺激素相互___________,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激素②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但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原因是其上有特异性的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
(2)人体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在发热过程中,人体散热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在高热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填>、<或=)散热量,同时人体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的分泌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防止出现脱水现象。
(3)兴奋只能从传出神经传到骨骼肌,而不能倒过来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协同 血液(体液) 受体 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相对稳定 皮肤 = 抗利尿激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为分级调节,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1)激素③与甲状腺激素都能使代谢加强,二者为协同作用,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于只有甲状腺细胞才有识别激素②的特异性受体,所以激素②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当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后,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其意义在于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相对稳定。
(2)在发热过程中,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在高热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同时人体可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防止出现脱水现象。
(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从传出神经传到骨骼肌,而不能倒过来传递。
【点睛】本题考查反馈调节、体温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9.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测得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_对拟南芥根、茎生长的影响,判定的理由是该激素的作用特点具有________________ 。
(2)相对茎而言,根对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更_________,原因可能和根细胞膜上的某些结构有关,此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根、茎等器官的生长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等作用。
(4)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利用生长素类似物NAA进行实验时的效果比生长素要好,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长素 两重性 敏感 基因选择性表达 促进种子萌发或者促进果实发育 植物细胞内没有分解NAA等生长素类似物的酶,作用时间更长
【解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2.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详解】(1)根据图中实线随激素浓度变化而表现的趋势可知,该激素对植物的生长效应表现为两重性,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效应没有表现两重性,因此可知图中实线中的激素为生长素。
(2)相对茎而言,根对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更敏感,可能的原因是根细胞上与相应激素发生特应性结合的受体数量相对较多,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分化的结果。
(3)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进而促进根、茎等器官的生长,赤霉素还能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果实发育。
(4)植物细胞内没有分解NAA等生长素类似物的酶,因此作用时间更长,据此可推测利用生长素类似物NAA 比利用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更显著。
【点睛】熟知生长素和赤霉素以及其他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辨图能力也是本题的考查点。
10.细胞因子风暴(CS)又称炎症风暴,是指人体内因剧烈刺激(如感染、药物等)所引起的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等)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研究人员发现,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CS,导致呼吸器官衰竭而死亡。
(1)感染COVID-19后,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清除病毒,其间通过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COVID-19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
(2)COVID-19侵入机体后,受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聚集到病变部位并被激活,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CS,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由此引发的免疫功能异常病称为___________。
(3)人体被COVID-19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图。由图分析可知,该过程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压制人体的CS,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同时配合抗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并发感染出现。
【答案】防卫 浆 病毒(或COVID-19)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正反馈调节 自身免疫病 神经-体液-免疫 利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
【解析】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详解】(1)感染COVID-19后,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清除病毒,其间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COVID-19结合,从而抑制病毒(或COVID-19)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2019-nCoV侵入机体后,受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聚集到病变部位并被激活,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 CS,进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该过程的调节为正反馈调节,该免疫功能异常病为自身免疫病。
(3)由图分析可知,该过程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激素的参与,涉及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压制人体的CS,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同时配合抗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并发感染出现。
【点睛】理解免疫系统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以及拮抗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