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0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作业
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
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 3∶1
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解析】选D。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A正确;因豌豆是闭花受粉,故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其自交,B正确;实验时,获得的豌豆数量越多,结果越准确,C正确;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该过程为推理演绎过程,而实际种植属于验证过程,D错误。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 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出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解析】选C。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则有AA、Aa、aa三种基因型,杂交类型有6种,分别是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项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类型比为1∶1,B项错误;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抗锈病小麦是纯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隐性=3∶1,则抗锈病小麦为杂合子,C项正确;通过测交可推测出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进而可知其基因型及是否是纯合子等,但不可以推测出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
3.金鱼有普通金鱼和透明金鱼之分,将普通金鱼和透明金鱼杂交, F1个体身体一部分透明,一部分不透明,称为五花鱼。让F1的金鱼之间相互交配,推测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A.普通金鱼∶透明金鱼=3∶1
B.普通金鱼∶透明金鱼=1∶1
C.普通金鱼∶五花金鱼∶透明金鱼=1∶2∶1
D.五花金鱼∶透明金鱼=3∶1
【解析】选C。假设决定普通金鱼的基因为A,决定透明金鱼的基因为a,而根据题意普通金鱼AA和透明金鱼aa杂交,F1个体Aa身体一部分透明,一部分不透明,称为五花鱼,所以让F1的金鱼之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1AA(普通金鱼)∶2Aa(五花金鱼)∶1aa(透明金鱼),C正确。
4.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4个亲本中为纯合子的是 (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析】选D。交配组合③: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黄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相应性状),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乙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乙和丙为杂合子。
5.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所得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让其自交,第二组让其自由传粉。则一、二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
A.1/9、1/16 B.3/8、1/9
C.1/6、5/12 D.1/6、1/9
【解析】选D。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AA、Aa、aa,比例为1∶2∶1;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后剩下AA、Aa,分别占1/3、2/3。第一组:当让其自交时,有两种情况,即AA自交,Aa自交,只有Aa自交才会产生aa个体,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2/3(Aa的比例)×1/4(Aa自交后代中aa的比例)=1/6。第二组:当让其自由传粉时,有3种情况,即AA×AA、AA×Aa、Aa×Aa,只有Aa×Aa才会产生aa个体,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2/3(Aa的比例)×2/3(Aa的比例)×1/4(Aa相互交配后代中aa的比例)=1/9,故D正确。
【方法技巧】“四步法”解决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
6.(2019·衡阳模拟)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的“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香味基因为隐性基因
B.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5∶1
C.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D.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数量
【解析】选D。由实验结果可知F1全部无香味,自交后出现了有香味与无香味植株,且比例约为1∶3,则有香味应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A正确;F2中无香味的190株中自交后有128株所结种子中既有有香味的也有无香味的,说明那128株是杂合子,所占比例约为2/3,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有香味植株所占比例为2/3×1/4=1/6,无香味植株所占比例为1/3+2/3×3/4=5/6,有香味与无香味植株比例为1∶5,B、C正确;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种类,D错误。
7.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选C。由杂交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中的双亲为杂合子;杂交A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结合杂交B后代中2/3黄色、1/3灰色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死亡,因此,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没有纯合子。
8.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
A.3∶3∶1 B.4∶4∶1 C.1∶2∶0 D.1∶2∶1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AA占1/3,Aa占2/3,采用棋盘法。
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
2/3A
1/3a
2/3A
4/9AA
2/9Aa
1/3a
2/9Aa
1/9aa
理论上,下一代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A∶Aa∶aa =4∶4∶1。
9.(2020·沈阳模拟)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14∶1
乙组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7∶1
丙组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A.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
B.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为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
C.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
D.甲组和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
【解析】选D。根据甲组实验分析,红花与红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A项正确;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为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也有纯合子,B项正确;乙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由于F1中红花∶白花=7∶1,所以亲本红花植株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且A∶a=7∶1,则AA∶Aa=3∶1,C项正确;甲组实验后代的红花植株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D项错误。
10.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出现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解析】选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即使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由于子代牛的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11.(2020·衡水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抽穗期是决定作物结实的关键时期。Yt和yt是玉米体内的一对等位基因,Yt为显性时表现为不抽穗(雄穗不抽穗),yt表现为正常,研究发现染色体的同一位点上还存在着YT基因,可掩盖Yt的显性性状,表现为正常抽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YT、Yt、yt基因间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遵循基因的_______定律,玉米种群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现有稳定遗传的正常玉米植株甲和表现型为不抽穗的纯合子植株乙。现要鉴定甲的基因组成,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遗传效应体现在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这是YT、Yt、yt基因间的最本质区别,由题意知,在染色体的同一位点上存在着YT、Yt、yt三个基因,它们是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玉米种群植株的基因型有YTYT、YTYt、YTyt、YtYt、Ytyt、ytyt共6种。
(2)实验思路:选用植株甲和乙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由题意知,植株乙为不抽穗的纯合子,基因型为YtYt,甲植株为稳定遗传的正常玉米植株,则甲植株可有3种基因型,若植株甲基因型为YTYT,则YTYT×YtYt→YTYt,因YT基因可掩盖Yt的显性性状,子代全部表现为正常抽穗;若植株甲基因型为YTyt,则YTyt×YtYt→YTYt∶Ytyt,子代中正常抽穗∶不抽穗=1∶1;若植株甲基因型为ytyt,则ytyt×YtYt→Ytyt,则子代全部为不抽穗。由此得出结论:①若子代全部为正常抽穗,则甲的基因型为YTYT;②若子代中正常抽穗∶不抽穗=1∶1,则甲的基因型为YTyt;③若子代全部为不抽穗,则甲的基因型为ytyt。
答案:(1)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或基因中所蕴含的遗传信息不同) 分离 6
(2)选用植株甲和乙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全部为正常抽穗,则甲的基因型为YTYT;②若子代中正常抽穗∶不抽穗=1∶1,则甲的基因型为YTyt; ③若子代全部为不抽穗,则甲的基因型为ytyt
12.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罗兰大多为单瓣花,偶见更美丽的重瓣花。研究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 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过程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取上面实验中F1
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________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___________基因的花粉可育。
(3)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
①综合上述实验推断: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___配子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___配子不育。
②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b—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
(4)现有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 —b、bb —的5种紫罗兰,欲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中的推断,需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亲本组合进行_________实验。
【解析】(1)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一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有单瓣花和重瓣花,因此单瓣花对重瓣花是显性性状,且单瓣花是杂合子Bb,重瓣花的基因型是bb。
(2)杂合子自交后代单瓣花∶重瓣花=1∶1,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的花粉(或卵细胞)不育,含有b的花粉(或卵细胞)可育;又知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bb),因此含有B基因不育的是花粉,不是卵细胞。
(3)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综合上述实验推断,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根据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可以判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无缺失,B基因在缺失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缺失对产生的雌配子无影响,所以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B∶b=1∶1,产生的雄配子只有b基因的雄配子。
(4)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b、bb—的5种紫罗兰,要通过实验验证(3)中的推断,选用的亲本中要有染色体部分缺失的亲本,同时染色体缺失对雌雄配子的育性影响不同,这样正反交结果不同,从而验证(3)中的推断。
答案:(1)基因分离 单瓣
(2)B(或显性) b(或隐性)
(3)①雌 雄 ②B—∶b=1∶1 B-∶b=0∶1
(4)B—b和Bb 正交和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