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0 KB
  • 2021-09-29 发布

生物卷·2018届重庆四十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重庆四十二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B.狗的长毛和卷毛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YY的个体与yy个体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F2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 A. B. C. D.‎ ‎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杂交组合 ‎ ‎ 后代性状 ‎ 一 红花A×白花B ‎ ‎ 全为红花 ‎ 二 红花C×红花D ‎ ‎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5.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6.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比例为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比例为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回答36﹣40题:‎ ‎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8.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细胞中(  )‎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每对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有四对染色体 ‎9.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乙、丙两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四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0.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1.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12.下列关于人类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 B.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膜要与卵细胞的膜融合 C.受精卵形成后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的个体 D.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14.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D.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15.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1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1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 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 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 ‎1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19.若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动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20.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②与①分离后即与核糖体结合 ‎21.如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 A.复制、转录、翻译 B.转录、复制、翻译 C.转录、翻译、复制 D.翻译、复制、转录 ‎22.生物产生的新基因是由于(  )‎ A.基因互换 B.基因自由组合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会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2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C.黄色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了绿色子代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25.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的个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 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 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 D.该育种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26.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  )‎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27.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育,其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B.取二倍体植株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皆为纯合二倍体植株,自交无性状分离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某细胞的基因型变为AaB,则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 D.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28.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该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该生物体一个染色体组含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4 B.4、3 C.3、3 D.4、4‎ ‎29.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如亚硝酸诱变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30.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的个体是三倍体 ‎31.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是(  )‎ A.限制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噬菌体 ‎3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生物适应性变异的产生 B.在进化过程中,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33.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34.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增大 B.新物种产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广泛的原材料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6.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  )‎ 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 C.能产生新的基因 D.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 ‎37.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3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增大 ‎39.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40.下列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肯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 D.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41.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42.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D.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43.如表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B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C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 T4噬菌体 增加或减少基因的碱基,观察所编码的蛋白质功能的变化 增加一个或两个碱基不能产生正常功能蛋白质,但增加三个碱基时,却产生了正常功能的蛋白质,说明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A.A B.B C.C D.D ‎44.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对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 C.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中碱基对的排列序列有关 D.⑦是磷酸二酯键,复制时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 ‎45.据下表判断,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 A A 信使RNA A 转运RNA U 氨基酸 异亮氨酸 A.ATA B.AAU C.UAU D.AUA ‎46.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7.有关遗传变异的下列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l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子粒胚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 ‎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种类、数量,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都对 B.四种都不对 C.有一种对 D.有一种不对 ‎48.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既不属于物种⑤,也不属于物种⑥‎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由⑦到⑨的过程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9.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⑥生物多样的最直观的表现是遗传多样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5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 ‎②多倍体育种仅局限在植物范围 ‎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 ‎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⑦ D.④⑥‎ ‎ ‎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30分)‎ ‎51.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   ,窄叶植物的基因型为   .‎ ‎(2)现有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②若F2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 ‎52.如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是   ,模板是   ‎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   部分.‎ ‎(3)图中(Ⅰ)是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核糖体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   .‎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53.假如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的性状是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的性状是矮秆(d,抗倒伏),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以下两种不同的育种试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A: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高秆抗锈病→F2矮秆抗锈病→F3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 B:小麦矮秆抗锈病→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 ‎(1)A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叫   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2)F2矮秆抗锈小麦,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   .‎ ‎(3)B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①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   .‎ ‎ ‎ ‎2016-2017学年重庆四十二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B.狗的长毛和卷毛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考点】83: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解:A、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狗的长毛和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 ‎ ‎2.YY的个体与yy个体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F2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 A. B. C. D.‎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基因型为YY的个体与基因型为yy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 的基因型为Yy,F1进行自交,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其中F2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故选:D.‎ ‎ ‎ ‎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杂交组合 ‎ ‎ 后代性状 ‎ 一 红花A×白花B ‎ ‎ 全为红花 ‎ 二 红花C×红花D ‎ ‎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二的亲本都为红花,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亲本都是杂合体.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根据分析已判断出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A正确;‎ B、由于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亲本红花A为纯合体,其基因型为RR,B错误;‎ C、红花C与红花D都是杂合体,它们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C错误;‎ D、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白花B的基因型为rr,D错误.‎ 故选:A.‎ ‎ ‎ ‎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考点】81: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豌豆的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每步的注意事项:①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去雄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后要套上袋子.②雌蕊成熟后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子.‎ ‎【解答】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A错误;‎ 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B错误;‎ C、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C错误;‎ D、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故选:D.‎ ‎ ‎ ‎5.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解答】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 故选:A.‎ ‎ ‎ ‎6.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比例为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比例为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题涉及了三对等位基因,并且独立遗传,因此应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在解题时,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首先对每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 ‎【解答】解:A、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2=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A正确;‎ B、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B错误;‎ C、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C错误;‎ D、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D错误.‎ 故选:A.‎ ‎ ‎ 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回答36﹣40题:‎ ‎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考点】81: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解答】解:A.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A正确.‎ B.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B正确.‎ C.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C正确.‎ D.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D错误.‎ 故答:D.‎ ‎ ‎ ‎8.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细胞中(  )‎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每对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有四对染色体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解答】解:A、四分体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四个染色单体,A正确;‎ B、一个四分体含有2个配对的染色体,B错误;‎ D、四分体是指每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C错误;‎ D、四分体有一对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 ‎ ‎9.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乙、丙两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四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A、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A正确;‎ B、乙细胞所在生物含有4条染色体,丙细胞所在生物也含有4条染色体,因此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错误;‎ C、乙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C错误;‎ D、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 ‎ ‎10.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即A和a、B和b分离,并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精子.‎ ‎【解答】解: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 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另3个精子为AB、ab、ab.‎ 故选:B.‎ ‎ ‎ ‎11.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考点】65: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61:细胞的减数分裂;9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父本的基因型为Ee,产生的正常精子有E和e两种,母本的基因型为ee,只能产生e的卵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 ‎【解答】解:A、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形成的精子为Ee和0,则形成的后代为Eee和e0,故A错误;‎ B、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形成的卵细胞为ee和0,则形成的后代为Eee、eee、E0和e0,故B错误;‎ C、子代基因型为EEe,两个E基因肯定来自于精子,则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因此应该是含有EE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未正常分裂形成,故C正确;‎ D、次级卵母细胞中着丝点未正常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为ee和0,则形成的后代为Eee、eee、E0和e0,故D错误.‎ 故选:C.‎ ‎ ‎ ‎12.下列关于人类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 B.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膜要与卵细胞的膜融合 C.受精卵形成后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的个体 D.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考点】69:受精作用.‎ ‎【分析】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解答】解:A、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精子只能与一个卵细胞融合,A正确;‎ B、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膜要与卵细胞的膜融合,B正确;‎ C、受精卵形成后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的个体,C正确;‎ D、受精卵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D错误.‎ 故选:D.‎ ‎ ‎ ‎1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考点】81: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①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故选:C.‎ ‎ ‎ ‎14.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D.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考点】7E:基因与DNA的关系;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A错误;‎ B、基因部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部分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 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 D、性状与基因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C.‎ ‎ ‎ ‎15.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我们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和基因的表达以及减数分裂的过程思考问题.基因的遗传与表达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解答】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那些能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合成的基因才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 ‎ B、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 C、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错误; ‎ D、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 ‎ ‎1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考点】75: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细菌的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 B、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正确;‎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 D、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故选:A.‎ ‎ ‎ ‎1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 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 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 ‎【解答】解:A、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A错误;‎ B、DNA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B错误;‎ 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错误;‎ 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D正确;‎ 故选:D.‎ ‎ ‎ ‎1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是:复制开始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链,然后以DNA分子的一段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相互补的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解答】解: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解旋,打开双链,A错误;‎ B、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错误;‎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子链,C错误;‎ D、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都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正确.‎ 故选:D.‎ ‎ ‎ ‎19.若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动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考点】7B: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的碱基排列顺序中储存着遗传信息,基因可作为模板能转录产生RNA,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着一定的性状.‎ ‎【解答】解: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的碱基排列顺序中储存着遗传信息,①正确.‎ ‎②密码子位于mRNA上,并非在基因上,②错误.‎ ‎③基因可作为模板能转录产生mRNA,③正确.‎ ‎④mRNA可进入核糖体,并非基因,④错误.‎ ‎⑤能运载氨基酸的为tRNA,并非基因,⑤错误.‎ ‎⑥基因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⑥正确.‎ 故答案为:C.‎ ‎ ‎ ‎20.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②与①分离后即与核糖体结合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③为RNA聚合酶.该过程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此外还需要能量和解旋酶.‎ ‎【解答】解:A、由于转录时以①链为模板形成mRNA,所以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U互补配对,A错误;‎ B、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所以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正确;‎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C错误;‎ D、真核生物的基因中有内含子,所以转录的产物需要加工后才能与核糖体结合,D错误.‎ 故选:B.‎ ‎ ‎ ‎21.如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 A.复制、转录、翻译 B.转录、复制、翻译 C.转录、翻译、复制 D.翻译、复制、转录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中心法则:1.高等动植物只有DNA复制、转录、翻译三条途径,但具体到不同细胞情况不尽相同,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组织细胞中三条途径都有;但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无DNA复制途径,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信息传递.2.RNA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RNA病毒中,是后来发现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3.逆转录一定要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完成.‎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复制、转录和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细胞核和核糖体中.‎ 故选:A.‎ ‎ ‎ ‎22.生物产生的新基因是由于(  )‎ A.基因互换 B.基因自由组合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解:A、基因互换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 C、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能产生新基因,C正确;‎ D、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发生改变,但不会产生新基因,D错误.‎ 故选:C.‎ ‎ ‎ ‎2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会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解答】解: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具有突变具有普遍性,故A正确;‎ B、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故B错误;‎ C、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即属于不定向,故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故D错误.‎ 故选:A.‎ ‎ ‎ ‎2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C.黄色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了绿色子代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考点】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根本来源,A错误;‎ B、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此外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也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B错误;‎ C、黄色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了绿色子代是基因分离的结果,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D.‎ ‎ ‎ ‎25.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的个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 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 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 D.该育种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知识.‎ ‎1、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单倍体育种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A、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这种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A正确;‎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育种过程中逐代淘汰aa,使a基因频率逐渐降低,因此该种群发生了进化,C错误;‎ D、由于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逐代淘汰aa的个体,所以该育种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 ‎ ‎26.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  )‎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由生殖细胞(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都称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解答】解: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 故选:D.‎ ‎ ‎ ‎27.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育,其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B.取二倍体植株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皆为纯合二倍体植株,自交无性状分离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某细胞的基因型变为AaB,则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 D.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考点】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94:基因突变的原因;98: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解答】解:A、三倍体无子西瓜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但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其变异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 B、取二倍体植株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皆为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C正确;‎ D、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错误.‎ 故选:C.‎ ‎ ‎ ‎28.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该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该生物体一个染色体组含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4 B.4、3 C.3、3 D.4、4‎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植物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生物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中共有12条染色体,所以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是12÷4=3.‎ 故选:B.‎ ‎ ‎ ‎29.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如亚硝酸诱变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基因突变 ‎ 原理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用化学因素如亚硝酸诱变可提高突变率,A错误;‎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杂交育种获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没有产生新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 D、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和不定向的,诱变育种虽可提高突变率,但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只有少数表现出优良性状,D错误.‎ 故选:C.‎ ‎ ‎ ‎30.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的个体是三倍体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 杂交→自交→选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由于DNA复制过程中,双链分开,结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DNA复制过程中,并可用于诱变育种,A正确;‎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杂交育种获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没有产生新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所以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其本身不能产生可育配子,C错误;‎ D、由花粉发育成的个体都叫单倍体,D错误.‎ 故选:A.‎ ‎ ‎ ‎31.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是(  )‎ A.限制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噬菌体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解答】解:A、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的“剪刀”,A正确;‎ B、DNA连接酶是基因工程的“针线”,B正确;‎ C、D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用于DNA复制,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C错误;‎ D、噬菌体可以作基因工程的运输工具,D正确.‎ 故选:C.‎ ‎ ‎ ‎3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生物适应性变异的产生 B.在进化过程中,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考点】B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发生在选择之前,A错误;‎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B.‎ ‎ ‎ ‎33.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考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A错误;‎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不育,所以不是一个新物种,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能阻断个体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故选:D.‎ ‎ ‎ ‎34.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B6: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故选:B ‎ ‎ ‎3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增大 B.新物种产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广泛的原材料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是增大,A错误;‎ B、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种类减少,故生物多样性降低,B正确;‎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正确;‎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其通过作用于个体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A.‎ ‎ ‎ ‎36.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  )‎ 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 C.能产生新的基因 D.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 ‎【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具有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解答】解:A、基因突变不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只有基因重组才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A错误;‎ B、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B正确;‎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C正确;D、基因突变存在低频性,但在生物界普遍存在,D正确.‎ 故选:A.‎ ‎ ‎ ‎37.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考点】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理解.‎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3、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解答】解:ABCD、基因突变有低频性,所以一代几个个体不会出现多个突变基因;高等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环境影响不能很大;染色体变异一般引起综合征;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因此,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 ‎ ‎3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增大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和延续;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种群基因濒率的改变.‎ ‎【解答】解:A、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和延续,A正确;‎ B、基因重组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B错误;‎ C、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 ‎ D、随种群数量下降,各个基因型个体的也在减少,某种基因很可能会因为基因型个体的偶然死亡而丢失,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大,D正确.‎ 故选:B.‎ ‎ ‎ ‎39.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 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 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 61个,有 3个终子密码子不决定任何一个氨基酸.‎ 反密码子:是指 tRNA 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 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解答】解: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密码子,A错误;‎ B、tRNA上有反密码子,但没有密码子,B错误;‎ C、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C正确;‎ D、基因中不含密码子,D错误.‎ 故选:C.‎ ‎ ‎ ‎40.下列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肯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 D.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考点】7B: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本题是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NA复制的意义、基因突变的概念、遗传信息的概念的题目,回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NA复制的意义、基因突变和遗传信息的概念和基因突变的结果,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基因,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DNA复制的意义是将DNA中的遗传信息经过精确复制传递给后代,B正确;‎ C、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可能具有不同的碱基数量,C错误;‎ D、DNA分子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C.‎ ‎ ‎ ‎41.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题图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并发生分离,所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ab段是DNA复制形成的;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由于甲细胞中只有4条染色体,乙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后为8条染色体,所以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A正确;‎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表示有丝分裂的是细胞乙,B正确;‎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C正确;‎ D、图1中的细胞乙,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对应图2中的de段,D错误.‎ 故选:D.‎ ‎ ‎ ‎42.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D.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Ⅰ﹣1、Ⅰ﹣2有病,其女儿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aBXab或XaBXaB、XAb Y,II﹣3的基因来自I﹣1和I﹣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解答】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I﹣2的基因为XAbY,子代II﹣3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I﹣1患病,只含有B基因,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 B、II﹣3的基因来自I﹣1和I﹣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B正确;‎ C、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表现型为正常,III﹣2和III﹣3婚配,IV﹣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致病基因来自于I﹣1或I﹣2,C错误;‎ D、II﹣1的基因型为XABXaB,II﹣2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二者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C.‎ ‎ ‎ ‎43.如表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B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C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 T4噬菌体 增加或减少基因的碱基,观察所编码的蛋白质功能的变化 增加一个或两个碱基不能产生正常功能蛋白质,但增加三个碱基时,却产生了正常功能的蛋白质,说明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A.A B.B C.C D.D ‎【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74:烟草花叶病毒;75: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7C: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A、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35S标记的是蛋白质,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只能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A错误;‎ B、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这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B正确;‎ C、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若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经过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C正确;‎ D、增加一个或两个碱基不能产生正常功能蛋白质,但增加三个碱基时,却产生了正常功能的蛋白质,说明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D正确.‎ 故选:A.‎ ‎ ‎ ‎44.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对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 C.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中碱基对的排列序列有关 D.⑦是磷酸二酯键,复制时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部分结构,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含氮碱基(胞嘧啶)、④不是脱氧核苷酸(但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⑤是氢键、⑥是脱氧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⑦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解答】解:A、④虽然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但④不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 B、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B正确;‎ 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这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正确;‎ D、DNA聚合酶可催化⑦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正确.‎ 故选:A.‎ ‎ ‎ ‎45.据下表判断,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 A A 信使RNA A 转运RNA U 氨基酸 异亮氨酸 A.ATA B.AAU C.UAU D.AUA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在转录形成的mRNA的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判断出DNA分子的第一条链为模板链;‎ ‎2、密码子是指在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tRNA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解答】解: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mRNA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据表中tRNA的第一个碱基U可推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为A.该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为A,则模板链是DNA上面的一条链,可知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为U.因此,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 故选:D.‎ ‎ ‎ ‎46.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细胞图可知,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属于次级性母细胞,并且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有所区别,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解答】解:A、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看出,左边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和a,正常情况下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应该都是a,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 B、图中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仍在一个着丝点上,因此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B错误;‎ C、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右边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B和b,正常情况下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应该是相同,这可能是间期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C正确;‎ D、图为次级性母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一后期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正确.‎ 故选:B.‎ ‎ ‎ ‎47.有关遗传变异的下列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l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子粒胚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 ‎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种类、数量,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都对 B.四种都不对 C.有一种对 D.有一种不对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61:细胞的减数分裂;98: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①‎ 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比为1:1,同时含有D和d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比为1:1,但是雄配子在数量上远多于雌配子,①错误;‎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l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错误;‎ ‎③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③正确;‎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种类、数量,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基因突变,④错误.‎ 故选:C.‎ ‎ ‎ ‎48.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既不属于物种⑤,也不属于物种⑥‎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由⑦到⑨的过程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考点】9A:杂交育种;9B:诱变育种;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③④表示诱变育种,③⑤⑩表示杂交育种,③⑥表示多倍体育种,③⑦⑨表示单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由③到④过程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 B、由于⑥植株是多倍体,而⑤植株是二倍体,杂交后代⑧是三倍体,高度不育,所以⑧植株既不属于物种⑤,也不属于物种⑥,B正确;‎ C、若③‎ 的基因型为AaBbdd,说明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和一对纯合基因,因此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C正确;‎ D、⑦到⑨过程是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属于染色体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D.‎ ‎ ‎ ‎49.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⑥生物多样的最直观的表现是遗传多样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6: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变异,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 ‎2、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型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3、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替换或增添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使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翻译过程中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①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①错误;‎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含有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产生过程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②正确;‎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③错误;‎ ‎④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基因突变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④正确;‎ ‎⑤育种的原理是可遗传变异,⑤正确;‎ ‎⑥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物多样的最直观的表现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⑥错误.‎ 故选:D.‎ ‎ ‎ ‎5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 ‎②多倍体育种仅局限在植物范围 ‎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 ‎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⑦ D.④⑥‎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基因突变 ‎ 原理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需要用杂交法完成,错误;‎ ‎②多倍体育种不只仅局限在植物范围,有在动物中进行的,如三倍体鲤鱼.错误;‎ ‎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错误;‎ ‎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正确;‎ ‎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错误; ‎ ‎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正确;‎ ‎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不相同,错误.‎ 所以有关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④⑥.‎ 故选:D.‎ ‎ ‎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30分)‎ ‎51.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 宽叶 ,窄叶植物的基因型为 aa .‎ ‎(2)现有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自由组合 定律.‎ ‎②若F2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4 种,其中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答】解:(1)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宽叶,窄叶植物的基因型为aa.‎ ‎(2)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F2中的窄叶抗病植株(aaBB、aaBb)与杂合宽叶不抗病(Aabb)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2×2=4种,其中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故答案为:‎ ‎(1)宽叶 aa ‎(2)自由组合定律 4 ‎ ‎ ‎ ‎52.如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是 氨基酸 ,模板是 mRNA ‎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翻译 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 细胞质(或核糖体) 部分.‎ ‎(3)图中(Ⅰ)是 tRNA(转移RNA)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核糖体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 TGATTCGAA .‎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C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图中Ⅰ是tRNA,具有专一性,能专一性识别一种密码子,并转运一种氨基酸;Ⅱ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解答】解:(1)图中所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是氨基酸,模板是mRNA.‎ ‎(2)从图解可知,该过程为翻译过程,蛋白质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核糖体.‎ ‎(3)据图分析,Ⅰ是转运RNA,Ⅱ是核糖体,图中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ACUAAGCUU,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该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排列顺序为:TGATTCGAA.‎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氨基酸 mRNA ‎ ‎(2)翻译 细胞质(或核糖体) ‎ ‎(3)tRNA(转移RNA) 核糖体 TGATTCGAA ‎ ‎(4)C ‎ ‎ ‎53.假如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的性状是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的性状是矮秆(d,抗倒伏),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以下两种不同的育种试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A: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高秆抗锈病→F2矮秆抗锈病→F3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 B:小麦矮秆抗锈病→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 ‎(1)A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叫 杂交 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F2矮秆抗锈小麦,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 ddTT .‎ ‎(3)B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①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 .‎ ‎【考点】9A:杂交育种;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获得小麦新品种的两种育种方法,其中方法A为杂交育种过程,方法B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中①所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②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解答】解:(1)A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叫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F2中矮秆抗锈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和ddTT两种,其中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ddTT,因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3)B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单倍体育种,由于所得后代都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该育种方法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①过程常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法.‎ 故答案为:‎ ‎(1)杂交 基因重组 ‎(2)ddTT ‎(3)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