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5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抗体 B.纤维蛋白原 C.血红蛋白 D.抗利尿激素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包括
A.温度 B.酶的活性 C.渗透压 D.pH
3.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正确的是
4.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⑤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
C.⑤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③④中的蛋白质含量
D.③④⑤处的渗透压小于②处的渗透压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一体液的调节络
B.内环境(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Na+和Cl-的含量
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6.下列反应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有氧呼吸 B.蛋白质的合成
C.在小肠内淀粉酶水解淀粉 D.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
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如果只涉及结构②正常与否,其他结构均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②破坏,刺激A处,E无反应,即无反射活动
B.结构②破坏,刺激①处,E无反应,即无反射活动
C.结构②正常,刺激A处,E有反应,即有反射活动
D.结构②正常,刺激①处,E有反应,即有反射活动
8.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离子分布特点是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负 C.内负外正 D.内正外正
9.神经纤维受到剌激时,细胞膜的变化是
A.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B.Na+的通透性增加,Na+外流
C.K+的通透性增加,K+内流 D.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
10.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的结构
B.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C.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D.若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下一神经元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
1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C.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D.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
12.下列各项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胸腺 B.泪腺 C.胃腺 D.唾液腺
1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下列激素的变化是
A.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B.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C.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D.促甲状藤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
1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
C.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D.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或影响
15.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分泌增多
16.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是
A.溶菌酶 B.脊髓 C.吞噬细胞 D.效应T细胞
17.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相同的免疫器官'
C.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
D.正常机体可以通过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并清除
18.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的应用无关的是
A.培育无子果实 B.疏花疏果 C.麦田除草 D.延长种子寿命
19.现有两个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和四个相同的琼脂块a、b、c、d,放置情况如图步骤一所示,经过步骤一的处理后,将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四个相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左侧,如图步骤二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弯曲程度的大小关系是
A.甲等于丙,乙等于丁,甲、丙大于乙、丁 B.丙等于丁,甲大于丙、丁,丙、丁大于乙
C.丙等于丁,甲大于乙,乙大于丙、丁 D.甲等于乙,丙等于丁,甲、乙大于丙、丁
20.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根端,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上弯曲生长
B.根端,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茎端,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茎端,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茎向下弯曲生长
21.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对扦插枝条处理时间的长短属于自变量
B.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正式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实验的观察指标主要是枝条的生根数目
22.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个鱼塘中的全部鱼 B.—个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C.—栋楼中的全部蟑螂 D.—个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23.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的密度
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就是该地区灰仓鼠的种群密度
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大小统一用1m2的正方形为宜
D.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査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4.下列叙迷中,属于群落研究范围的是
A.—个国家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例 B.鲈鱼吞貪幼小鲈鱼
C.—个池塘中有多少种群 D.—块草地上的蒲公英数量
25.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垂直结树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
D.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2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上总能形成森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27.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和火山喷发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分别经过不同时间后形成了新的群落类型,其演替过程分别是
A.初生演替,初生演替 B.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次生演替
28.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S”型增长曲线的K值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
B.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趋近于0
C.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能够直观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D.既保护鱼类资源,又可以持续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29.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蜜蜂的舞蹈是一种物理信息
C.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化学信息
D.蝙蝠通过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是一种行为信息
30.下列调查活动弈实验中,调查或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
操作
调查或实验所得数值 与实际数值相比
A
调查草地中的荠菜的种
群密度
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磷
偏小
B
调查树林中灰喜鹊的种
群密度
部分灰喜鹊腿上的标志物固定不牢脱落
偏小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群数量的变化
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
有振荡试管
偏大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
的丰富度
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偏大
31.假设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只由两条食物链构成,如图所示,且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看,该陆地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
B.鹰在长的食物链中属于五级消费者
C.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青蛙
D.假如草固定的能量为10 000 KJ,等比例流向蝗虫和兔,则鹰至少可以获得的能量为50.5KJ
3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太阳光照射到植物体上开始
B.次级消费者从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也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3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蒸腾作用
B.甲是生产者,丁是三级消费者
C.③④⑤表示捕食关系
D.⑥表示呼吸作用
3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的是
A.蝉蜕作为一种动物性药物可以治疗疾病
B.海滨风景可以陶冶情操、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C.新发现的某种植物,但尚不清楚它的使用价值
D.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5.中国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由太空返回后经地面种植,培养出的水稻穗多粒大,营养成分高,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6.下列选项中,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
A.染色体数目改变 B.环境改变 C.自由交配 D.基因突变
3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负反馈只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能维持相对稳定
C.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D.减少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其抵抗力稳定性会增强
3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首先要有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
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来自同一祖先的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39.下列有关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可使种群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项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大多通过长期的生存斗争逐渐形成
D.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仅意味着新物种的不断形成—
40.—个蝗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SS)、浅褐色(Ss)和揭色(ss)三种表现型。某研究小组抽样调查该种群各表现型的比例,结果如下:绿色70%,浅褐色20%,褐色10%,则该种群中S和s的基因频率是
A.70%和30% B.80%和20% C.90%和10% D.50%和5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0分)
41.(16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正常人在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a.运动开始后,be段血糖浓度下降,肾上腺髓质和 细胞的活动增强,血液中肾上腺素和 明显增加。激素后者的作用主要是 、 ,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b.剧烈运动时,血糖不能满足肌肉细胞需要时,肌肉细胞储存的 能分解供能。
c.de段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最主要的去向是 。
(2)研究发现,如果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是正常的,受体细胞的细胞膜上缺乏和该激素结合的 ,也会导致高血糖。
(3)血液中上迷激素含量保持动态平衡的基础是 调节。
42.(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随即出现缩手反射,生理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图中a称为 神经元。
(2)N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b上 (有/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3)人手指触到蜡烛火焰会感觉到疼,这是 的感觉中枢感知的结果。
(4)人手指触到蜡烛火焰后起“本泡”,“水泡”中的液体是 。
43.(10分)研究人员为了验证细胞分裂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端优势,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以若干健壮、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见图示)为材料进行实验。甲组不做任何处理,乙组切除②,丙组在①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将上述3组幼苗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称为 组。
(2)各组植株侧芽预期的生长情况分别为:;
甲组 ;乙组 。
丙组植株侧芽生长,侧芽长度 (大于/小于/等于)乙组侧芽长度。
(3)比较甲、乙两组的预期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比较甲、丙两组的预期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比较甲、乙、丙三组的预期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4.(12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调查得知,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2.06
12. 80
10. 30
2.0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丰态系统中的食物。
(2)种群乙和种群丙的关系是 ;种群戊是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和信息传递。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循环是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形式进行。
(4)如果该生态系统有外来物种-人侵,且没有它的天敌,则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 。
45.(12分)白花三叶草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即不能完成自花传粉过程。在一个自然生长的白花三叶草种群中,调查发现大约16%的植株其叶片上缺乏条状斑纹。已知此性状(非条斑叶)为隐性纯合状态(可用rr基因型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被调查的白花三叶草种群中,显性基因R的频率是 ,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2)假设在相互交配的白花三叶草群体中,没有被淘汰的个体,那么下一代植株中 ,非条斑叶的比例是 。
(3)假设在相互交配的白花三叶草群体中,把所有非条斑叶的植株都淘汰,那么下一代植株中,非条斑叶的比例是 。
(4)在长期使用除草剂之后,种群中出现了抗除草剂的白花三叶草品系,请利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抗除草剂白花三叶草品系形成的原因一一抗除草剂品系的形成是除草剂对白花三叶草班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 。
邯郸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5CBCCB 6—10DDCAB 11—15BADCD 16—20BBDBC
21—25ABDCD 26—30ACAAA 31—35DDDDB 36—40CBADB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0分)
41.(每空2分,共16分)
(1)a.胰岛A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b.(肌)糖原
c.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或氧化分解生成C02和H20,释放能量)
(2)(特异性)受体
(3)反馈(或负反馈)
4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反射弧 传入(或感觉)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2分)
(3)大脑皮层(2分)
(4)组织液(2分)
4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空白)对照
(2)生长受到抑制(或不生长) (正常)生长 小于
(3)顶芽生长能够抑制侧芽的生长(2分)
(4)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芽的生长(2分)
(5)细胞分裂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端优势(2分)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
(1)如图(4分)
(2)竞争 生产者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CO2
(4)降低
45.(每空2分,共12分)
(1)0.6 48%
(2)16%
(3)4/49
(4)定向选择 白花三叶草种群中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