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0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物 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核的遗传信息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C.与②相比,①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更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图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c阶段
2.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细胞膜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细胞膜
C.核糖体、线粒体、原生质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3.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高浓度盐腌制)来保存食物,其中的道理是
A.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盐中的Cl-可以杀灭细菌
C.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D.高浓度盐可以使细菌脱水死亡
4.纤维素、胃蛋白酶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C H O B.C H O N C.C H O N P D.C H O N P S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而胀破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核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可任意通过的通道
7.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等
B.淀粉和油脂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D.糖类可以在叶绿体、高尔基体、肝脏及肌肉中合成
8.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1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下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9.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人体细胞,则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46条
B.若是植物细胞,在BC时期会出现赤道板,在CD时期会出现细胞板
C.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
10.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B.图中①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此时共有6条染色体
C.图中③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也加倍
D.图中④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11.下列关于ATP中A和P代表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腺嘌呤,P代表磷酸 B.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
C.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 D.A代表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1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13.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酶能提高反应速率是因为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C.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能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D.蔗糖酶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14.如图是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6:00前和18:00后只进行呼吸作用
B.f-h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g和i
D.若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则是因为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15.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
A.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1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B.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C.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7.右图所代表的有机小分子的名称是( )
A.胸腺嘧啶核苷酸 B.胸腺嘧啶核糖核酸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1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
B.花生等油料作物中含有丰富的内质网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多
D.性激素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多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及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低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细胞呼吸
D.粮食储存需要干燥条件,水果储存需要低温、低氧条件
20.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培养酵母菌,测得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之比是3:1,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A.1:6 B.1:3 C.1:2 D.1:1
21.下列关于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脉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22.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
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B.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
C.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D.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
23.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⑤是该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控制中心
B.③④⑧的膜结构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花瓣的颜色与②中含有的色素有关
D.组成①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4.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A B.B C.C D.D
25.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②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例如植株的高茎和矮茎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还有较高的直接经济价值
④花成熟时立刻去雄,然后套袋
⑤雌蕊成熟后可以授粉,然后进行再一次的套袋处理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26.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A.1/4 B.1/8 C.7/16 D.7/8
27.下列各项实验应采取的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子数 ④检验小麦某种性状是否纯合,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杂交、自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
2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原核生物只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生物只进行有丝分裂
30.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
31.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
C.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D.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数量
32.让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得F1,淘汰矮茎植株后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约是
A.2:1 B.3:1 C.5:1 D.9:1
3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乳糖可水解为半乳糖和果糖 B.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和碱基
C.过氧化氢酶能水解为氨基酸 D.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34.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用人工方法进行杂交时,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利用了豌豆闭花授粉的特性能获知花粉的具体来源
35.为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自交 B.测交 C.杂交 D.反交
36.两只黑毛豚鼠,生了一只白毛豚鼠,若它们再生两只豚鼠,它们都是白毛的几率是 ( )
A.1/16 B.1/3 C.1/4 D.1/2
37.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双眼皮的双亲生出了单眼皮的子女,因此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D.高茎豌豆自交子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这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
38.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4粒种子,有3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第4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
A.0 B.3/4 C.1/2 D.1/4
39.下列有关纯合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连续自交,后代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4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41.已知某种环境条件下某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在出生前已经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3:1,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
A.1:1 B.2:1 C.6:5 D.3:1
4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4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该易于区分
B.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D.孟德尔根据亲本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为纯合子
44.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B.纯合子能够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C.杂合子不能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D.高茎甲与高茎乙杂交,后代全是高茎,所以高茎甲和高茎乙都是纯合子
4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细胞种类增多
B.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物质运输效率随细胞的生长而降低
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46.下列方法不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个体进行杂交 B.杂种F1自交
C.纯合糯性水稻和非糯性水稻杂交,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观察 D.纯种自交
47.人类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对应的性状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所生孩子一定秃顶
B.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所生孩子一定非秃顶
C.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生了一个儿子,有1/2秃顶的概率
D.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最好生女孩
48.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果蝇灰身:黑身=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AA B.Aa C.aa D.AA或Aa
49.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所示。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又为他生了个弟弟,其为平发际的概率是
A.1/4 B.1/2 C.1/16 D.1/8
50.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5.(本题10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c]__________和[ e ]_________。
(2)③、④和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4)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填场所)。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56.(本题10分)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甲中的 区细胞(填字母),此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2)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__________。
(3)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甲图中__________区细胞(填字母)。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5)图乙中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差异。C处于_____期,D中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57.(本题10分)下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与①相比,细胞②的表面积/体积的值较___________,因此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___________。
(2)c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的骨骼肌常呈现红色,是因为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肌红蛋白。请推测上皮细胞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肌红蛋白,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肌红蛋白基因。
(4)上皮细胞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时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紫外线属于____________致癌因子,在紫外线作用下,上皮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5)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根据细胞的哪些特征判断出衰老的细胞?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58.(本题14分)豌豆具有多对稳定且易于区分的性状,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诸多优点,除了具有多对稳定且易于区分的性状外,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等其他优点。
(2)豌豆的髙茎(D)对矮茎(d)为显性,某豌豆种群全部为高茎,若该种群自然繁殖一代后,F1中高茎:矮茎=5:1,则亲代中纯合高茎豌豆所占的比为____________;对F1的婉豆进行测交,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3)豌豆的豆荚饱满和不饱满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豆荚饱满植株和不饱满的植株杂交,所得F1中饱满:不饱满=1:1。请利用F1中的豌豆植株为材料设计一次实验,来判断豆荚饱满和不饱满的显隐性关系。
①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本题6分)图甲、图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乙所示细胞与图甲所示细胞相比,乙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编号)。
(2)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__________ (填编号),无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填编号)。
(3)结构②在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的功能不同,图甲细胞中②结构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有关。
(4)若图乙所示的细胞为胰岛B细胞,可产生胰岛素,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用箭头和编号表示)。
(5)在细胞内许多囊泡在不同细胞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而__________ (填编号)在其中起重要
的交通枢纽作用。
参考答案
1.C
【解析】
⑤与⑥均来自①,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⑤与⑥的核的遗传信息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同,A错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衰老与凋亡,B 错误;与②相比,①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更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C正确;图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阶段,D错误。
2.D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氨基酸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细胞膜将成熟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乳球蛋白和酪蛋白属于分泌蛋白,据此答题。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中心体、染色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无直接关系,A错误;由分析可知,核膜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无直接关系,B错误;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结构,中心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无关,C错误;乳球蛋白和酪蛋白属于分泌蛋白,由分析内容可知,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经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明确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D
【解析】
【分析】
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繁殖引起的,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或杀死微生物是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繁殖需要水分、有机物和温度等,因而低温、干燥都能够减少微生物的繁殖,用盐渍法繁殖食品腐败就是要利用食盐造成高浓度环境,从而使细菌脱水而死。
【详解】
盐渍法主要是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菌的细胞浓度,使细菌失水而死亡,D正确。
4.A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据此答题。
【详解】
纤维素是糖类,元素组成为C、H、O;胃蛋白酶为蛋白质,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等;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故纤维素、胃蛋白酶和DNA中共有的元素为C、H、O,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
【分析】
1、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布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前者不需要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
2、气体出入生物膜都是自由扩散。
3、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提高细胞液浓度。
4、植物细胞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束缚,故不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胀破。
【详解】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动力是浓度差,B正确;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等溶质,所以其细胞液的浓度会比较高,而质壁分离要求细胞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外液浓度,所以海带细胞在海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由于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原生质体会持续吸水胀破,D正确。故选A。
6.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
核膜是双层膜,核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A正确;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同的,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仁越大,B错误;细胞核内的液体是核液,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C错误;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错误。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糖类,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细胞膜上的糖类分别和蛋白质、脂质构成糖蛋白和糖脂。大分子物质水解的产物是其组成单位。
【详解】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等,A正确;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是他们氧化分解的终产物而不是水解的终产物,B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均由葡萄糖缩合而成,C正确;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可合成淀粉,葡萄糖在高尔基体中可以形成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可以将葡萄糖聚合形成糖原,D正确。
故选B。
8.C
【解析】
【分析】
1、解答本题关键是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因此由25℃升到30℃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均改变,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呼吸作用强度增大,再由此判断四点移动方向。
2、分析图形:a点代表呼吸速率,b点代表光补偿点,m代表最大净光合速率。
【详解】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温度从25℃提高到30℃后,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图中a点代表呼吸速率,由于呼吸速率加快,故a点下移;b点代表光补偿点,即b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由于呼吸速率加快,光合作用减慢,需要增大光照强度,才能够使b点仍然是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故b点应右移;m代表最大净光合速率,由于升高温度后,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增大,故净光合速率降低,m值应下降,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规律。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成2个,这是由于DNA复制导致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成1个,这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的;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
【详解】
由分析可知,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若是人体细胞,则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46条或92条,A错误;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错误;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故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正确;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装片中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末期,③为有丝分裂后期,④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中、后、末期),若按细胞分裂的顺序,图中4个图的顺序为①→④→③→②,A正确;图1中无中心体,B错误;图中③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无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④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无细胞板,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
【点睛】
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纺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形态,数目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并且整齐地排列在赤道上)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移动到细胞两极)
末期:两消两显重开始(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进入细胞间期
11.B
【解析】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详解】
ATP中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B正确。
12.B
【解析】
【分析】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4
、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蛋白质决定细胞膜的功能,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B错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故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C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因此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A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高温、过酸和过碱酶都会失去活性,但低温酶不会失去活性,B错误;在适宜的条件下,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D正确。
14.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图中曲线表示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含量呈上升趋势;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当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含量仍然呈上升趋势;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浓度呈下降趋势,对应图中fh段,不包括f、h两点;f、h
两点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详解】
6:00前和18:00后,植物也进行光合作用,不过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A错误;由图可知,f~h段温室中CO2浓度下降,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其中f~g段CO2浓度下降的最多,故光合作用最强, B正确;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f点和h点,C错误;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因为一天后温室中CO2浓度升高了,说明这一天中有机物的分解多于有机物的合成,所以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不是因为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而是整个植株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D错误;故选B。
【点睛】
光合作用固定CO2,呼吸作用释放CO2,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升高,说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O2浓度降低,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当密闭容器内CO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15.C
【解析】
【分析】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详解】
细胞质基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产生丙酮酸;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叶绿体基质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物质变化为:CO2+C5
2C3,C3C6H12O6+C5,产生糖类等有机物,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DNA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正确;核孔是包括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所以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而不是因为它的位置,D错误。
【点睛】
易错选项D,容易误认为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因为细胞核位于细胞正中央,事实上,细胞核还不一定位于细胞正中央,如成熟的植物细胞,其中大液泡占了整个细胞约90%的体积,细胞核显然不可能为正中央。
17.C
【解析】
【分析】
T是DNA特有的碱基,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
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根据图示中含有碱基为T,说明图示所连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该物质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T组成,故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具体体现,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
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中95%的能量由它提供,所以该类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A正确;花生等油料作物中含有丰富脂肪,而脂肪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所以该类作物的细胞中内质网含量丰富,B正确;代谢旺盛的细胞,其细胞核膜上核孔数目较多,C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性激素是脂质,主要与内质网有关,D错误。
【点睛】
注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供应结构;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门户,所以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较多。
19.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低,抗逆性越强;ATP的产生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其暗反应过程,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但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
【详解】
A. 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 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高,B错误;
C. 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C错误;
D. 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D正确。
20.A
【解析】
【分析】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详解】
假设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则酵母菌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为6X,产生的二氧化碳为6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Y,由题意可得关系式:(6X+2Y):6X=3:1,解得X:Y=1:6,因此,正确答案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再根据题意作答。
21.B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由于乙液的浓度较高,所以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对细胞的观察需要显微镜,所以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B正确;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C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再摇匀,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合物的鉴定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22.B
【解析】
【分析】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
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A错误;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正确;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不在膜上,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明确CO2的固定,细胞呼吸的场所,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3.A
【解析】
【分析】
图示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为细胞壁,②为液泡,③为线粒体,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内质网,⑦为核糖体,⑧为叶绿体。
【详解】
结构⑤为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中心为细胞质基质,A错误;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图中③④⑧均为具膜细胞器,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正确;花瓣的颜色与②液泡中含有的色素有关,C正确;①为细胞壁,其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4.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详解】
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Dd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D选项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5.C
【解析】
【分析】
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豌豆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便于观察,即①②;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时,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即⑤,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⑤,故选C。
26.B
【解析】
【分析】
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
【详解】
由分析计算: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杂合子比例为(1/2)3=1/8,故B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应用基因分离定律的延伸规律答题。
27.C
【解析】
①鉴定动物的基因型只能采用测交,即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应该用测交法;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适宜用杂交的方法,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淘汰性状分离的个体;④由于小麦是植物,所以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故选C。
28.B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
【详解】
孟德尔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B错误;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C正确;“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明确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提出“基因”一词;掌握遗传规律的使用范围,明确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
29.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误;造血干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属于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B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错误。
【点睛】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0.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不是 “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小麦的有芒与无芒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
31.B
【解析】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不一定能稳定遗传,A错误;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B正确;通过测交不能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C错误;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但是无法测定数量,D错误。
3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自交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自交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自交并淘汰部分植株后子代的表现型之比.
【详解】
由“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可知高茎属于显性性状,设控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的基因型分别为A、a,则Aa×Aa→1AA:2Aa:1aa,淘汰掉矮茎后,剩下的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只有Aa的自交后代会出现矮茎,其所占比例为2/3×1/4=1/6,则高茎豌豆所占比例为1-1/6=5/6,即F2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约是5:1.
故选C.
33.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有机物的水解为要素考查多聚体、二糖和单糖关系、ATP的合成与分解等基本知识,属于理解和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
乳糖是二糖,可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A错误.
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B错误.
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蛋白质能水解为氨基酸,C正确.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
【点睛】
二糖是由单糖缩合而成,可以水解,单糖不能再水解;多聚体可以水解为单体,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为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ATP是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通货,放能反应生成ATP,吸能反应消耗ATP。
34.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对孟德尔杂交实验方法的理解。明确豌豆为两性花及其传粉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开花时同一朵花的雌雄蕊已完成传粉过程,应在花未开时去掉雄蕊,然后再进行亲本的杂交,根据豌豆闭花授粉的特性可确定花粉的具体来源,A项、B项错误,D项正确;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C项错误。
35.A
【解析】
【分析】
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据此答题.
【详解】
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但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能扣住题干中关键词“最简便”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36.A
【解析】两只黑豚鼠,生了一只白毛豚鼠,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黑毛相对于白毛为显性性状(相应的基因用A、a表示),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则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因此它们再生两只豚鼠,它们都是白毛的几率是1/4×1/4=1/16,故选A。
37.C
【解析】
【分析】
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本质来判断选项的对错,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假说演绎法的过程要把握准确。
【详解】
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的过程,例如Aa测交,后代Aa:aa=1:1
因此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会有纯合子,A错误。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例如:例如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B错误。双眼皮的双亲生出了单眼皮的子女,表明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这时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后代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C正确。高茎豌豆自交子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这是性状分离现象,是因为等位基因分离造成的,D错误。
【点睛】
一对相对性状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分离的结果不是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38.B
【解析】
【分析】
假设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则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其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白花=3:1。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杂合子红花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白花=3:1,即每一个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都是3/4、开白花的可能性都是1/4,因此第4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3/4,与前面3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什么花没有关系,故选B。
39.C
【解析】纯合子不含有等位基因,只能形成一种配子,A项、D项正确;纯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项正确;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C项错误。
40.D
【解析】
【分析】
1、生物性状:生理方面的特征,形态方面的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特征。
2、性状类型: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3)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4)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详解】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短毛、直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A错误;隐性性状是指在显性纯合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B错误;性状分离指的是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与亲本不同性状的现象,C错误;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AA和Aa个体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相对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及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1.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AA纯合致死,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让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可先求出A和a的基因频率,再算出相应基因型的频率。
【详解】
由于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3:1,所以A和a的基因频率为3/8和5/8.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计算出子代AA=3/8×3/8=9/64,Aa=2×3/8×5/8=30/64,aa=5/8×5/8=25/64。因为AA不能存活,所以Aa=30:25=6:5,故选C项。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题中出现的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是本题的难点,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2.B
【解析】
【分析】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可知显隐性判断方法:①亲本两种表现型杂交,F1中表现出来的是显性性状。②F2中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是隐性性状。
【详解】
根据显、隐性判断方法可知,②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是甜玉米,所以甜玉米是隐性性状;③是两种不同表现型杂交子代只有一种盘状南瓜,所以盘状南瓜是显性。综上,②和③符合题意,①和④不符合题意,即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侧重对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综合性较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43.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优点、杂交的操作流程以及测交的应用等。
【详解】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且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先杂交,再自交,而验证假说才是进行的测交实验,B错误;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因此,应在开花前,确切地说是花粉成熟前进行去雄和授粉操作才能保证杂交,C错误;表现型相同,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不同,如AA与Aa,因此,不能通过表现型来判断是否为纯合子,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A项。
【点睛】
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2、豌豆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黄绿与圆皱,易于区分,容易分析。
3、实验成本低,花朵较大且易于操作,而且每株豌豆都会产出大量豌豆,能够很好的保证豌豆的性状符合概率分布,有利于确保数学统计的可信度。
44.D
【解析】
【分析】
纯合子是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杂合子是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可能是杂合子。
【详解】
由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杂合子,A正确;纯合子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为相同的基因,能够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杂合子是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高茎甲与高茎乙杂交,后代全是高茎的,则高茎甲和高茎乙可以都是纯合子,也可以是一种纯合子、另一种为杂合子,D错误。
45.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等相关知识。
【详解】
细胞分化是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细胞种类增多,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正常的细胞中都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正确;细胞随着生长会衰老,衰老的细胞物质运输效率会降低,C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D错误;故错误的应选D。
46.D
【解析】
【分析】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1、自交法;2、测交法;3、花粉鉴定法
【详解】
三种验证方法:
1、测交法:将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分离比,应为1:1。
2、自交法:将杂种子一代进行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应为3:1。
3、花粉鉴定法:有的植物花粉中存在淀粉,而含等位基因的花粉中则没有。利用碘与花粉中淀粉反应显色的现象,来计数变蓝与不变蓝的花粉数量,其比例应为1:1。
综上所述,本题中不符合题意的是D,故选D。
【点睛】
测交法是课本中给出的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型比例为1:1,从而能够证明F1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即分离定律是存在的。这种方法是验证分离定律最常用的方法。它只适用于能够比较容易进行测交的生物,对于植物中很难把雌蕊和雄蕊分开的生物则不适合。
47.D
【解析】
【分析】
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BB的个体男女表现均为非秃顶,基因为bb的个体男女表现均为秃顶;基因Bb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秃顶。
【详解】
秃顶男女结婚,如果基因型为Bb(男)和bb(女),则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中含Bb,表现为非秃顶,故A错误;非秃顶的两个人结婚,如果基因型为BB(男)和Bb(女),则后代男孩的基因型是BB和Bb,其中Bb为秃顶,故B错误;非秃顶男(BB)与秃顶女性(bb)婚配后,后代基因型为Bb,若生的是儿子,则100%为秃顶,若是女儿,则100%为非秃顶,因而,最好生女儿,故C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相关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从题干表格中获取信息并应用的能力。
48.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黑身个体,故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灰身亲本都为杂合子,这样子代才会出现性状分离。
【详解】
灰身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黑身个体,黑身为隐性,灰身为显性,而且灰身个体为杂合子,杂合的雌雄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灰身:黑身=3:1,题目中的比例为2:1,是因为显性纯合致死造成的,A正确;B、C、D错误。
【点睛】
本题利用的是3:1的比例,题目中出现这一比例,一般就是杂合体自交的结果,当然也会出现有关的变型,例如1:2:1、2:1等等
49.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属于无中生有,所以平发际是隐性性状,尖发际属于显性性状,假设相关基因为A、a,则约翰的父母基因型为
Aa。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尖发际属于显性性状,且约翰的父母基因型为Aa,则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是平发际aa的概率为1/4,故选A。
50.C
【解析】试题分析:
由实验2可知,红果为显性,A项错误。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B项错误,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D项错误,本题选C。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数要多。
51.类囊体薄膜 O2 [H] ATP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①②③⑤ 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增加 增加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是光反应,②是暗反应,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是色素,b是氧气,c是[H],d是ADP,e是ATP,f是C5,g是二氧化碳,h是C3。
【详解】
(1)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物质b是氧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c][H]和[e]ATP。
(2)⑤光反应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过程②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
(3)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三阶段都会产生ATP.故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②③⑤。
(4)ADP的产生是在暗反应的场所叶绿体基质,ADP的消耗是光反应的场所类囊体薄膜,所以较强光照下,过程⑤中产生的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方向移动。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由于CO2被C5固定形成C3,则在短时间内fC5量的变化是增加;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hC3量的变化是增加。
【点睛】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52.b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线粒体 B→A→D→C 制作装片时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死亡 d 不发生 BC 后 1:0: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图乙中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后期。
【详解】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生区细胞,此处细胞呈正方形,如图中b处细胞,由于该区域的细胞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所以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2)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后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正确顺序:B→A→D→C。
(3)由于在制作装片标本时,解离液已使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4)由于只有成熟区的细胞具有大的液泡,所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③和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但细胞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5)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C处于后期,D处于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所以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为 1:0: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小 弱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能 含有 物理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色素积累、线粒体数量减少
【解析】
【分析】
据图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都属于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它们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
【详解】
(1)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大,因此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降低。
(2)由分析可知,c过程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人体除了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细胞都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含有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上皮细胞只是起保护作用,不能合成肌红蛋白,但是含有肌红蛋白基因。
(4)致癌因子可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于病毒致癌因子,其中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在紫外线作用下,上皮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5)细胞衰老后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细胞是否衰老,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特征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色素积累、线粒体数量减少。
【点睛】
本题结合人体某早期胚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考查了细胞的分裂、细胞分化和凋亡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
54.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子代数量多 1/3 高茎:矮茎= 2:1 让F1的多株豆荚饱满植株自交 若子代均为豆荚饱满植株,则不饱满对饱满为显性;若子代出现豆荚不饱满植株,则饱满对不饱满为显性
【解析】
【分析】
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判断显隐性有3种方法:1、自交法:确定显隐性性状的首选方法,通过观察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2、杂交法: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相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3、假设法:通用方法,特别是自交法和杂交法无法判断的,均可用此法。考虑各种情况,通过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作比较)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详解】
(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诸多优点,除了具有多对稳定且易于区分的性状外,还有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子代数量多等其他优点。
(2)根据题意,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假设原高茎种群中AA所占比例为x,则Aa的比例为1-x。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豌豆种群自然繁殖一代即为豌豆自交,AA自交,F1所占比例仍为x;Aa豌豆自交,F1中AA占(1-x)/4,Aa占2(1-x)/4,aa占(1-x)/4,后代中高茎占x+(1-x)/4+2(1-x)/4=(x+3)/4。根据题意可知F1的高茎:矮茎=5:1,即(x+3)/4:(1-x)/4=5:1,解得x=1/3。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x+(1-x)/4=1/3+(1-1/3)/4=1/2,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1-x)/4=1/3,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x)/4=1/6,因此对F1的婉豆进行测交,后代高茎占1/2Aa+1/3×1/2Aa,矮茎占1/3×1/2aa+1/6aa,即高茎:矮茎=(1/2+1/6):(1/6+1/6)=2:1。
(3)据题意“让豆荚饱满植株和不饱满的植株杂交,所得F1中饱满:不饱满=1:1”,可知亲本为测交实验组合,F1中豆荚饱满与不饱满的个体中,一种为杂合子,另一种为隐性纯合子,为了判断豆荚饱满和不饱满的显隐性关系,可让F1的多株豆荚饱满植株自交,若子代均为豆荚饱满植株,则不饱满对饱满为显性;若子代出现豆荚不饱满植株,则饱满对不饱满为显性。
【点睛】
本题以豌豆为素材,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判断显隐性的杂交实验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结合各项准确答题。
55⑨⑩ ③④⑨ ⑦⑧ 细胞壁的形成 ⑦→⑤→②→① ② 蓝藻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图甲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依次是①细胞膜、②高尔基体、③细胞核、④线粒体、⑤内质网、⑥细胞质基质、⑦核糖体、⑨叶绿体、⑩液泡;分析图乙:图乙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⑧依次是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细胞质基质、核糖体,中心体。
【详解】
(1)图乙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和图甲所示植物细胞相比,没有⑨叶绿体和⑩液泡;
(2)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③细胞核、④线粒体、⑨叶绿体;⑦核糖体和⑧中心体两种细胞器没有膜结构;
(3)结构②表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功能不同,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因此,3H依次出现的结构是⑦核糖体、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细胞膜;
(5)在细胞内许多囊泡在不同细胞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而②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为真核细胞,因此蓝藻与上述两种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蓝藻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点睛】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