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2.21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章末检测
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2、4、5
3
通过激素的调节
6、7、8
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
节关系及实验探究
10
14
免疫调节
11
12、13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北京高考)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解析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后迅速被分解了,否则下一个神经元一直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对再传来的兴奋无法作出反应,故选C。
答案 C
2.某人因腰椎部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⑤
解析 该病人有感觉,说明其感受器、传入神经和部分神经中枢完好无损。下肢运动的效应器不在腰椎部,不可能受损伤。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因而最有可能是脊髓的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故选A。
答案 A
3.(2011·上海六校联考)下图为一个传出神经元。该神经元在a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
B.冲动会达到脑部
C.冲动会达到b处的感受器
D.在c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
解析 b是轴突末梢,连着效应器。c是树突的末梢,连着感受器,没有神经递质释放。该传出神经元在a位置受到刺激,冲动会达到效应器,不会传向脊髓,因而不会达到脑部。
答案 A
4.(2011·《考试大纲》调研卷)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解析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内流造成的,A选项正确。刺激图中1、2、3三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4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
答案 A
5.(2011·辽宁大连一模)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答案 B
6.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 a作用于甲状腺,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答案 A
7.(2011·《考试大纲》调研卷)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解析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骨骼肌细胞不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
答案 C
8.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B.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C.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D.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解析 分析图可知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
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图中①和②箭头不存在反馈调节关系,共有2处箭头存在负反馈调节关系;垂体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一起对生长发育有着调节作用。
答案 D
9.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可从寻找实验的各种变量及其之间的关系入手解答本题。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每一组实验都只有一个变量,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可以得出实验结论。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①与③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答案 B
10.(2011·福州高三毕业班质检,3)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实验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
切除10 d后,测得其物
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
乙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 d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切除10 d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 d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 d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解析 要证明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需要以甲状腺激素为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对乙组注射物中有激素和溶剂,故需要设置注射同种溶剂组以排除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 C
1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解析 皮肤可作为第一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B
12.(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解析 E细胞为浆细胞,其功能在于分泌抗体,而不是使靶细胞裂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8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g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h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等。
(4)若g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g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去裂解________。
解析 (1)图中a、b、c表示T细胞、血细胞和B细胞,造血干细胞转变成上述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③过程是在抗原的刺激下和T细胞等的参与下进行的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3)h是抗体,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先把靶细胞裂解,然后靠体液免疫消灭病毒。
答案 (1)细胞分化 (2)体液 更快、更强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14.(22分)(2011·浙江台州期末)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________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2中n的名称是________,g、h、i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观察部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电
a与c的
①______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刺激Ⅰ与Ⅱ
电位变化,
e的收缩
情况
________
分别用电
刺激Ⅰ与e
②______
________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
分别用电
刺激Ⅰ与e
③______
________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
解析 (1)从图1看出,伸肌与传入神经相连,是感受器。结构d是效应器。(2)图2是突触,n是突触小泡。(3)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也不收缩。
答案 (1)感受器 效应器 (2)突触小泡 突触 (3)①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 ②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 ③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