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3.00 KB
  • 2021-09-29 发布

生物卷·2018届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 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满分60分)‎ ‎1.下列元素中,哪个是生物体内微量元素(  )‎ A.Fe B.Ca C.Mg D.S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一定需要光 B.光反应不需要酶 C.光反应能促使ADP生成 D.光反应需要的色素是水溶性的 ‎3.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磷脂分子和糖蛋白分子 B.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磷脂双分子层与糖被 D.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4.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C.酶的活性易受酸碱度和温度的影响 D.酶一旦离开活细胞,不一定就失去催化能力 ‎5.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核孔可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C.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 ‎6.设控制某种含a条肽链的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有X个碱基对,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Y,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A. XY﹣6X+18a B. XY﹣6X C.(﹣a)•18 D. •Y﹣(﹣a)•18‎ ‎7.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B.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就有流动性 C.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会流出细胞 D.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8.细胞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哪项原因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A.内质网是一种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 B.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C.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 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质之间的大、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9.对能量释放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叶绿体 B.内质网、叶绿体 C.高尔基体、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叶绿体 ‎10.一头耕牛突发生肌肉抽搐,可能跟血液中哪种离子的含量过低有关(  )‎ A.Mg2+ B.PO43﹣ C.Cl﹣ D.Ca2+‎ ‎1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 C.磷脂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 ‎12.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3.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B.当温度为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 D.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 ‎14.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①②⑤⑥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⑥‎ ‎15.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ADP+Pi+能量”反应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 ‎16.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CO2(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细胞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CO2浓度和温度的制约 ‎17.人体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只能释放出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18.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用来检测尿糖的试剂以及反应后的颜色是(  )‎ A.斐林试剂 砖红色 B.双缩脲试剂 紫色 C.碘液 蓝色 D.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19.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鲜蒜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间隙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活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的功能 ‎2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B.酶具有高效性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D.在适宜的PH条件下,温度越高胃蛋白酶的活性越高 ‎2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中 ‎22.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2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有细胞壁 B.其有DNA分子 C.其核物质外没有核膜包被着 D.其细胞质内没有核糖体 ‎2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 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3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2和3分别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25.下列糖类物质中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 A.淀粉 B.果糖 C.蔗糖 D.纤维素 ‎2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B.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必须依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C.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27.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它们的化学组成也大致相同,主要是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的糖类组成.但不同的膜其化学组成上又存在差异,(如下表),这种差异说明了(  )‎ 生物膜 蛋白质 ‎(质量分数/%)‎ 脂类 ‎(质量分数/%)‎ ‎1,3,5糖类 ‎(质量分数/%)‎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大鼠肝细胞核膜 ‎59‎ ‎35‎ ‎2.9‎ 线粒体内膜 ‎76‎ ‎24‎ 含量很少 内质网膜 ‎67‎ ‎33‎ 含量很少 A.各种膜起源不同 B.各种膜功能不同 C.膜面积大小不同 D.膜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 ‎28.下列有关三大营养物质的鉴定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通过对斐林试剂乙液进行稀释可获得双缩脲试剂B液 C.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都需要水浴加热 D.脂肪鉴定中使用7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29.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 ‎30.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午时分,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短暂下降 B.蓝藻细胞中,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参与H2O的生成 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可以在相应的细胞器基质中产生ATP ‎3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32.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Ⅰ阶段和Ⅲ阶段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同 D.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33.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试剂甲为健那绿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34.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H2O的产生 B.O2的生成 C.ATP的合成 D.[H]的消耗 ‎35.下列选项正确的(  )‎ 选项 呼吸类型 ‎[H]的来源 ‎[H]的用途 A 有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 B 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水 C 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 D 无氧呼吸 来源于丙酮酸 用于生成酒精 A.A B.B C.C D.D ‎36.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ATP的形成与氧气无关 B.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的ATP所需能量来源不同 C.菠菜叶肉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在线粒体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 ‎37.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的是高能磷酸键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 C.肌细胞中贮存大量的ATP,以满足能量需求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 ‎38.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39.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 ‎40.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B.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41.为研究酶的催化效率,进行了相关试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1和3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B.曲线1和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增加酶浓度后m值将变大 D.该实验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42.如图表示细胞间某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示能表明细胞膜可以促进a物质的运输 B.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表示受体 C.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D.此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44.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③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可能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5.显微镜在观察细胞结构过程中起到不要或缺的重要作用,下列哪些实验的实验结论得出,显微镜起到了重要作用(  )‎ ‎①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②科学家揭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③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结构模型 ‎④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 ‎⑤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⑥卡尔文探明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6.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为某种动物 B.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 ‎47.奶牛的乳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质,与此生理功能相关的细胞器有(  )‎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核 B.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中心体 C.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48.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A.核膜 B.细胞膜 C.叶绿体膜 D.线粒体膜 ‎49.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  )‎ A.紧紧贴在一起 B.充满细胞液 C.充满蔗糖溶液 D.充满清水 ‎5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⑦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 ‎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51.如图所示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或字母作答)‎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⑦中的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有关.‎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标号).‎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完成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⑤→  →⑥.‎ ‎(6)⑥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体现了其具有的功能是能   进出细胞.‎ ‎52.如图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图及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玻璃瓶中的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2)测定光合速率时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  (“净光合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 ‎(3)测定呼吸速率时,整个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单位时间内毛细管内的水滴  (“左”或“右”)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 ‎(4)曲线图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时刻是  点(填曲线图中的字母).‎ ‎(5)d点形成的原因是  ‎ ‎(6)利用上述实验装置,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若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会  (“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7)酸雨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会降低.请问: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反应产生的  减少,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  .‎ ‎53.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合成一般与  反应相关联,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细胞内ATP的含量  填“较多”或“较少”),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  .‎ ‎(2)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 ‎(3)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人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 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第二步: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第三步:测算出细菌数量.‎ ‎①荧光素接受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②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  (填“正比”或“反比”).‎ ‎③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  .‎ ‎54.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期.此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写出两种)‎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  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 ‎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满分60分)‎ ‎1.下列元素中,哪个是生物体内微量元素(  )‎ A.Fe B.Ca C.Mg D.S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 ‎【解答】解:A、Fe属于微量元素,A正确;‎ B、Ca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S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 ‎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一定需要光 B.光反应不需要酶 C.光反应能促使ADP生成 D.光反应需要的色素是水溶性的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解答】解:A、光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一定需要光,A正确;‎ B、光反应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 C、光反应能够促进ATP 的合成,C错误;‎ D、光反应需要的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是脂溶性的,D错误.‎ 故选:A.‎ ‎ ‎ ‎3.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磷脂分子和糖蛋白分子 B.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磷脂双分子层与糖被 D.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占50%,蛋白质占40%,还有少量的多糖.糖与膜上的蛋白质合成糖蛋白,糖与膜上的磷脂合成糖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解答】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占50%,蛋白质占40%,因此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多糖,B正确;ACD错误.‎ 故选:C.‎ ‎ ‎ ‎4.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C.酶的活性易受酸碱度和温度的影响 D.酶一旦离开活细胞,不一定就失去催化能力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A错误;‎ B、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B正确;‎ C、酶的活性易受酸碱度和温度的影响,在最适酸碱度或最适温度下,其活性最高、催化能力最强,C正确;‎ D、有的酶在体外也能发挥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可在口腔或试管中催化淀粉的水解,D正确.‎ 故选:A.‎ ‎ ‎ ‎5.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核孔可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C.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 ‎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解答】解: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 B、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正确;‎ D、水稻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D.‎ ‎ ‎ ‎6.设控制某种含a条肽链的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有X个碱基对,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Y,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A. XY﹣6X+18a B. XY﹣6X C.(﹣a)•18 D. •Y﹣(﹣a)•18‎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1、蛋白质是由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合成的,DNA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2、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脱去的水分子量之和.‎ ‎【解答】解:由题意知,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的碱基对是X,碱基个数是2X,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是2X÷6=‎ ‎;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a,因此脱去的水分子数是,如果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Y,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18().‎ 故选:D.‎ ‎ ‎ ‎7.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B.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就有流动性 C.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会流出细胞 D.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有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必须排出细胞外,细胞中重要的物质和结构不能排出细胞.‎ ‎【解答】解: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A正确;‎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 C、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C错误;‎ D、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如CO、某些病菌和病毒等,D错误.‎ 故选:A.‎ ‎ ‎ ‎8.细胞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哪项原因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A.内质网是一种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 B.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C.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 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质之间的大、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的进行.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解答】解:A、内质网是一种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这说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A正确;‎ B、根、茎、叶是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不能说明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错误;‎ C、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信息和物质的交流,这两者都不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C错误;‎ 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D错误.‎ 故选:A.‎ ‎ ‎ ‎9.对能量释放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叶绿体 B.内质网、叶绿体 C.高尔基体、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叶绿体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该题是考查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答】解:叶绿体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共生命活动利用,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故选:A.‎ ‎ ‎ ‎10.一头耕牛突发生肌肉抽搐,可能跟血液中哪种离子的含量过低有关(  )‎ A.Mg2+ B.PO43﹣ C.Cl﹣ D.Ca2+‎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还是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 ‎【解答】解: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体内缺少会患相应的病症,如血浆中钙离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抽搐,一头耕牛突发生肌肉抽搐,可能跟血液钙离子的含量过低有关.‎ 故选:D.‎ ‎ ‎ ‎1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 C.磷脂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生物体内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同,分别是糖原和淀粉;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组成元素有C、H、O、N、P;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解答】解:A、纤维素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 B、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分别是糖原和淀粉,不相同,B错误;‎ C、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错误;‎ D、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包括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个碱基,组成元素包括C、H、O、N、P,D错误.‎ 故选:A ‎ ‎ ‎12.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答】解: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A正确;‎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故选:C.‎ ‎ ‎ ‎13.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B.当温度为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 D.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不同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对于a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5℃,在3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5℃,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b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0℃,在3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c酶,其最适温度大于40℃,且在4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解答】解:A、据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B、在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此时酶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根据曲线图无法判断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是否会上移,若该实验是在最适pH下进行的,则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会下移,C错误;‎ D、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温度和酶的种类),一个因变量(酶的活性),D正确.‎ 故选:D.‎ ‎ ‎ ‎14.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①②⑤⑥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⑥‎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解答】解:①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即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①正确;‎ ‎②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不是细胞器,②错误;‎ ‎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与有丝分裂无关,③错误;‎ ‎④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④正确;‎ ‎⑤有丝分裂间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⑤正确;‎ ‎⑥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中心体,⑥错误.‎ 故选:C.‎ ‎ ‎ ‎15.下列生理过程和现象中,能发生“ATP→ADP+Pi+能量”反应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解答】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消耗ATP,A正确;‎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水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 ‎ ‎16.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 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CO2(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细胞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CO2浓度和温度的制约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格中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表示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净吸收量,即表格中光照强度在2.0klx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强度,因此植物释放二氧化碳;在光照强度在4.0~9.0klx之间时,净光合作用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达到了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在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解答】解: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增加光照强度,CO2的吸收量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因此叶绿体内合成ATP的速率变大,A错误;‎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CO2释放量为2,表示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植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C错误;‎ D、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限制因素主要是外界的CO2浓度,因为环境温度是适宜的,D错误.‎ 故选:B.‎ ‎ ‎ ‎17.人体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只能释放出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人体肌肉细胞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在缺氧时,进行厌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只能释放出少量能量,其他能量存留于乳酸中.‎ 故选:C.‎ ‎ ‎ ‎18.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用来检测尿糖的试剂以及反应后的颜色是(  )‎ A.斐林试剂 砖红色 B.双缩脲试剂 紫色 C.碘液 蓝色 D.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解:题干的信息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由于葡萄糖属于还原糖,根据分析,鉴定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故选:A.‎ ‎ ‎ ‎19.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鲜蒜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间隙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活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的功能 ‎【考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解答】解:醋酸和蔗糖是不被选择的物质,因此醋酸和蔗糖不能进入活细胞,但是用食醋和蔗糖腌制过程中,由于高浓度的蔗糖会使细胞渗透失水过度而死亡,同时醋酸也能杀死细胞,蒜细胞死亡后,细胞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变成全透性,醋酸和蔗糖都可以穿过细胞膜和液泡膜进入细胞,进而将蒜腌成糖醋蒜.‎ 故选:D.‎ ‎ ‎ ‎2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B.酶具有高效性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D.在适宜的PH条件下,温度越高胃蛋白酶的活性越高 ‎【考点】酶的特性;酶的概念.‎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及酶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解答】解:A、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大的活化能,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C正确;‎ D、胃蛋白酶是人体胃部的消化酶,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37度,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D错误.‎ 故选:D.‎ ‎ ‎ ‎2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中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分析】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相结合,而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解答】解: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 故选:B.‎ ‎ ‎ ‎22.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子细胞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然后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然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2、图中细胞具有中心体,并且没有细胞壁,应表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解答】解:A、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 B、甲、丙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比都为1:2:2,而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 C、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而甲细胞从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 D、由乙图细胞膜向内凹陷可判断该生物是动物,D错误.‎ 故选:A.‎ ‎ ‎ ‎2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有细胞壁 B.其有DNA分子 C.其核物质外没有核膜包被着 D.其细胞质内没有核糖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 ‎【解答】解:A、细菌含有细胞壁,A正确;‎ B、细菌属于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分子,B正确;‎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 ‎ ‎2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 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3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2和3分别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即细胞质基质;②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内膜.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 ‎【解答】解:A、1是细胞质基质,不具有膜结构,而3仅表示线粒体内膜,A错误;‎ B、1中酶催化的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而2中酶催化的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两者所含酶的种类不同,B错误;‎ C、2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只能产生少量的ATP,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还原氢([H]),D正确.‎ 故选:D.‎ ‎ ‎ ‎25.下列糖类物质中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 A.淀粉 B.果糖 C.蔗糖 D.纤维素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解答】解: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而蔗糖属于二糖,纤维素、淀粉属于多糖,均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选:B.‎ ‎ ‎ ‎2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B.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必须依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C.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解:A、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故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A正确;‎ B、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不一定依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如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 C、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能产生ATP,但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错误;‎ D、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通道,通常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自由进出,D错误.‎ 故选:A.‎ ‎ ‎ ‎27.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它们的化学组成也大致相同,主要是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的糖类组成.但不同的膜其化学组成上又存在差异,(如下表),这种差异说明了(  )‎ 生物膜 蛋白质 ‎(质量分数/%)‎ 脂类 ‎(质量分数/%)‎ ‎1,3,5糖类 ‎(质量分数/%)‎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大鼠肝细胞核膜 ‎59‎ ‎35‎ ‎2.9‎ 线粒体内膜 ‎76‎ ‎24‎ 含量很少 内质网膜 ‎67‎ ‎33‎ 含量很少 A.各种膜起源不同 B.各种膜功能不同 C.膜面积大小不同 D.膜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生物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差别,例如,细胞膜上糖类的含量相对比细胞器膜要多.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说明了不同的生物膜功能不同.‎ ‎【解答】解:A、表格信息说明膜的成分,并不能说明各种膜起源不同,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而结构决定功能,说明不同的生物膜功能不同,故B正确;‎ C、根据表格信息,说明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差别,但不能体现膜面积的大小问题,故C错误;‎ D、膜存在时间长短不同,表格信息不能体现,故D错误.‎ 故选:B.‎ ‎ ‎ ‎28.下列有关三大营养物质的鉴定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通过对斐林试剂乙液进行稀释可获得双缩脲试剂B液 C.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都需要水浴加热 D.脂肪鉴定中使用7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解:A、红色的西瓜汁会对还原糖的检测产生颜色干扰,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因此通过对斐林试剂乙液进行稀释可获得双缩脲试剂B液,B正确;‎ C、检测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而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 D、脂肪鉴定中使用50%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D错误.‎ 故选:B.‎ ‎ ‎ ‎29.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3、分析题图:‎ 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由图知该蛋白质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且有3个二硫键;‎ 图2为图1蛋白质的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其中①表示氨基(﹣NH2),②④⑥⑧表示R基(依次是﹣CH2﹣NH2、﹣CH3、﹣CH2﹣COOH、﹣CO﹣COOH),③⑤⑦表示肽键(﹣CO﹣NH﹣),⑨为肽键的一部分.‎ ‎【解答】解: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因此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1=123个,A错误;‎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①是氨基,B错误;‎ C、图2中的R基②④⑥⑧中,共含有2个羧基(分别位于⑥和⑧处、各1个),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羧基数=1+2=3个,C错误;‎ D、图2中的R基②④⑥⑧中,共含有1个氨基(位于②处),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数=1+1=2个,D正确;‎ 故选:D.‎ ‎ ‎ ‎30.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午时分,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短暂下降 B.蓝藻细胞中,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参与H2O的生成 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可以在相应的细胞器基质中产生ATP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 ‎①水的光解:2H2O 4[H]+O2‎ ‎②ATP的生成:ADP+PiATP ‎2、暗反应:‎ ‎①CO2的固定:CO2 +C52C3‎ ‎②CO2的还原:2C3(CH2O)+C5 +H2O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解答】解:A、中午时分,若气孔关闭会导致三碳化合物的生成减少,同时其去路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下降,A正确;‎ B、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片层膜上,B错误;‎ 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只能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C错误;‎ D、光合作用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不是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有氧呼吸过程中可以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ATP,D错误.‎ 故选:A.‎ ‎ ‎ ‎3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考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解答】解:A、由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所以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限制了细胞的长大,A正确;‎ B、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有关,而不是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B错误;‎ C、细胞的体积相对大,则其相对表面积就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流物质的效率就小,所以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C正确;‎ D、一个细胞核内所含的遗传信息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能控制细胞质的活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个核能控制细胞质的量也必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 故选:B.‎ ‎ ‎ ‎32.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Ⅰ阶段和Ⅲ阶段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同 D.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曲线图:Ⅰ阶段幼根开始浸水,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无氧呼吸速率逐渐上升;Ⅱ阶段幼根细胞因缺氧不再进行有氧呼吸,但无氧呼吸速率上升;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酒精积累过多,是导致幼根变黑腐烂.‎ ‎【解答】解:A、Ⅰ阶段幼根开始浸水,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无氧呼吸速率逐渐上升,A错误;‎ B、Ⅱ阶段幼根细胞因缺氧不再进行有氧呼吸,但无氧呼吸速率上升,B错误;‎ C、Ⅰ阶段活性速率下降是由于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由于氧气存在受抑制,Ⅲ活性速率下降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二者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C错误;‎ D、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晒田,改善根系周围的通气状况,D正确.‎ 故选:D.‎ ‎ ‎ ‎33.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试剂甲为健那绿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酵母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的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 ‎(2)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中)‎ ‎(3)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中)‎ ‎2、无氧呼吸的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 ‎【解答】解:A、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 B、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B错误;‎ C、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错误;‎ D、图中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错误.‎ 故选:A.‎ ‎ ‎ ‎34.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H2O的产生 B.O2的生成 C.ATP的合成 D.[H]的消耗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解: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也能生成水,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 B、O2的产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正确;‎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能产生ATP,其中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 D、暗反应过程也消耗[H],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没有膜结构,还有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消耗[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B.‎ ‎ ‎ ‎35.下列选项正确的(  )‎ 选项 呼吸类型 ‎[H]的来源 ‎[H]的用途 A 有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 B 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水 C 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 D 无氧呼吸 来源于丙酮酸 用于生成酒精 A.A B.B C.C D.D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1、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 ‎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 ‎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 ‎2、细胞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 2C3H6O3(乳酸)或2C2H5OH(酒精)+2CO2.‎ ‎【解答】解:AB、根据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细胞呼吸中[H]来自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A错误、B正确;‎ CD、根据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无氧呼吸过程中,细胞呼吸中[H]只来自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或酒精,CD错误.‎ 故选:B.‎ ‎ ‎ ‎36.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ATP的形成与氧气无关 B.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的ATP所需能量来源不同 C.菠菜叶肉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在线粒体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A、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ATP的形成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不消耗氧气,故与氧气无关,A正确;‎ B、线粒体产生ATP的能量来自于物质氧化分解,叶绿体产生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故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的ATP所需能量来源不同,B正确;‎ C、菠菜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正确;‎ D、在线粒体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第三阶段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第二阶段则来自于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错误.‎ 故选:D.‎ ‎ ‎ ‎37.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的是高能磷酸键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 C.肌细胞中贮存大量的ATP,以满足能量需求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ATP分子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的是普通磷酸键,A错误;‎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B错误;‎ C、细胞中贮存的ATP含量并不高,消耗后可迅速合成,C错误;‎ D、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D正确.‎ 故选:D.‎ ‎ ‎ ‎38.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没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提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解答】解: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故选:B.‎ ‎ ‎ ‎39.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适宜温度和pH值,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生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永久性失活).在底物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酶的数量会相应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 ‎【解答】解:A、增大pH,酶活性降低,导致反应速率下降,A、B点的位置会降低,A错误;‎ B、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其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B正确;‎ C、限制AB段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C错误;‎ D、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D错误.‎ 故选:B.‎ ‎ ‎ ‎40.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B.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酶的特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解: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A错误;‎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B正确;‎ 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C错误;‎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只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D错误.‎ 故选:B.‎ ‎ ‎ ‎41.为研究酶的催化效率,进行了相关试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1和3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B.曲线1和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增加酶浓度后m值将变大 D.该实验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分析题图: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慢,到达化学平衡所需时间长,加酶组和无催化剂组相对比,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同加入无机催化剂相对比,加入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到达化学平衡所需时间最短,这能证明酶的高效性.‎ ‎【解答】解:A、加酶后的反应速率比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酶真着催化作用,A正确;‎ B、加酶后的反应速率比加无机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 C、增加酶浓度后,m值不变,C错误;‎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催化剂的种类,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实验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C.‎ ‎ ‎ ‎42.如图表示细胞间某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示能表明细胞膜可以促进a物质的运输 B.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表示受体 C.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D.此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分析图解:题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细胞乙上b有识别功能,可以是受体蛋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不会促进a物质的运输,A错误;‎ B、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B正确;‎ C、信号分子a是激素时,甲表示分泌细胞,乙表示靶细胞,C正确;‎ D、图中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a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故选:A.‎ ‎ ‎ ‎4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1)都能进行能量转换,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前者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后者来自光能;‎ ‎(2)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此外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3)两者都含有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分)、DNA、RNA和多种酶,此外叶绿体中还含有光合色素.‎ ‎【解答】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 B、叶绿体中的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无ATP的产生,B错误;‎ C、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整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且都产生了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C错误.‎ D、线粒体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有关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不相同,D错误.‎ 故选:A.‎ ‎ ‎ ‎44.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③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可能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是死细胞.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色,镜检后发现蓝绿色的线粒体.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照光部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发现好氧细菌趋向水绵照光部位.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说明此时的细胞是死细胞.‎ ‎【解答】解: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是死细胞,①正确;‎ ‎②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色,镜检后发现蓝绿色的线粒体,则可确定此细胞为活细胞,②错误;‎ ‎③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好氧细菌细胞为死细胞,③正确;‎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只能说此时的细胞是死细胞,而不能说是在解离前,因为染色是在解离后,解离时用的解离液是盐酸和酒精,也会杀死细胞,所以不能确定解离前就是死细胞,④错误.‎ 所以,①③错误.‎ 故选:D.‎ ‎ ‎ ‎45.显微镜在观察细胞结构过程中起到不要或缺的重要作用,下列哪些实验的实验结论得出,显微镜起到了重要作用(  )‎ ‎①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②科学家揭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③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结构模型 ‎④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 ‎⑤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⑥卡尔文探明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1、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也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的仪器,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向微观方向的研究.‎ ‎2、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解:①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是建立在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基础上的,提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即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该结论的得出离不开显微镜对细胞结构的观察,①正确;‎ ‎②‎ 科学家揭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该过程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以便追踪放射性同位素的去向,弄清化学反应的过程,②正确;‎ ‎③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结构模型,即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建立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的基础上得出的,③正确;‎ ‎④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采用的是“半叶法”,该过程是将叶片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照射﹣﹣酒精脱色﹣滴加碘液﹣颜色反应,没有用到显微镜,④错误;‎ ‎⑤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没有用到显微镜,⑤错误;‎ ‎⑥卡尔文探明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没有用到显微镜,⑥错误.‎ 故选:A.‎ ‎ ‎ ‎46.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为某种动物 B.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 解:A、由于图示细胞中含有中心体,且没有细胞壁,所以该生物为某种动物,A正确;‎ B、图示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该细胞不含染色单体,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B错误;‎ C、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该细胞中含有2组中心体,共4个中心粒,D正确.‎ 故选:B.‎ ‎ ‎ ‎47.奶牛的乳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质,与此生理功能相关的细胞器有(  )‎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核 B.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中心体 C.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核糖体: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解答】解: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经过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故选:C.‎ ‎ ‎ ‎48.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A.核膜 B.细胞膜 C.叶绿体膜 D.线粒体膜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对细胞器的归类:‎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解答】解:A、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核膜上具有核孔,A正确;‎ B、细胞膜具有单层膜结构,B错误;‎ C、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两层膜是光滑的,C正确;‎ D、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D正确.‎ 故选:B.‎ ‎ ‎ ‎49.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  )‎ A.紧紧贴在一起 B.充满细胞液 C.充满蔗糖溶液 D.充满清水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解答】解:A、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A错误;‎ B、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则细胞液中的溶质不会出细胞,B错误;‎ C、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属于全透性膜,则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充满浓度小于0.3g/mL的蔗糖溶液,C正确;‎ D、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则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会进入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D错误.‎ 故选:C.‎ ‎ ‎ ‎5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⑦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解答】解: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正确;‎ ‎②酶只有催化功能,②错误;‎ ‎③酶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不一定是酶,③错误;‎ ‎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④正确;‎ ‎⑤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其活性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⑤错误;‎ ‎⑥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⑥正确;‎ ‎⑦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⑦错误.‎ 故选:D.‎ ‎ ‎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51.如图所示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或字母作答)‎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① .‎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⑦中的 c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② 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a 有关.‎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⑤ (填标号).‎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完成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⑤→ ③→① →⑥.‎ ‎(6)⑥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体现了其具有的功能是能 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⑥是细胞膜,⑦是细胞核,其中a是核膜,b是核仁,c是染色质;‎ ‎2、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 ‎【解答】解:(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①高尔基体.‎ ‎(2)⑦是细胞核,其中c表示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②是线粒体,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⑥表示细胞膜,a表示糖蛋白,b表示蛋白质,c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a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4)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核膜、细胞膜等构成的,而⑤核糖体无膜结构.‎ ‎(5)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将核糖体上形成的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再以小泡的方式运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将多肽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小泡的方式运到细胞膜,所以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⑤→③→①→⑥.‎ ‎(6)细胞膜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的功能.‎ 故答案为:‎ ‎(1)①‎ ‎(2)c ②‎ ‎(3)a ‎ ‎(4)⑤‎ ‎(5)⑤→③→①→⑥‎ ‎(6)控制物质 ‎ ‎ ‎52.如图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图及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玻璃瓶中的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 ‎(2)测定光合速率时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 净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 ‎(3)测定呼吸速率时,整个装置必须放在 黑暗 环境中,单位时间内毛细管内的水滴 左 (“左”或“右”)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 ‎(4)曲线图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 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时刻是 ce 点(填曲线图中的字母).‎ ‎(5)d点形成的原因是 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 ‎(6)利用上述实验装置,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若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会 增加 (“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7)酸雨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会降低.请问: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反应产生的 〔H〕和ATP 减少,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 C3的还原 .‎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据图分析:左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可分解提供二氧化碳,从而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因此装置内的气体量变化表示氧气的变化量,该氧气的变化量可以用图中的水滴移动的距离表示,该距离表示净光合速率.右图表示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可分解提供二氧化碳,从而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为净光合释放的氧气量,即表示净光合速率.‎ ‎(3)如果需要测量呼吸速率,整个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中,此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此时的二氧化碳被碳酸氢钠溶液吸收,单位时间内毛细管内的水滴左移的距离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即呼吸速率.‎ ‎(4)曲线图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呼吸强度减弱.图中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c、e两点.‎ ‎(5)曲线图中的d点形成的原因是中午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6)据表分析,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光照下CO2吸收总量表示总光合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有机物的积累量=3.25×12﹣1.5×24>0,所以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7)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会降低导致光反应减弱,生成的[H]和ATP减少,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故答案为:‎ ‎(1)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净光合速率 ‎ ‎(3)黑暗 左 ‎(4)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 ce ‎(5)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6)增加 ‎(7)〔H〕和ATP C3的还原 ‎ ‎ ‎53.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合成一般与 放能 反应相关联,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细胞内ATP的含量 较少 填“较多”或“较少”),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 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 .‎ ‎(2)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 ‎(3)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人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 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第二步: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第三步:测算出细菌数量.‎ ‎①荧光素接受 ATP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②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 正比 (填“正比”或“反比”).‎ ‎③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 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 .‎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解答】‎ 解:(1)ATP的合成需消耗能量,故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关联,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但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因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消耗后可迅速产生.‎ ‎(2)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①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②荧光素在荧光素酶和ATP等物质的参与下可进行反应发出荧光.发光强度与ATP的含量成正比,所以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 ‎③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故可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 故答案为:‎ ‎(1)放能 较少 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①ATP ②正比 ③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 ‎ ‎ ‎54.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 动物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中 ‎ 期.此期细胞中有 8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线粒体、核糖体 .(写出两种)‎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 S 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 2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DNA .‎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A图: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B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C图: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DNA含量为2C代表G1期;DNA含量为2C~4C代表S期;DNA含量为4C代表G2和M期.‎ ‎【解答】解:(1)图A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 ‎(2)动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所以与之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线粒体.‎ ‎(3)DNA含量大于2C且小于4C,说明DNA正在复制,故处于B图中的S期.‎ ‎(4)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复制,所以会阻碍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期,故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将增加.‎ ‎(5)由于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和DNA,由于酶的专一性,胰蛋白酶能够将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水解,只剩下DNA的丝状物.‎ 故答案为:‎ ‎(1)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线粒体、核糖体 ‎(3)S ‎(4)2‎ ‎(5)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