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5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三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
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合成核糖核酸、脂肪等物质时,需要磷酸盐做原料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3.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A.线粒体 B.细胞溶胶 C.核糖体 D.液泡
4.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是为了促进染色体分离
B.染色时间过长将抑制细胞的分裂
C.漂洗是为了洗去不利于染色的物质
D.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的“赤道”上向内凹陷
5.1分子葡萄糖经需氧呼吸后产生30个ATP,新形成的高能磷酸键数目是( )
A.15 个 B.30 个 C.60个 D.90 个
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增生早于中心体的复制
B.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
C.染色体的出现早于纺锤体的形成
D.囊泡的出现早于细胞板的形成
7.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4中可能有合成磷脂的酶
B.经7加工的蛋白质分子都将分泌到细胞外
C.结构3不含磷脂,在细胞分裂前期复制成一对
D.若1指附着的核糖体,则其是合成氨基酸的场所
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达,因此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D.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同
9.图是分别以洋葱的紫色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3中的色素存在于图1的B结构中
B.细胞正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有水分子从A处运动到B处
C.在图2所示实验中,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用洋葱紫色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时,需通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10.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是RNA水解酶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②图并不能反映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1.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DNA.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鉴定的相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花生种子进行油脂鉴定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B.检验淀粉可用淀粉碘化钾溶液
C.使用双缩脲试剂A、B应先混合均匀再使用
D.将本尼迪特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摇匀,可见红黄色沉淀产生
13.如图1~3表示细胞中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发生图1过程的结构只可能是线粒体的内膜
B.图2中的结构代表细胞膜,其上的膜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
C.图3中的结构代表类囊体膜,其中氧气产生于类囊体膜内
D.图1和图3中膜蛋白都具有物质运输和生物催化的功能
1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B.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5.如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哪类化合物不能发生此种反应( )
A.多肽 B.淀粉 C.纤维素 D.脂肪
16.下列关于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l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17.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柠檬酸循环
B.柠檬酸循环过程复杂,故释放大量能量
C.柠檬酸循环过程产生较多多携带氢的特殊分子
D.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与线粒体基质中
18.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仅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B.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
C.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细胞溶胶
D.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结构②中
19.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选择F1中高茎豌豆让其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1 B.1:1 C.9:6 D.5:1
20.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②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③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④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动态变化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21.下列关于人体中ATP和ADP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Ⅰ消耗水,过程Ⅱ产生水
B.图中过程Ⅰ与Ⅱ反应迅速,体现酶的专一性
C.图中过程Ⅰ为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碳反应
D.图中过程Ⅱ可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溶胶中进行
22.遗传学家研究玉米A、B、C、D和E五个基因和植株高矮的关系,这五个基因各有二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1和A2; B1和B2;C1和C2; D1和D2;E1和E2.若只考虑单一基因效应,则不同基因型的平均株高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型
株高(cm)
A1A1
A1A2
A2A2
B1B1
B1B2
B2B2
C1C1
C1C2
C2C2
D1D1
D1D2
D2D2
E1E1
E1E2
E2E2
159
171
170
167
166
167
175
174
151
166
167
167
177
167
156
A.根据上表资料推定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
B.根据上表资料推定不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
C.A1对A2为完全显性,B1对B2为不完全显性
D.C1对C2为不完全显性,E1对E2为完全显性
23.下列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4.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含有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配子种类数增加
D.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遗传物质比来自精子的多
25.两种高等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图,其中3个来自同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的是( )
A. B. C. D.
26.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27.“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28.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甲中的B点骤变为C点时,短时间内三碳酸含量将快速下降
B.图甲中若其它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向右移动
C.图乙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
D.图乙中,与F点相比,E点三碳酸的含量较高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4分)
29.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示为 细胞结构模式图.
(2)蛋白质合成场所是[ ] ,与该结构合成有关的结构是[ ] .
(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填编号),其中RNA从细胞核中进入细胞质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4)该图所示细胞中能够提取到色素的结构有 (填名称).
30.如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GR 葡萄糖载体
TP 三碳糖磷酸
TR 三碳糖磷酸载体
(1)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 循环,该循环的关键步骤是 ,NADPH在该循环中的作用为 .
(2)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然后与 一起合成蔗糖,再运出叶肉细胞.
(3)若将光照撤离,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 (填“下降”,“上升”或“不变”),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
(4)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光合产物中含18O的除糖类外,还有 .
3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C、c控制.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来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C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紫花×白花
807
0
三
紫花×紫花
1 240
420
(1)根据组合 能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三的F1显性性状植株中,杂合子占 ,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 .
(3)组合 为测交实验,写出其遗传图解. .
32.如图中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某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的甲含有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
(3)图2中乙的细胞名称为 细胞.
(4)图2丙细胞处于图1 段,丙继续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 细胞.
33.如图是某一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
(3)如表是图一所示的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③处应是 ,⑧处应是 .
温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⑧
3.4
1.9
0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不变,在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
34.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油脂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在第11 d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油脂的平均含量(mmol•L﹣1)
连续11 d每天喂下列试剂
同时第8 d至第11 d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等体积生理盐水
0.49
乙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0.025 mmol四环素
6.51
丙组
中药制剂(0.05 g)
0.025 mmol四环素
4.74
丁组
中药制剂(0.10 g)
0.025 mmol四环素
4.52
戊组
中药制剂(0.15 g)
0.025 mmol四环素
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 染液染成 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 .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 .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 .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 .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在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时对肝脏油脂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如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 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几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还需分别喂 ,共11天.同时在第8~11d注射 ,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 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三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
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合成核糖核酸、脂肪等物质时,需要磷酸盐做原料
【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一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作用: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3、无机物: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解答】解:A、光合作用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A正确;
B、自由水的作用: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B正确;
C、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C正确;
D、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分子式里面不含磷元素,只含C,H,O,3种元素,所以合成脂肪不需要磷酸盐作原料,D错误.
故选:D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解答】解:A、蓝藻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
B、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选项正确;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C选项错误;
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3.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A.线粒体 B.细胞溶胶 C.核糖体 D.液泡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3、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4、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解答】解: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
故选:B.
4.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是为了促进染色体分离
B.染色时间过长将抑制细胞的分裂
C.漂洗是为了洗去不利于染色的物质
D.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的“赤道”上向内凹陷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解答】解: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
B、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再进行细胞分裂,B错误;
C、漂洗是为了洗去不利于染色的物质,便于染色,C正确;
D、在动物细胞中,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的“赤道”上向内凹陷,而在植物细胞中,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的“赤道”上出现了细胞板,D错误.
故选:C.
5.1分子葡萄糖经需氧呼吸后产生30个ATP,新形成的高能磷酸键数目是( )
A.15 个 B.30 个 C.60个 D.90 个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解:1分子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1分子ADP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一分子ATP是由一分子ADP和一分子Pi合成的.因此,1分子葡萄糖经需氧呼吸后产生30个ATP,则新形成的高能磷酸键数目是30个.
故选:B.
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增生早于中心体的复制
B.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
C.染色体的出现早于纺锤体的形成
D.囊泡的出现早于细胞板的形成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分裂间期:
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解答】解:A、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
B、在末期,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B正确;
C、在前期,染色体的出现早于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形成后着丝点附着在纺锤丝上,C正确;
D、在末期,囊泡的出现早于细胞板的形成,然后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正确.
故选:A.
7.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4中可能有合成磷脂的酶
B.经7加工的蛋白质分子都将分泌到细胞外
C.结构3不含磷脂,在细胞分裂前期复制成一对
D.若1指附着的核糖体,则其是合成氨基酸的场所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该题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图可以判断,图中1是核糖体、2是细胞膜、3是中心体、4是内质网、5是溶酶体、6是线粒体、7是高尔基体.
【解答】解:A、内质网是有机物合成车间,磷脂是在内质网合成的,故结构4内质网中可能有合成磷脂的酶,A正确;
B、经7加工的蛋白质分子并不都分泌到细胞外,如溶酶体内的酶也是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B错误;
C、结构3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一组中心体含有2个中心粒,复制后含有2组中心粒,4个中心粒,C错误;
D、若1指附着的核糖体,则其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错误.
故选:A.
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达,因此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D.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同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周期的概念;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降低,但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不一定是处于衰老过程.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细胞凋亡可以清除体内癌细胞.受精卵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其含有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全部基因.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在不同阶段细胞周期不同.
【解答】解:A、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降低,但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不一定是处于衰老过程中,如温度、PH等因素都能影响酶的活性,故A错误;
B、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细胞凋亡可以清除体内癌细胞,故B正确;
C、受精卵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其含有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全部基因,不是因为受精卵中基因都被表达,故C错误;
D、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在不同阶段细胞周期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图是分别以洋葱的紫色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3中的色素存在于图1的B结构中
B.细胞正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有水分子从A处运动到B处
C.在图2所示实验中,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用洋葱紫色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时,需通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分析图1:图1所示细胞可能出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图2: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分析图3:色素带1到4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解答】解:A、图3中的色素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图1的A结构中,A错误;
B、细胞正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有水分子从A处运动到B处,B正确;
C、在图2所示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为间期的细胞,故不能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
D、用洋葱紫色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时,因为洋葱紫色鳞片叶细胞为单层细胞,所以不需通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来,D错误.
故选:B.
10.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是RNA水解酶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②图并不能反映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分析图①: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甲酶活性不变,说明乙酶是蛋白质,甲酶可能是RNA(核酶).
分析图②:随环境温度的变化,酶的活性不变,说明该酶是恒温动物体内的酶或该酶已经失活.
【解答】解:A、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是蛋白质,被蛋白酶处理后分解(分子结构改变),A正确;
B、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甲酶活性不变,则说明甲酶的成分为RNA,不是RNA水解酶,B错误;
C、人体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所以在一定范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正确;
D、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②图并不能反映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11.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DNA.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因此,氧气的浓度对于运输速度没有影响.
【解答】解:哺乳动物的成熟细胞不含有DNA,说明该细胞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与O2含量无关;又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方式,需要载体,消耗来自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所以K+进入细胞的速度与O2含量无关.
故选:A.
1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鉴定的相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花生种子进行油脂鉴定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B.检验淀粉可用淀粉碘化钾溶液
C.使用双缩脲试剂A、B应先混合均匀再使用
D.将本尼迪特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摇匀,可见红黄色沉淀产生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5)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
【解答】解:A、使用花生种子进行油脂鉴定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
B、淀粉遇碘变蓝,但是碘化钾与淀粉不反应,因此不能用来鉴定淀粉,B错误;
C、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错误;
D、将本尼迪特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摇匀,需要水浴加热才可见红黄色沉淀产生,D错误.
故选:A.
13.如图1~3表示细胞中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发生图1过程的结构只可能是线粒体的内膜
B.图2中的结构代表细胞膜,其上的膜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
C.图3中的结构代表类囊体膜,其中氧气产生于类囊体膜内
D.图1和图3中膜蛋白都具有物质运输和生物催化的功能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图1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真核细胞中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原核细胞中该生物膜是质膜.
2、图2表示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表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3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解答】解:A、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生物膜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也可能是原核细胞的质膜,A错误;
B、图2中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功能,B正确;
C、图3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氧气产生于类囊体膜内,C正确;
D、图1和图3中膜蛋白都具有物质运输和生物催化的功能,D正确.
故选:A.
1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B.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采用逐项分析和排除的方法作答.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性激素属于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答】解: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
B、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B正确;
C、有些糖类物质不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C错误;
D、性激素属于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D错误.
故选:B.
15.如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哪类化合物不能发生此种反应( )
A.多肽 B.淀粉 C.纤维素 D.脂肪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化合物水解形成的单体,因此该化合物是由相同的许多单体聚合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A、氨基酸是多肽的单体,多肽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因此可以发生此反应,A正确;
B、葡萄糖是淀粉的单体,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因此可以发生此反应,B正确;
C、葡萄糖是纤维素的单体,纤维素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因此可以发生此反应,C正确;
D、脂肪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单体有2种,不可能发生该反应,D错误.
故选:D.
16.下列关于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l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解: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l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正确;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B错误;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正确;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柠檬酸循环
B.柠檬酸循环过程复杂,故释放大量能量
C.柠檬酸循环过程产生较多多携带氢的特殊分子
D.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与线粒体基质中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ATP和还原性氢的过程,即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柠檬酸循环主要就是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还原性氢和少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解答】解:A、细菌不含线粒体,但硝化细菌等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也能进行柠檬酸循环,A错误;
B、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只释放少量能量,产生的少量ATP,B错误;
C、柠檬酸循环是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过程产生较多多携带氢的特殊分子,C正确;
D、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所以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多数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D正确.
故选:CD.
18.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仅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B.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
C.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细胞溶胶
D.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结构②中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染色体(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②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及rRNA的形成有关;③表示核液.
【解答】解:A、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但不仅仅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如装配好的核糖体亚单位等从核内运到细胞质,还有一些小分子也可以通过核孔出入,A错误;
B、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形态,B正确;
C、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核液,C错误;
D、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主要在结构①染色质中,D错误.
故选:B.
19.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选择F1中高茎豌豆让其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1 B.1:1 C.9:6 D.5: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高茎相对于矮茎是显性性状(用D、d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选出F1中的高茎豌豆,其中DD占,Dd占,让F1中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其中DD自交后代均为DD(高茎),Dd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DD、Dd、dd),因此后代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为,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高茎:矮茎=(1﹣): =5:1.
故选:D.
20.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②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③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④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动态变化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观察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错误;
D、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D错误.
故选:A.
21.下列关于人体中ATP和ADP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Ⅰ消耗水,过程Ⅱ产生水
B.图中过程Ⅰ与Ⅱ反应迅速,体现酶的专一性
C.图中过程Ⅰ为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碳反应
D.图中过程Ⅱ可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溶胶中进行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图中过程Ⅰ为ATP的水解过程,过程Ⅱ为ATP的合成过程.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A、图中过程Ⅰ为ATP的水解过程,消耗水,过程Ⅱ为ATP的合成过程,产生水,A正确;
B、图中过程Ⅰ与Ⅱ反应迅速,体现酶的高效性,B错误;
C、图中过程Ⅰ为ATP水解过程,人体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碳反应,C错误;
D、人体细胞无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22.遗传学家研究玉米A、B、C、D和E五个基因和植株高矮的关系,这五个基因各有二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1和A2; B1和B2;C1和C2; D1和D2;E1和E2.若只考虑单一基因效应,则不同基因型的平均株高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型
株高(cm)
A1A1
A1A2
A2A2
B1B1
B1B2
B2B2
C1C1
C1C2
C2C2
D1D1
D1D2
D2D2
E1E1
E1E2
E2E2
159
171
170
167
166
167
175
174
151
166
167
167
177
167
156
A.根据上表资料推定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
B.根据上表资料推定不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
C.A1对A2为完全显性,B1对B2为不完全显性
D.C1对C2为不完全显性,E1对E2为完全显性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可知,玉米的株高受5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2对A1是完全显性,B1对B2是共显性,C1对C2是完全显性,D1对D2是共显性,E1对E2是不完全显性,据此答题.
【解答】解:AB、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不影响的有2个,A正确、B错误;
C、A2对A1是完全显性,B1对B2是共显性,C错误;
D、C1对C2是完全显性,D1对D2是共显性,D错误.
故选:A.
23.下列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解:A、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酶活性,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酶活性,B正确;
C、pH能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pH前,随着pH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C错误;
D、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D错误.
故选:B.
24.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含有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配子种类数增加
D.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遗传物质比来自精子的多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解答】解: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均为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所含的细胞质>初级卵母细胞中细胞质的,A错误;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几条来自父方,有几条来自母方是随机的,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配子种类数增加,C错误;
D、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均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遗传物质比来自精子的多,D正确.
故选:D.
25.两种高等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图,其中3个来自同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形成的配子含有两条染色体;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形成的配子中含有2条染色体;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形成的配子含有两条染色体;
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形成的配子含有两条染色体;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形成的配子中含有2条染色体;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形成的配子含有两条染色体;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和ABC来自不同种生物,D正确.
故选:D.
26.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比例为1:2:2,并且染色体数为2N,因此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
图丙中,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即染色体数目减半,可以表示减二的前期、中期、末期;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前、中、末期,减一时期和减二后期;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为体细胞的两倍,只可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解答】解: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但不存在赤道板结构,A错误;
B、图乙DNA数和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因此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着丝点发生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图丙中C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错误.
故选:B.
27.“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本题是对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考查,回忆人体细胞的呼吸方式及不同呼吸方式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然后结合题图曲线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cd段氧气消耗率较高,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因此该阶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不论何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都等于O2消耗量,B错误;
C、无氧呼吸过程时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的转移到ATP中,C错误;
D、如果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血液中乳酸水平过高,会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
故选:D.
28.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甲中的B点骤变为C点时,短时间内三碳酸含量将快速下降
B.图甲中若其它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向右移动
C.图乙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
D.图乙中,与F点相比,E点三碳酸的含量较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图甲中①物质指的是C3,B图中是光合作用对CO2释放量的影响,当增强光照时,C3的还原加快,CO2的固定不变,故C3的含量快速下降,由B点骤变为C点,A正确;
B、图乙中若其它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二氧化碳固定量减少,光合作用下降,A点将向右方向移动,B正确;
C、G点应是CO2饱和点,与G点相比,F点CO2浓度低,C3的还原相对于F点弱,所以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C正确;
D、乙图中与F点相比,E点CO2浓度降低,CO2的固定降低,C3的还原不变,则C3的含量快速下降,D错误.
故选:D.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4分)
29.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示为 高等植物 细胞结构模式图.
(2)蛋白质合成场所是[ 11 ] 核糖体 ,与该结构合成有关的结构是[ 6 ] 核仁 .
(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4、7、9 (填编号),其中RNA从细胞核中进入细胞质穿过 0 层磷脂双分子层.
(4)该图所示细胞中能够提取到色素的结构有 叶绿体、液泡 (填名称).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细胞壁;结构2为细胞膜;结构3为细胞质基质;结构4为叶绿体;结构5为高尔基体;结构6为核仁;结构7为核膜;结构8为核孔;结构9为线粒体;结构10为内质网;结构11为核糖体;结构12为液泡;结构13为液泡膜.
【解答】解:(1)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但不含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结构11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结构6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4叶绿体、7核膜、9线粒体;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中进入细胞质,不需要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4)图示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有叶绿体、液泡.
故答案为:
(1)高等植物
(2)11核糖体 6核仁
(3)4、7、9 0
(4)叶绿体、液泡
30.如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GR 葡萄糖载体
TP 三碳糖磷酸
TR 三碳糖磷酸载体
(1)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 卡尔文 循环,该循环的关键步骤是 三碳酸的还原(CO2的还原、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 ,NADPH在该循环中的作用为 供氢(作还原剂)和供能 .
(2)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然后与 果糖 一起合成蔗糖,再运出叶肉细胞.
(3)若将光照撤离,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 下降 (填“下降”,“上升”或“不变”),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
(4)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光合产物中含18O的除糖类外,还有 H2O、O2(或H218O、18O2) .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联系见下表:
项目
光反应
碳反应(暗反应)
实质
光能→化学能,释放O2
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较缓慢
条件
需色素、光、ADP、和酶
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场所
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物质转化
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ADP+Pi→ATP(在酶的催化下)
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
能量转化
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卡尔文循环,该循环的关键步骤是三碳酸的还原,即CO2的还原、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NADPH含有高能量并是强还原剂,因此在该循环中的作用为供氢(作还原剂)和供能.
(2)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形成的二糖.
(3)若将光照撤离,无光照强度,光反应阶段不能产生ATP和[H],则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受抑制,产生无碳化合物量减少,但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减不变,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内RUBP的含量将减少.此时叶肉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4)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 18O的走向为:C18O2C3葡萄糖和H218O(暗反应阶段有水产生的),含有18O的葡萄糖丙酮酸,H218O18O2,所以叶肉细胞光合产物中含18O的除糖类外,还有能够检测出水、氧气.
故答案为:
(1)卡尔文 三碳酸的还原(CO2的还原、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 ) 供氢(作还原剂)和供能
(2)果糖
(3)下降 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4)H2O、O2(或H218O、18O2)
3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C、c控制.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来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C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紫花×白花
807
0
三
紫花×紫花
1 240
420
(1)根据组合 二或三 能判断出 紫花 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三的F1显性性状植株中,杂合子占 ,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 .
(3)组合 一 为测交实验,写出其遗传图解. .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解答】解:(1)由于组合二是紫花×白花,后代只有紫花,可以判断紫花是显性性状;由于组合三是紫花×紫花,后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现性状分离,所以紫花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三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其都是杂合体,基因型都是Cc.F1基因型为CC、Cc和cc,比例为1:2:1;所以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Cc)与组合三中的F1紫花植株(CC、Cc)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对于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后代显隐性性状比为1:1,即组合一为测交实验.其遗传图解:
故答案为:
(1)二或三 紫花
(2)
(3)一
32.如图中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某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
(2)图2中的甲含有 0 条染色单体、 4 对同源染色体.
(3)图2中乙的细胞名称为 初级卵母细胞 细胞.
(4)图2丙细胞处于图1 BC 段,丙继续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 第二极体或第二极体和卵 细胞.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减半.
(2)图2中,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染色体,因此该细胞不含染色单体,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3)图2中乙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4)图2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 中BC段;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其继续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或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故答案为:
(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0 4
(3)初级卵母细胞
(4)BC 第二极体或第二极体和卵
33.如图是某一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 A酶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
(3)如表是图一所示的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③处应是 40℃ ,⑧处应是 5.0 .
温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⑧
3.4
1.9
0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不变,在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图一:该曲线的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酶活性,故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分析图二:根据图一相同温度下A酶的活性大于B酶,故图二中如果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A酶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大于B酶.
分析表格:表格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①②③④⑤⑥⑦之间的温度梯度为10℃,看图可知⑧处应是温度为40℃B酶的活性为5.0.
【解答】解:(1)根据图一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可知本实验的探究课题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A酶,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3)根据图一曲线可知,该实验温度梯度设置是10℃,故③处应是40,看图可知⑧处应是温度为40℃B酶的活性为5.0.
(4)30℃时A酶活性大于B酶,故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大于B酶.曲线如图:
故答案为:
(1)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2)A酶 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3)40℃5.0
(4)(注:起点一致,终点提前)
34.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油脂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在第11 d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油脂的平均含量(mmol•L﹣1)
连续11 d每天喂下列试剂
同时第8 d至第11 d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等体积生理盐水
0.49
乙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0.025 mmol四环素
6.51
丙组
中药制剂(0.05 g)
0.025 mmol四环素
4.74
丁组
中药制剂(0.10 g)
0.025 mmol四环素
4.52
戊组
中药制剂(0.15 g)
0.025 mmol四环素
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 苏丹Ⅲ 染液染成 橘黄 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 (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 .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 是否注射(0.025mmol)四环素与是否饲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 .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 (腹腔注射)四环素导致肝脏油脂累积(含量增加) .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 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四环素引起的)肝脏油脂的累积量(增加量) .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在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时对肝脏油脂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如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 3 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几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还需分别喂 0.05g、0.10g、0.15g的中药制剂 ,共11天.同时在第8~11d注射 等量/等体积生理盐水 ,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 甲 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 保持单一变量(使各组之间有对照);避免无关变量不适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
【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某中药制剂、四环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先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
【解答】解:(1)脂肪能被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因此,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橘黄色(或红色).
(2)根据实验设计可知,应将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分析表格可知,实验自变量是否注射0.25mmol四环素,是否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
(3)分析甲组和乙组的自变量和实验结果可知,注射0.025mmol四环素可以使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增加,这说明腹腔注射四环素导致肝脏脂肪累积(含量增加);分析表格中5组实验数据说明中药制剂能降低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的累积量(增加量).
(4)Ⅰ.①按如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单独使用中药制剂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所以还要增加3组小鼠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0.05g、0.10g、0.15g的中药制剂,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Ⅱ.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甲组(只注射生理盐水)做对照,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保持单一变量,避免无关变量不适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
(1)苏丹Ⅲ橘黄
(2)(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 是否注射(0.025 mmol)四环素与是否饲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
(3)(腹腔注射)四环素导致肝脏油脂累积(含量增加) 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四环素引起的)肝脏油脂的累积量(增加量)
(4)Ⅰ.①3 ②0.05 g、0.10 g、0.15 g的中药制剂 等量/等体积生理盐水
Ⅱ.①甲 ②保持单一变量(使各组之间有对照);避免无关变量不适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01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