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8.09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章末检测
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种群及其特征
1、3、4
种群数量的变化
2
9、13
群落及其结构
5、6、7、10
14
15
群落的演替
11、12
8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东北三校联考)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c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解析 松树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取1 cm2太小。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调查鼠类数量时,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土壤动物中的蜈蚣个体较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应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0 m3
2
1 000 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 kg
35
3 500 kg
③
山地
甘草
1 000 kg
20
300 kg
④
滩涂
沙蚕
10 000 kg
30
500 kg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马尾松的年增加量为4 000 m3,而年采收量为1 000 m3,年采收量小于增加量;鲫鱼的年增加量为3 500 kg,年采收量与增长量持平;甘草的年增长量为200 kg,而年采收量为300 kg,远大于年增长量;沙蚕的年增长量为3 000 kg,而年采收量为500 kg,年采收量小于增长量。
答案 C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鼎湖山的一对雌雄昆虫能交配繁殖,有可育的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的藏羚羊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应处于稳定阶段
D.海南岛的气候适合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
解析 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的藏羚羊个体属于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应处于稳定阶段;海南岛的气候适合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也不能大于K值。
答案 D
4.如图是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解析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题图所示属于稳定型,即种群中各个年龄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可保持稳定。
答案 D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羊吃草属于捕食关系
B.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而发生竞争关系
C.水稻和稗草是寄生关系
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 水稻和稗草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空间、营养等,是竞争关系,故选C。
答案 C
6.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 )。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 导致,属于,。
答案 B
7.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解析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B、C三个选项中只说出了某一区域内部分生物的总和,而不是全部生物的总和,而D选项中包含了群落的两个重要的判断要素:(1)一定自然区域——一座山上;(2)所有生物的总和——全部生物。故选D。
答案 D
8.下列群落演替序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后的恢复演替
解析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是从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演替而成的,这一阶段湖底有机物的积聚,主要靠浮游有机体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天长日久,湖底逐渐提高,湖底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属于初生演替。B、C、D三项原有的土壤条件并没有被破坏,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A
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使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较大的人群中进行,如果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使所得发病率偏大。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这样得到的数值基本上与实际相符。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如果选择个体较少的区域作为样方,则计算的数值小于实际数值。
答案 C
10.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配置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
从而使它们能 ( )。
A.有效地避免竞争
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选项均正确
解析 群落的垂直分层分布可有效地避免竞争,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群落的净光合产量。
答案 D
1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解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较慢,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光照条件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生理、繁殖等,故影响动物群落的演替。故选D。
答案 D
12.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的结果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红松林受破坏后原有的土壤和繁殖体基本保留,因此,在此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解析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取样要随机。种群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存斗争加剧,包括食物、空间不足和天敌增多。在绘图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要求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由于A点种群数量不为零,所以曲线的起点不能为零。当种群数量为D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所以D点对应种群数量最大值。
答案 (1)样方 随机取样 (2)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 (3)如图所示(要求: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
14.(12分)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下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
(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_______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______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两树种在任何年份均存在竞争关系。(2)在C值为1的年份,两树种竞争可达平衡状态。
(3)a年马尾松为优势种,d年山毛榉为优势种。
(4)在群落发展过程中可存在不同物种间的优势取代。
答案 (1)O~e (2)b~c (3)马尾松 山毛榉 环境 (4)消失 物种组成 演替
15.(1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有较强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他们用自制的取样器进行土壤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1)本探究性研究在实施计划中,主要的操作环节有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2)在采集小动物时,对体型较大的可用________取出。对体型较小的可用________采集。
(3)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
(4)该兴趣小组拟对一种新型杀虫剂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加水稀释的杀虫剂,蚯蚓若干,相同木箱数只,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清水。
①实验步骤
a.取________,在其中铺满相同厚度的________;
b.分别向A、B木箱中喷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使土壤保持湿润透气;
c.向A、B木箱中投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结 果
结 论
e.如果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差于B组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杀虫剂对蚯蚓无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蚯蚓,你如何设计该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为避免伤及小动物,体型较大的要用包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型较小的要用吸虫器采集。
(3)设计的表格要体现出动物的种类及每种的数量。
(4)注意在“新型杀虫剂”有无为自变量的基础上,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设计实验,在A、B两木箱中放置等数量的、大小和生活状态相似的蚯蚓,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分别投放等量的加水稀释的杀虫剂和清水,观察A、B两箱中蚯蚓的存活情况,由于是探究实验,预期结果应注意各种可能性。
答案 (2)包着纱布的镊子 吸虫器
(3)某地土壤小动物类群(种类)和数量统计表
动物类群(种类)名称
个体数量
(4)①a.木箱两只,编号A、B 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b.等量的加水稀释的杀虫剂和清水
c.等数量的、大小和生活状态相似的蚯蚓,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d.A、B木箱中蚯蚓的存活情况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结 果
结 论
杀虫剂对蚯蚓有毒害作用
f.A 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与B组相当
g.A 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好于B组
杀虫剂有利于蚯蚓生存
可直接统计喷洒杀虫剂和清水后两箱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加以对照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