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0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保山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RNA不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 R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 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2. 下图是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可发生于细胞周期的G1期和G2期
B.图示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
C.该DNA片段至少有2个基因被解旋
D.参与图中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3.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流向所遵循的法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都需要解旋酶
B. 转录产生的RNA上的碱基序列都能编码氨基酸
C. 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结合位点
D. 翻译过程中一个核糖体可以结合多条mRNA
4.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不可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
B.同种生物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最多
C.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
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5.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C.不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先天性愚型
D.选择患者家系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
6.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①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②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③三倍体无子西瓜无法产生后代,但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④基因突变后,若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则基因数也增加或减少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7.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 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一定会表达为新表现型
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植株存在生殖隔离
D. 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可遗传变异
8. 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会存在于同—个配子中
C.q2比q1少3对碱基,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D.基因突变后会改变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9.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的特点决定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
B.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 普通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三倍体
D. 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B.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以种群为研究单位
C.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D. 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不都对人有利,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11. 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经地理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
C.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
D.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基因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约为5.67%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B.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抗利尿激素
C.CO2、DNA聚合酶、Cl-、尿素 D.Mg2+、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13. 下列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血浆蛋白的合成 B.抗体与抗原的凝聚
C.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D.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14.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巴胺只能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受体
B. 多巴胺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C. 多巴胺分泌异常,能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
D. 多巴胺与激素都有特异性,通过体液只运输给相应靶器官
15.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A. 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是抗利尿激素,②是垂体细胞
B. ①是甲状腺细胞,A是甲状腺激素,②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C. ①是传入神经元,A是神经递质,②是传出神经元
D. ①是T细胞,A是淋巴因子,②是B细胞
16. 下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2个突触
B.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外流的结果
C.刺激b处后,a、c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
17.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起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稍及其支配的骨骼肌
B. 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等处
C. 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 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
18. 下图为人体感染某病毒后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初次感染后体内免疫细胞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加
B.初次感染后淋巴细胞的部分子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C.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因为记忆细胞被激活,产生了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再次感染该病毒后,只需体液免疫的参与即可痊愈
19.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肉接头”。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电刺激①处,肌肉不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B. 电刺激②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C.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D. “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0. 关于正常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或分解
B.二者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
C.不能进入细胞内,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
D.不少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
21.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22. 研究人员将某植物幼苗切段经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分组,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度IAA、高浓度IAA、乙烯利(ETH)、低浓度IAA+ETH溶液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幼苗切段伸长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
B.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植物幼苗的种类、培养时间和伸长率等
C. 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
D. 若另设清水组,其曲线应在高浓度IAA和ETH组之间
2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扦插时,保留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24. 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苯乙酸、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B. 横放在太空空间站中的植物,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
C. 某些植物体内的油菜素也调节着生长发育过程
D. 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
25.某农田生态系统有简单的食物链,若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的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容纳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A. 0.575倍 B. 1.273倍 C. 1.875倍 D. 1.375倍
26.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丙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B. 甲→丁中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D. 图中缺少植物呼吸作用的箭头
27.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 ③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④中可能有微生物,并都是自养生物
D. 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
28.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③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
④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呈均匀分布
⑤样方法只能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A.—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9. 为了探究干旱处理时间对某植株野生型和脱落酸(ABA)缺失突变体的影响,科学家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是
A.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增大,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B.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抑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生长
C.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蔫的叶片
D.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等
30. 下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两侧生长素浓度不同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图乙中的根向地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若图乙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丙中c点,则3处对应浓度在d点以后
D.若图丙中b点表示图甲胚芽鞘背光侧的情况,那么向光侧的可用a点或c点表示
31. 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一次饮入大量清水,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和尿量增加
B. 若A代表洋葱表皮,a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则b、c可分别代表液泡体积增大和吸水能力增大
C.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D. 若A代表小鼠机体,a为胸腺发育不良,则b、c可分别代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和休液免疫能力下降
32.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突出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运动员进行跳高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有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⑥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33. 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来杀灭甲虫,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甲虫数量变化过程中,甲虫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 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诱导甲虫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C. 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 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未形成新物种
34.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AABB×aabb→F1(自交)→F2→AAbb
方法二:AABB×aabb→F1→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AAbb
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方法一是杂交育种,要获得AAbb,需要进行不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B.方法二所用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该方法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方法二中还需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或幼苗
D.用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AABB或aabb也可获得优良品种AAbb
35. 某家族有甲、乙两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不考虑家系内新发生的基因突变。每10000个人当中有1个乙病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7号个体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
C.若5号与6号个体再生一个女儿,女儿最多有3种基因型
D.若10号个体与当地一表现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02
3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代表各种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该属于C1
B.生产者光合作用的积累量是B1+C1+D1
C.B2是第二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D1/W1×100%
37.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
A. x 轴为时间,y 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 b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 值将改变
B. x 轴为光照强度,y 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 b 点适当提高 CO2 的浓度,K 值将改变
C. x 轴为氧气浓度,y 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 K+的速率,在 c 点中耕松土,将改变 K 值
D. x 轴为温度,y 轴为单位时间内 H2O2 酶催化 H2O2 产生 O2 的量,则 c 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且随后曲线会下降
38.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
B. 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C. 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39.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部分实验设计思路,其中错误的是
A.由于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比较困难,故采用目测估计法计数
B.吸取培养液前应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C.实验不需设置单独的对照,但多次取样检测的间隔时间应相同且适宜
D.—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以加大稀释倍数重新观察计数
40.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41.(7分)
2017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利用果蝇作为模型,成功分离出控制生物正常昼夜节律的基因。研究表明:从果蝇到人存在同样一批控制生物钟的基因,节律性地调节细胞内的基因转录,并与光和温度等外界因素协调,对应于地球自转的近24小时节律。
(1)人体内与调控生物节律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
(2)控制节律的基因有许多个,体现了基因与性状的何种关系?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来控制性状,这一过程包括_______和 两个步骤;
合成的蛋白质通过____进入细胞核,调节另一些基因的转录,这属于生物的________调节机制。
(4)科学家从两千多只果蝇中只筛选到三只突变果蝇用以研究,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性。
42.(8分)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内α3-周期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分裂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 ,植物体内与细胞分裂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
(2)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根尖成熟区细胞,发现并不能达到促进细胞分裂的效果,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 。
(3)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顶端优势,为验证这一效应,以未经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处理应为 。
43.(10分)
甲状腺激素是高等动物体内的重要激素,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生理状况相似、兔龄、性别相同的多只家兔,注射等量的含放射性碘的溶液至甲状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生理状况相似、兔龄、性别相同的多只家兔,其目的是 。
(2)将这些家兔均分为三组。A组(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组(实验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C组(对照组)注射 。
(3)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甲状腺中剩余碘的放射量,与C组相比A组家兔甲状腺中放射性 (填“较强”、“相等”或“较弱”),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 。
(4)若B组(实验组)在注射后一段时间内持续测定甲状腺中剩余碘的放射量,其放射性下降的趋势为变慢,则说明 。
44.(10分)
某地围绕水库自然环境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水库养鱼垂钓,农作物长势喜人。下图表示该水库放养一批鳜鱼(肉食性鱼类)后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水库中的藻类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有关;若要调查该水域中的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采用 法。
(2)为维持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有人建议应在T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时进行捕捞,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鳜鱼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
(5)随着规模扩大,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水库,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 。
45.(10分)
某二倍体植物种群有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组成,任选一株紫花自交,子代总是表现紫花、红花、白花三种类型,其比例为4:4:1。某同学认为该植物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相关基因间完全显性并独立遗传。若该同学的观点正确,请回答:
(1)上述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4:1,请写出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条件 。
(2)请从种群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的观点。(要求:写出实验思路,不用预测结果及结论。不考虑实验过程中出现新的突变)
实验思路: 。
46.(15分)
香蕉巴拿马病是一种由真菌(TR4)引起的香蕉传染病。由于杀菌剂无法杀死TR4,因此发病地区30年以上不能种植香蕉。生物学家利用一种不受TR4影响的野生香蕉克隆出名为RGA2的抗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野生香蕉中提取的RGA2基因进行受体细胞外克隆时,依据的原理是 ,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物质有RGA2基因和引物以及 ,其中引物是一段 。
(2)为了保证RGA2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表达,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 。
(3)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
(4)若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依据的原理是 。
(5)研究发现,香蕉细胞中所含RGA2基因片段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到香蕉植株抗病能力的强弱。为探究导入香蕉细胞中的RGA2基因片段的最佳数量,实验思路是:
。
保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 物 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5 CBCAB 6—10 BCBAA 11—15 DDBCA 16—20 DCDDC
21—25 ACBBD 26—30 CABAB 31—35 DADCD 36—40 CCCAC
二、非选择题(60分)
41.(7分)
(1)下丘脑(1分)
(2)多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合理即可)(1分)
(3)转录(1分) 翻译(1分) 核孔(1分) (负)反馈(1分)
(4)低频(1分)
42.(8分)
(1)根尖 (1分) 脱落酸(2分)
(2)根尖成熟区的α3-周期素基因不表达(3分)
(3)保留顶芽,在侧芽处涂适量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2分)
43.(10分)
(1)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分)
(2)等量生理盐水(无等量不给分)(1分)
(3)较强 (2分) 注射后,A组家兔体内甲状腺激素增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所以甲状腺中剩余的碘较多,放射性较强。(3分)
(4)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2分)
44.(10分)
(1)光照强度(1分) 抽样检测(1分)
(2)不正确,(1分)因为T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为了维持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K/2,而不是在K/2时捕捞。(2分)
(3)加快物质循环(1分)
(4)农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输出不断减少,需及时补充。(2分)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分)
45.(10分)
(1)2(2分) 紫花植株产生4种数目相等的雄配子和4种数目相等的雌配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受精能力(2分);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受精卵(2分);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的受精卵都不能发育或致死,其他基因型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2分)。
(2)让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测交)(1分),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1分)。
46.(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DNA双链复制 Taq酶、dNTP 已知目的基因(RGA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2)启动子
(3)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4)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5)向多组香蕉细胞中导入不同数量的RGA2基因片段,(1分)将其培养成植株,在含TR4的土壤中种植香蕉并观察抗病情况(或用TR4对香蕉植株做抗病的接种实验,观察其抗病情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