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4.50 KB
  • 2021-09-29 发布

生物卷·2018届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等级考试) (解析版)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等级考试)‎ ‎ ‎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人和动物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下列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 A.嗅觉感受器 B.红外感受器 C.光感受器 D.声波感受器 ‎2.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元素组成看,青蒿素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下列化合物中,与青蒿素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ATP B.核苷酸 C.核糖 D.磷脂 ‎3.以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则镜管愈长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6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仍维持0.5cm C.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加以追踪 ‎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在“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的实验中,把水绵与颤藻放在同一块载玻片上观察时,可判断具有以下哪些结构的丝状物是水绵(  )‎ ‎①线粒体  ②带状叶绿体  ③拟核  ④成形的细胞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 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 C.③中的色素分子由于主要吸收绿光,所以甲呈绿色 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 ‎7.“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检测叶绿体色素在细胞内的分布 B.准确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C.测量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 D.验证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颜色 ‎8.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9.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0.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如果用35S、32P分别标记细菌的氨基酸和细菌的DNA,实验后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 A.35S B.35S和32P C.32P D.35S和32P都测不到 ‎11.如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B.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出2分子葡萄糖 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12.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13.40.下列能正确表达动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 A. B. C.‎ ‎ D.‎ ‎1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A. B. C. D.‎ ‎15.哺乳动物唯一的生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 B.营养生殖 C.有性生殖 D.卵式生殖 ‎16.如图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局部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②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细胞①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并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C.细胞①中DNA分子数是细胞②中的2倍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③时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17.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Ⅰ、Ⅱ B.Ⅲ、Ⅱ、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1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建立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先对大鼠进行48小时的限制饮水,每次播放音乐时给大鼠供水,多次训练后大鼠听到音乐会做出饮水动作.此时音乐对于大鼠来说是(  )‎ A.条件刺激 B.化学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19.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20.人体内某一内分泌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 A.血糖浓度不变 B.血糖浓度升高 C.肝糖原水解加快 D.血糖浓度降低 ‎2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一部分,其中细胞X代表的是(  )‎ A.肝细胞 B.红细胞 C.神经细胞 D.致敏T细胞 ‎22.同学们分组各搭建一个DNA分子模型(提供材料数量不限),最终10个小组正确搭建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可能在于(  )‎ ‎①碱基序列不同 ②碱基数量不同 ③多核苷酸链条数不同 ④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ND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24.如图(h表示小时)是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期的长度不同 B.甲细胞分裂较慢 C.G1期长度相同 D.分裂期所占比例不同 ‎25.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为(  )‎ A.12、48 B.24、48 C.24、24 D.48、24‎ ‎26.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27.如图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⑤⑥⑦形状不同,DNA和蛋白质也不同 B.a、b、c过程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C.a、b过程使细胞数量增加,c过程不增加细胞数量 D.④⑤⑥⑦细胞中都无血红蛋白基因 ‎28.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2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3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数目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空格1分)‎ ‎31.如图表示某种细胞,膜外颗粒状为抗体.请回答问题.‎ ‎(1)此图是在  镜下观察到的  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它是由  细胞分化而来.‎ ‎(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 ‎(3)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用标号)  ;抗体出淋巴细胞膜的方式属于  .‎ ‎(4)该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属于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32.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是  的一部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可以用图2中数字  表示其组成.‎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  ,进行的场所是  .‎ ‎(3)图1中的②是  .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  .‎ ‎33.如图为生物体有机物代谢过程模式图,图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相应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编号A是  ;编号D是  .若图代表植物根细胞的物质代谢,则物质B一般是  .‎ ‎(2)有大量ATP产生的过程是  (填编号).‎ ‎(3)对人体细胞而言:过程⑳称  作用,其产生的F物质是  ;过程⑦称为  .‎ ‎34.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由图判断该动物为  性,原始生殖细胞为  .‎ ‎(2)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图象有  (填字母)‎ ‎(3)图中a、i、j细胞的名称为  、  、  ;‎ ‎(4)图c所示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 ‎(5)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条.‎ ‎(6)将上图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5.现代生物技术与应用 蜘蛛丝的强度为钢丝的五倍,比绝大部分合成纤维更轻更牢,弹性更强.因此它可广泛用于制造防弹背心、人造肌腱、医用缝线等.‎ 已知蜘蛛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科学家们已确定并分离到了决定丝蛋白合成的基因.他 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途径,希望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出能生产蜘蛛丝蛋白的细菌.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1)完成图中①、②过程需要的基因“剪刀”是  ;形成C需要的基因“浆糊”是  ;这两种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  .‎ ‎(2)图中C在基因工程中被称为  .‎ ‎(3)请在图2方框内补充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 ‎(4)动物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  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  法.‎ ‎36.有关植物生长调节的实验问题.‎ 如图示是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有关实验,请据图回答.‎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  ;生长但不弯曲的是  .‎ ‎(2)要证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需选用图示  .‎ ‎(3)从实验设计严密性看,上述实验是否存在可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实验并分析原因  .‎ ‎ ‎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等级考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人和动物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下列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 A.嗅觉感受器 B.红外感受器 C.光感受器 D.声波感受器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冲动过程的结构.‎ 按所接受刺激的特点可将感受器分为:‎ ‎①机械感受器.包括位于皮肤内、肠系膜根部、口唇、外生殖器等部的触、压感受器和位于心血管壁内、肺泡及支气管壁内,各空腔内脏壁内的牵张(或牵拉)感受器.‎ ‎②温度感受器.包括温热感受器及冷感受器两种,遍布于皮肤及口腔、生殖器官等部的粘膜内(见温度觉).‎ ‎③声感受器.在大多数高等动物已发展为结构复杂的听觉器官,其组成部分除接受声波振荡的内耳螺旋器外,还有增强声压的中耳和集音的外耳.‎ ‎④光感受器.动物(甚至某些植物)的最主要的感受器,甚至原生动物,如眼虫就有了感光的眼点.它的光感受器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感光细胞,绝大部分动物的光感受器还具备多层结构的视网膜(见视觉器官).‎ ‎⑤化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鼻粘膜、口腔粘膜、尿道粘膜、眼结合膜等处,主要感受空气中和水中所含的化学刺激物,如Na+、H+以及一些挥发性油类.‎ ‎⑥平衡感受器.如鱼类身体两侧部的侧线(见侧线器官),鸟类及哺乳类高度发展的内耳平衡器官(见前庭器官).‎ ‎⑦‎ 痛感受器.也叫损伤性刺激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皮肤、角膜、结合膜、口腔粘膜等处的游离神经末梢,还有分布于胸膜、腹膜及骨膜等部的神经末梢,多无特殊结构.‎ ‎⑧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及室旁核内,详细结构至今还未弄清,它对体液中渗透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它所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反之则分泌增加,从而调节尿中排出的水分,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解答】解:A、嗅觉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A正确;‎ B、红外感受器属于温度感受器,B错误;‎ C、光感受器不属于化学感受器,C错误;‎ D、声波感受器属于声感受器,D错误.‎ 故选:A.‎ ‎ ‎ ‎2.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元素组成看,青蒿素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下列化合物中,与青蒿素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ATP B.核苷酸 C.核糖 D.磷脂 ‎【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解答】解:A、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A错误;‎ B、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B错误;‎ C、核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为C、H、O,与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相同,C正确;‎ D、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错误.‎ 故选:C.‎ ‎ ‎ ‎3.以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则镜管愈长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6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仍维持0.5cm C.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加以追踪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管愈短,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管愈长,其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加以追踪.‎ ‎【解答】解:A、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管愈长,而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管愈短,故A正确;‎ B、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管愈长,其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故B错误;‎ 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故C正确;‎ D、如果标本向右上方移动,根据成像特点,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眼虫移动的方向一致,故D正确.‎ 故选:B.‎ ‎ ‎ ‎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ATP分子,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表示腺嘌呤;③表示DNA的片段,其中“○”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表示RNA,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解答】解:①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 ‎③表示的是DNA,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④表示的是RNA,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大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①和④.‎ 故选:D.‎ ‎ ‎ ‎5.在“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的实验中,把水绵与颤藻放在同一块载玻片上观察时,可判断具有以下哪些结构的丝状物是水绵(  )‎ ‎①线粒体  ②带状叶绿体  ③拟核  ④成形的细胞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颤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2、观察颤藻和水绵细胞的结构差别时,常用的染色剂是碘液.‎ ‎【解答】解:观察颤藻和水绵细胞的结构差别时,常用的染色剂是碘液,而碘液是检验细胞核的,碱性碘液可以将酸性细胞核染成黄色.颤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不会被染成黄色,不含线粒体和带状叶绿体;水绵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会被碘液染成黄色,含线粒体和带状叶绿体.‎ 故选:C.‎ ‎ ‎ ‎6.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 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 C.③中的色素分子由于主要吸收绿光,所以甲呈绿色 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甲图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类囊体薄膜,④是叶绿体基质;乙图是类囊体薄膜.‎ ‎【解答】解:A、叶绿体通过形成大量的片层结构类囊体增大膜面积,A错误;‎ B、甲图③是类囊体薄膜,乙图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所以乙图也是类囊体薄膜,B正确;‎ C、③中的色素分子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由于吸收的绿光最少,所以甲呈绿色,C错误;‎ D、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③,产物是ATP和[H],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 故选:B.‎ ‎ ‎ ‎7.“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检测叶绿体色素在细胞内的分布 B.准确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C.测量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 D.验证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颜色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解答】解: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 因此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故选:D.‎ ‎ ‎ ‎8.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解答】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 B、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如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Na+内流,如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Cl﹣内流,D错误.‎ 故选:D.‎ ‎ ‎ ‎9.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入神经纤维,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感受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解答】解:A、②和④是神经纤维,所以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A正确;‎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B错误;‎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产生活动,但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是发生在完整反射弧上的活动,C错误;‎ D、③是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而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在大脑,D错误.‎ 故选:A.‎ ‎ ‎ ‎10.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如果用35S、32P分别标记细菌的氨基酸和细菌的DNA,实验后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 A.35S B.35S和32P C.32P D.35S和32P都测不到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用细菌的蛋白质为原料重新合成的,因此所有新的噬菌体中都不含35S,都含32S;一个含有32P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31P作为原料复制形成的噬菌体都含有31P.‎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 DNA有32P标记 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如果用35S、32P分别标记细菌的氨基酸和细菌的DNA,则实验后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35S和32P.‎ 故选:B.‎ ‎ ‎ ‎11.如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B.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出2分子葡萄糖 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酶促反应的原理和酶的专一性.酶通过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每一种酶都有特定的结构,只能与特定的反应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与其他反应底物不能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因而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解答】解:A、蔗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 B、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作对照,该图只是显示了酶的专一性,不能显示酶的高效性,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蔗糖的两个组成单位不同,因此一分子蔗糖不同水解成2个相同的单位,C错误;‎ D、由题图可知,蔗糖酶的结构不能与麦芽糖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因此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D正确.‎ 故选:D.‎ ‎ ‎ ‎12.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A错误;‎ B、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 ‎ ‎13.40.下列能正确表达动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 ‎【解答】解: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且细胞质在细胞膜之内,细胞核在细胞质内,A错误;‎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错误;‎ C、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质在细胞膜之内,细胞核和线粒体在细胞质内,C正确;‎ D、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核和线粒体在细胞质内,该图的位置关系不对,D错误.‎ 故选:C.‎ ‎ ‎ ‎1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A. B. C. D.‎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其中一条母链,一条是新合成的子链.‎ ‎【解答】解:如果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则复制一次获得的2个DNA分子都各含有1条白色链和1条灰色链,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则第二次复制形成的4个DNA分子都含有黑色链,2个DNA分子含有白色链,2个DNA分子含有灰色链.‎ 故选:D.‎ ‎ ‎ ‎15.哺乳动物唯一的生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 B.营养生殖 C.有性生殖 D.卵式生殖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解答】解:A、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而哺乳动物进行的是有性生殖,A错误;‎ B、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而哺乳动物进行的是有性生殖,B错误;‎ C、有性生殖是哺乳动物唯一的生殖方式,C正确;‎ D、卵式生殖是鸟类以及两栖类动物的生殖方式,哺乳动物属于胎生动物,D错误.‎ 故选:C.‎ ‎ ‎ ‎16.如图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局部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②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细胞①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并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C.细胞①中DNA分子数是细胞②中的2倍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③时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着丝点排布于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具有核膜、核仁,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解答】解:A、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还没有形成细胞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 B、细胞①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①中DNA分子数和细胞②中的相等,C错误;‎ D、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D正确.‎ 故选:BD.‎ ‎ ‎ ‎17.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Ⅰ、Ⅱ B.Ⅲ、Ⅱ、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由图示分析可知:第Ⅰ种细菌处于试管底部,属于厌氧细菌,第Ⅱ种细菌与培养液相融合,属于兼性细菌,第Ⅲ种细菌处于培养液上部与空气相通,属于好氧细菌.‎ ‎【解答】解:Ⅰ试管的细菌繁殖分布区域在试管的底部,可见属于厌氧性的细菌,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 Ⅱ试管的细菌繁殖分布区域在试管的大部分,可见乙在有氧和无氧培养基中都能繁殖,‎ Ⅲ试管的细菌繁殖分布区域在试管的上部,可见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 故选:A ‎ ‎ ‎1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建立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先对大鼠进行48小时的限制饮水,每次播放音乐时给大鼠供水,多次训练后大鼠听到音乐会做出饮水动作.此时音乐对于大鼠来说是(  )‎ A.条件刺激 B.化学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和过目不忘都属于条件反射.‎ ‎【解答】解:此题为大鼠的“音乐﹣饮水反射”实例.给大鼠供水会引起饮水,这是非条件反射;供水是非条件刺激.给大鼠听音乐不会引起饮水反射,音乐与饮水反射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大鼠供水之前,先给听音乐,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音乐一出现,大鼠就有饮水反射.这时,音乐已成为供水(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音乐)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饮水反射,称为饮水条件反射.‎ 故选:A.‎ ‎ ‎ ‎19.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切除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没有TSH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也下降.‎ ‎【解答】‎ 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故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也减少.‎ 故选:A.‎ ‎ ‎ ‎20.人体内某一内分泌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 A.血糖浓度不变 B.血糖浓度升高 C.肝糖原水解加快 D.血糖浓度降低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激素H胰岛素,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的和转化非糖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解答】解:A、胰岛B细胞能分泌激素H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A错误;‎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B错误;‎ C、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合成,C错误;‎ D、激素H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D正确.‎ 故选:D.‎ ‎ ‎ ‎2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一部分,其中细胞X代表的是(  )‎ A.肝细胞 B.红细胞 C.神经细胞 D.致敏T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人体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X为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答】解:已知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据图分析,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X表示致敏T细胞.‎ 故选:D.‎ ‎ ‎ ‎22.同学们分组各搭建一个DNA分子模型(提供材料数量不限),最终10个小组正确搭建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可能在于(  )‎ ‎①碱基序列不同 ②碱基数量不同 ③多核苷酸链条数不同 ④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4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解答】解:①碱基序列不同,构成的DNA分子不同,①正确;‎ ‎②碱基数量不同,构成的DNA分子不同,②正确;‎ ‎③每个DNA分子都含有两条多核苷酸链,③错误;‎ ‎④每个DNA分子都遵循相同的碱基配对方式,④错误.‎ 故选:A.‎ ‎ ‎ ‎2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ND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其中④、⑤和⑥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解答】解:A、②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A正确.‎ B、③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B错误;‎ C、将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DNA的复制过程,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均含有15N,C正确;‎ D、①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T、T﹣A、C﹣G、G﹣C,②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T﹣A、C﹣G、G﹣C,③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U﹣A、C﹣G、G﹣C,由此可见,①②③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D正确.‎ 故选:B.‎ ‎ ‎ ‎24.如图(h表示小时)是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期的长度不同 B.甲细胞分裂较慢 C.G1期长度相同 D.分裂期所占比例不同 ‎【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甲细胞的分裂间期长达11+7+3=21h,分裂期长1h;乙细胞的分裂间期长达37+7+3=47h,分裂期长1h.‎ ‎【解答】解:A、甲和乙细胞的S期的长度相同,都是7h,A错误;‎ B、甲细胞的周期时长为22h,乙细胞的周期时长为48h,因此甲细胞分裂较快,B错误;‎ C、甲细胞的G1期时长为11h,乙细胞的G1期时长37h,C错误;‎ D、甲和乙细胞分裂期所占比例不同,甲细胞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为,乙细胞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为,D正确.‎ 故选:D.‎ ‎ ‎ ‎25.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为(  )‎ A.12、48 B.24、48 C.24、24 D.48、24‎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解答】解: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细胞核中DNA分子数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染色体数为24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含有24条染色体,48个DNA分子.‎ 故选:D.‎ ‎ ‎ ‎26.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考点】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解答】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故选:B.‎ ‎ ‎ ‎27.如图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⑤⑥⑦形状不同,DNA和蛋白质也不同 B.a、b、c过程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C.a、b过程使细胞数量增加,c过程不增加细胞数量 D.④⑤⑥⑦细胞中都无血红蛋白基因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b表示细胞分裂,这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c表示细胞分化,这会导致细胞种类增多.‎ ‎【解答】解:A、④⑤⑥⑦形状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因此它们所含的蛋白质不同,但它们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所含的DNA相同,A错误;‎ B、a、b表示细胞分裂,该过程中会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中不会进行进行DNA复制,B错误;‎ C、a、b表示细胞分裂,这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c表示细胞分化,这会导致细胞种类增多,但不会增加细胞数量,C正确;‎ D、④⑤⑥⑦细胞中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血红蛋白基因在这些细胞中不表达,D错误.‎ 故选:C.‎ ‎ ‎ ‎28.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考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分析】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克隆动物的基因型与供核动物相同,不能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解答】解:A、克隆动物的性别由供体细胞决定,则可用于有选择性的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故A正确;‎ B、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故B正确;‎ C、用于保护濒危物种,增加动物的存活数量,故C正确;‎ D、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克隆动物的基因型与供核动物相同,不能改变动物的基因型,故D错误.‎ 故选:D.‎ ‎ ‎ ‎2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 ‎【分析】‎ ‎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2、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答】解:A、除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外,外植体还需要离体,如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A错误;‎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属于基因工程技术,B错误;‎ C、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C正确;‎ D、成熟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 ‎ ‎3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数目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①正确;‎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错误;‎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③错误;‎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⑤错误;‎ ‎⑥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⑥正确.‎ 故选:C.‎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空格1分)‎ ‎31.如图表示某种细胞,膜外颗粒状为抗体.请回答问题.‎ ‎(1)此图是在 电(电子显微) 镜下观察到的 浆细胞 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它是由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细胞分化而来.‎ ‎(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糖蛋白 .‎ ‎(3)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用标号) ⑤④③① ;抗体出淋巴细胞膜的方式属于 胞吐 .‎ ‎(4)该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属于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分泌蛋白,②是线粒体,③是高尔基体,④是内质网,⑤是核糖体,⑥是细胞核.‎ ‎【解答】解:(1)由题意知,膜外颗粒状为抗体,所以此图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糖类与班氏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该物质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糖蛋白.‎ ‎(3)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⑤核糖体→④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①分泌蛋白,抗体出浆细胞膜的方式属于胞吐.‎ ‎(4)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故答案为:‎ ‎(1)电(电子显微) 浆细胞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2)糖蛋白 ‎(3)⑤④③①胞吐 ‎(4)体液免疫 ‎ ‎ ‎32.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是 RNA 的一部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核糖核苷酸 ,可以用图2中数字 ①②⑦ 表示其组成.‎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 翻译 ,进行的场所是 ⑥核糖体 .‎ ‎(3)图1中的②是 转移RNA(tRNA) .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 UAA .‎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是DNA;②‎ 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④为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⑤是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图2是转录过程,方框内所示结构是RNA的一部分.‎ ‎【解答】解:(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含有碱基U,是RNA的一部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可以用图2中数字①②⑦表示其组成..‎ ‎(2)图1中以④mRNA为模板合成⑤肽链的过程称为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 ‎(3)图1中的②是转移RNA(tRNA).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但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它终止蛋白质的合成,“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说明UCU后一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从mRNA中可以看出UAA为终止密码子.‎ 故答案为:‎ ‎(1)RNA;核糖核苷酸;①②⑦‎ ‎(2)翻译;⑥核糖体 ‎(3)转移RNA(tRNA);UAA ‎ ‎ ‎33.如图为生物体有机物代谢过程模式图,图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相应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编号A是 丙酮酸 ;编号D是 甘油 .若图代表植物根细胞的物质代谢,则物质B一般是 酒精与二氧化碳 .‎ ‎(2)有大量ATP产生的过程是 ⑧ (填编号).‎ ‎(3)对人体细胞而言:过程⑳称 转氨基 作用,其产生的F物质是 非必需氨基酸 ;过程⑦称为 三羧酸循环 .‎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和动物的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知识.‎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完成的.由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基本相同,故这些中间产物构成了三大营养物质联系的桥梁.对植物来讲,糖、脂肪、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对人来讲,糖类和脂类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多余的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或脂肪.但糖类和脂肪只能转化为组成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 据图分析可知,A为丙酮酸、B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C为乙酰CoA,D为甘油、E为脂肪酸、F为非必需氨基酸、G为氧气.‎ ‎【解答】解:(1)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A丙酮酸.细胞中脂肪被酶分解为D甘油和E脂肪酸.植物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一般是酒精与二氧化碳.‎ ‎(2)有大量ATP产生的过程是⑧.‎ ‎(3)过程20为转氨基作用,其产生的F物质是非必需氨基酸.C乙酰CoA进入⑦三羧酸循环.‎ 故答案为:‎ ‎(1)丙酮酸 甘油 酒精与二氧化碳 ‎(2)⑧‎ ‎(3)转氨基 非必需氨基酸 三羧酸循环 ‎ ‎ ‎34.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由图判断该动物为 雄性 性,原始生殖细胞为 精原细胞 .‎ ‎(2)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图象有 b、e、f (填字母)‎ ‎(3)图中a、i、j细胞的名称为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 精细胞 ;‎ ‎(4)图c所示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 8 条染色单体, 2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1:2 .‎ ‎(5)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4 条.‎ ‎(6)将上图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 a→c→g→i→d→h→j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a处于四分体时期,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f处于有丝分裂末期,g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h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i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j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解:(1)g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其原始生殖细胞称为精原细胞.‎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上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图象有b、e、f三个.‎ ‎(3)图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中i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图中j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结束后的精细胞.‎ ‎(4)图c所示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2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DNA=1:2.‎ ‎(5)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4条.‎ ‎(6)根据各图染色体变化情况及所处时期,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应为:a→c→g→i→d→h→j.‎ 故答案为:‎ ‎(1)雄性 精原细胞 ‎ ‎(2)b、e、f ‎ ‎(3)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 ‎(4)4 8 2 1:2‎ ‎(5)4 ‎ ‎(6)a→c→g→i→d→h→j ‎ ‎ ‎35.现代生物技术与应用 蜘蛛丝的强度为钢丝的五倍,比绝大部分合成纤维更轻更牢,弹性更强.因此它可广泛用于制造防弹背心、人造肌腱、医用缝线等.‎ 已知蜘蛛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科学家们已确定并分离到了决定丝蛋白合成的基因.他 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途径,希望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出能生产蜘蛛丝蛋白的细菌.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1)完成图中①、②过程需要的基因“剪刀”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形成C需要的基因“浆糊”是 DNA连接酶 ;这两种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 磷酸二酯键 .‎ ‎(2)图中C在基因工程中被称为 重组质粒(重组DNA) .‎ ‎(3)请在图2方框内补充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 ‎(4)动物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 受精卵 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 法.‎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解答】解:(1)完成上图中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切割质粒的过程需要的基因“剪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形成C重组质粒需要的基因“浆糊”是DNA连接酶.这两种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 ‎(2)图中C在基因工程中被称为重组质粒(重组DNA).‎ ‎(3)根据题意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因此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图为:‎ ‎(4)动物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磷酸二酯键 ‎(2)重组质粒(重组DNA)‎ ‎(3)‎ ‎(4)受精卵;显微注射法 ‎ ‎ ‎36.有关植物生长调节的实验问题.‎ 如图示是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有关实验,请据图回答.‎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C ;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 B ;生长但不弯曲的是 A、D .‎ ‎(2)要证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需选用图示 A和B .‎ ‎(3)从实验设计严密性看,上述实验是否存在可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实验并分析原因 不存在,图示缺少证明向光性的对照实验 .‎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1、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2、析图: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C不生长,不弯曲;D直立生长;E向左弯曲生长.‎ ‎【解答】解:(1)据图可知,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C,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B,生长但不弯曲的是A、D.‎ ‎(2)要证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自变量为尖端是否遮光,需选用图示A和B.‎ ‎(3)图示缺少证明向光性的对照实验,因此从实验设计严密性看,上述实验是不存在可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实验.‎ 故答案为:‎ ‎(1)C B A、D ‎(2)A和B ‎(3)不存在,图示缺少证明向光性的对照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