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2.00 KB
  • 2021-09-29 发布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期中考查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 B. 血浆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组织细胞代谢紊乱 C. 内环境中 Na+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D. 内环境的成分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呼吸酶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详解】A、人体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所以其所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或者是血浆,A正确;‎ B、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体内代谢紊乱,B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故内环境中 Na+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C正确;‎ D、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D。‎ ‎2.图示为氧气从红细胞中释放,直至被组织细胞利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氧气通过图中各生物膜的方式均为扩散 B. 根据氧气运动方向,氧气浓度最高处应为⑥的内部 C. 整个过程至少要穿过 12 层磷脂分子层 D. 氧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是不消耗生物体能量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是为氧气从红细胞中出来,经过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再经过组织液,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中后进入线粒体被需氧呼吸利用的过程。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协助。‎ ‎【详解】A、氧气通过各生物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 B、根据氧气运动方向,氧气浓度最低处应为⑥的内部,B错误;‎ C、整个过程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C正确;‎ D、氧气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生物体内的能量,D正确。‎ 故选B。‎ ‎3.图示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 ①、②、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①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蛋白质含量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据此判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详解】A、②是组织液,抗体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A正确;‎ B、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B错误;‎ C、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④是淋巴,三者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C错误;‎ D、①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图中的箭头关系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成分的名称,明确内环境中血浆含有蛋白质较多。‎ ‎4. 下列哪些离子在维持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 )‎ A. 钠离子和钾离子 B. 钠离子和氯离子 C. 钾离子和氯离子 D. 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的多少,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血浆渗透压的相关知识,学生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5.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B. 乙区发生了 Na+内流和 K+外流 C. 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 据图可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丙、丁区域是静息电位,乙区域是动作电位。‎ ‎【详解】A、由于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如果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A正确;‎ B、乙区域是动作电位,说明其从静息电位变成了动作电位,因此该区发生了Na+内流和 K+外流,B正确;‎ C、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到负电荷,乙区域膜内是正电位,丁区域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 D、由于图中只有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判断图中甲、乙、丙、丁的电位情况,明确根据图中电位情况是不能确定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的。‎ ‎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 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钾离子外流维持,所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动作电位是神经受外界刺激之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所以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时,钠离子内流量减小,动作电位就减小,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故选D。‎ ‎7.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答案】A ‎【解析】‎ 考查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知识。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不能传导,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神经递质不能及时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僵直。‎ ‎8.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 大脑 脑干 B. 大脑 脊髓 C. 大脑 小脑 D. 小脑 小脑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因此造成驾车人反应慢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故选C。‎ ‎9.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0.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B.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C.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进行传递的考查,梳理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然后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若该药物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则不会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A错误;‎ B、若该药物抑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的合成,则突触间的神经递质的数量应该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B错误;‎ C、若该药物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突触间的神经递质的数量应该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C错误;‎ D ‎、由题意可知,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变,说明给药后突触前神经元的功能完好,说明该药物可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D正确。‎ 故选D。‎ ‎11.有关人体内激素与神经递质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均可以参与代谢,且微量高效 B. 二者均可以存在内环境中 C. 二者在发挥作用后可被灭活 D. 二者均可以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人体内神经递质与激素的比较,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共同点是:均存在于内环境中,作用后迅速失活,均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不参与代谢,只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详解】A、二者均不参与代谢,只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但是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错误;‎ B、神经递质可以分泌到细胞间隙的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血浆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激素与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C正确;‎ D、二者均可以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其中激素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是神经元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D正确。‎ 故选A。‎ ‎12.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 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可调节胰液的分泌 D. 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A正确;‎ B、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因变量为胰液是否分泌,因此对照实验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但是不能说明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B错误;‎ C、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可调节胰液的分泌,C正确;‎ D、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正确。‎ 故选B。‎ ‎13.给健康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不会引起( )‎ A.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 B.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 C.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 D. 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A、注射了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引起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A正确;‎ B、注射了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引起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最终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B正确;‎ C、注射了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引起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C错误;‎ D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因此甲状腺激素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D正确。‎ 故选C。‎ ‎14.在下列①~④中,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①A 为胰高血糖素,B 为胰岛素 ‎②A 为促甲状腺激素,B 为甲状腺激素 ‎③细胞 1 为甲状腺细胞,细胞 2 为垂体细胞 ‎④细胞 1 为胰岛 B 细胞,细胞 2 为胰岛 A 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能够促进B的合成和分泌,B能够抑制A的合成和分泌;细胞1分泌的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细胞2,进而根据每个选项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答题。‎ ‎【详解】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却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①正确;‎ ‎②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却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②正确;‎ ‎③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③正确;‎ ‎④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④正确。‎ 故选D。‎ ‎15.某人幼年时因一次意外,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 )‎ ‎①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② 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③ 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④ 水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⑤ 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⑥生长发育较迟缓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由垂体释放。‎ ‎【详解】①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①正确;‎ ‎②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②正确;‎ ‎③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血糖调节受到影响,③正确;‎ ‎④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④正确; ⑤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受影响,⑤错误;‎ ‎⑥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发育,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生长发育较迟缓,⑥正确。‎ 故选C。‎ ‎1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 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 B. 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 C. 吞噬细胞、效应 B 细胞、T 细胞、效应 T 细胞 D.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蛇毒抗毒素”属于抗体,因此灭毒的蛇毒液引起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蛇毒抗毒素”属于抗体,而只有体液免疫过程中才能产生抗体,体液免疫的过程图如下:‎ 因此,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 故选A。‎ ‎17.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 b、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c、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 细胞,甲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 故选A。‎ ‎18. 下列各项中,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有关的一组是( )‎ A. 造血干细胞、T细胞、B细胞、抗体和抗原 B. 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C. 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D. 造血干细胞、胸腺、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B细胞和抗体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无关,A错误;宿主细胞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无关,B错误;B细胞和抗体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无关,C错误;T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接受经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中,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效应T细胞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胚芽鞘产生生长素,感受单侧光刺激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部 C. 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 D. 尖端、尖端下部、尖端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详解】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 故选B。‎ ‎20.‎ ‎ 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能正确表示对照组、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感光部位在尖端,对照组尖端用不透光小帽遮盖,故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对照组向光侧和背光测伸长长度相等。实验组在单侧光刺激作用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速度快,所以背光侧伸长长度大于向光侧。综上分析,对照组的向光侧和背光侧都对应曲线②,实验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曲线③、①。故选B。‎ ‎21.在地震救援过程中,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最终可能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B. 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C. 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D. 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代谢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导致疾病;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中长时间积聚了大量有害物质所致。‎ ‎【详解】A、由题意可知,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A正确;‎ B、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可能导致有毒物质不能随尿排出,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调,B正确;‎ C、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有毒物质不能随尿排出,血浆渗透压过高所致,不是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C错误;‎ D、由题意可知,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后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导致内环境化学成分稳态失调,应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D正确。‎ 故选C。‎ ‎22.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B. 输入的溶液可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再回流回血浆 C. 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 的增加 D. 输入的 Na+中约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详解】A、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A错误;‎ B、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然后再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再回流回血浆,B正确;‎ C、细胞外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 Na+ 的增加,C错误;‎ D、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B。‎ ‎23.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淋巴因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②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来辅助降低体温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周围组织液增加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①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可存在于内环境中,①正确;‎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要增加散热来降温,而此时加盖棉被,不利于病人排汗,因此不利于病人增加排汗量来增加散热,即达不到降温的目的,②错误;‎ ‎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周围组织液增加,可能引起组织水肿,③正确;‎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等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④错误;‎ ‎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⑤正确。‎ 故选C。‎ ‎2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以适宜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不偏转,乙发生一次偏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甲电流表跨两个神经元,乙电流表连接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由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因此A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甲电流计的左端,但是兴奋不能传导到右边的神经元。‎ ‎【详解】当刺激A点,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有电位差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 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由于该处突触的兴奋是突触后膜兴奋,而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发生偏转。‎ 故选B。‎ ‎25.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 段主要是 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B. bc 段主要是 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 ce 段主要是 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D. ef 段主要是 K+外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 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ab段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其上升是由于Na+内流所致,Na+流动过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正确;‎ B、bc段上升也是因为Na+进一步内流所致,不是外流,B错误;‎ C、cd段下降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是由于K+外流所致,K+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C错误;‎ D、ef 段主要是 钠钾泵打开,钠离子泵出细胞,钾离子泵进细胞,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26.如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后,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据图推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 S1~S4 期间,细胞膜上也可能有离子的进出 B. 在 S5~S8 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内正外负 C. 刺激强度达到 S5 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引起兴奋的电位逐渐增强 D.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刺激强度从S1增加到S4过程中,没有电位变化;S5增强到S8过程中,电位有变化,但电位变化并没随刺激增强而增强。‎ ‎【详解】A、在S1~S4期间,神经细胞表现为静息电位,此时K+外流,所以细胞膜上有离子的进出,A正确;‎ B、在S5~S8时期,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刺激强度达到 S5 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引起兴奋的电位并没有增强,C错误;‎ D、由图中曲线可知,刺激强度低时,膜电位无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膜电位发生改变,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故选C。‎ ‎27.下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 ‎ A. 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与激素 Y 相互拮抗 B. 长期注射激素 Y 可导致性腺衰退 C. 激素 Y 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 D. 该生理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Y是雌性激素,性激素的含量调节是负反馈调节,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导致性腺退化。‎ ‎【详解】A、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卵巢分泌的促进卵细胞形成的雌性激素,两者对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具有拮抗作用,A正确;‎ B、Y是雌性激素,长期注射雌性激素,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导致性腺退化,B正确;‎ C、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 D、性激素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也有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体内不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以及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能够根据卵巢判断激素X、激素Y等的种类,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28.下列是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 下丘脑可作为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 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调节中枢,使人产生渴觉 C. 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在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下丘脑细胞可同时具有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 B、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B错误;‎ C、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C正确;‎ D、下丘脑有神经中枢,也可以分泌激素,因此下丘脑细胞可同时具有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29. 如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胰岛B细胞受损 B. 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 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 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突变鼠的血糖浓度降低后不能再上升恢复到正常血糖浓度,升血糖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有关,原因可能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不足或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能力。‎ ‎30.如图是当环境温度由 25 ℃降到 10 ℃时,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当环境温度从 25 ℃下降到 10 ℃时,t1 到 t2 时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 时间 t2 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 时间 t3 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小于时间 0-t1 时单位时间的产热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人体产热量是等于散热量的,体温维持相对平衡, A正确;‎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 C、时间 t2‎ ‎ 以后,寒冷环境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 D、时间 t3 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大于时间 0-t1 时单位时间的产热量,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点,明确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且无论什么环境条件下,只要体温是恒定的,则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就应该相等。‎ ‎31.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 代表激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细胞代谢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也增强 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 的分泌均会增加 C.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 D. 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其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 ‎【详解】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细胞代谢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A错误;‎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刺激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a、b、c分泌均会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 C、下丘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元支配垂体活动,也可以分泌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因此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C正确;‎ 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32.NO是一种可自行失活(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可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如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通过增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驰。下列有关NO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O不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 B. 突触后膜上没有NO的特异性受体 C. NO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D. NO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 ‎“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说明该神经递质不需要灭活机制;“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其作用是“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通过增强GC (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驰”。‎ ‎【详解】A、NO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属于自由扩散,A正确;‎ B、题中“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突触后膜上没有NO的特异性受体,其受体有可能在细胞内,B正确; C、NO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 D、NO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驰,判断打开的很可能是氯离子通道,抑制突触后膜兴奋而导致平滑肌松驰,D错误;‎ 故选D。‎ ‎【点睛】阅读题文,结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物质运输等知识分析选项是关键。‎ ‎33.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A→C→D→E 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也可以通过 A→B→C→D→E 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A→B→C→D→E 来实现,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D.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 A→B→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B是神经系统,D是激素,因此若生命活动的调节没有D参与,只有B参与,则其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若神经系统和激素都参与调节,则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用;若只有激素发挥作用,则属于体液调节。‎ ‎【详解】A、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直接通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或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平衡,其方式是体液调节,A正确;‎ B、血糖浓度变化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不能体现分级调节的特点,C错误;‎ D、当人的手被针扎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反射弧为A→B→E,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故选C。‎ ‎34.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表示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酰胆碱和Gly均表示神经递质 B. A处b点时膜内为正电位 C 离子通道甲表示钠离子通道 D. 抑制Gly释放将阻断兴奋由A到B的传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乙酰胆碱和Gly均表示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A项正确;A处b点时处于动作电位峰值,膜内为正电位,B项正确;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使钠离子通道开放,产生动作电位,C项正确;Gly属于抑制性递质,抑制Gly释放,兴奋可以由A传导到B,D项错误。‎ ‎35.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 A. 突触前膜释放的 GABA,可通过突触后膜 GABA 受体介导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B. 突触前膜释放 GABA 的过程说明只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 GABA 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通道,能与 GABA 特异性结合 D. GABA 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突触有三个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GABA属于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该受体是膜上Cl-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离子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详解】A、突触前膜释放的 GABA,可以与突触后膜 GABA 受体特异性结合,但是没有进入突触后膜,A错误;‎ B、GABA(氨基丁酸)属于小分子物质,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B错误;‎ C、据图分析可知,GABA 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通道,能与 GABA 特异性结合,C正确;‎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使得膜内负电位增加,进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C。‎ ‎36.H7N9 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基因组为单链 RNA)。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体可通过吞噬细胞、效应 B 细胞等抵抗禽流感病毒 B. H 和 N 表示病毒表面的不同蛋白质,则该病毒的抗原可能位于其上 C. H7N9 型禽流感能跨物种感染人的最可能原因是其发生了某种特殊的基因突变 D. 部分新感染患者在没有获得正确的医疗救助之下也成功康复,是因为其体内有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启动二次免疫对抗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因此其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 ‎【详解】A、禽流感病毒是抗原,进入人体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人体可通过吞噬细胞、效应 B 细胞等抵抗禽流感病毒,A正确;‎ B、H 和 N 表示病毒表面的不同蛋白质,则该病毒的抗原可能位于其上,B正确;‎ C、H7N9 型禽流感是一种RNA病毒,RNA是单链的,易发生变异,H7N9 型禽流感能跨物种感染人的最可能原因是其发生了某种特殊的基因突变,C正确;‎ D、新感染患者属于初次免疫,其体内是不可能存在相关记忆细胞的,D错误。‎ 故选D。‎ ‎37.下图为 HIV 病毒造成艾滋病的病程。临床上,艾滋病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请问在潜伏期时可如何采样并进行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病毒感染 ( )‎ A. 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 HIV 病毒的存在 B. 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 HIV 抗体的存在 C.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 HIV 抗体的存在 D.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 HIV 病毒的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血液中HIV浓度先增加后减少,而机体对HIV的免疫反应增强;但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血液中的HIV浓度增加,对HIV的免疫反应减弱。‎ ‎【详解】据图分析,在潜伏期时血液中HIV浓度较低,则采取口腔粘液和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难度较大;而机体对HIV的免疫反应较强,机体产生较多的抗体,又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因此应该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故选C。‎ ‎38.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 a~f 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的苗尖端将向上直立生长,而丁的苗尖端将向左弯曲生长 B. 若 b=e+f,且 e<f,说明向光侧部分生长素被分解了 C. 若 c+d=e+f,且 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D. 若 e=f,且丁向光弯曲生长,则植物向光生长还可能与其他物质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单侧光的照射;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燕麦胚芽鞘之所以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从而发生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详解】A、据图分析,黑暗条件下下甲的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丁的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A正确;‎ B、若c+d=e+f,且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