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6.0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9月高二(9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B. 相等质量的油脂比淀粉所含能量多
C.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 D. Fe3+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称为自由水.其作用是: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作用有:(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详解】A.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A正确;
B.相等质量的油脂比淀粉所含能量多,B正确;
C.无机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C正确;
D.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D错误。
故选:D。
2.下列关于质膜中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蛋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B. 膜蛋白在膜中比磷脂更容易移动
C. 膜蛋白与质膜的选择透性有关 D. 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详解】A
.蛋白质与磷脂一样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位于膜两侧,脂溶性部分位于脂双层内,A正确;
B.磷脂分子比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能力强,B错误;
C.膜上的载体蛋白跟质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正确;
D.有些膜蛋白是酶,起着生物催化剂作用,D正确。
故选:B。
3.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质膜 C. 核糖体 D. 核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质膜)、核糖体,不具有核膜,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 pH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酶的最适pH相同
B. 两种酶的活性随pH不断升高而增大
C. 两种酶在pH为5时均失活
D. 两种酶在各自最适pH时的活性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两种酶的最适pH不同,A项错误;
B、在最适pH条件下,两种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pH,两种酶的活性都减弱,B项错误;
C、在pH为5时,两种酶均失活,C项正确;
D、两种酶在各自最适pH时的活性都最高,但其活性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5.图表示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载体蛋白也可运输蔗糖
B. 图中载体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改变形状
C. 该跨膜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温度会影响该跨膜运输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葡萄糖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2、不同物质运输方式比较: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A.物质运输的过程中,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该载体只能运输葡萄糖,不能运输其他物质,A错误;
B.图中载体蛋白与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改变形状,但运输前后形态不同,B正确;
C.该跨膜运输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温度会影响分子的运动,从而影响跨膜运输过程,D正确。
故选:A。
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
B. 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才能换上高倍物镜
C.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
D.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不需要将细胞分散,直接撕去洋葱表皮即可,A错误;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转换器才能换上高倍物镜,B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行双向扩散,只是从胞内运动到胞外的水分子较多,C错误;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学生要注意课本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如图所示为细胞呼吸过程,叙述合理的是
A. 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过程是①②
B. 需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H2O作为原料 且仅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 ①④过程仅发生在动物细胞中
D. 若苹果进行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产生的CO2相等,则两者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过程③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④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
【详解】A.过程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A错误;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H2O作为原料,可以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也可以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进行,B错误;
C.①④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也可发生在部分植物细胞、乳酸菌中,C错误;
D.若苹果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相等,假设产生6molCO2,则无氧呼吸需要消耗3mol葡萄糖,而有氧呼吸需要消耗1mol葡萄糖,因此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D正确。
故选:D。
8.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和突然增强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与RuBP相对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 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减少;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减少
B. 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增多;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增多
C. 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增多;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减少
D. 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减少;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图:
【详解】(1)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5相对增多;生成物C3生成量减少。由于C3化合物的生成量减少,则又影响了C3化合物的还原,使得C3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则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所以[H]和ATP剩余的量增多。所以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减少、C5的含量增多。
(2)由于突然增强光照,会使光反应增强,使光反应产物还原性氢、ATP合成增多。暗反应C3的还原需要还原性氢、ATP,由于还原性氢、ATP含量增多,使C3的还原增多,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减少,C5的含量增加。
故选:B。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容易转移 B. 植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 衰老的动物细胞呼吸变快 D. 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增殖实现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A正确;
B.植物细胞具有该种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具有细胞全能性,B错误;
C.衰老的动物细胞呼吸减慢,C错误;
D.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错误;
故选:A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
10.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 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以制作染色体组型图
C. 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 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
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
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
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详解】A.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A错误;
B.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所以其显微照片可以制作染色体组型图,B正确;
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月季的红花与绿叶 B. 蚕豆的高茎与圆叶
C. 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D. 兔的长毛与狗的黑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月季的红花与绿叶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蚕豆高茎与圆叶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两种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兔的长毛与狗的黑毛是不同生物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12.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4 B. 1/2 C. 3/4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金鱼草的红花与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对a为不完全显性,即AA和Aa的表现型不同。
【详解】由于金鱼草的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也就是说杂合体不显红色,而显粉红色。只有显性纯合子才显红色,故F1代自交得到的F2代会发生性状分离,F2代中只有1/4的显性纯合子才显红色,故选A。
13.家兔的黑毛对褐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的交配方式及与它交配的兔子分别为
A. 自交、纯种黑毛兔 B. 测交、杂种黑毛兔
C. 测交、褐毛兔 D. 自交、长毛兔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②鉴别一株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③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④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⑤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判断一只黑色兔子的基因组成,可采用测交法,即让这只黑毛兔与多只褐毛兔(双隐性个体)交配。如果后代只有黑色兔子,则这只黑毛兔为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褐毛兔,则这只黑毛兔为杂合子。
故选C。
1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 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C. 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 D. 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
B.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B正确;
C.子二代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15.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共显性
B.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数量相等,各有四种类型
C.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9种组合方式
D. F2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占3/8或5/8
【答案】D
【解析】
【分析】
F1自交得F2,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说明F1是双杂合子AaBb,则相对性状的亲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据此答题。
【详解】A.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完全显性,A错误;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类型,但是数量不相等,B错误;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组合方式,C错误;
D.若相对性状的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
3/8;若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5/8,D正确。
故选:D。
16.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自交产生的的表现型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
B. 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
C. 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D.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③过程是白果自交,性状分离产生白果和黄果两种表现型,可以确定白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
【详解】A.据分析可知,P中黄果的基因型为aa,A正确;
B. 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B错误;
C.由图中③过程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C正确;
D.F1中黄果与白果各占1/2,F2中黄果占1/2+1/2×1/4=5/8,则F2中白果占1-5/8=3/8,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
17.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B.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
C. 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已知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则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详解】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A错误;②形成③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③中无同源染色体,DNA数目为2a,根据题干信息“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可知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为2n,B正确;由于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C错误;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所以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D错误。
【点睛】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是基础,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是解题关键。
18.一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若生男孩,则100%患该病;若生女孩,则100%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Y遗传)、多基因遗传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一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若生男孩,则100%患该病;若生女孩,则100%正常。说明该病在男女中患病概率不同,另外女性也会患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女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说明母亲是纯合子,又因为女儿一定正常,故该病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若女患者的儿子或父亲有正常的,则该病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若男患者的女儿或母亲有正常的,则该病一定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
19.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生殖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错误;
B.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C.生殖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Y染色体,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性染色体的相关知识。
20.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 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l:1:l: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由此把双亲和子代的基因型求出,据此推理各个选项即可。
【详解】A.在不知道显隐性的情况下,通过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A正确;
B.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出了和性别相关联,可以判断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
C.根据题干中“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
只有暗红眼”,可知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由于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C正确;
D.根据C选项,正交的子代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自由交配后代后代暗红眼雌性:暗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2:1:1;反交实验中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暗红眼雌性:朱红眼雌性:暗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1:1:1:1,故正反交后代自由交配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对于此类考题,需掌握确定基因位置的依据和方法。对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1)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雌性隐性个体和雄性显性个体交配来判断;(2)在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来判断。
2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 )
A. 蛋白质 B. 多糖
C. RNA D. 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R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结果是:只有加入R型菌的DNA实验中出现了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具体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明确S型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2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 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
B、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错误;
C、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
D、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23.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C.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D.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红花植株;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白花=272:212≈9:7,属于9:(3+3+1)变形,由此可以确定该对表现型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决定花的颜色的基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A、a和B、b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A_B_表现为红花,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AaBb(红花):1Aabb(白花):1aaBb(白花):1aabb(白花)。
【详解】A.白花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_bb、aaB_、aabb,即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5种,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A错误;
B.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而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B正确;
C.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C错误;
D.由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
24.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 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 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C. 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 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答案】B
【解析】
【详解】A、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基因型为IAIBXh
Y,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基因型为iiXHXh,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hY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一半正常,一半色盲,B错误;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分别为IAiXhY、IAiXHXh,生出O型血色盲女儿iiXhXh的概率为1/4×1/4=1/16,C正确;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分别为IBiXhXh、IAIBXHY,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故选B。
25.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使”,可进一步推测: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A细胞具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条。
【答案】 (1). B、C、E (2). 4 (3).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 有丝分裂中期 (5). 次级精母细胞 (6). 8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图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之前已判断为雄性,故为次级精母细胞,E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1)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中期和E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细胞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
(2)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由上分析可知,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因B图均等分裂,可以判断该生物为雄性,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5)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即为图A所示细胞,染色体有8条。
【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识别及各时期的特点,各种物质的变化规律等。熟悉相关知识点根据题意答题。
27.图甲是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部位;图乙是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新鲜菠菜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在菠菜叶片研磨过程中,加入95%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分离后,在滤纸条上会呈现四条色素带,其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填相应的色素名称)。
(2)光合色素存在于图甲的[ ]__________中,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
(3)图乙中,物质①在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形成物质②。若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可形成6个物质②分子,其中有_____个物质②分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再生成RuBP,其余的离开循环,大部分③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_______。
【答案】 (1). 溶解(提取)色素 (2). 胡萝卜素 (3). Ⅲ、类囊体膜 (4). 红光和蓝紫 (5). ATP和NADPH (6). 5 (7). 蔗糖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2、分析图形:
甲图是叶绿体,Ⅰ是叶绿体内外膜,Ⅱ是叶绿体基质,Ⅲ是类囊体薄膜;乙图是光合作用图解,①是3-磷酸甘油酸,②是3-磷酸丙糖。
【详解】(1)利用新鲜菠菜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在菠菜叶片研磨过程中,加入95%乙醇的作用是作为提取色素的溶剂;分离后,在滤纸条上会呈现四条色素带,其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胡萝卜素。
(2)光合色素存在于图甲的[Ⅲ]类囊体膜中,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图乙中,物质①是3-磷酸甘油酸,该物质在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的作用下形成物质②3-磷酸丙糖.若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可形成6个物质②分子,其中有5个物质②3-磷酸丙糖分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再生成RuBP,其余的离开循环,可在叶绿体外合成蔗糖。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掌握相关知识点判断图形各数字所代表结构的名称,结合题意仔细分析答题。
28.果蝇的灰身、黑身是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请回答: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染色体加深的是________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F2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2中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_________
【答案】 (1). 灰身 (2). r (3). BBXrY (4). 5/6 (5). 1/3 (6).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蝇的灰身和黑身有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黑身雌果蝇与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子二代中雌、雄果蝇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蝇没有深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说明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因此,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详解】(1)由于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故灰身为显性;假如R是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子一代雌性是BbXRXr雄性是BbXrY,子二代雌性有6种基因型BBXRXr、BBXrXr、2BbXRXr、2BbXrXr、bbXRXr、bbXrXr,雌性也出现深黑色,这不符合深黑身只有雄性果蝇;假如r是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子一代雌性是BbXRXr,雄性是BbXRY,子二代雌性有6种基因型BBXRXR、BBXRXr、2BbXRXR、2BbXRXr、bbXRXR、bbXRXr,无深黑身,雄性也有6种基因型BBXRY、BBXrY、2BbXRY、2BbXrY、bbXRY、bbXrY,其中bbXrY是深黑身;
(2)根据上述推理,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XRY、BbXRXr,子二代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2=1/6,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
(3)F2中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_XRX-,深黑身雄果蝇bbXrY,2/3Bb×bb→bb=1/3,因此Bb=2/3,r使黑色加深,对灰身无影响,因此杂交产生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2/3×1/2=1/3。
(4)F2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为bbXRXr,深黑身雄果蝇为bbXrY,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中F2表现型的数据及题干的条件推出r基因使黑色加深,双隐性个体是深黑色。
29.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设基因为A、a)、宽叶与窄叶(设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是显性性状。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对染色体上。
(2)只考虑花色,F1全为紫花,F2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型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3)F2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中杂合子占______。
(4)欲测定F2中白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______的雄株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白花宽叶雌株为杂合子。
(二)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红眼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假如已知白眼是隐性性状,请利用上述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判断白眼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有关的实验思路、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1)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宽叶 (2). 两 (3). 性状分离 (4). AAXBY或AaXBY (5). 2/3 (6). aaXbY (7). 白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1∶1∶1∶1 (8). 第一步,用纯种红眼雌果蝇与该白眼雄果蝇交配,得 F1 (9). 第二步,将子一代的红眼雌果蝇与原种群的红眼雄果蝇交配,得到 F2 ,观察 F2 性状情况 (10). 如果后代都是红眼果蝇,则白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1). 如果后代出现白眼雄果蝇,则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一)由于F2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中,则F1雌雄植株花色的基因均为Aa。在雌性中只有宽叶,在雄性中宽叶和窄叶数量比为1:1,可推知叶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F1植株雌性中的基因为XBXb,F1植株雄性为XBY,因此,则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
(二)1、AA(红眼雌果蝇)×aa(白眼雄果蝇)→Aa(红眼);Aa(红眼)×AA(红眼)→AA、Aa(红眼)。
2、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Xa×XAY→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
【详解】(一)(1)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即有宽叶又有窄叶,说明宽叶为显性性状;又因为紫花与白花、宽叶与窄叶是独立遗传的,因此,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2对染色体上。
(2)只考虑花色,F1全为紫花,F2出现紫花与白花不同表现型,这现象称为性状分离现象。
(3)由于F2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中,则F1雌雄植株花色的基因均为Aa.在雌性中只有宽叶,在雄性中宽叶和窄叶数量比为1:1,可推知叶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F1植株雌性中的基因为XBXb,F1植株雄性为XBY,因此,则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那么F2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
或AaXBY,其中杂合子AaXBY占2/3。
(4)测交是待测基因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欲测定F2中白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aaXbY的雄株杂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1:1:1:1,则白花宽叶雌株为杂合子。
(二)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红眼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假如已知白眼是隐性性状,设计实验判断白眼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纯种的红眼雌果蝇与变异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
第二步; 将子一代的红眼雌果蝇写原种群的红眼雄果蝇交配得到 F2 ,观察 F2 性状情况;
结果和结论:如果后代都是红眼果蝇,则白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后代出现白眼雄果蝇,则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实验设计。熟练掌握用一对等位基因解决多对等位基因的方法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30. 我国江南地区天气较潮湿,粮食作物贮藏不当会因感染黄曲霉而发霉变质,黄曲霉能分泌黄曲霉素。人们发现,长期食用霉变的玉米等食物的动物肝癌发病 率会大大提高。某同学欲研究黄曲霉素与动物肝癌发生率的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目的,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1)实验材料用具:雌雄兔子各40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浓度的黄曲霉素溶液A、B、C(浓度分别为高、中、低),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
(3)实验思路:
①将雌雄各40只兔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饲养。
②
③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饲养较长时间。
④
(4)请设计一张表格,并把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填入表中。
【答案】(2)实验目的:探究黄曲霉素与动物的肝癌发病率的关系
(3)②甲组兔子用适量的普通饲料喂养,乙、丙、丁组的兔子分别用等量的添加适量的浓度为A、B、C的黄曲霉素溶液普通饲料喂养。(2分)
④检查四组兔子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肝癌的发生率。(2分)
(4)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6分)
黄曲霉素与动物肝癌发生率实验结果记录表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乙、丙、丁三组兔子的肝癌发病率相近但明显高于甲组。
黄曲霉素能诱发动物肝癌,但与黄曲霉素的浓度大小无关。
乙、丙、丁三组兔子的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甲组,但乙组肝癌发病率最高,丙组次之、丁组最低。
黄曲霉素能诱发动物肝癌,且与黄曲霉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浓度越高,患肝癌的概率越大。
甲、乙、丙、丁四组兔子的肝癌发病率没有显著的差别
黄曲霉素对动物的肝癌发病率没有影响。
【解析】
(2)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为探究黄曲霉素与动物的肝癌发病率的关系。
(3)实验思路:①将雌雄各40只兔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饲养,由于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黄曲霉素来培养小鼠,检查两组中小鼠的肝癌的发生率高低。因此②应该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兔子用适量的普通饲料喂养,乙、丙、丁组的兔子分别用等量的添加适量的浓度为A、B、C的黄曲霉素溶液普通饲料喂养。④检查四组兔子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肝癌的发生率,
【考点定位】细胞癌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