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0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承德二中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血红蛋白 B.激素 C.氨基酸 D.葡萄糖
2.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
① 消化系统 ② 呼吸系统 ③ 神经系统 ④ 泌尿系统 ⑤ 循环系统 ⑥ 运动系
统 ⑦ 生殖系统 ⑧ 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4.能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的医疗措施是 ( )
A.服用碘丸 B. 注射抗生素 C. 注射疫苗 D. 注射胰岛素
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血浆蛋白渗出,这会造成局部 (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
6.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起作用的细胞是 ( )
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7.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 ( )
①葡萄糖浓度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仍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传出神经元轴突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兴奋会由此处向两侧传导
9.分别刺激下图中Ⅰ、Ⅱ、Ⅲ、Ⅳ四处,不会引起
肌肉收缩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10.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电信号 D.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11.取燕麦胚芽鞘分别进行如下图①--⑤所示的处理:①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进行右侧光照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进行右侧光照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若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则会弯曲生长
12.一场大风之后,田里的许多玉米植株倒伏了,但两天后这些倒伏的玉米有部分恢复了直立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13.定期对行道树进行整枝修剪可促使侧芽发育成枝,增大遮荫面积。这是因为 ( )
A.整枝修剪可增多侧芽部位的营养物质
B.整枝修剪可增强侧芽部位光的强度
C.整枝修剪可增大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D.整枝修剪可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14.苏轼的《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有:“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提及的“气”应该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乙烯 D.赤霉素
15.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的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16.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钱塘江滩涂的全部生物 ③天目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西溪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17.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B.种群死亡率过高
C.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D.群落结构太复杂
18.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诗句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 )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9.右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因植物群落存在分层现象,故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可以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23.草原上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扇动两翼,给正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息。这一传递信息的方式属于 ( )
A.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 D.声信息
24.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25.右图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3个种群(A1、A2、A3),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 )
A.10条 B.15条
C.20条 D.25条
2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
A. B. C. D.
27.右图表示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大致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 ③④
28.科学家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种群数量(只)
50
80
捕捉标志数(只)
80
80
80
80
第二次重捕数(只)
80
80
80
8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
16
8
10
13
则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最接近于 ( )
29.2006年夏天,我国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寿螺肉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其幼虫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疾病。从生态学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与上述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
30.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31.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
①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故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2.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必须把塑料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33.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34.下列各项是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作用及相关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可诱捕害虫
D.蜜蜂通过舞蹈向同伴传递蜜源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
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36.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 )
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
37.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的各种生物中,会因其灭绝而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的最可能是 ( )
A.乙
B.丙
C.丁
D.戊
38.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 ( )
A.个体最大的 B.个体最小的
C.个体差异最少的 D.个体差异最多的
39.同学们各自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部分同学的设计不成功。下列各项是关于设计生态瓶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40.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这一事实说明 ( )
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
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
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
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0分)
1.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
;B点所对应的
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宜
浓度是_______________,当生长素浓度超过
______________时,就会抑制根生长。因此,不
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
况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
(4)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宜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
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
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2.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____,共有
_______条食物链。
(2)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
狼属于 。
(3)图中的昆虫和鹿之间是___________关系,
而猫头鹰和蛇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4)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5)狼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消耗绿色植物__________千克。
3.右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甲、乙两个神经元,正常
情况下,它们之间神经冲动的传
递方向由 → 。
(3)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
是________的,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前一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释放,经扩散
经过_____________后,再与后一神经元_____________上的特异性________结合,引
发后一神经元的神经冲动。在上图中圈出突触存在的位置。
(4)已知细胞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细胞乙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
会被迅速分解。现有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将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3 月考答案
1.A 2.C 3.D 4.C 5.B 6.A 7.B 8.C 9.D 10.B 11.D 12.B 13.D 14.C 15.C 16.A 17.A 18.B 19.C 20.C 21.C 22.B 23.A 24.A 25.B 26.A 27.C 28.C 29.D 30.C 31.B 32.B 33.B 34.D 35.C 36.D 37.B 38.D 39.C 40.C
41. (10分)(1)开始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达到最适宜浓度后,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不促进也不抑制。
(2)10-10 mol·L-1 10-8 mol·L-1 两重性 较低浓度 过高浓度 改动
(3)促进作用 促进作用 (4) 抑制作用 根、芽、茎
42.(20分)(1)食物网 7 (2)生产者 消费者
(3)竞争 捕食和竞争 (4)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25
43.(10分)(1) ②细胞体(细胞膜) ③ 突起(树突和轴突) ④神经末梢 (2)甲→乙 (3)单向 突触前膜 突出间隙 突触后膜 受体 图略
(4)神经元乙(或突触后膜)持续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