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5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2.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
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
3.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 和17.1% B.31.3% 和18.7%
C.18.7% 和31.3% D.17.1% 和32.9%
5.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
6.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7.下列有关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①链中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同
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
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
8.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基因a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9.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0.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1.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药物AZT,其分子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AZT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的机制是( )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
C.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
12.基因型为MM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mm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Mm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 )
A.雄性、mm B.雌性、Mm C.雄性、Mm D.雌性、mm
13.现有一粒绿色(yy)圆粒(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粒.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授粉结实(称子1代);子1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次自花授粉,收获了n枚子粒(称子2代).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粒约有( )
A. B. C. D.
14.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 )
A.3,12,12 B.3,6,6 C.3,3,6 D.3,6,12
15.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 )
A.3:1 B.13:3 C.1:1 D.15:1
16.某同学养了一只黄底黑斑猫.宠物医生告诉他,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猫的毛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控制黑毛性状,b控制黄毛性状,B和b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若该同学选择一只黄猫与自己养的黄底黑斑猫配种,产下的小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 )
A.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
B.黑色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
C.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黄色雄猫
D.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
17.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子细胞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
C.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D.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8.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19.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20.下列关于遗传学有关概念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aY、Y
D.一个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不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进行复制,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占,则含31P的DNA分子占
21.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遗传信息是指基因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D.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
22.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被32P标记的精子数可能有几个( )
A.2或4个 B.2、4或6个 C.4、6或8个 D.4个
2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⑥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⑦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⑦ D.③④⑤
24.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及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
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5.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有 种.
(2)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 种基因型.
(3)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Ⅰ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 种基因型,分别是 .
(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
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 、 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 ,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7.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状、抗锈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杂交育种方案.
生物材料:A 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1)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
(2)希望得到的结果: .
(3)预期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性状类型)的机率: .
(4)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 (可用图解).
(5)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
28.如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1回答:
(1)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
(2)依据上面实验的图解,可以作出 的假设.
(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如图2):
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等不是遗传物质.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
29.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
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G1 、G2 .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 .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元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条带②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分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减数分裂后形成了三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卵细胞;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细胞质分配均等,精子形成后细胞质大部分丢失,便于精子的游动;
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因此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均等;
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不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
【解答】解:A、卵细胞形成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超过的细胞质,每个卵细胞都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A错误;
B、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进入子细胞中,所以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B错误;
C、在受精作用发生时,精子仅包含细胞核的头部进入卵细胞,所以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正确;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是遗传物质不同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不是因为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事实上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D错误.
故选:C.
2.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
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在一起;有丝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不配对,但规则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的两极;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向两极移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解答】解: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有丝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
B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C正确;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⑥,它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C.
3.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16对32条染色体.因此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32、16、64、64.
故选:A.
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 和17.1% B.31.3% 和18.7%
C.18.7% 和31.3% D.17.1% 和32.9%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则C=G=17.9%,A=T=50%﹣17.9%=32.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l%,即T1=32.9%、C1=17.l%,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1.3%,同理,C2=18.7%.
故选:B.
5.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对DNA分子结构的考查,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是双链结构,碱基对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A+C):(T+G)=1:1;腺嘌呤的个数的个数与胸腺嘧啶的个数相等,用腺嘌呤的个数的个数或者胸腺嘧啶的个数除以DNA中碱基的对数的2倍即为腺嘌呤或者胸腺嘧啶的比例,然后根据(A+C):(T+G)=1:1,推算出胞嘧啶与鸟嘌呤的比例.
故选:A.
6.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1种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同一种的氨基酸.
【解答】解:A、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携带运输的,A错误;
B、1种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可能有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同一种的氨基酸,但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携带运输的,B错误;
C、tRNA有特异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C错误;
D、有些氨基酸可能有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同一种的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D正确.
故选:D.
7.下列有关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①链中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同
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
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解答】解:A、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
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的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B正确;
C、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但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则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小于160个氨基酸,C错误;
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tRNA作工具,D正确.
故选:C.
8.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基因a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其中基因a能控制酶a的合成,进而控制原料合成鸟氨酸;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进而控制鸟氨酸合成瓜氨酸;基因c能控制酶c的合成,进而控制瓜氨酸合成精氨酸.
【解答】解:A、基因a被破坏后不能合成鸟氨酸,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合成精氨酸,仍能存活,A正确;
B、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若基因b被破坏,则面包霉缺少酶b,不能将鸟氨酸转化为瓜氨酸,最终导致面包霉不能合成精氨酸,不能存活,B错误;
C、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若基因b不存在,则鸟氨酸不能合成瓜氨酸,C错误;
D、由图可知,基因c能控制酶c的合成,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而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A、生物的每一个性状可能受一对或多对基因控制,A错误;
B、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所以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B正确;
C、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故选:A.
10.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方法有两种: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答】解:囊性纤维病是编码一个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跨膜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跨膜蛋白的结构,使跨膜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选:D.
11.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药物AZT,其分子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AZT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的机制是( )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
C.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根据题意,该药物AZT分子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故参与的过程也应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有关,故为合成DAN的过程.
【解答】解:A、病毒RNA基因的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B、RNA基因的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正确;
C、蛋白质的翻译过程是以氨基酸为原料,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
D、RNA基因的自我复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12.基因型为MM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mm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Mm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 )
A.雄性、mm B.雌性、Mm C.雄性、Mm D.雌性、mm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基因型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表现型
基因型(公羊)
基因型(母羊)
有角
MM、Mm
MM
无角
mm
Mm、mm
【解答】解:根据现有一只有角(MM)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说明其所生小羊一定是M_,而且此M_的小羊无角,一定不是公羊(公羊M_表现为有角),所以其基因型也不可能是MM,如果是MM,则表现为有角,由于Mm的母羊是无角的,因此此小羊是Mm的雌性个体.
故选:B.
13.现有一粒绿色(yy)圆粒(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粒.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授粉结实(称子1代);子1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次自花授粉,收获了n枚子粒(称子2代).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粒约有(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绿色圆粒(yyRr)豌豆,由于yy纯合,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所以可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绿色基因型为yy,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可不作考虑.yyRr自花传粉得到F1: yyRR, yyRr, yyrr.F1再次自花传粉,得到F2.F1中yyRR和yyRr自交可以得到纯合绿色圆粒(yyRR)豌豆.因此,yyRR自交得到yyRR的比例为×1=;yyRr自交得到yyRR的比例为×=,所以F2
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又因为收获了n枚子粒(子二代),所以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形粒约有枚.
故选:B.
14.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 )
A.3,12,12 B.3,6,6 C.3,3,6 D.3,6,12
【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是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解答】解: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DNA分子,因此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
故选:A.
15.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 )
A.3:1 B.13:3 C.1:1 D.15: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9Y_I_、3Y_ii、3yyI_、1yyii,再根据”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可知3Y_ii为黄茧,其余全为白茧,据此作答.
【解答】解: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9Y_I_、3Y_ii、3yyI_、1yyii,只有3Y_ii为黄茧,其余全为白茧,故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13:3,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某同学养了一只黄底黑斑猫.宠物医生告诉他,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猫的毛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控制黑毛性状,b控制黄毛性状,B和b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若该同学选择一只黄猫与自己养的黄底黑斑猫配种,产下的小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 )
A.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
B.黑色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
C.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黄色雄猫
D.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猫的毛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B控制黑毛性状,b控制黄毛性状,B和b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所以黑猫的基因组成只有B基因,黄猫的基因组成只有b基因,黄底黑斑猫的基因组成有B、b基因.据此答题.
【解答】解:因猫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若控制毛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与b为共显性关系,则黄猫(XbY)与黄底黑斑猫(XBXb)交配,子代应为黄底黑斑雌猫(XBXb):黄色雌猫(XbXb):黄色雄猫(XbY):黑色雄猫(XBY)=1:1:1:1.因此,产下的小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
故选:A.
17.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子细胞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
C.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D.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的体现: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染色体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解答】解: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保持一定的完整性、独立性,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A正确;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子细胞不一定是生殖细胞,B错误;
C、体细胞中成对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
D、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进行自由组合,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D正确.
故选:B.
18.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测得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
【解答】解: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现测得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
故选C.
19.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的DNA中含有P,蛋白质中含有S,因此一般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解答本题应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着手,并且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利用细菌中原料合成DNA和蛋白质的.
【解答】解: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自身的DNA注射到细菌菌体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
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亲代噬菌体被32P标记的那两条DNA链存在于某两个子代噬菌体中.而细菌中没有32P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始终只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有32P标记.
由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以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的,而大肠杆菌被35S标记,因此合成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有35S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故选:A.
20.下列关于遗传学有关概念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aY、Y
D.一个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不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进行复制,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占,则含31P的DNA分子占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基因是DNA分子双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不正常,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Y、Y,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含31P的DNA分子占的比例为1.
【解答】解:A、基因是DNA分子双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A错误;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B正确;
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Y、Y,C错误;
D、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含31P的DNA分子占的比例为1,D错误.
故选:B.
21.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遗传信息是指基因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D.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分布在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
C、遗传信息是指基因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C正确;
D、复制后的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故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22.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被32P标记的精子数可能有几个( )
A.2或4个 B.2、4或6个 C.4、6或8个 D.4个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含有2个DNA分子,以其中一个DNA分子为例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复制一次.减数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也复制一次.一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两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这2个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再复制一次,形成4个DNA,这个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只含31P.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一个精原细胞中2个DNA分子都用32P标记,并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这两子细胞含有的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两个子细胞再在31P的环境中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每个细胞中的两个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四个DNA分子,这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只含31P.减数分裂结束后,这四个DNA分子平均分配给四个精子,每个精子只含一个DNA分子.因此每个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其中有两个精子既含32P,也含31P,还有两个精子只含31P,即含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50%,有4个.
故选:D.
2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⑥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⑦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⑦ D.③④⑤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①正确;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错误;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③正确;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⑤错误;
⑥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⑥正确;
⑦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⑦错误.
故选:C.
24.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及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
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解答】解: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在F2中出现了性状分离,A正确;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正确;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遗传现象,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C正确;
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D错误;
故选:D.
25.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有 5 种.
(2)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 15 种基因型.
(3)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Ⅰ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 4 种基因型,分别是 XAYA、XAYa、XaYA、XaYa .
(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
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 雌性个体为隐性 、 雄性个体为显性 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雌雄中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 雄性个体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 ,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Ⅰ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段上 X、Y染色体具有等位基因,Ⅱ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Ⅲ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无对应动物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解答】解:(1)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在雌性个体中可形成XAXA、XAXa、XaXa三种,雄性个体中可形成XAY、XaY两种,共5种基因型.
(2)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在雄性个体中有3(AA、Aa、aa)×2(XBY、XbY)=6种基因型;雌性个体中有3(AA、Aa、aa)×3(XBXB、XBXb、XbXb)=9种基因型,因此共有15种基因型.
(3)X和Y染色体属于性染色体,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在一个群体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三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YA、XAYa、XaYA、XaYa四种.
(4)假设控制该性状的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判断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的方法是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①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hh×HH→Hh→H_:hh=3:1,雌雄个体中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都是3:1.
②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亲本基因型是XhXh×XHYH→XHXh、XhYH→XHXh、XHYH、XhXh、XhYH,子代雄性个体都是显性性状,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
故答案为:
(1)5
(2)15
(3)4 XAYA、XAYa、XaYA、XaYa
(4)雌性个体为隐性 雄性个体为显性 ①雌雄中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 ②雄性个体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
27.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状、抗锈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杂交育种方案.
生物材料:A 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1)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A、B .
(2)希望得到的结果: 矮抗小麦品种 .
(3)预期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性状类型)的机率: .
(4)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 (可用图解).
(5)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选择F2中矮抗品种再连续自交,淘汰矮不抗,提纯矮抗,直至不再分离为止 .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1)由于矮秆抗锈病性状是人们所需品种,所以选择A、B作生物材料.
(2)希望得到的结果是矮抗小麦品种.
(3)预期产生矮抗小麦品种的机率是×=.
(4)杂交育种的简要过程
(5)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是:选择F2中矮抗品种再连续自交,淘汰矮不抗,提纯矮抗,直至不再分离为止.
故答案为:
(1)A、B
(2)矮抗小麦品种
(3)
(4)
(5)选择F2中矮抗品种再连续自交,淘汰矮不抗,提纯矮抗,直至不再分离为止
28.如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1回答:
(1)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
(2)依据上面实验的图解,可以作出 DNA是遗传物质 的假设.
(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如图2):
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
(4)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等不是遗传物质.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该实验能够说明 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RNA等不是遗传物质.据此答题.
【解答】解:(1)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实验假设DNA是遗传物质.
(3)酶具有催化作用,DNA酶能使DNA水解,所以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由于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4)通过图示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1)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2)DNA是遗传物质
(3)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4)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29.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
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A 、G1 B 、G2 D .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 DNA复制需要能量 .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酶 .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元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31P ,条带② 31P和32P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半保留复制 .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含有31P、32P的磷酸作为DNA分子的组成成分参与DNA分子的复制,由于31P、32P的分子量不同,形成的DNA分子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中两条DNA链中都是31P的分子量小,分布在试管的上方“轻”的位置,DNA分子中若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DNA的分子量处于中间,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DNA分子中的两条链都是32P,DNA的分子量大,DNA分子在试管的下方“重”的位置.
【解答】解:(1)G0是由题意可知,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的2个DNA分子的两条DNA链中都是31P,应位于试管的上方“轻”的位置;G1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获得的,2个DNA分子中都是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G2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2次细胞分裂后获得的,两个DNA分子中,一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另一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下方“重”的位置.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DNA复制需要能量.培养基中还需加入酶.
(3)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试管的“轻”的位置,该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31P,图中①是试管的“轻”的位置.
(4)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故答案为:
(1)A B D
(2)DNA复制需要能量 酶
(3)31P 31P和32P
(4)半保留复制
(5)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201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