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50 KB
  • 2021-09-29 发布

【生物】广东省广深珠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解析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广深珠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与细胞核的一些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B. 有双层膜结构,能合成生物大分子 C. 内有DNA和RNA,能合成和消耗ATP D. 同时存在于除根细胞之外的其他植物细胞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中不能进行翻译过程,A错误;‎ B、叶绿体和细胞核都有双层膜结构,都能合成生物大分子,如都能合成DNA,B正确;‎ C、细胞核不能合成ATP,C错误;‎ D、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由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耐盐碱“海水稻”,依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或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减少Na+对植物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Na+排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及消耗能量 B. 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会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 C. 该转运蛋白的功能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中指出“依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或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从而适应盐碱环境。‎ ‎【详解】A、Na+排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A正确;‎ ‎ B、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B错误;‎ ‎ C、Na+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 D、由于该载体蛋白的作用,液泡内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所以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运输的方式及对细胞的作用,意在利用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主动运输的特点。‎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以获得纯合的多倍体植株 B. 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固定后,可用健那绿染色观察线粒体 C. 统计视野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数,可用于估算各时期的时长比例 D. 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色,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如果该植物是杂合子,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也只能获得杂合的多倍体,A错误;‎ B、观察线粒体,需要保持细胞活性,B错误;‎ C、统计视野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数,可用于估算各时期的时长比例,C正确;‎ D、酵母菌细胞有氧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秋水仙素的作用,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HIV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病毒cDNA。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并且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ZT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B. AZT可与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 C. AZT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 D. AZT参与细胞中DNA的转录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HIV病毒是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宿主细胞为其生长提供原料、能量和场所等。‎ ‎【详解】AZT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因此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正确;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因此,AZT可以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B正确;AZT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因此,AZT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C正确;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参与的是逆转录过程,而不参与细胞中DNA的转录过程,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并且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再根据题意作答。‎ ‎5.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所示。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的复制 B. 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 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 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可能处于间期,有丝分裂前、中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丙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乙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用药物阻断DNA复制,则细胞停留在间期,不能继续分裂,所以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D正确。‎ ‎【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结构 ‎ 时期 ‎ 染色体数 ‎ 染色单体数 ‎ DNA分子数 ‎ 有 丝 分 裂 ‎ 间期 ‎ ‎2n ‎ ‎0→4n ‎ ‎2n→4n ‎ 分裂期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后期 ‎ ‎2n→4n ‎ ‎4n→0 ‎ ‎4n ‎ 末期 ‎ ‎4n→2n ‎ ‎0 ‎ ‎4n→2n ‎ 减 数 分 裂 ‎ 间期 ‎ ‎2n ‎ ‎0→4n ‎ ‎2n→4n ‎ 减Ⅰ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后期 ‎ ‎2n ‎ ‎4n ‎ ‎4n ‎ 末期 ‎ ‎2n→n ‎ ‎4n→2n ‎ ‎4n→2n ‎ 减Ⅱ ‎ 前、中期 ‎ n ‎ ‎2n ‎ ‎2n ‎ 后期 ‎ n→2n ‎ ‎2n→0 ‎ ‎2n ‎ 末期 ‎ ‎2n→n ‎ ‎0 ‎ ‎2n→n ‎ ‎6.某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正常,若系谱图中5号和6号的子代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则下列推理成立的是( )‎ A. 5号和6号为近亲婚配,子代遗传病发病率高 B. 1号和2号均为纯合子,且各只产生一种配子 C. 不考虑性别,3号和4号基因型组合方式有4种 D. 7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4,8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3/7‎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aaB_、A_bb和aabb)都表现为有病。图中5号和6号正常,基因型为A_B_,两者的子代患病纯合子(aaBB、AAbb、aabb)的概率为3/16,说明三种患病纯合子的可能性各占1/16,由此可推测5号和6号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Bb,进而推测3号和4号夫妇中一个不含A基因但含B基因,而另一个不含B基因但含A基因。‎ ‎【详解】A、据图分析,5号和6号没有亲缘关系,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5号基因型为AaBb,则1号和2号不可能都是纯合子AABB,两者之间至少含有1个a和1个b,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6号基因型为AaBb,且3号和4号夫妇中一个不含A基因但含B基因,而另一个不含B基因但含A基因,因此3号和4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有2×2=4种,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5号和6号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Bb,则7号的基因型可能为1AABB、2AaBB、2AABb、4AaBb,8号的基因型可能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因此7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9,8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3/7,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题干中5号和6号后代的发病率推测5号和6号的基因型,进而推测其他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概率计算。‎ ‎7.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的泥鳅生活的环境易受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镉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 ‎(1)酶发挥作用时易受环境影响而降低或丧失其生物学活性,这表明酶起催化作用时的作用条件要__________。‎ ‎(2)请你以淀粉酶为例,设计实验来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预期实验结果。(提供实验材料有:淀粉、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含Cd2+的溶液、碘液。)‎ 实验步骤:取A(作实验组)、B两支试管均先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________,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比较温和 (2). 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含Cd2+的溶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 (3). 观察并比较A、B试管的颜色变化 (4). A组试管中显现蓝色,B组试管中不显现蓝色(或“A组试管中的蓝色明显比B组试管中的深” )‎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RNA,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详解】(1)酶易受环境影响而降低或丧失其生物学活性,这表明酶起催化作用时的作用条件要比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2)由于实验是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因此取A、B两支试管均先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处理一段时间,由于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而A试管中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B试管中为清水,因此A试管中淀粉的分解量较少,A组试管中的蓝色明显比B组试管中的深。‎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探究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的影响,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具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8.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能优先利用水体中的CO2,也能利用水体中的HCO3-(胞外碳酸酐酶催化HCO3-分解为CO2)。科研人员用三种浓度的CO2驯化培养拟柱胞藻,20天后在三种浓度下获得藻种1、2、3。测定藻种1、2、3胞外碳酸酐酶活力(图1)并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藻种1、2、3生长的影响(图2)。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拟柱胞藻细胞捕获光能的物质为_________。‎ ‎(2)经过20天的驯化培养,藻种1、2、3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不同藻种的胞外碳酸酐酶的活性不同,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导致A点与B点、C点、D点净光合不同的原因是否相同_________。(从光合作用过程角度考虑)‎ ‎【答案】 (1). 叶绿素和藻蓝素 (2). 藻种3 (3). 与藻种1和2相比,藻种3所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暗反应速率快,光合速率快,繁殖速度快 (4). 控制胞外碳酸酐酶的基因有不同的变异类型(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同浓度的CO2对相关基因起到定向选择作用,出现不同的碳酸酐酶活力藻种 (5). 相同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可知,藻种生活水体中CO2浓度越低,胞外碳酸酐酶活性越高,能更加充分地分解水体中的HCO3-离子分解得到CO2;分析图2可得,拟柱胞藻生活环境中的NaHCO3溶液浓度较高,其净光合速率越高,且在相同NaHCO3溶液浓度环境中,经过低浓度CO2水体驯养的拟柱胞藻净光合速率更高。‎ ‎【详解】(1)蓝藻没有叶绿体,所以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叶绿素和藻蓝素。‎ ‎(2)由题图1中可得,藻种1、2、3的驯养环境中的CO2含量依次升高,则环境中的CO2含量最高的藻种3光合速率高,有机物积累量多,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最大。‎ ‎(3)进化论中关于不同物种的形成原因是:控制胞外碳酸酐酶的基因有不同的变异类型(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同浓度的CO2对相关基因起到定向选择作用,出现不同的碳酸酐酶活力藻种。‎ ‎(4)A点与B点、C点的区别是NaHCO3浓度低,导致CO2浓度低,而A点和D点的区别主要是由于物种的不同,藻种2经过700mg/LCO2驯化,而藻种3经过1000mg/L CO2,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藻种2能够利用更低浓度的CO2,所以光合作用更强,因此A点与与B点、C点、D点净光合不同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固定的CO2浓度更低,导致暗反应降低,影响光合作用。‎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结合题干知识中,胞外碳酸酐酶能催化HCO3-分解为CO2这一相关信息,故有在低浓度CO2环境中驯化的拟柱胞藻细胞外碳酸酐酶活性强,能顾促进HCO3-分解,从而提高拟柱胞藻细胞的光合速率。‎ ‎9.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________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__。‎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_________。‎ ‎(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染色质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_________(结构名称)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___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四种核糖核苷酸 (2). RNA聚合酶 (3). mRNA(信使RNA) (4). 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5). 核孔 (6). 分化 (7).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转录的过程、原料、场所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题干中信息获取能力。‎ ‎【详解】(1)细胞核中的RNA都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2)转录可以形成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可以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tRNA在翻译中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3)结合题意可知,lncRNA是在细胞核内形成的,故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除了可以与染色质上的DNA分子结合,也可以通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结合;‎ ‎(4)根据题意分析,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后,血液中产生了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吞噬细胞,说明其调控了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因此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点睛】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10.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约24h。已知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羽化时间24h、19h和29h,但无法确定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现用一只羽化时间19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19h:29h=2:1: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遗传。‎ ‎(2)根据以上数据,无法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统计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___________来确定。若统计结果为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A1、A2、A3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此种群中与羽化相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答案】 (1). 基因的分离 (2). 性别比例都是雄性 (3). A1对A2、A3 显性 (4). A2对A3 显性 (5). 9‎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时间约24h,受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用一只羽化时间19h的雌蝇(A2_)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蝇(A1_)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A1_):19h(A2_):29h(A3_)=2:1:1。‎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约24h,受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因此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2)根据以上数据,无法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通过统计F1‎ 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来确定;若统计结果为都是雄性,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A1、A2、A3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一只羽化时间19h的雌蝇(XA2_)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蝇(XA1Y)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XA1_):19h(XA2_):29h(XA3_)=2:1:1,说明亲本雌蝇为XA2XA3,进而说明A1对A2是显性,A2对A3是显性;此种群中与羽化相关的基因型有3×2+3=9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亲子代的可能基因型,进而确定不同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枯草芽孢杆菌产生蛋白酶在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筛选蛋白酶产量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分别将浸过不同菌株的提取液(a -e)及无菌水(f)的无菌圆纸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在37℃恒温箱中放置2-3天,结果如图1。请回答问题:‎ ‎(l)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高产菌株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葡萄糖、____。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常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目的是______。‎ ‎(2)a-e中蛋白酶产量最高的菌株是____(用字母回答),判断依据是____。‎ ‎(3)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提取到的部分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加入pH为7.0、浓度为20mmol/L的____________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结果先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的蛋白质。‎ ‎(4)质监局为了检验标有含该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质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如果实验结果是____,则说明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若用该实验来判断此酶活性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实现。‎ ‎【答案】 (1). 蛋白质(酪蛋白) (2).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繁殖 (3). a (4). a周围的透明圈最大,说明其产生的蛋白酶数量多或活性高 (5). 磷酸缓冲液 (6).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7). 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B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未消失 (8).‎ ‎ 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相同时间内蛋白膜消失的面积)‎ ‎【解析】‎ ‎【分析】‎ 培养基的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加酶洗衣粉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见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详解】(l)蛋白酶高产菌株可以分解蛋白质,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高产菌株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葡萄糖、蛋白质。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为了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繁殖,常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 ‎(2)由图1可知,菌株a的透明圈最大,说明其蛋白酶含量高或活性高,故a的蛋白酶的产量最高。‎ ‎(3)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提取到的部分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加入pH为7.0、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故最先洗脱出来。‎ ‎(4)图2中,自变量是洗衣粉是否煮沸,因变量是观察蛋白膜的消失时间。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加热煮沸后会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蛋白膜不会消失,故结果是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B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未消失。本实验可以通过观察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酶活性的大小,酶活性越强,蛋白膜消失所需的时间越短。‎ ‎【点睛】蛋白酶分解菌培养在含蛋白质的培养基中,蛋白酶的含量越高,活性越强,则分解蛋白质产生的透明圈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