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M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七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
【知识清单】
拉马克进化学说
遗传变异 繁殖过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生存斗争
生 适者生存
物 生物进化
进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化 现代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频率) 生物进化的方向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
物 遗传多样性
多
样 测度
性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调查方法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
微 生 物
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 - - 培养基及其制备与接种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 各种生命起源观点对比
(1)“用进废退学说”主要观点:
1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2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与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的比较 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不同点:
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进化论克服了这 个缺点。
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 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自然选择来自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而现代进化论中,则将自然选择归 于基因型有差异的延续,没有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在进行。
(3)各种进化学说的比较:
神创论
拉马克进化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 要 观 点
生命起
过度繁殖
1、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源于神
用进废退
生存斗争
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产生于:突变和基
的创造
获得性遗传
遗传变异
因重组。
(物种
适者生存
4、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自然选择。
不变论)
5、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
进 步 性
1、论证了生物是不断
进化的,并且对生物
进化的原因提出了
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
1、 第一个提出
合理的解释。
发展,弥补了达尔文选择学说的不足。
进化学说。
2、揭示了生命的多样
2、 突破了神创
性和统一性。
论和物种不
3、打ft了神创论跟物
变论。
种不变论,为辨证
唯物主义世界观提
供了有力的武器。
局 限 性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
本质未能作出科学
的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
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的形成是
渐变的结果,不能
解释物种大爆发的
现象。
□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①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 CO2、NaHCO3 等无机碳源;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 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 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 +
②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 N2、NH3、NO3 、NH4 、蛋白质、氨基酸等。只有
微生物才能利用 N2。
③水: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在低等生物体内含量更高
④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
⑤生长因子: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
□ 培养基的类型及作用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 点
用 途
物理性质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琼脂)
微生物分离、鉴定、 分类、计数等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
生物(如培养酵母菌
和霉菌时,可加入青
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
的生长,促进所需要
霉素;培养金黄色葡
用 途
的微生物的生长
萄球菌时,可加入高
浓度的食盐)
通用培养 基
可满足多种微生物的
营养需求
培养
□如何防止杂菌的污染?
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灭菌、接种过程采用无菌操作。
□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 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就可以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 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又叫活菌技术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 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 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个的平板进 行计数。)
□ 无菌技术的比较
项 目
消 毒
灭 菌
条 件
使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
结 果
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 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
适 用
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
微生物的培养器皿、 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
常 用
方 法
煮沸消毒法(如在 100℃,煮沸 5~6
min)、巴氏消毒法(如在 80℃,煮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15 min);使用酒精、氯气、石炭酸
等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 微生物的计数
细菌总数—通常是指 1g 或者 1ml 检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显微镜直接计数。 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稀释平板计数法。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上海高考真题演练】
□ 2015
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 a、b、c 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 滤纸片,d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 3。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 处抑菌效果小于 b 处 B.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 处抗生素无效 D. d 为对照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9 分)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 54 科 390 种鸟类。其中北坡有 31 科 115 种,南坡有 54 科 326
种。
3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 (多选)。 A.面积 B.气候 C.水文 D.地貌
32.图 11 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
。
A.1.6~2.5 km B.2.5~3.1km C.3.1~4.0 km D.4.0~4.8 km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 ALX1 基因高度相关。图 12 显示 MG、CE、DP、DW 四种地雀
ALX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 证据。据图推测,MG 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 是 。
A.DP、CE、DW B.CE、DW、DP C.CE、DP、DW D.DP、DW、CE
图 13 显示 ALX1 基因型(BB、BP 和 PP)与 FM 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3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 FM 地雀的数量分别为 260 只、180 只和 360 只,则 P
的基因频率是 。
_。
(四)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9 分)
霍乱弧菌(图 21)经口感染,通过胃到达小肠,在小肠黏膜细胞 的表面生长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后者导致感染人群腹泻甚至死亡。
45.霍乱弧菌能穿透粘液层(分布于小肠黏膜细胞表面)通常借助于
A.肠道的蠕动 B.消化液的流动 C.细菌鞭毛的运动 D.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摆动
用含硫代硫酸钠、柠檬酸钠、胆酸纳、蔗糖的 TCBS 培养基(pH8.6)能从天然样品中有效地分离出
霍乱弧菌。
46.这种 TCBS 培养基属于 。
A.酸性通用 B.碱性通用 C.酸性选择 D.碱性选择 研究显示、霍乱肠毒素为蛋白质,其编码基因位于 CTX 噬菌体基因组中.无毒型霍乱弧菌经 CTX 噬
菌体感染后,会转变为产毒素的菌株,且其子代细菌即便在无噬菌体感染的条件下,同样能稳定维持其产 毒素特性。
47.造成霍乱弧菌这一特点的机制可能是 。 A.霍乱肠毒素在霍乱弧菌细胞分裂时分裂子代细胞 B.霍乱肠毒素能选择性杀死不含毒素编码基因的霍乱弧菌 C.CTX 噬菌体感染霍乱弧菌后增殖了大量且稳定的噬菌体
D.CTX 噬菌体在感染霍乱弧菌期间将其基因组插入至宿主基因组上
48.不食不洁生水和生贝壳类海产品是防止霍乱发生措施之一,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9.下列各图中,能准确反映霍乱弧菌疫苗接种者血清中抗霍乱弧菌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
□ 2014
7.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接种特效疫苗 B.设立隔离病房 C.注射相应抗体 D.室内定期通风
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 600 只长翅果蝇和 400 只残翅果蝇组成 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 40%,那么隐性基因 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 B.40%
C.60% D.80%
- 106 -
26.图 8 表示四种微生物培养物(①~④)在添加利福平前后的细胞内 RNA 含量。由此 可以判断古细菌和酵母菌可能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9 分)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 358 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 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 11,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 禽物种的种群)。
31.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 是 多样性。
3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 。
3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
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 X 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
。
34.由种群 X 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 7 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 标志是 。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X 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 X 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六)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并完善实验设计方案。(10 分)
脂肪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进行如 下的系列实验。 53.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
。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54.进一步调查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氮源。根据表 2 的实验数据,选择理想的碳
源为 。
55.补全表 3 中的实验方案,以确定所选碳源的最佳浓度(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 0.2%)。
56.利用相似方法探得理想氮源的最佳浓度,再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以 a 和 b 分别代表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 a1>a2>a3;b2>b3>b4,据此形成下列 四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 。
方案一:a1 和 b2 组合。
佳组合。 度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
方案二:将每一种 a 的浓度分别与 b2、b3、b4 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a1 和 b2 组合,a2 和 b3 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
方案四:a1 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b2 分别与每种碳源浓 的最佳组合。
56.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 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则应选择
图 17 中的 固定化工艺。
□ 2013
(2 分)18.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 12 头大熊猫体内提取 36 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 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2 分)22.某种群中有 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 AA、Aa 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7,第 36 个月时,基因 a 在种群中的频率为
A.0.2 B.0.3 C.0.4 D.0.6
(2 分)25.研究者从冰川土样中分离获得了具有较高脂肪酶活性的青霉菌菌株,为了在此基 础上获得脂肪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可行的做法是 A.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菌株,再进行筛选
B.将青霉菌菌株与能高效水解蛋白质的菌株混合培养,再进行筛选 C.将能高效水解蛋白质的菌株的基因导入青霉菌菌株,再进行筛选 D.设置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梯度,对青霉菌菌株分别培养,再进行筛选
(一)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8 分)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
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 年 后的结果如表 3。
3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 。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 。
32.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 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 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方面的证据。
33.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 。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 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 D.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34.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阐述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三)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10 分)
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 10~15cm 处的土样中初筛到能合成阿拉伯 胶降解酶的菌株 SM01,以下为该菌株的鉴定过程。
41.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 培养基上。
42.SM01 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 细胞核直径约 1μm,初步推测为真菌,则其特征中,最能说明 SM01 是真菌的是 。
A.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 B.菌落粉白色
C.有菌丝,白色致密 D.有细胞核,且有分生孢子 43.SM01 还一定具有的结构有 (多选)。
A.细胞膜 B.核糖体 C.拟核
D.荚膜 E.芽孢 F.菌盖
- 109 -
44.表 4 中培养液 pH 均为 6.0,若对 SM01 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应选用表 中的 培养液,针对不选用的其他培养液,分别说明原因:
(1) ;
(2)
;
(3)
。
□ 2012
(2 分)5.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 分)15.相对真细菌而言,古细菌对某些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原因是古细菌
①往往生活在极端条件下 ②转录不受利福 平抑制
③细胞壁合成不受青霉素干扰 ④某些菌种的蛋白质耐高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 分)21.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2 分) 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 55%,无 条纹个体占 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l,则 A 基因的频率和 F1 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分 别是
A.30%,2l% B.30%,42% C.70%,2l% D.70%,42%
(二)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0 分)从上世纪 50 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 生呈上升趋势。
35.目前全球已有。188 种杂草中的 324 个生物类型对 19 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 谓“生物类型” 是指 。
A.品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6.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化肥使用 c.耕作措施变化 D.除草剂使用 3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
分析,这是因为 。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3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 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 。 A.无敏感性个体 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
C.无抗药性个体 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 39.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 (多
选)。
A.机械除草 B.除草剂交替使用 C.人工除草 D.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
(四)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10 分)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
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 15 所示。
44.①过程称为 ,②过程是为了 。
45.Ⅰ号培养基称为 (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 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46.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 定。图 16 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 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 16 中的曲线②。 47. 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A.40℃一 50℃ B.50℃一 60℃ C.60℃一 70℃ D.70℃
-80℃
4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 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 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 70℃之后急剧下降
□ 2011
(2 分)9.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是
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 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无拟核结构
(2 分)19.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 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A.Ⅰ B.Ⅱ C.Ⅲ D.Ⅳ
(五)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10 分) 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36.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A 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 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7.4,多聚联 苯 50mL
B 培养基(g/L):牛肉膏 10.0,蛋白胨 20.0,葡萄糖 20.0,NaCl5.0,pH7.4
C 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 2.0,淀粉 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 苯 50mL,pH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37.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8.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 括酶的生产、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
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9.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 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 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40.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便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 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或____
_______________。
(八)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9 分) 5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
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 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 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 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5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5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
5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 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变小。
右表为 V 基因在种群 A 和 B 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55.计算 Va 在 A 种群中的频率________。
56.就 V 基因而言,比较 A 种群和 B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
____。
□ 2010
(2 分)14.右图为 a、b、c、d 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ft体海拔高度变 化的示意图。据圈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 2000 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 3000 米处
B. b 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 海拔 3000 米处,b、c 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 海拔 4000 米处, a、b、c、d 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
(2 分)24. 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右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 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 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
C. 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 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九)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9 分)
56.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 学说,这是因为 。
57. 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 3 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 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 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
图 。
右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 3 个种群在某ft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 A 与 B、种群 A 与 C 的成员间可以 通 过ft脉迁移。有人研究了 1990 至 2000 年间 3 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
年在种群 A 和 C 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 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 少。
58. 建矿之后,种群 B 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 A、C 不同的新种。 分析种群 B 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
下表是种群 A、C 的规模、等位基因 1(T/t)和 2(W/w)频率的数据,表中 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
种群 A
种群 C
规模
t(%)
w(%)
规模
t(%)
w(%)
1900
46000
5
1
1000
5
1
1920
45000
5.5
1
850
7
1
1940
48000
7
1
850
9
0.8
1960
44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0 00
5
1
550
1 1
1
59. 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 C 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 。
A.等位基因 1 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 A 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60. 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 C 的基因库比种群 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 变化关系密切。
(十)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10 分)
1982 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61. 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 。
62. 上图 4 支试管分别代表 4 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 3.5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 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 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 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 代表。
63. 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葡萄糖
KH2P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0.2g
0.2g
0.2g
0.2g
5g
3.5g
1L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 pH 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 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
的数目比刚接种时 ,主要原因是: 。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右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64. 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 pH 为 6~7,人体胃腔内 pH 在 1~2 之间,但胃粘 膜的粘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 pH 为 7.4 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 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65. 依据第十题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 。 原因是 。
□ 2009
(1 分)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2 分)9.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 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B. 对利福平敏感
C. 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
D. 都没有细胞壁
(2 分)25.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ft坡不同海拔高度的 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 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 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 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 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环境的影响
(3 分)3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 20000 只,其中基因型 VV、Vv 和 vv 的果蝇分别占 15%、55%和 30%。若 此时从岛外入侵了 2000 只基因型为 VV 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 F1 代中 V 的基因频 率约是
A. 43% B. 48% C. 52% D. 57%
34(10 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 1 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 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 分别 是 、 。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 的 。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 代表联趾(趾 间有蹼)基因。图 2 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 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
3)图 2 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 蜥蜴群体内的 发生了改变。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 2 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 多样性;若从 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 。
39.(9 分)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 案(图 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 SP1 菌,培养基配方如表 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 1%的 。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 PH 的先后顺序是 。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 培养基和 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 SP1 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 。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 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
(5)将 SP1 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 2)。从图 2 可知 SP1 菌 在 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 。
□ 2007
(2 分)11.下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 B.牧草的根增加
C.分解者数量增加 D.牧草枯死量增加
□ 2006
(1 分)7.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捕食者数量增加 C.种群内疾病流行 D.种群繁殖
(2 分)11.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 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A.I B.Ⅲ C.IV D.V
(2 分)1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典型练习※
1.某植物种群中,AA 基因型个体占 40%,aa 基因型个体占 20%。已知 aa 在开花前死亡。若该种群植物 之间能自由传份,则下一代中 Aa 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 A、a 基因频率分别为( )
A.37.5%
75%
25%
B.12.5%
75%
25%
C.25%
75%
25%
D.48%
60%
40%
2. 关于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无需添加葡萄糖 B.培养基用自来水配置 C.37℃恒温培养 D.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3. 基因型为 Aa 的雌雄果蝇杂交后得到 F1,选取 F1 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进 行交配)和自由交配,则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 F2 中 A 的基因频率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 )
A.A 基因频率相同,Aa 基因型频率相同 B.A 基因频率不同,Aa 基因型频率相同 C.A 基因频率相同,Aa 基因型频率不同 D.A 基因频率不同,Aa 基因型频率不同
专题八 生物工程及实验
发酵工程 定义/理论基础
生 基因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预备阶段
4 个阶段 去分化阶段
物 再分化阶段
细胞工程 2、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移栽阶段
工 3、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温度、溶解氧、培养液渗透压等
4、干细胞技术:胚胎/成体干细胞
程 5、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6、细胞核移植技术:
7、胚胎移植技术: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
酶的生产与提纯:物理、化学或酶法破碎细胞→过滤→改变 PH 或加 入硫酸铵使酶蛋白沉淀→层析提纯→冷冻干燥
酶工程 酶的固定化:回收、再利用
载体结合法 交联法 包埋法
酶的应用:工业、医疗、环保
高中生命科学教材全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