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1-09-29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有(  )‎ A. 2种 B. 4种 C. 5种 D. 8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所含的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也有区别,所以组成DNA的核苷酸有4种,组成RNA的核苷酸也有4种,共有8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与区别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A. 复制 B. 转录 C. 翻译 D. 转录和翻译 ‎【答案】C ‎【解析】‎ 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和转录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 ‎3. 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A.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B.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包括A和B两种方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这只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一种方式,A错误;‎ 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只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一种方式,B错误;‎ C、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由内分泌腺或者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传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并不能通过上两种途径控制性状,C错误;‎ D、根据A选项与B选项的分析可知D正确.‎ 故答:D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 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变异有三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通过观察、分析,不难发现①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详解】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染色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装或易位等改变;图①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间易位,属于染色体易位;故选A。‎ ‎【点睛】注意: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间染色体片段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5. 普通小麦的花粉和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 单倍体、六倍体 B. 三倍体、六倍体 C. 单倍体、二倍体 D. 二倍体、单倍体 ‎【答案】A ‎【解析】‎ 花粉属于配子,发育形成的小麦植株属于单倍体;小麦的体细胞含有六个染色体组,发育形成的小麦植株属于六倍体。‎ ‎6.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发现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细胞,如图a、b、c、d,它们依次属于(  )‎ A. 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C. 三倍体、染色体片刻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图中有一对染色体多了一条染色体,b图中有一条染色体上多了一个基因,b图中每种染色体都是三条,d图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2个基因。‎ ‎【详解】a细胞中某一染色体多出了一条,形成三体;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重复出现,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c细胞中每种染色体都是三条,含有3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d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2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故选A。‎ ‎【点睛】接的本题需要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掌握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能根据图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三体”和“三倍体”的染色体组成区别。‎ ‎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B.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C. 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多是定向的 D. 虽然自发突变频率很低,但对生物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错误;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具有突变具有普遍性,B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论是自发突变还是人工诱变,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种等位基因,C错误;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D错误。‎ ‎【点睛】熟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意义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 ‎8.在一个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占49%,Dd的个体占42%,dd的个体占9%.D基因和d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49%、42% B. 70%、30% C. 49%、51% D. 42%、5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种群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频率÷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频率÷2。‎ ‎【详解】由题意知,该种群中,DD=49%,Dd=42%,dd=9%,因此D的基因频率是49%+42%÷2=70%,d的基因频率是9%+42%÷2=30%。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对种群基因频率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特别注意种群中所有个体都含两个等位基因时的计算规律。‎ ‎9.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种变异是(  )‎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重组 C. 人工诱变 D. 自然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1)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3)生物因素,如肝炎病毒。‎ ‎【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所以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种变异是人工诱变。故选C。‎ ‎【点睛】注意: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还要掌握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4)隔离是形成新的物种的必要条件。‎ ‎【详解】人工培育的新物种有的是可以在外界环境大量繁殖的,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物种必然是产生了生殖隔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进化理论合理解释各选项并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1.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A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12.早在1990年,科学家们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截至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顺利完成;我国遗传科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知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那么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水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的染色体数为(  )‎ A. 47、25 B. 46、24 C. 24、13 D. 24、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主要包括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等;其意义在于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可能导致争夺基因资源、基因歧视等负面效应的出现。‎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其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异型染色体。‎ ‎【详解】由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异型染色体,其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体的染色体是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但由于水稻无性别分化,无性染色体,故需测定的染色体为12条;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理解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 ‎13. 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 基因突变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等特性 C.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发生变化 D. 长期使用某种除草剂可导致杂草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变异与进化的有关内容。由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A错。故本题选A。‎ ‎14.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 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D ‎【解析】‎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 ‎15.马体细胞中有64个染色体,驴体细胞中有62个染色体.母马和公驴交配,生的是骡子.一般情况下,骡子不会生育,主要原因是(  )‎ A. 骡无性别的区分 B. 骡体细胞中有染色体63条,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配对 C. 骡是单倍体 D. 骡的性腺不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马产生的配子中含有32条染色体,驴产生的配子中含有31条染色体,所以骡子体中有63条染色体。‎ ‎【详解】骡也有XY性染色体,有性别的区分,A错误;骡体内的63条染色体有32条来自于马,31来自于驴,因此这63条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骡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产生生殖细胞,因此无生殖能力,B正确;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不是单倍体,C错误;骡的性腺正常发育,但不能产生配子,D错误。‎ ‎【点睛】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产生配子过程需要同源染色体能正常联会 ‎16. 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 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所有食草动物 B. 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C. 种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普通水稻 D. 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大和小的两种草履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包括各个不同地域的同一物种的多个不同种群,范围较大,而种群是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范围较小.判断是否是同一物种,不能只看能否杂交,还要看杂交后代是否可育,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马和驴等.‎ 解:A、生活在同一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属于多个不同的物种,A错误;‎ B、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只是肤色不同,但可以产生可育的后代,是同一物种,B正确;‎ C、普通水稻为四倍体,它和二倍体水稻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 D、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D错误.‎ 故选:B.‎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7.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转录,②表示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这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详解】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错误;②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外,还需要tRNA才能完成翻译过程,B错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C正确;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参与转录,则形成的mRNA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点睛】熟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基因对性状的两种控制方式是分析本题的关键。‎ ‎18. 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 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 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 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考查诱变育种的原理的理解。太空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性。基因突变只是改变了部分性状,不会产生新物种。‎ 考点:诱变育种原理的理解 点评:本题实质是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 ‎19.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④提取目的基因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后放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正确操作顺序是:提取目的基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C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2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B.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 21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7条,猫叫综合症患者5号染色体缺失 D.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人类疾病,一般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人类遗传病的判断方法是看是否有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先天性疾病并不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A正确;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正确;21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7条,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猫叫综合症患者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都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正确;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人类遗传病的病因、特点。基因病分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多基因遗传病指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1.如图为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表示多个核糖体合成一条多肽链的过程 B. mRNA沿着三个核糖体从右向左移动 C. 三条肽链在氨基酸排列顺序上各不相同 D. 由图示可推测少量mRNA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3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由于合成这3条多肽链的模板相同,因此这3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详解】图中为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上都可以合成一条肽链,多个核糖体分别完成多条肽链的翻译,A错误;由图可知:核糖体沿mRNA从右向左移动,B错误;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是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它们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上是相同的,C错误;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过程,可见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3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2.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④转运RNA上一端3个碱基;‎ ‎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 ⑤①③ B. ⑥②⑤ C. ⑤①② D. ⑥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遗传信息、密码子、基因三个相近概念的考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mRNA上能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相邻的碱基。‎ ‎【详解】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是信使R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①错误;②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正确;③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是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③错误;④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是反密码子,④错误;⑤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正确;⑥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⑥正确;故选B。‎ ‎【点睛】对于几个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时要与DNA、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转录、翻译过程联系起来系统分析、归纳,采用比较的方法,深刻领会相关概念。‎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23.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过程所需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过程所需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B. e过程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 C. 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可催化图中的d过程 D. a、b、c所表示过程依次是DNA复制、转录、翻译,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b为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原料为脱氧核苷酸,A正确;e过程是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B正确;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可催化图中的d逆转录过程,C正确;a、b、c所表示过程依次是DNA复制、转录、翻译,既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错误。‎ ‎【点睛】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是关键。‎ ‎24. 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就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种群,①错;②正确;‎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正确 物种形成标志达到生殖隔离,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形成,比如同地物种的形成(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 ④错误 选B 考点: 物种与种群的区别;物种的定义、形成条件。‎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物种和种群之间的关系 ‎2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 B. 基因突变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 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 D.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即所有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2)随机性,即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一个DNA分子中,DNA分子任何部位;(3)不定向性,即基因可以向任意方向突变,但都是变为其等位基因;(4)低频性;(5)多害少利性。‎ ‎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分为: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详解】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不一定都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时,但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发生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正确;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替换引发的突变对性状影响一般较小,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点睛】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26.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 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含有4个中心粒 D. 含有4对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 图示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A、B正确;图示细胞中含有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C正确;图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 ‎27. 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⑦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A. ④⑤⑥ B. ③④⑤⑦ C. ①③④⑤⑦ D. ①③④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 染色体结构变异又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①正确;‎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错误;‎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③正确;‎ ‎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④正确;‎ ‎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⑤错误;‎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⑥错误;‎ ‎⑦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⑦正确.‎ 故选:D.‎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答案】A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A错误;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生物不断进化,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D正确。‎ ‎29. 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 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 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 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 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存在于人体所有的体细胞中,A错误;基因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B错误;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C错误;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所以转录的m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D正确。‎ 考点:细胞的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0. 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以下哪几种 (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①正确;‎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②正确;‎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由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而产生生殖隔离,③正确;‎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而产生生殖隔离,④正确.‎ ‎①②③都导致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④说明产生的后代为不可育的,因此都属生殖隔离.‎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此过程除图中所示条件外,还需要_____等。‎ ‎(2)③表示_____,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通过_____到细胞质中,穿过_____层膜,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3)图中方框内的碱基应为_____,对应的5应为_____(赖氨酸密码子为AAA,苯丙氨酸密码子为UUU)。‎ ‎(4)图中的氨基酸共对应_____个密码子。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 ‎【答案】 (1). 翻译 (2). 核糖体 (3). 酶和能量 (4). mRNA (5). 细胞核 (6). 核孔 (7). 0 (8). 需要 (9). UUU (10). 赖氨酸 (11). 7 (12). 从左到右 ‎【解析】‎ ‎【分析】‎ 图示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其中①为氨基酸;②为tRNA;③为mRNA;④为核糖体;根据氨基酸的链接顺序和tRNA的移动方向可判断,该图示中核糖体的沿mRNA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详解】(1)图示是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需要的条件有:原料(氨基酸)、模板(mRNA)、酶、能量和tRNA,因此除图中所示条件外,还需要酶和能量等。‎ ‎(2)③表示mRNA,其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mRNA合成后通过核孔到细胞质中,因此穿过0层膜,需要能量。‎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图中方框内的碱基应为UUU;5的密码子是AAA,编码赖氨酸。‎ ‎(4)图中的氨基酸共对应7个密码子。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点睛】熟悉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32.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图甲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图乙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_____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_____发生突变所致。(填写基因1、基因2或基因3)‎ ‎(2)催化A过程的酶,在合成及分泌时与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_____等(至少答出3个)。‎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 ‎(4)分析图乙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由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性基因控制。‎ ‎(5)图乙中II﹣5、III﹣1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3 (2). 基因2 (3).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4).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 常 (6). 隐 (7). RR或Rr (8). Rr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分析乙图:1号和2号正常,生患病女儿7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由图甲可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3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2发生突变所致。‎ ‎(2)催化A过程的是蛋白酶,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的场所,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在合成及分泌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4)分析乙图,Ⅰ1和Ⅰ2正常,生患病女儿Ⅱ7,故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 ‎(5)Ⅱ﹣7患病,其基因型为rr,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Rr,故Ⅱ﹣5基因型为RR或Rr.Ⅲ﹣11表现正常,其母亲患病,所以Ⅲ﹣11基因型一定为Rr。‎ ‎【点睛】关键:一是熟悉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方式;二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3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其原理是_____。应用此育种方法一般从F2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因为_____。从F2选育出的个体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_____。‎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_____株。‎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通过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_____。‎ ‎(4)过程⑦的育种方法是_____。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势是_____。‎ ‎【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基因重组 (3). F2代开始出现AAbb个体(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4). 1/3 (5). 194 (6). 花药离体培养 (7).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8). (人工)诱变育种 (9). 过程④定向改变性状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④是基因工程育种。‎ ‎【详解】(1)由图可知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过程是先杂交再不断自交提高纯合度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应用此育种方法一般从F2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因为F2代开始出现AAbb个体。从F2选育出的个体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1/3。‎ ‎(2)过程2如果知道种数是1552株应分为16份,Aabb占其中的2/16,即由194株。‎ ‎(3)过程5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过程7是通过诱变育种,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过程4基因工程原理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 ‎【点睛】熟悉四种育种方法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基础,现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3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 ‎【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解析】‎ 试题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新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小岛上所有的蜥蜴原种个体组成的群体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蝎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基因库。‎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