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MB
  • 2021-09-30 发布

生物卷·2018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上学期六科联赛生物试题(12月)+++(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上学期六科联赛试题(12月)生物 一、单选题:共30题 ‎1.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下列关于这三条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Ⅰ在生命早期的死亡率极高,一旦活到某一年龄后,死亡率就变得低而且稳定 B.种群Ⅱ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等 C.种群Ⅲ在早期死亡率极低,绝大多数个体能活到一定年龄后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D.种群Ⅲ为衰退型 ‎【答案】D ‎【解析】由于死亡率是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所以种群Ⅰ的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死亡率较高,而在某一年龄后存活个体的数量变化较小,所以死亡率也较低,A正确;种群Ⅱ在各时期存活个数(相对值)的减少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死亡率基本相等,B正确;种群Ⅲ在一定年龄阶段前死亡的个体数不多,即存活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而到了一定年龄时死亡率快速上升,这与该生物的寿命是相关的,C正确;通过图示不能判断种群Ⅲ的年龄组成,图示信息是不同年龄的存活状况,而不知道其各年龄阶段的个体数占群体总数的比例,D错误。‎ ‎ ‎ ‎2.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光照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剧烈 ‎【答案】B ‎【解析】温度是造成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而森林和水域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的影响,A正确;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为不同地点的植物分布,不属于同一个生物群落,B错误;b、c处的植物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正确;b处影响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因此,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剧烈,D正确。‎ ‎ ‎ ‎3.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图a中物种1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部分比较少,同样物种3自身单独能利用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a中种间竞争比较弱,种内斗争比较激烈;对图b分析发现物种1、2、3中互相间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b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斗争较弱,A正确,B、D错误;其中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与物种1、物种3相比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C错误。‎ ‎ ‎ ‎4.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某同学绘制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1、A2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1、B2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C1、C2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1、D2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正确;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1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是D1,即A2+B2+C2+D2,C错误;图示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 ‎ ‎ ‎5.有关生命系统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生命系统维持稳定所必需的 B.行为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D.生长激素进入靶细胞而发挥其信息调节的作用 ‎【答案】D ‎【解析】生命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行为信息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B正确;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C正确;生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而发挥其信息调节的作用,不进入靶细胞,D错误。‎ ‎ ‎ ‎6.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答案】D ‎【解析】测交是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所做的实验,A错误;孟德尔认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基因是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B错误;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C错误;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正确。‎ ‎ ‎ ‎7.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1都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F2有4种表现型,如果继续将F2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21:5:5:1 B.25:5:5:1 C.25:15:15:9 D.16:4:4: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1黄色圆粒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因此F2中黄色圆粒的个体占9/16,其中纯合子(YYRR)占1/16,F2中杂合的黄色圆粒占1/2,即YYRr占1/8、YyRR 占1/8、YyRr 占1/4。1/8YYRr自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YR )的概率为1/8×3/4=3/32,黄色皱粒(YYrr)的概率为 1/8×1/4=1/32;同理可以计算出 1/8YyRR自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 RR)的概率为1/8×3/4=3/32,绿色圆粒(yyRR)的概率为 1/8×1/4=1/32;1/4 YyRr自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 R )的概率为1/4×9/16=9/64,黄色皱粒(Y ‎ rr)的概率为1/4×3/16=3/64,绿色圆粒的概率为 1/4×3/16=3/64,绿色皱粒的概率为1/4×1/16=1/64,因此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2+3/32+9/64):(1/32+3/64):(1/32+3/64):1/64=21:5:5:1,A正确。‎ ‎ ‎ ‎8.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15:1,那么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3:1 B.3:1、1:2:1、1:3 C.1:2:1、4:1、3:1 D.3:1、3:1、1:4‎ ‎【答案】A ‎【解析】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A正确。‎ ‎ ‎ ‎9.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下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从图中可知 A.IA基因对i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B.IA基因对IB基因为并显性 C.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该对夫妇再生一个O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2‎ ‎【答案】C ‎【解析】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IA、IB、i),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其中A型的基因型为IAIA或IAi,B型的基因型为IBIB或IBi,AB型的基因型为IAIB,O型的基因型为ii.图中Ⅰ−1的基因型为ii,Ⅰ−2的基因型为IAi,Ⅱ−1和Ⅱ−2的基因型只能为IAi,Ⅱ−3的基因型为ii。图中Ⅰ−2的基因型为IAi,表现为A型,说明IA基因对i基因为完全显性,A错误;根据题图不能说明IA基因对IB基因为并显性,B错误;由子代的表现型可知,ABO血型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该夫妇的基因型为ii×IAi,他们再生一个O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 ‎ ‎ ‎10.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4厘米 D.8~16厘米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子代有四种基因型,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显性基因个数分别为4、3、3、2、1,棉花纤维长度分别,6+4×2=14厘米、6+3×2=12厘米、6+2×2=10厘米、6+1×2=8厘米,C正确。‎ ‎ ‎ ‎11.下列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杂交组合中,能产生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答案】B ‎【解析】AaBb×aabb→后代表现型种类为2×2=4种,基因型种类为2×2=4种,与题干要求不符,A错误;Aabb×AaBb→后代表现型种类为2×2=4种,基因型种类为3×2=6种,与题干要求相符,B正确;AaBb×AABb→后代表现型种类为1×2=2种,基因型种类为2×3=6种,与题干要求不符,C错误;Aabb×aaBb→后代表现型种类为2×2=4种,基因型种类为2×2=4种,与题干要求不符,D错误。‎ ‎ ‎ ‎12.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卵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图中的AB段完成DNA的复制,可有丝分裂间期或者减数分裂间期;CD段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图中A时期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则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乙图中的CD段代表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甲图既可表示有丝分裂,也可表示减数分裂,CD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图甲中的AB段表示DNA复制,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也可能是产生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 B错误;在图乙A时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比例为1:2:2,C正确;在图乙中,CD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离,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D错误。‎ ‎ ‎ ‎13.下图所示某遗传系谱图,其中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由于男患者的母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C正确;该遗传病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D错误。‎ ‎ ‎ ‎14.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图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答案】D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XbXb应该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母亲形成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含有基因b的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即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着丝点分裂,所以D图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 ‎ ‎15.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方法1为正交,则方法2为反交,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再位于X、Y同源区段,可能在Y或仅在X上。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①错误;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错误;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方法2: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①正确;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②‎ 正确;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C正确。‎ ‎ ‎ ‎16.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能力。‎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错误;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C错误;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真核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正确。‎ ‎ ‎ ‎17.将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用3H标记,让其在不含3H的环境中连续复制a次,在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H的DNA分子占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2个,含3H的DNA链占全部DNA链的2/2n。所以将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用3H标记,让其在不含3H的环境中连续复制a次,在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H的DNA分子1个,含3H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a,C正确。‎ ‎ ‎ ‎18.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 ‎【答案】C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基本规律,是用遗传因子来解释的,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遗传的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但不知道是DNA分子,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C正确;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必要的补充, 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分析、运用层次,难度一般。‎ ‎ ‎ ‎19.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一个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 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n+3×(m−2n)/2=(3m−2n)/2,②正确;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③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④错误,D正确。‎ ‎ ‎ ‎20.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答案】D ‎【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P存在于①(磷酸)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个氨基酸的共性部分都是1个氨基、1个羧基和一个氢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没有S,所以S存在于④(R基)中。‎ ‎ ‎ ‎21.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32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000 B.增加1000 C.减少1500 D.增加1500‎ ‎【答案】C ‎【解析】DNA分子复制2次形成了4个DNA分子,将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的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其中有6条单链含有31P,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是1000×6=6000,因此每个DNA分子平均减少6000÷4=1500,C正确。‎ ‎ ‎ ‎22.下列甲、乙、丙是三个与DNA分子相关的图形,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T)/(G+C)比例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 C.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D.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甲可知,①表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②为碱基对;③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图乙表示转录过程。分析图丙可知,①②是两条DNA链,其中②是转录模板链;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 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是肽链。甲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只有一条链含有14N,因此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1−1/22×2=7/8;在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T)/(G+C)的比例不同,因此该比例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磷酸二酯键处;解旋酶作用于③氢键处;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且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乙图表示转录过程,在神经细胞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发生,C错误;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原核细胞(如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D正确。‎ ‎ ‎ ‎2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B.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C.DNA和RNA碱基组成相同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B ‎【解析】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A错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既有DNA,也有RNA,B正确; 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共有的碱基为A、C、G,DNA特有的为T,RNA特有的为U,C错误;核糖体含有RNA,不含有DNA,D错误。‎ ‎ ‎ ‎24.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 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 缬氨酸G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的①链是转录模板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以及基因的表达。根据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可知①链为模板链,A正确;决定该多肽链的密码子依次为AUG、CCC、ACC、GGG、GUA,B正确;该多肽链中有5个氨基酸,有4个肽键,C正确;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则模板链的碱基变为C,转录的密码子为GGA,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甘氨酸,D错误。‎ ‎ ‎ ‎25.图甲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等),然后再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图乙是基因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多次 B.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RNA聚合酶 C.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含有氢键 ‎【答案】D ‎【解析】图甲为DNA复制过程,图乙为转录和翻译过程,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a为DNA,b为mRNA,c为tRNA。由于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故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只起始一次,A错误;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DNA聚合酶,B错误;图乙过程①转录的编码链中除了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其余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图乙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能与物质bmRNA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为tRNA,含有部分双链,故含有氢键,D正确。‎ ‎ ‎ ‎26.如图甲、乙、丙表示人体细胞合成3种生物大分子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DNA复制,乙是转录,催化的酶不同,需要的单体有三种相同 B.B细胞、浆细胞都能进行甲、乙、丙三个过程 C.丙过程中的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种肽链 D.不同细胞的相同DNA在进行过程乙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甲是DNA复制,乙是转录,丙是翻译。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需要的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乙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需要的单体是四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B错误;丙过程中的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种肽链,C错误;由于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不同细胞的相同DNA在进行过程乙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D正确。‎ ‎【备注】此题考查的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 ‎ ‎ ‎27.若“X→Y”表示X一定能推理得出Y,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X表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Y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 B.X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Y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X表示孟德尔的假说“F1的高茎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Y表示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 D.X表示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不同时刻离心分离DNA,出现轻、中、重三种条带;Y表示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D ‎【解析】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还要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孟德尔的假说“F1的高茎能产生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F2可能会出现3:1性状分离比,C错误;X表示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不同时刻离心分离DNA,出现轻、中、重三种条带;Y表示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 ‎ ‎28.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与③相同 B.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的比例能表现DNA的特异性 D.小麦根尖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丙图所示生理过程可在人体细胞中存在 ‎【答案】B ‎【解析】分析甲图可知,甲图为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②为碱基对,其缺失、替换或增添都会导致基因突变;③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乙图表示转录过程。分析丙图可知,丙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为DNA非模板链;②为转录的模板链;③为mRNA;④为核糖体;⑤为多肽链。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产生4个DNA,所以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含T,而③的碱基排列顺序含U,所以不相同,A错误;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使磷酸二酯键断裂;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使氢键断裂,B正确;丙图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进行,说明该生物为原核生物,其中③为mRNA,是转录形成的,该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任何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比例均为1,所以不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乙图表示转录过程,在小麦叶片细胞中可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丙图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进行,说明该生物为原核生物,所示生理过程不可能在人体细胞中存在,D错误。‎ ‎ ‎ ‎29.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A.①②③和④⑤⑥⑦ B.①②⑤和④⑤ 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 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 ‎【答案】B ‎ ‎ ‎30.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答案】B ‎【解析】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A正确;由题意知,该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A占20%,因此A=T=10000×20%=2000,C=G=3000,DNA分子复制2次形成4个DNA分子,DNA分子复制3次形成了8个DNA分子,第三次复制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3000×(8−4)=1.2×104个,B错误;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是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正确;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是两个,只含31P的分子数是6个,二者之比是1:3,D正确。‎ 二、综合题:共4题 ‎31.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并回答:‎ ‎(1)为说明b组DNA均分布于中密度带,除了与_________组结果比较外,还需要另设一组:将细菌在含有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生长多代,提取DNA并离心。‎ ‎(2)b组结果支持_________假说。若将b组DNA双链分开来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这一结果不支持_________假说,也可通过图乙中_________组的结果来排除该假说。‎ ‎(3)利用以上判断结果,若继续培养c组细菌,使其再繁殖一代,取样提取DNA并离心,与c组实验结果相比会发现密度带的_________不发生变化,_________密度带的DNA所占比例下降。‎ ‎【答案】(1) a    14N ‎(2)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   弥散复制   c ‎(3)种类(数量和位置)       中 ‎【解析】(1)为说明b组DNA均分布于中密度带,除了与a组结果比较外,还需要另设一组:将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生长多代,提取DNA并离心。(2)b组繁殖一代后的取样结果是中带,中带表明14N和15‎ N各占一半,所以b组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假说。若将b组DNA双链分开来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说明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是14N,一条是15N,这一结果不支持弥散复制假说,也可通过图乙中c组的结果来排除该假说。(3)利用以上判断结果,可以推出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若继续培养c组细菌,使其再繁殖一代,取样提取DNA并离心,与c组实验结果相比会发现密度带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不发生变化,中密度带的DNA所占比例下降。‎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 ‎ ‎ ‎32.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下图为黑色狗(AaBb)的细胞(仅表示出存在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处于            的后期,出现图中A、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若无其他变异,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2)两对基因是否自由组合        (是/否),判断的依据是               。‎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了下图所示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控制              来控制性状。‎ ‎(4)狗的毛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间存在                的数量关系。‎ ‎【答案】(1)有丝分裂       基因突变     AaaaBBbb或AAAaBBbb ‎(2)是      分别位于两对(或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3)蛋白质的结构 ‎(4) 多对一(多对基因控制或影响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1)图1中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出现图中A、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染色体复制,基因加倍,所以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或AAAaBBbb。(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图2可知,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此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狗的毛色遗传受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间存在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数量关系。‎ ‎ ‎ ‎33.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B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序号是_______。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发生在图_______中。‎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的过程是图___________。‎ ‎(3)图E代表化合物的名称__________,它在生物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_种。‎ ‎(4)在原核生物中能完成图A中过程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C ‎(2)BCDE ‎(3)tRNA      61‎ ‎(4)①②⑤‎ ‎【解析】分析图A可知,图示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逆转录过程,④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为翻译过程。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图B为DNA分子复制过程;图C为转录过程;图D为翻译过程;图E为tRNA的结构图,呈三叶草型。(1)图B生理过程为DNA分子复制过程,对应图A中①‎ 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发生在图C转录过程中。(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过程是图B(DNA分子复制)、C(转录)、D(翻译)、E(tRNA转运氨基酸)。(3)图E是tRNA,在生物细胞中共有61种。(4)在原核生物中能完成图A中过程是①DNA分子复制、②转录和⑤翻译。‎ ‎34.下图1表示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 图2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叫          。过程②需要       催化。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         。‎ ‎(2)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图1中基因位点a的碱基对变为,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则其中位点          的突变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 ‎(3)③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有          种RNA参与。完成③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一条mRNA上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     (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中心法则     RNA聚合酶  ①‎ ‎(2)C ‎(3)翻译     3     加快翻译速度     相同 ‎【解析】分析图1可知,图1表示基因的部分片段,最下面一条链是转录形成的mRNA;分析图2可知,图2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中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1)图2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叫中心法则,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此过程需要解旋酶。(2)图1中基因位点a的碱基对变为,则相应的密码子由GCU→UCU,编码的氨基酸改变,这会影响生物性状;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则相应的密码子由UCU→CCU,编码的氨基酸改变,这会影响生物性状;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 ‎,则相应的密码子由CUA→UUA,编码的氨基酸不改变,这不会影响生物性状。(3)③表示翻译过程,有3种RNA参与,即mRNA(翻译的模板)、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和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可加快翻译的速度,一条mRNA上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相同,因为模板相同。‎ ‎ ‎